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曾国藩,京官也难当:摘自《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
曾国藩于道光十九年十一月初二日由家启程,进京赴官。十一月十六日到达长沙,停留十天后,十一月二十六日从长沙上船。经半月行程,十二月十一日抵达汉口,水行平均每天六十里(途中阻风停泊四天)。由汉口起改为陆行,先是坐二把刀人力推车(雅称“一轮明月”)走了十四天到周家口(中在河南八里汊度岁),在周家口与同行朱某换乘二辆三......
-
〓 从江湖到庙堂 盅惑当权者的“大师”
提要: 当王林大师的江湖骗术被揭穿后,”大师”这个久违了的名词,再次热起来。大师们的把戏其实很简单,他们先把魔术用谎言包装成令人称奇的法术,取得几位官员、商人、戏子们追捧,再用名人的力量搭建起一个沟通各色人等的场域。往好了说,这里就是连接庙堂与江湖的润滑剂;往坏了说,这里就是官商勾结,权色......
-
〓 走近文艺家·刘亮程:在对“家乡”的书写中抵达“故乡”
他出生在村庄,生活在村庄,村庄里的月光、繁星、草木、虫鸣等成为他写作中最重要的东西。他曾以一部《一个人的村庄》震惊文坛,被评论界称为“乡村哲学家”。在他看来,家乡是你地理意义上出生的地方,通过一条路你就可以找到;而故乡是一个心灵深处的所在。家乡需要我们离开,到了远方,获得了认识她的能力,再把她重新捡拾起来,然后她才......
-
〓 国学大师刘文典与他笔下的日本(上)
留学日本时期的刘文典卢沟桥事变前,刘文典(右)在北平故居与友人合影《告全日本国民书》胡适题签章太炎书赠刘文典的对联 近年来,我一直在努力挖掘国学大师刘文典的生平与逸文,试图通过第一手资料的打捞,还原这位以性格狂狷、特立独行而闻名的“狂人”的真实镜像。 在搜寻历史的过程中,我发现过去我们所认识的刘文典,其实在......
-
〓 走近大家:国匠吴良镛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国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启幕。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亦恰逢吴良镛99周岁华诞。吴良镛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七十余年来,他一直坚守在教育和研究岗位,胸怀祖国,心系人......
-
〓 寻访“二道桥”、“马大人”——祖父钱宾四先生在北平的寓所
一、据《师友杂忆》资料排定 2015年春节期间,父母亲从老家苏州来我北京的小家过年,初四日,在家闲话,忆及父亲幼时在北京的岁月,遂将祖父之《师友杂忆》取出再读,将书中关于在北平所住地方的零星记录,一一摘抄,连缀起来。整理出1930年秋到1937年冬(祖母及家眷延至1939年)之八年间,祖父在北平先后住过的......
-
〓 走近文艺家·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
80岁的他,是画家,也是作家。有文学创作冲动的时候,他就到书房去写;有了用绘画表达的欲望,他就走进画室。对他而言,这是一个甜蜜而幸福的往返——绘画更私人化,是一种个人的心灵感受,一种排遣,一种抒发;文学更多承担了对生活的思考、对社会的责任。 前些日子,冯骥才刚过完80岁生日。他觉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大河,有时候在......
-
〓 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从张廷玉看传统儒者的幸福观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清代名臣、著名史学家。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清史稿》称:“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
-
〓 名人纪事:十分像“人”
夏丏尊与李叔同,曾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共事,夏担任舍监,李担任图画音乐教员。一次,学生宿舍失窃,怀疑聚焦某人,但查来查去,始终没有搜到证据。夏丏尊身为舍监,自觉管理不力,破案无方,陷于深深的苦恼。他去找李叔同求教,李叔同说,这事好办。你说好办?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你肯自杀吗?”李叔同指点他,“你若出一张布告,说做......
-
〓 夏志清早年留美生活
夏志清1961年凭借《中国现代小说史》(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的问世,夏志清一举成名。他此后的学术和生活已为学界所熟知,但此前他的经历,则不是那么清楚。2015年出版的《夏志清夏济安书信集》一、二卷(王洞主编,季进编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后三卷将陆续......
-
〓 新闻人物·何兆武:这个劲值得你费
何兆武近照 本报记者 刘彬摄 一提起法国哲学家、思想家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以及英国哲学家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很多人都会联想到商务印书馆那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而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著名历史学家、翻译家何兆武就分别自法文、德文和英文翻译完成了这些西方思想文化史的......
-
〓 谁在编写清末地理教科书?
张相文(1866-1933)屠寄(1856-1921)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准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
-
〓 “功勋外教”的七十余载中国情——追记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雪莉
教育家、“十大功勋外教”获得者、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吴雪莉,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4月7日凌晨4时在开封逝世,享年96岁。 噩耗传来,全校同哀。河南大学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沉痛悼念吴雪莉先生”的官方消息后,一时间评论刷屏——“生于美国,把大半生奉献给了中国的教育事业”“一张洋面孔,一颗中国心,一世河大情”“老师......
-
〓 从“斯文正脉”到“斯文一脉”——记古徽州文化学者汪世清先生
一汪世清先生生于1916年,安徽徽州歙县潜口镇人,幼孤家贫。1929年春入安徽省立第二中学(今之百年名校安徽休宁中学),以其天资聪颖、好学苦读,深为时任校长、著名新安画派画家汪采白器重,资助其求学费用。1934年采白先生就聘中央大学国画系教授兼主任,汪世清亦随之转至南京安徽中学。1935年汪高中毕业后,为北京大......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黄侃父亲黄云鹄,清光绪二甲进士。黄侃天资高,乡里人呼黄侃为圣童。黄云鹄即作书诫之曰:“尔负圣童之誉,须时时策励自己,古人爱惜分阴,勿谓年少,转瞬即老矣。读经之外,或借诗文以治天趣,亦不可忽。” ◎鲁迅的孩子海婴已经会说话时,有一次郁达夫到鲁迅的书斋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图。鲁迅一见郁达夫,就......
-
〓 大师的花木情缘
梅花蝴蝶 齐白石作 国画大师齐白石的故居栽满梅花,他将画室取名为“百梅书屋”。齐白石很喜欢画梅花,但他很少像一般文人画家那样,以梅花寓意冷艳高洁、孤清傲寒。其画梅诗曰:“齿摇不识孤山月,每对梅花汗满颜。”意思说,他到老也和隐于孤山号称“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不同。齐白石年轻时曾典租过一个祠堂,房屋周围种满了梅树,他称......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从善如流。《唐宋词人年谱》书稿,夏先生友人顾学颉先生提出作序跋及修改意见,夏先生1954年11月2日致信接受这部书稿的上海的新文艺出版社,信中写道:“昨接人民文学出版社友人顾学颉兄函,言作序跋事,兹遵其所嘱作自序一篇附上,请加入全书末页。……顾君来函又指正一事,兹附上原函,请费神代为更正……”夏承焘......
-
〓 斯人已去 弦歌未绝·陆谷孙:我为何要编《中华汉英大词典》
“我想让这本《中华汉英大词典》帮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与文化,比如‘万福’跟‘叩头’有什么不同,‘清明’为什么又叫‘百六’(冬至后106天)。除了读音和字义,还要让他们了解一点汉字的形训,比如宝贝的‘宝’,屋顶下面有玉,这是简体字,而过去的繁体字‘寶’就更复杂了——屋里有缸,缸里藏着玉和钱。”2016年7月28......
-
〓 宗亮:唐筼的两首译作
唐筼翻译的《乐哉磨磨郎》 从1928年初识、成婚,到1969年不幸去世,唐筼与陈寅恪携手走过了四十余年的人生历程。谈及唐筼与陈寅恪的关系,一般人大多会提到唐筼对陈寅恪无微不至的照顾,称赞她是一位好妻子、好母亲。实际上,在与陈寅恪成婚之前,唐筼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现代新女性,她在自己所从事的教育领域内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
〓 走近文艺家·陈征:寂寞书相伴,淡然画相守
年过八旬的他,是书画界的一个“谜团”:艺术造诣极高,书画界也赞誉有加,可他却不是书协、美协会员,在网上甚至也找不到关于他的百科词条。有大企业慕名来收藏他的画作,他问对方是否知道自己画的是什么,对方答不出,他便反问:“那你为什么要买?”关于画家陈征,有两种迥异的认知。在书画界,他是得到普遍赞誉的艺术家,书画界的晚辈尊称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