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李济远:承祖训办书院推广阅读传道授业
李济远在山东农村教育一线工作多年,心忧乡村儿童的成长。他把婚房腾出来,自费投入数十万元扩建了村里的农家书屋服务孩子们。李济远夫妇周一到周五义务辅导孩子们学习,周末则开设传统文化与艺术类免费课程。在他的公益精神感召下,数百名志愿者前来推广阅读,书院也在周边开设了8个分院,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乡村阅读氛围日渐浓厚。李济远被评......
-
〓 顾颉刚与卜德(Derk Bodde)的文字之交
顾颉刚 1934年10月14日,顾颉刚在日记中写道:“将卜德(Derk Bodde)所著《左传与国语》汉文本重作,一天毕,约四千字。……卜德,哈佛大学派到北平之研究生,来平两年,竟能以汉文作文,其勤学可知。所作《左传与国语》一文,写来已数月,予初托孙海波君改,谢不敏。希白亦谓无办法。予嘱其寄来,今日费一日之力为之......
-
〓 宗亮:唐筼的两首译作
唐筼翻译的《乐哉磨磨郎》 从1928年初识、成婚,到1969年不幸去世,唐筼与陈寅恪携手走过了四十余年的人生历程。谈及唐筼与陈寅恪的关系,一般人大多会提到唐筼对陈寅恪无微不至的照顾,称赞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实际上,在与陈寅恪成婚之前,唐筼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现代新女性,她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领域内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
〓 父亲的一生——纪念叶君健百年诞辰
叶君健与儿童在一起 叶君健(1914—1999)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是一个特例:他用中文、世界语和英语写小说,翻译英语、德语、丹麦语等七门外语的世界文学名著。今年是叶君健百年诞辰,其子叶念先撰文回顾了父亲作为跨文化的作家、翻译家的光辉一生。成长于大时代 父亲1914年12月7日生于湖北省红安县八里湾镇叶家河村。......
-
〓 高手在民间·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之林润立
开栏的话讲好中国人民故事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本版从今日起开设《高手在民间》图片专栏,聚焦民间技艺高手和非遗传承人,展示我国各行各业劳动者爱岗敬业、争创一流、勇于创新的品格,记录他们在平凡岗位创造的不平凡业绩,展现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福州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是福建省唯一一个......
-
〓 明师引路——深切缅怀恩师汤一介先生
赵建永(左)和汤一介在一起。资料照片 汤一介 哲学史家,国学泰斗,北京大学资深教授,主要论著收入十卷本《汤一介集》。 赵建永 天津社科院副研究员,曾任汤一介助手。 汤一介先生是中国思想文化界开风气之先的代表性人物。 汤师道德文章有口皆碑,在汤师身边18年的耳濡目染,使我感到,尽管汤师对学生一向要......
-
〓 坐立谁安——摘自《书生的骨头》
1958年,胡适与蒋介石有些姿势,是属于一个时代的。其实,坐、卧、起、立、跪,乃至作揖、鞠躬、握手,所有的动作,都是心灵的姿势,都需要一根骨头支撑。没有了骨头,卧床的身体,也只是一具皮囊。 下跪在人前下跪,我一直以为是奴才的姿式,是软骨的病状。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以庄严的法律形式正式废除延续了千年的跪拜礼,和......
-
〓 妙高峰顶人独立——吕澂与佛学研究
内容提要:吕澂先生是现代著名的佛学家、思想家。本文简要介绍了他的经历,并对其思想体系和对佛学研究的贡献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关键词:吕澂;佛教;思想吕澂(1896-1989),江苏丹阳人,字秋逸,一字秋一,早年求学于镇江中学、常州高等实业学校农科,后就读于南京民国大学经济系,1914年至南京金陵刻经处佛学研究部从欧阳竟无大......
-
〓 异国知音:汉学家安乐哲与《淮南子》
在“绝代奇书”《淮南子》的海外传播与研究史上,欧美汉学界是历史重镇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文化成果,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者,美国汉学家安乐哲(Rog⁃erT.Ames)便是其中之一。安乐哲1947年生于加拿大多伦多,曾任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夏威夷大学和美国东西方中心亚洲发展项目主任、《东西方哲学》(Phi⁃los......
-
〓 杨绛:钱钟书心中“最贤的妻 最才的女”
杨绛与钱钟书(资料图)腾讯娱乐讯 据文史参考报道,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
-
〓 清华历史上的乔万选
晚近历史上的一些名流,我们是“久违”了,比如乔万选其人。乔万选是山西出洋的留学生,胡适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乔万选也是那所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并且比胡适多了一顶芝加哥大学的法学博士,也就是赫赫“双博士”了。回国以后,乔万选亦学亦官、又持操司法“神圣”之职。他先后任东吴大学、中央大学、暨南大学的讲师、副教授和教授,......
-
〓 学人小传:彭立勋
彭立勋,1937年生,湖北谷城人。美学家。196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留校任教,曾任中文系副主任,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1987年由国家教委选派至英国剑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1988年调往深圳,任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首届主席、研究员,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美的欣赏》......
-
〓 品北宋名臣之包拯
包拯,一位影响了千年的,在百姓心目中是断案如神,秉公办理,不畏权贵的大宋清官,更有人将之神话成冥间的“阎罗王”。除此之外,如《宋史·包拯传》中评价包拯是“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四大名著《水浒传》在开回中将包拯进行神话,并称作是“文曲星”化身;明末著名小说集《龙图公案》将包拯断案进行明细化,将之推崇至与忠义之神关羽并列......
-
〓 永无回程的远行——忆杨镰
杨镰一2016年4月1日,我在长沙。一则微信让我失去重心——3月31日,杨镰在新疆昌吉因车祸逝世,享年69岁。我坐立不安,心向昌吉靠拢,泪水挂在脸庞……杨镰遇难,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一段时间里,总觉得杨镰还在。有时,我站在地图前,寻找杨镰遭遇车祸的地点,想象着我们一同前往新疆探险的经历。新疆,是杨镰的情结,为此喋喋不休......
-
〓 纪念吴林伯先生诞辰100周年·方铭:他是一位纯粹的学者
吴林伯先生导言出了国学圈,吴林伯先生的名字便鲜有人知,但他却是20世纪真正的国学大家。他曾受教于马一浮、熊十力等国学大师,终其一生,虽多坎坷,却始终不改变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情和信心,勤勤恳恳,孜孜不倦,淡泊名利,不为世俗风尚所左右,生前常常被某些浅薄的投机者所嘲笑讥讽,但仍然我行我素,一心向学,不求闻达于世。吴林伯......
-
〓 白居易在渭南的乡居岁月与诗作
山川壮丽的关中平原东部名城渭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故里。曾经两度在渭南的乡居生活,是白居易难以忘怀的人生阶段,也对其诗歌题材的拓展与审美倾向的转变,产生了重要影响。卜居渭上 白居易的家世及迁徙历程,据《旧唐书》之《白居易传》云:“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北齐五兵尚书建之仍孙。建生士通,皇朝利州都督。士通生志善,尚衣......
-
〓 百岁马识途:“我还有一个‘五年计划’”
马识途 资料图片 一抹温暖而平静的浅笑始终洋溢在他的脸上。 岁月在他的身躯刻下了满满一个世纪的印痕,但他依然坐拥“五得”:吃得、睡得、走得、写得、受得。说话间,他难免有一丝得意。 他特别看重“写得”。除了22万字的《百岁拾忆》即将出版之外,他向与会者介绍了自己最新写就的作品,“5月16日,《光明日报》......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刘文典虽生性狂傲,但也有承蒙他瞧得上眼的。精通14种语言、学问渊深博大的陈寅恪,刘文典即敬重有加。刘公开承认他的学问不及陈氏之万一。刘多次对学生说,自己对陈氏的人格、学问不是十分敬佩,是十二万分的敬佩。刘文典宣称,西南联大只有三个教授:陈寅恪、冯友兰,他和唐兰各算半个。 ◎英国著名随笔......
-
〓 “崇文舫课”:爰是依船作屋,借湖为场
传统教育体制尽管主旨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其声以鸣国家之盛也”,但在培养选拔人才方面其实也有可取之处。很多到杭州旅游者首先想观赏的自然是西湖,诸如断桥、苏堤、曲院风荷、岳庙和雷峰塔等处,常年都是游人如织。其实环西湖值得细细游览的景观还有很多,只是为游人忽略了,例如为数众多的名人故居和博物馆——全部是免费参观,更有历史上赫......
-
〓 徐小跃:传统文化的传扬者
徐小跃 资料图片 敦厚沉稳、谈吐不凡,精神抖擞又不失儒雅。初次见到徐小跃,记者感受到的是学者的风范。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没听过徐老师的课就是白上南大”“得遇徐老师,人生幸也”……这些是南大学生对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