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玻璃和钢铁的缠绵——摘自《神秘的东方贵族:贝聿铭和他的家族》
吴中贝氏到清末民初之际,已经是人丁兴旺的大家族了,并且在沪浙、湖广、京津诸地拥有不薄的家业资财,还建立起了方方面面的人脉关系和社交圈子。也就在此间的1917年4月26日(民国六年丁巳三月初六),贝聿铭在广州出生了,他是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副经理贝祖诒的麟儿,也是吴中贝族入谱(1939年家谱)的64个“聿”字辈十五世......
-
〓 何兹全: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何兹全先生的书房大概不到十平方米,三面书架倚墙而立,临窗一张书桌,凌乱地堆着些书报杂物。何先生的老伴、92岁的郭良玉先生送来了糖果、茶水,年近95岁的何先生则安详地坐在一把旧椅子上,倾听记者的提问,缓缓讲起七十多年来治史阅世的点滴。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斜照在红漆斑驳的地板上。窗外北风渐歇,落叶满地。这是何先生北师大励耘......
-
〓 男儿称意得如此 骏马长鸣北风起——岑参的诗与人生
不同于南朝宫体诗歌的靡靡之音,唐诗从诞生的那一刻便充满了雄浑的阳刚之气,这在唐代大量涌现的边塞诗中体现尤甚。从军边塞,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是很多唐代文人的人生理想。写下“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的岑参,便是其中的一位,他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边塞诗的绝唱,也为大唐盛世留下珍贵的速写......
-
〓 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
2009年10月26日,89岁的历史学家唐德刚在美国旧金山辞世,给喜好阅读历史的读书人带来了悲伤。唐德刚是胡适的门生,从事写作和杂志编辑工作,与顾维钧、张学良、李宗仁等历史中人交往颇多,成为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唐德刚的历史学研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流派,自称“思想却时时‘逾矩’”,并做出这样的解释:“个人学识浅薄固然是主......
-
〓 甘涛与江南丝竹音乐考述
今年是我国民族音乐家、二胡演奏家、音乐教育家甘涛诞辰110周年。他创立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支民族管弦乐团;作为“南胡圣手”,培养了一大批著名二胡演奏家;收集整理大量江南丝竹音乐素材,创作一系列作品,为江南丝竹音乐保护与传承作出重要贡献;集结南京地区音乐家,创立“南京乐社”;带领南京地区相关音乐家,开创南京高校民族音乐专......
-
〓 宇文所安:激活中国传统的“异乡人”
宇文所安 宇文所安1972年毕业于有新批评(后期)大本营之称的耶鲁,获东亚语言和文学博士学位。当时的新批评学派虽已严重式微,但它的流风余韵还是影响了在偶遇一本英译中国诗集《白驹》后即“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的宇文所安。他对诗歌的天才感悟力,对纷繁历史表象下内在结构的洞察力,配备上新批评细读文本的理论武装,使他敢于......
-
〓 走近文艺家·骆芃芃:金石传古今 篆刻中国印
她被称为中国的“神刀女”,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她治印近2万枚。她是技艺精湛的篆刻艺术家,是将篆刻文化推向世界的传承者,是将篆刻艺术确立为独立学科的教育工作者。她在方寸之间,镌刻出大千世界。去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在中国向法国捐赠的每个医疗物资箱包装上,都有一枚骆芃芃设计的红色中国印:天坛和埃菲尔铁塔的形象相互支......
-
〓 张晓凌:青藏高原上“幸运”的考古之花
【手铲释天书】 走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下简称“双古所”)副研究员张晓凌的办公室,记者就被桌上摆着的一幅画吸引。乍一看以为是太湖石水墨画,细看才发现其实是一块形状奇特石头的三个侧面素描。画面底部是一行漂亮的钢笔字:“尼阿底的万年前石叶为高原腹地迄今最早的人类活动记录……”张晓凌说,这幅画是去年......
-
〓 何兹全:提出“汉魏封建说”的人
何兹全,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现年95岁。少年时期在北伐革命的影响下加入了国民党,成为国民党最小的党员之一;23岁时与友人一起创办了影响甚广的期刊《教育短波》;24岁毕业于北京大学史学系,经当时的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先生、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先生推荐先后留学日本、美国,并皆因为爱国而毅然回国;一部洋洋洒洒近50万字的《中国古代社会......
-
〓 从书法到佛法——恩师雷珍民先生与赵朴老的不解之缘
一恩师雷珍民先生和赵朴老的相识可谓是不可思议。1982年4月13日,赵朴老陪日本日莲宗友好访华团来西安参加鸠摩罗什塑像安奉仪式,下榻西安人民大厦,在大厦东楼见到榜书题额“凤凰厅”三字,驻足叹曰:此三字哪位老先生所作? 字写得规矩,很有功力,能守得住传统,不易也。得知书者乃三十来岁的年轻人时,欣然欲见。这位年轻人,就是我......
-
〓 “终老难忘授砚恩”——龙榆生与张寿平的半世师生情
2019年10月4日我们到达吉隆坡,参加《红楼梦》国际学术研讨会。当晚东道主马来亚大学中文系举行欢迎晚宴,请新老朋友聚餐。我们这一桌有老朋友韩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韩语全译本翻译者崔溶澈,《红楼梦》新注本的作者、台湾里仁书局总编徐秀荣,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师大文学院副院长俞晓红教授,北京来的曹雪芹学会会长胡德......
-
〓 刘节与张其昀的恩怨
刘节初识张其昀 刘节(字子植)与张其昀(字晓峰)有许多相似之处:同于1901年出生,同是浙江人,同为历史学家。但直到1939年,刘节才得识张其昀。经河南大学旧同事缪钺(字彦威)推荐,浙江大学史地系主任张其昀邀请刘节赴广西宜山战时浙大任教:“得仲博转来各信,内有张其昀、缪彦威二信又一电,知浙江大学已聘余为教授。余......
-
〓 我的嫂嫂戴乃迭——杨敏如先生访谈录
杨宪益与戴乃迭 访谈者按:2000年前后,我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攻读研究生期间,系里的李岫老师带领一批中青年学者开展一项“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的重点课题(该课题成果为《二十世纪中外文学交流史》,李岫、秦林芳主编),我和几位同学也有幸参与其中。李老师约我撰写《传达中国文化的灵魂――中文英译大家杨......
-
〓 伯乐先生 斗南一人——我心目中的李伯谦老师
【述往】 我本名何努,北京生人,自1981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依次改为考古系、考古文博院、考古文博学院),便与李伯谦先生结下了亦师亦友、形如父子的情缘。我是李伯谦先生的硕士和博士,在李老师的弟子们当中与李老师(我及我的家人都习惯尊称李伯谦先生为李老师)交往的历史最久,李老师对我倾注的心血也最多。我......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蔡元培做北京大学校长。有一天,一位北大毕业生去见蔡先生,不知为了什么大吵大闹后才离去。第二天他拿着一张求职表格,又去见蔡先生,他申请工作,要蔡先生写封推荐书。蔡先生看看他所填的表格,马上就写推荐书给他。过后,傅斯年去问蔡先生:“昨天他才跟校长大吵大闹,为何今天又肯为他写推荐书?”蔡先生说:“我看他所申请的工作......
-
〓 汤一介:事不避难,义不逃责
绕着未名湖边走,不久就到了朗润园,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就住在这里的13号楼,103室。房子灰扑扑的,一点也不打眼,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筑风格,走廊很大,很空旷。汤一介觉得很不错。“能够住在学校里,每天能绕着未名湖散步,很好了。”汤一介的家不大,但惹眼的是他的书房,满满的书,从地面直到屋顶。房间里还放满了兔的小工艺品......
-
〓 走近文艺家·刘月宁:艺术家应该关心社会、关心国家
她曾是中国最年轻的扬琴教授,国际扬琴赛事中第一位中国评委,她以扬琴为媒持续推动中国民乐传承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以艺术为依托助力青少年美育和社会公益。她的终极理想是做学者型的演奏家、教育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热心公益的社会活动家。她说,对人民、国家和世界心怀大爱,这应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8月14日上午10点,2021年第......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的深耕者——李秀林哲学思想研究
【哲人追“思”⑩】 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秀林(1931-1986)教授一生志存高远、睿智勤奋、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与教学中卓有建树。他撰写和主编了《什么是哲学》《辩证唯物主义新探》《时代精神的哲学反思》《中国现代化之哲学探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历史唯......
-
〓 人物·翘楚·李刚田:豪华落尽见真淳
李刚田,1946年3月生,河南洛阳人,号仓叟。多次被聘为全国重要书法篆刻活动的评审委员,书法篆刻作品及论文多次入选国内外重要的专业活动并获多种奖项,出版专业著作30余种。为西泠印社副社长,中国国家画院院委、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研究员、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
-
〓 痴探深泉寻珠光——程民生教授访谈录
【关键词】 程民生;访谈录;宋代地域史研究;学术理念;历史教材与教学编者手记:程民生,男, 1956年5月生,河南开封人,回族。1971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1975年到开封纱厂当挡车工。1977年考入大学。1981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