-
〓 民国时期对外汉语教师角色考——从“华语学校”说开去
《华语须知》第二版书影 对外汉语教学正式作为一种职业,始于民国初期专门语言学校的创建。在此之前,在华外国人(主要是传教士)的汉语学习以个体自学为主,他们通常会自己聘请一位家庭教师协助。这样的教师在职能上类似于语言陪练或语言伙伴,其角色“名义上是先生,可是地位上是听差”。语言学校成立之后,“以前的那些先生们,都到这......
-
〓 校勘精审,笺注详密——《杨炯集笺注》评介
《杨炯集笺注》,[唐]杨炯著,祝尚书笺注,中华书局2016年3月第一版,168.00元杨炯出生于军将之家,幼即聪敏博学,善属文,以其雄奇雅健之作品,成为“初唐四杰”之一。留存至今的《盈川集》十卷,凡诗赋各一卷,骈文八卷,整肃雄浑,格局廓大,用典繁密,在六朝至唐代诗文体制演化中有着重要的影响。但阅读障碍不小,引书既杂且偏......
-
〓 欧学研究的新创获——评洪本健先生新著《欧阳修诗文集校笺》
近年来,欧阳修研究取得巨大的学术成就,但却一直没有一套学术分量厚重的欧集编年校注本问世。欧阳修作品数量相对较大,对它进行编年校笺是一项比较艰巨的任务,没有雄厚的学术积累,没有忍受寂寞的研究心态,是难以承担此任的。著名欧学专家洪本健先生,倾其二十年之力的扛鼎之作——《欧阳修诗文集校笺》终于付梓出版了。《欧阳修诗文集校笺》......
-
〓 《刘申叔遗书》探微二则
第一则 申叔以物之有文类及诗文,探俪文律诗之元起。盖近彦和《文心》之原道也。诚然,万物赋形,归之天韵,及于人文,亦当备焉。余以为,于绎道则可也,而万类殊异,殆不可同语。人心各有偏嗜,发兴不一,则音未必同。申叔之谓“偶类齐音,中邦臻极”者,洵去此惑。盖音之长短,实由天然,偶值齐音,韵节贯达,是律之兆也。故先人留意,细作探......
-
〓 扇与扇文化:艺术美和人格美的追求——谈谈《清风画韵》扇面选辑
作者简介:姜彦稚,1955年生,男,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图书馆文献研究所馆员,从事古籍和古旧字画工作达30年之久。经过近两年多的编辑,反映湖南图书馆藏古旧书画的《清风画韵》扇面选辑出版了。容纳其间的艺术精品达五百余幅,如此集中大量的古旧扇面选辑,在出版史上尚属首次。随手展阅,将会使人陶醉在奇妙精巧的扇面艺术海洋中,与......
-
〓 王安忆:用安静优美的文字表达人间之爱——读《今夜星光灿烂》有感
王安忆《今夜星光灿烂》 王安忆 著 新星出版社 年近60的王安忆,从小受到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的熏陶,年轻时在安徽农村插队,后来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凭着长篇小说《长恨歌》获得茅盾文学奖后,她又重返复旦,担任文学创作课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坛上,她是少有的幸运儿之一。正是因为她在一种幸福的环境中生活,才得以用安静、......
-
〓 中华读书报7月推荐榜
(排名不分先后)《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张世英著,东方出版中心2020年4月第一版,89.00元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陈正宏著,中华书局2020年5月第一版,45.00元《大宋之变,1063—1086》赵冬梅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88.00元 《了不起的文明现场:跟着一......
-
〓 有关新版《全宋词》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中华书局新近改版重印的《全宋词》,在整体质量上,确较旧版有所提高。但是,作一部广为词学研究者翻检引用的学术名著,新版《全宋词》仍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笔者仿”《春秋》责备贤者”之例,从辑佚、考订、校勘、检索等四个方面,摘出新版《全宋词》的某些可再完善之处,以期对这部词学界的巨著尽一点......
-
〓 林语堂译笔下的古典中国——评《林语堂英译诗文选》
《东坡笔意》书影《明清小品》(下)插图 林语堂的“有不为斋”里挂着一副自评的对联——“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此联由梁启超手书,是书房里最重要的装饰。气魄洪大,是林语堂致力于沟通东西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等作品在英语世界受到高......
-
〓 原史精神特立高行天道观念隐潜续传——过常宝先生《原史文化及文献研究》述评
史官是先秦职官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凭借专有巫史知识,载录和保存文献的职能,以及由此而逐渐获得的话语阐释权力而拥有极其尊崇的社会地位,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文化影响,因而,这一群体历来为研究者所特别关注。先秦史官研究一直是学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和热点话题。纵观近百年来的先秦史官研究,尤其是现当代,在新理论和新方法的推动下......
-
〓 最敬重的一瞥——走进王世襄的精神世界
王世襄怀抱自己早年火绘的金代武元直《赤壁图》大匏 资料图片 那一年,他头顶毡帽盔,脚蹬实衲帮鞋,腰系驼毛绳,手托桃尖尾大鹰,英姿飒爽。我以为,他是一个贪玩的燕京少年。 那一年,他一头钻进燕京大学图书馆,走出燕大校园的时候,怀揣皇皇70万言的《中国画论研究》,崭露头角。我以为,他将是一名专业的书画研究者。 ......
-
〓 一部好看的建筑艺术文化史——读史建《图说中国建筑史》
在西方,艺术史始终是以建筑为主线的,因为建筑史更为明晰地附着了一个时代的艺术潮流和文化;但是中国的状况正好相反,在艺术的各门类中,绘画一直是绝对的主角,书法,甚至陶瓷艺术,都比建筑更具有代表性。所以对一般艺术爱好者而言,对所谓的中国建筑,只有大屋顶、琉璃瓦之类笼统的概念,“建筑史”的知识则几乎是空白。这大约也就是梁思成......
-
〓 行云流水神完气足——品读《顾随全集》书法卷
近年来,由于其弟子叶嘉莹、周汝昌等人的揄扬,顾随对中国古典诗文的高深成就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的图书不断推出,持续受到读者的欢迎。本文不谈顾随的学术成就,仅从书法方面来说,顾随也下过苦功夫。 《顾随全集》卷十为书法卷,分为文稿、诗稿、书信、日记、临池、书翰、写经七部分,影印了他有代表性的墨迹。总览本卷墨......
-
〓 板凳须坐十年冷独守千秋纸上尘——访《中华珍本宝卷》主编马西沙
马西沙,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片研究员资格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华珍本宝卷 北京大学文学史专业的学生,为何转向清史研究?又如何进入民间宗教史的研究并屡有令人瞩目的建树?马西......
-
〓 传承中有所创新的一种校笺新体式——评樊波成《老子指归校笺》
《老子指归校笺》,[汉]严遵著,樊波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年6月第一版,58.00元 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提出:“儒道互补是两千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可以说,儒道互补的精神深深地烙印在汉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儒道二家思想的远播,与其文献的广泛流传息息相关。儒家文献自不必说,其中与孔子相关的“五......
-
〓 俄罗斯汉学家季塔连科:半个世纪的中国情缘
季塔连科像(高莽画) 资料图片 5月16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里,《俄罗斯的亚洲战略》新书首发式正在举行。 “中国和俄罗斯有一百万个理由永远在一起,但没有任何一个理由可以分开。”书的作者,刚刚过完80岁生日的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俄中友协主席米哈伊尔·列昂季耶维奇·季塔连科,用流利的汉语发表着他对中俄两国关系的看......
-
〓 跨时空的建筑文化透视——《建筑的意境》述评
太原晋祠圣母殿 萧默绘《建筑的意境》 萧 默 著 中华书局 为什么西方建筑以教堂的成就最高,而中国建筑最高成就则是宫殿?为什么前者只用石头建造,后者却以木结构为本位?为什么前者强调向高处伸展,几乎穷尽了石头材料所能达到的极限;后者却注目于横向的延伸,用大殿周围的全群建筑来衬托大殿,同样也显示出了大殿的伟大?…… ......
-
〓 《赵庆元学术文存》序
在好友赵庆元教授逝世四周年临近之际,《赵庆元学术文存》即将出版了。我抚今追昔,感慨万端。庆元历任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多年来,他一直刻苦治学,奋发工作,精勤为师,为中文系、文学院、图书馆的发展,为培养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作为中国《三国演义》学会理事,他一直关心学会工作,注意团结同仁;2000年......
-
〓 文献学的新成就——读《文献学纲要》
苏州大学潘树广先生主持撰写的《文献学纲要》(下简称《纲要》),去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以其显著的特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以为突出特点有三:一、大文献学体系的建构。文献学,近年来有”古典”和”现代”之分。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西汉的刘向、刘歆父子的《别录》、《......
-
〓 2000-2017:名家的新世纪原创优秀童书书单
朱永新:给孩子的新世纪原创童书书单朱永新(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我的儿子皮卡》,曹文轩/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童眸》,黄蓓佳/著,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野芒坡》,殷健灵/著,天天出版社《影之翼》,童喜喜/著,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寻找鱼王》,张炜/著,明天出版社《伟大......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