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忆·李一氓与列藏本《石头记》
资料图片资料图片 20世纪80年代,李一氓担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长,在他主持古籍小组工作的十年(1981—1990)间,主抓了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制定、重大古籍整理项目的出版等工作,开创了古籍整理出版事业的新局面。 在海外古籍的复制回归方面,李一氓在三十多年前即认识到,把国内已失传但流散在海外的中国......
-
〓 唐朝诗人的稿酬与操守
唐朝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特别是诗词歌赋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涌现出一大批优秀诗人。唐朝的诗人们靠什么赚取稿酬呢?为他人撰写碑文、墓志铭是稿费的主要来源。《容斋续笔·文字润笔》记载,替人写文章而获得润笔费,始于晋朝和南朝的刘宋时期,盛行于唐代。从对待稿酬的态度上,可看出唐朝诗人的人品和操守。唐朝的大文豪韩愈就经常为一些豪门......
-
〓 何为教科书编辑大家——从编辑家朱文叔说开去
朱文叔(1896-1965),浙江桐乡人,名毓魁,字文叔,号如一,著名的编辑出版家、语文学者,也是中小学教材专家。叶圣陶曾以“旧学蜂成蜜,新知鲸吸川”的诗句,赞扬他的知识渊博和勤奋好学。吕叔湘则对其关于汉语词汇的文章十分欣赏,并广为推荐。新中国成立前后,朱文叔在中华书局、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长达40多年,并把主要......
-
〓 傅璇琮:闻一多与唐诗研究
一对于闻一多先生的唐诗研究,学术界存有不同的看法。特别是近些年来,闻先生论述过的好几个问题,差不多都有争论;有的虽然没有提到闻先生的著作,但是很明显,其基本论点与闻先生是不一致的。如初唐诗,是否就是类书的堆砌与宫体的延续;唐太宗对唐初的文学发展,是否就只起消极作用;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张若虚的......
-
〓 “我的作画作文,常以茯苓糕为标准”——丰子恺在香港
“丰子恺·教惟以爱”——香港首届少年儿童艺术创作赛日前在香港举办,活动秉承丰子恺“教惟以爱”的艺术教育理念,寓美育于“真、善、美”人生观的塑造。丰子恺虽然没有在香港长期生活过,然而,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他在香港发表了不少作品,还曾出任《星岛日报》副刊《儿童乐园》主编。综观丰子恺这一时期在香港发表的漫画与文章......
-
〓 学人小传:于沛
于沛,1944年生于天津,1982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特聘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史学理论研究》主编。1986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提出加强中外......
-
〓 边塞诗祖骆宾王
唐朝的边塞诗,起源于初唐,到盛唐时处于高峰期。在唐诗中,为何能形成独特的流派——边塞诗?这是因为唐朝开国之后,边境经常用兵,“崇武”成为一种时尚,不仅一些行武者有强烈的立功边塞的渴望,而且一些文人雅士,也有从戎边陲、立志报国的夙愿。严羽《沧浪诗话》有言:“唐人好诗,多是征战、迁谪、行旅、离别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
-
〓 走近文艺家·尚长荣:京剧艺术永远属于青年人
81岁的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中国戏剧梅花大奖首位获得者,工花脸,博采老生、旦角之长,擅演《连环套》《黑旋风李逵》《霸王别姬》等传统剧目。其新创剧目三部曲《曹操与杨修》《贞观盛事》《廉吏于成龙》享誉梨园,主演的同名京剧电影获奖无数。随着年龄的增长,传承戏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越发强烈,他一直在路上,不曾停......
-
〓 花台才子——柳永
一座萎靡华丽的城池,一位放荡不羁的词人,一段段纠葛不清的情史,一首首婉约感伤的词曲:柳永,这个备受争议的花台才子,一直昂首走着自己的路。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卿,因家族内排行第七,俗称柳七。这位词史上璀璨的明星,一出生便大方流光溢彩,以他独特的方式向世人宣告他一生的传奇:据传,三变出生之时,柳家祖上的......
-
〓 艺境观象·苏扇:怀袖雅物 光阴馈赠
苏州市姑苏区平四路53号,王健扇艺工作室,门面低调寻常,如果不定睛细看,很可能会错过。门前的路正在整修,压路机轰鸣。进得店来,双层玻璃门合上,世界顿时静谧,眼前是两整面“扇子墙”——展示的是王健收藏的清代以来的精品折扇,以及他自己的得意之作。平时的王健,并没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扇技艺)传承人的架势,他就像在苏州弄......
-
〓 高长虹与鲁迅
山西青年文学家高长虹(1898~1956?)于1924年秋天到北京从事思想文学活动,主持《狂飙》周刊,年底通过孙伏园结识了鲁迅。1925年春,鲁迅主办《莽原》周刊,高长虹及狂飙社其他成员积极参加,在这里发表了不少作品。其间鲁迅曾帮助高长虹出版诗与小说的合集《心的探险》,亲自为之设计封面,列入自己主编的《乌合丛书......
-
〓 何兹全: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何兹全先生的书房大概不到十平方米,三面书架倚墙而立,临窗一张书桌,凌乱地堆着些书报杂物。何先生的老伴、92岁的郭良玉先生送来了糖果、茶水,年近95岁的何先生则安详地坐在一把旧椅子上,倾听记者的提问,缓缓讲起七十多年来治史阅世的点滴。上午的阳光透过窗户,斜照在红漆斑驳的地板上。窗外北风渐歇,落叶满地。这是何先生北师大励耘......
-
〓 他塑造的美髯公深入人心
——追忆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电视剧《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 【追思】 提起“关羽”,大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就是“美髯飘飘,威风凛凛,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忠义仁勇形象,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演员陆树铭将关羽的这一形象塑造得深入人心。2022年11月1日上午,西安话剧院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扮演者......
-
〓 痴探深泉寻珠光——程民生教授访谈录
【关键词】 程民生;访谈录;宋代地域史研究;学术理念;历史教材与教学编者手记:程民生,男, 1956年5月生,河南开封人,回族。1971年初中毕业后下乡当知青,1975年到开封纱厂当挡车工。1977年考入大学。1981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暨南大学历史系,199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河北大......
-
〓 抗战时期的艾青和戴望舒
1939年艾青和戴望舒共同创办的《顶点》诗刊封面及目录。戴望舒艾 青 人们常言,大堰河是艾青的大堰河,雨巷是戴望舒的雨巷……这是艾青和戴望舒各自的作品,留给读者不随时间流逝祛除的深刻烙印。大堰河和雨巷给人的意象,前者是波澜壮阔的河流——虽然大堰河是艾青保姆的名字,但读者更愿意确信有这么一条河;后者是江南如吴侬细语......
-
〓 麦英豪:广州现代考古的开拓者
2016年11月28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同志与世长辞,享年88岁。这位在广州文博系统耕耘了辈子的“老黄牛”曾自题:“六十年田野考古尽心尽力,一甲子三大发现留与后人。”这是对麦英豪先生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一麦英豪1929年3月出生于广东番禺,广州大学教育系肄业,1952年9月考入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开始田野考......
-
〓 解体与重建——美术批评家刘骁纯先生访谈
邹跃进(以下简称“邹”):从您的硕士、博士论文,到《解体与重建》这本书我都读过。这中间我体会最深的是您对辩证法的运用。我知道您是王朝闻先生的学生,王先生在研究中也比较注重辩证法。在研究中,您是怎样理解和运用辩证法的?刘骁纯(以下简称“刘”):在关于辩证法的研究方法上,我确实受益于我的老师王朝闻先生。我的硕士论文是研究秦......
-
〓 周维强:学林新语
◎胡适说蔡元培的字瘦骨嶙峋,和一般人点翰林时所写的以黑大圆光著名的墨卷迥异其趣。胡曾问蔡,以他那样的字何以能点翰林,蔡答,也许是因为当时流行的是黄山谷的字体吧。◎陈衍老先生尝与青年学生钱锺书谈话,说到科举,陈衍说:“科举之学,不知销却多少才人精力。今人谓学校起而旧学衰,直是胡说。老辈须中进士,方能专力经史学问,即令早达......
-
〓 “认真的”、“玩笑的”何其芳
1958年何其芳与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的同志合影 1977年也是个蛇年。这年的3月30日,何其芳一大早儿起来,写了一首诗,题为《锦瑟——戏效玉溪生体》: 锦瑟尘封三十年,几回追忆总凄然。苍梧山上云依树,青草湖边月堕烟。 天宇沉寥无鹤舞,霜江寒冷有鱼眠。何当妙手鼓清曲,快雨飏风如怒泉。 诗人诗兴未......
-
〓 吕澂和他的“唯识美学”
吕澂(1896年—1989年)是近现代哲学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位卓有建树的美学家,是中国近现代美学的先导。早年的吕澂从日本译介编纂西方的美学理论,并期望参照德国心理学家、美学家立普斯(1851年—1914年)的“移情派”美学建立“唯识学的美学”。但后来由于吕澂专事佛学研究,对“唯识美学”的建构仅仅停留于设想,并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