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期待建筑遗产保护不再“厚古薄今”
不久前,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北京成立,中国近现代建筑保护从此有了专家团队。在职能定位方面,委员会将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保护20世纪建筑遗产的意识,探索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方法和合理利用方案。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在成立大会上表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是兼具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的文化保护工程,也是为子孙......
-
〓 以物寄情莫恋物
“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此岂有声色臭味也......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⑩:真正传家宝谁也抢不走
近年来,家风这个古老的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家风问题的重要性毋庸讳言,古人说“立身成败,在于所染”,父母作为离孩子最近的人,其一言一行对子女的影响是直接而深远的。父母品行端正,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就容易走上正途;反之,像某落马贪官那样教育孩子“要做人上人”“要成功就要走捷径”,子女没有不“坑爹”败家的。道理谁都懂,可为什么......
-
〓 陈斐:透视人文学术研究的“边缘化”
生活中,常有亲友问我:“你是做哪方面研究的?”当我回答是“诗词研究”时,他们在客套两句“那很美、很有意思”之后,往往会流露出失望的神情,甚至有人坦言:“这究竟有什么用?”此种情境经历多了,我有时也会反思人文学术研究的意义,结果无奈地发现:伴随着讲求实用、效益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占据社会生活乃至精神系统的中心位置,今天的人文......
-
〓 光明论坛·温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17年6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上的致辞中指出:“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实行‘一国两制’的初心不会改变,决心不会动摇。我们要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信心,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恒心,推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取得更大成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
-
〓 光明时评:行政与学术角色分离还须深化细化
高校可通过章程规范行政角色与学术角色的分界,其中关键就是建立健全专业的学术性组织,把学术方面的权力交给专业学术组织而非行政部门,并保证章程的落地。 据媒体报道,近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新公布《中国科学院关于组织推荐中国科学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二者均明确规定:公务员和......
-
〓 北京市党政干部报刊阅读状况调查
2010年本人以党政干部为受访对象,完成了《北京市党政干部读书生态与对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认知》(该文已经在《中华读书报》2011年11月16日全文刊发),该文对党政干部的读书状况做了分析,此次北京市党政干部报刊阅读状况调查意在作为系列调查,在内容上作为阅读状况的重要补充。本次调查按照行政划分,调查覆盖市区县乡......
-
〓 新闻随笔:惊蛰至雷声起桃花开
过了雨水,就是惊蛰。 惊蛰在“九九”之末,大地回暖之际;蛰伏的昆虫睁开了眼睛、鼓起胸腔,张开了嘴巴,开始歌唱。我上大学之前,在湖北东部山县乡村蛰伏了十九年,每到惊蛰时节,总能感受到冬小麦拔节生长的声音,在雨水滋润下,准备春耕的土肥堆上长出成片的高粱嫩苗。随着惊蛰春雷的发动,原本寂静的田野,突然响起蛙声一片......
-
〓 光明论坛·温故: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在不久前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古语“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一句,来说明谋求新的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突出强调了发展理念之于发展的重要性。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这句话出自清初思想家王夫之的《张子正蒙注》。《张子正蒙》是北宋思想家张载的代表著作,其原文是“循天下之理......
-
〓 为戏曲的传承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戏曲是代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雅俗共赏的重要形式,不仅是一种表演艺术,而且是一种影响深远的文化。戏曲是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为一体的高度综合的表演艺术,它的创作和演出,除了演员之外,还有编剧、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乐师等。就演员而言,亦有生、旦、净、丑不同角色行当分工,因此必须要有一个由这些人员组成的团体。......
-
〓 叶廷芳:逃家上学记
张安朴/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学者叶廷芳,其著述译作为人熟知。但很多读者可能并不知道,叶廷芳幼年曾因伤失去左臂,人生、求学之路较常人远为艰难多舛。但他始终以昂扬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工作,以独臂撑起了一个精彩的世界。本文正是回顾了60多年前,他站在“读书”还是“务农”的人生十字路口上,那个决断的时刻。......
-
〓 植物生长的土光水环境在《易经》中均有具体精彩记载
——生活中的伏羲六十四卦(一)
植物自然生长离不开土壤、光照和水分,对这三个环境条件的认识,遥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清楚明白,而且还在群经之首、万经之王的《易经》中,用了“升䷭、晋䷢、豫䷏”三卦给予了具体而精彩的记载。关于植物自然生长对土壤环境条件的记载,《易经》中的“升䷭”卦是这样描述的:“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升”为卦名,“䷭......
-
〓 “胡吹乱捧”病因考辨
看了标题,别以为我要写一篇长篇论文,发到核心期刊上去。我工作的岗位,无刊发核心期刊论文的考核指标,我本人也无写那一类中规中矩论文的兴趣。或许有人认为,我是以“无兴趣”来遮掩缺乏那种学术能力。的确如此。你看人家哈佛的大学者王德威教授就是厉害:有不少人通过张爱玲晚年的书信和诡异行为表现,分析她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
-
〓 名家看两会·叶廷芳:文化“软实力”蕴藏大魅力
在今年两会上,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文化属于“软实力”,它也有威力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的确,在近代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境地时,无数志士仁人试图挽狂澜于既倒,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把希望寄托在发展“硬实力”上,以至于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纷纷奔赴西洋、东洋去学工、学农、学医,连鲁迅、郭沫若这样的大文豪......
-
〓 办好孔子学院促进民心相通
由于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包括孔子学院在内的各类平台的推动,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重视,尤其是自强不息、修齐治平等中华传统价值观,为解决人类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视角和中国智慧。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中国则向世界传递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为......
-
〓 为中国修书匠们点赞
所谓古籍,是指编纂、写印于1912年前的书籍。珍贵古籍又称为善本,主要指具有较高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古籍。不过,由于水火兵燹的破坏,古籍流传至今已是百不存一,而能保存下来的,也大多经历岁月侵蚀,损毁和自然老化也非常严重,亟待修复。然而,在这轻描淡写的“补”字背后,所需要的工序却复杂精细。糨糊、喷壶、镊子、毛笔......
-
〓 著作等“心”更可贵——一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
从前盛赞某人著述丰富,常用“著作等身”一词。在写作艰辛、出版困难的古代,能留存下几卷呕心沥血之作以遗后人,那就是“立言”的不朽功绩了。在地方志的艺文志或经籍志里,很可能要写上一笔,从而名垂青史。进入现代社会,出书作文对于普通人而言都已经不是难事。尤其是近些年,学术研究逐渐进入“课题时代”,加之学术普及化的需求日益增加,......
-
〓 人才史话:开科取士前怎样选人才
慧眼识珠者为人景仰,知人善任者能成大事,而那些善于举荐人才的伯乐们,更加功德无量。 据《战国策》记载,淳于髡曾于一天之内向齐宣王引荐了七个人。 齐宣王说,我听说,千里之内能有一位贤士,就已经是比肩而立了;百年之中能出一位圣人,那就像接踵而至了。而今您一天就引荐了七位贤士,那贤士不也太多了吗? ......
-
〓 博士招考改革不能“看上去很美”
改革后的博士招考制度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监督博导的权力不被滥用——不仅要对考生、博导自己和其所在的招生单位负责,而且还要对国家公平、公正遴选高层次人才的教育目标负责。 据《光明日报》4月22日报道,从2015年开始,天津大学博士生招考将取消统一笔试,代之以“申请—审核制”,即由简单比较考分高低转变为全面......
-
〓 淡去的年味儿中失落的是什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薪火相传的节日,总有一些东西使我们的心变得柔软,如同回到了文化故乡,如同离家出走的游子回到了梦中的故园。 节日的仪式上、精致的窗花里,点点丝丝弥漫着传统文化沉积的美好。每每一年此时,我们总会情不自禁地为给予我们强大认同感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而越是珍视这样一份五千年累积的财富,就越是忍不住......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