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词菁华》前言
一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了中唐时代,开始由过去一统天下的局面,分化成三分天下而有其一的现实。所谓三分天下,首先是由于韩柳古文运动的蓬勃发展,推动了散文创作的繁荣;其次,起源于民间的小词也逐渐登上文坛,而引起文人的重视,并尝试拟作,没有几十年的时间,波浪推涌,汇为奔流的江河,唐诗过后,竟成为宋词的天下。词原本是配乐的诗歌,而......
-
〓 浓肥辛甘真味只是淡——读丰子恺《阿咪》有感
丰子恺与猫的合影照片及关于猫的漫画作品 丰子恺的人生像极了明人洪应明《菜根谭》中人生滋味的最佳注解:“浓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经历了起起伏伏的半世坎坷,对于丰子恺来说,唯有阿咪相伴读书、脚上两团白象遗孤的日子,才最是醉心吧。然而对于明清文人“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警语,曾经在抗战......
-
〓 “地不分南北,唯好书是瞻”深圳评选“年度十大好书”十年不辍
嘉宾、评委和获奖代表合影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现场11月29日下午,第十六届深圳读书月的重头戏——“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在深圳南山会堂揭晓。《午夜之子》《我的凉山兄弟:毒品、艾滋与流动青年》《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耶路撒冷三千年》《群山之巅》《零年:1945》《毛泽东传》《悲伤与理智》《鸦片战争》《人......
-
〓 回归生命本体的“母语”写作——读彭程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
郭红松绘《在母语的屋檐下》彭程著 线装书局暑期拿到彭程先生新出版的散文集《在母语的屋檐下》,立刻耽读不止,如沐清风,心神俱爽,好的文字的确可以让你消暑受用。这是一卷回归内心和本体的文字,一切都立足于生命的原点,伦理的基点,在人的普遍生活和人情、人性恒常之处款款落笔,做从容、准确、朴实的表达,写出了通透、蕴藉、经典的(人......
-
〓 阐释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国阐释学》序)
摆在您面前的这本《中国阐释学》是李清良君自得自悟,厚积薄发,“完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开拓出来的”,“相对自足的理论体系”。近水楼台,先睹为快,且因有所感,而不吐不快。谈起中国哲学,总有些不尽如人意之感。或谓失之支离,或谓失之虚玄,乃至有中国无哲学之叹。此议尽管偏颇,亦非全无道理。究其实,哲学一词,Philosophy毕竟......
-
〓 石英飞:《中国古盐》的故事
《中国古盐》一书是浙江古籍出版社推出的将军摄影家宋举浦先生的盐田拍摄专辑。宋举浦追求的影像境界是拍摄有知识和内涵的片子,《中国古盐》正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表现理念。该书以盐为表现主题,对中国盐的历史进行追根溯源,对中国盐政和盐法进行梳理,对中国五彩斑斓的盐文化进行充分挖掘,对中国大地上具有特异景观的盐田和具有特殊流程的制盐......
-
〓 妙笔幻化咫尺间楚韵湘情歌扇里——湖南图书馆馆藏开发史上的大手笔:《清风画韵》出版
作者简介:刘雪平,1981年生,女,汉族,湖南图书馆文献研究所助理馆员,从事古旧文献工作。继2008年反映湖南图书馆基本馆藏的目录巨制——《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出版之后,其馆开发馆藏的脚步没有停歇,2009年又一部揭示湖南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古旧扇面书画选辑佳作——《清风画韵》也面诸于世了。中国书画同源,讲究天人合一......
-
〓 《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20个人,誓要唤醒283册满文档案
翻译者在交流。本报通讯员 卢钟摄富尔和春正在审稿《清代新疆满文档案汇编》 满语,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极度濒临灭绝的语言。 生活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锡伯族,系从东北西迁而来,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活”的满语的族群。他们不仅继承了满语言及文字,而且始终保存和发展着满语言文化。 283册深蓝色封......
-
〓 冯梦龙的经学力作——读《论语指月》《孟子指月》两书
《论语指月》、《孟子指月》,[明]冯梦龙著,阿袁编注,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素有明代通俗文学第一人之称的冯梦龙先生,其平生所纂辑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亦即所谓“三言”),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喜闻乐读;而他毕生殚精竭虑所撰的经学著作,如《四书指月》《麟经指月》《春秋衡库》《春秋定旨参......
-
〓 时代呼唤插画大师——为“中国古典名著插画新镌”丛书所撰前言
绘画的产生,源于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一种表达。古人很早明了文字、图形各有所长,是对大千事物认识的互补,因此在中国,图画早就伴随着书籍形态的变化而成长。郑樵《通志·图谱略·索象篇》云:“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我们打开历代艺文志、经籍志,各类图书中图文相合者源远流......
-
〓 哈特利:数字时代的文化先知——评《数字时代的文化》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展示Kindle电子书阅读器《数字时代的文化》[澳]约翰·哈特利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一 2004年,《澳大利亚金融评论》刊发一篇题为《青少年的秘密生活》的专题文章,评论当时迷恋数字化生活的年轻人:“澳大利亚今天的青少年是对电子产品最娴熟、教育程度最高也是最有全球意识的一代。他们有钱,对......
-
〓 从诗里,捡起唐朝故事——评《唐诗风物志》
《唐诗风物志》 毛晓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可以为盛唐绘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全部第一手的唐人笔记织成绢帛,将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美丽诗句研为颜料,将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等人类群星点缀其中,以细腻而富于创见的考据安排构图,工笔勾勒出大唐帝国的一切光荣与梦想,荒诞与卑俗,以优雅而聪慧的行文为之精心装裱,那......
-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林志纯著《日知文集》读后
《日知文集》(共5卷),林志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平装468.00元,精装980.00元 林志纯(1910-2007)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和史学教育家,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以筚路蓝缕、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学术,在史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开创性与奠基性的贡献。他以......
-
〓 明词辑补的重要收获——评新著《全明词补编》
饶宗颐先生初纂、张璋先生总纂的《全明词》(全六册),2004年1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共242.8万字。该书广收博采,增补辑佚,校勘考辨,费时20余年,共得词家1390余人,词作约20000首。此举工程浩大,网罗有明一代词学文献,嘉惠学林,厥功甚巨。因明代文献散存于海内外图书馆或民间藏书家之手,收集起来不易,待整理校订......
-
〓 一道跨越中西文化的彩虹——龙协涛《文学阅读学》读后
作为一名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和许多人一样,我始终对西方文艺理论怀有深深的敬畏之情,因为这些高深的理论总是板着面孔,诚心诚意地拒人于千里之外。与此同时,我们一般也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是丰富的和自足的,那些使用西方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学者虽然时尚,却未必合乎我们心中的“学术规范”。龙协涛先生的新著《文学阅......
-
〓 多视角看地图——读《中国地图发展史》
自20世纪50年代王庸出版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地图学发展的专著——《中国地图史纲》以来,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地图史的书籍已有十多本,其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卢良志所著、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学史》堪称良本。近期,作者又对其进行了修订,由星球地图出版社重新出版定名为:《中国地图发展史》。 《中国地图......
-
〓 高唱战歌赴疆场——臧克家及其抗战诗文
图为臧克家在抗日烽火中创作的文学作品。《高唱战歌赴疆场——臧克家抗战诗文选》:臧克家著,臧乐源、臧乐安、臧小平、郑苏伊选编;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对现代文学有所了解的读者知道,饱含深情的乡村描写与深邃悲怆的农民刻画为臧克家赢得了“乡村诗人”的称誉。《老马》等诗篇所表现的勇于直面险恶与苦难的坚忍,在读者中间唤起了深深的共鸣......
-
〓 东西方艺术交会的历史——评《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泰戈尔像》 一九四○年 徐悲鸿作 长期以来,不少人都以为东西方艺术如同两条平行的直线,没有交集的可能。因为东方艺术追求一种富有诗意的情境。而西方艺术恰恰相反,强调用技术对形体进行逼真生动的再现。可是伴随着东西方艺术家广泛的交流与互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艺术时代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一《东西方艺术的交会》的作者迈克......
-
〓 还有一场未遂的武昌起义
在此前的9月24日夜里,武昌新军驻扎在南湖的炮队,也发生了一次士兵自发的偶然性起义,但是,枪响了,并没有像后来10月10日一样,引起普遍的响应,因而悄然流产。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1911年,岁在辛亥,10月10日夜的零星枪响,将一个疲态尽露的老大帝国摇晃得如泰山之崩。武昌发生的那些事,毁了一个王朝,像扳......
-
〓 《顾随和他的弟子》:展现顾随真挚的师生情谊
现代学术大师顾随先生是名副其实的通家,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的多位弟子,如周汝昌、叶嘉莹、吴小如等,或承其衣钵,或受其影响,成就卓越,名满天下。他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艺术,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本书既展现了前辈学人真挚的师生情谊,又为读者深入了解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德业文章提供了参考资料。《顾随和他的弟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