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汉字复兴的脚步》新书发布
“纪念汉字跨入电脑时代20周年——电脑与汉字文化复兴学术报告会暨《汉字复兴的脚步》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大学召开。 1994年,在中国印刷业已经实现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跨越。其后,汉字社会应用的这三大产业(排版印刷、网络通信及打字)的电脑化成功,标志了汉字跨入了电脑时代。 《汉字复兴的脚步—......
-
〓 “嘉靖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卜键谈嘉靖
《明世宗传》,卜键著,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50.00元明世宗肃皇帝朱厚像 提要: 中国古代帝王中,嘉靖皇帝在当代人中的知名度颇不低。谁不知道海瑞所骂的那个皇帝呢!前几年大红大紫的电视连续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陈宝国饰演的嘉靖也给我们留下了直观而深刻的印象。当然,这都是文学艺术作......
-
〓 文学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评方铭主编四卷本《中国文学史》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完全接受了西方文学观念、文体界限和文学创作方法,使中国固有的文学观念和文体形式面临消失的窘境。同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也渐渐变成了西方话语体系下的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固有的文学体系和价值范畴渐渐被抛弃:因为不符合小说、戏剧、诗歌三分法原则,中国文人固有的政论、辞赋、史传文体的......
-
〓 多视角看地图——读《中国地图发展史》
自20世纪50年代王庸出版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中国地图学发展的专著——《中国地图史纲》以来,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地图史的书籍已有十多本,其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卢良志所著、1984年出版的《中国地图学史》堪称良本。近期,作者又对其进行了修订,由星球地图出版社重新出版定名为:《中国地图发展史》。 《中国地图......
-
〓 大气亲切独创新意——欧阳中石先生《中华颂》序
图:和谐颂风调雨顺融融,水明山秀葱葱,人本和谐互踵。正是天清同奉,人相绥,喜相容。 四十七年的外交生涯中,我体会最深、最为之动情的是,就像每个人只有一个母亲,我们只有一个祖国。 去年和中石先生回山东老家参加资助希望小学、红军小学活动,得知他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由辅仁转入北大,我便称他“老学长兼老老乡”。......
-
〓 中国文物界先觉者和先行者——祝贺《罗哲文全集》出版
罗哲文《罗哲文全集》 罗哲文 著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宋《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示意图(厅堂)山东沂南古画像石墓剖视图 选自《罗哲文全集》【读书者说】 罗哲文先生离开我们了,人们还在怀念他,因为他做的那些事,说过的那些话,写下的那些文字值得人们去怀念。在我的心中,他是一位和蔼可敬的长者,总是一副笑容可掬的神态。他满腹诗书却......
-
〓 《守藏》新版上市 再现故宫文物战时南迁传奇
本报讯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六百年,作家玄色最新修订的长篇小说《守藏》(人民文学出版社)近日出版。这是与故宫、与故宫文物南迁、与抗日战争密切相关的一部作品,也是玄色继《哑舍》系列之后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再度合作。《守藏》讲述了“九·一八”事变之后,北平故宫博物院接到指令将文物南迁,一群身份各异的“守藏吏”护送国宝转移的故......
-
〓 在风景里行走——评点2016年艺术类图书
批评家面对某些浮躁的出版物,早有不同的解析。一个重要的观点是,许多草率的作品,与历史记忆的淡薄大有关系。重申历史,则是不能不补的一课。近来的出版物中,历史文献的重新整理,和旧闻旧说的文学文本多了起来。就2016年的艺术类图书而言,凝视旧时光的作品占据了相当部分。吸引人们的那些文学作品被拥到不同的排行榜里。小说《北鸢》《......
-
〓 日本史料视野下的甲午战争——评《清日战争》
《清日战争》,宗泽亚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6月第一版,60.00元 甲午战争,一段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历史,教科书将其作为中国彻底坠入半殖民地深渊的开始。提起甲午,国人无不指责日本侵略者的贪婪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但如果要具体说起两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恐怕就语焉不详了。宗泽亚教授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爬梳整理,从各个......
-
〓 《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抢救布达拉宫千年医学古籍
上图为西藏藏医学院副院长陶晓华(左)在向黄福开赠送《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 10月9日,西藏藏医学院向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北京藏医院赠送《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仪式在北京藏医院举行。北京藏医院院长黄福开表示,这套书是目前对藏医药文化最全面的整理,对藏医药人才培养意义重大。 由西藏藏医学院古籍文献整理课题......
-
〓 接近佛法的朴素方法:评《我爱红尘——凡人眼中的〈金刚经〉》
《金刚经》是佛教典籍,虽然只有5000多字,读起来也上口,但入门却不容易。神圣又神秘的《金刚经》,能否与非宗教人士结缘?与一般宗教人士解说《金刚经》不同,刘冬颖从另一个侧面加以解读。《我爱红尘——凡人眼中的〈金刚经〉》一书,就是她为平凡人搭建的一条通往佛陀的道路。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
-
〓 第十二届文津图书奖推荐图书44种
1、《东西建筑十讲》,汉宝德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1月2、《唐诗的博物学解读》,胡淼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6年1月3、《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杜君立著,上海三联书店,2016年7月4、《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英】彼得·弗兰科潘著;邵旭东、孙芳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
-
〓 《敏杜温的中国缘》:将中国文化译介至缅甸
敏杜温,缅甸著名诗人、翻译家、语言学家和文学评论家,曾获缅甸国家文学奖,为促进中缅两国文学交流和增进两国人民友谊作出突出贡献。曾将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现代文学巨匠鲁迅、诗人外交家陈毅等人的优秀作品译介至缅甸。本书收录了敏杜温的访华随笔、撰写的《鲁迅和他的文学作品》等文章以及翻译的多篇中国文学作品。 《敏杜温的中国......
-
〓 历史深处的记忆——读《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
晋文公复国图卷 记忆一座城很难,特别是一座古城。片砖片瓦,寸石寸土,皆成历史;流水静深,远山苍茫,都付岁月;草木荣枯,人事代谢,渐归记忆。吴国荣主编的《太原:历史深处走来的城》用朴实而又厚重的文字,把我们带进了这样一座城,一座历经两千五百多年风雨沧桑的古城——太原。 回望这座历史深处走来的城,就意味着打开一......
-
〓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林志纯著《日知文集》读后
《日知文集》(共5卷),林志纯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7月第一版,平装468.00元,精装980.00元 林志纯(1910-2007)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和史学教育家,在其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他以筚路蓝缕、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学术,在史学研究及人才培养上做出了开创性与奠基性的贡献。他以......
-
〓 《道家思想与佛教》序
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原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教授,蜂屋邦夫先生的自选论文集——《道家思想与佛教》中文版即将出版了。蜂屋教授是日本学术界研究中国儒释道三教思想方面卓有成就和影响的代表学者,也是我的老朋友。他要我为这部论文集写一篇序,我理当从命。我与蜂屋邦夫教授相识是在1985年10月间,那是我第一次访问日本。当时,在参......
-
〓 一片乡心千里月——读《恭王府与溥心畬》
放置在案头的《恭王府与溥心畬》一书,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崭新的阅读经历。作者孙旭光通过对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且唯一对外开放的清代王府建筑群——恭王府历史的研究,以及恭王府所藏历代书画作品的考辨,还有旧王孙、中国近代书画大家溥心畬艺术历程的梳理与评介,让我们对恭王府的前世今生有所了解,对恭王府早期收藏的历代书画的文脉与传承有......
-
〓 《活着之上》:从人生的悲苦中寻找超越
《活着之上》 阎真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阎真是中国当代少有的具有审痛意识和追求经典书写的作家,他的作品常常聚焦普通知识分子,善于描写社会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的尴尬处境和生存痛感,表现出作家对人的命运的时刻警醒与深切关怀。在他新近推出的长篇小说《活着之上》中,主人公聂志远有着独立的人格,立志以曹雪芹、王阳明这样伟大的灵魂......
-
〓 从诗里,捡起唐朝故事——评《唐诗风物志》
《唐诗风物志》 毛晓雯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如果可以为盛唐绘一幅《清明上河图》,以全部第一手的唐人笔记织成绢帛,将我们熟悉或不熟悉的美丽诗句研为颜料,将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等人类群星点缀其中,以细腻而富于创见的考据安排构图,工笔勾勒出大唐帝国的一切光荣与梦想,荒诞与卑俗,以优雅而聪慧的行文为之精心装裱,那......
-
〓 《闲雅小品》古人清趣
古代小品文短小隽永,活泼灵动,在中国散文史上独具魅力。中州古籍出版社近日推出《闲雅小品丛书》第二辑。古人笔下,诸多清趣,可以品春韭秋菘、观世间芳菲,亦可享琴瑟之乐、赏四时风物。撷为小品,则烟霞满纸,充满人间情味。小品是“闲人”于“闲日”写的闲书,表现的是闲情。作者随情任性,偶然所得,读者妙然心会,适意而止,闲闲地翻阅,......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