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少儿读物“洋书”何时不再唱主角
就读于宁波鄞州区俞家小学四年级的梁茜雅家里有一个书柜,摆满她喜欢的图书,其中《绿山墙的安妮》、《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亲爱的汉修先生》、《格列佛游记》等国外读物占了半壁江山。据宁波大学园区图书馆2013年至今的借阅档案显示,幼儿借阅排在前20名的均为国外读本,国外读物在我们的少儿读物中“唱起了主角”。近年来我国的少儿读......
-
〓 创作的长度
“火不灭,心不死,永不搁笔!”秉持如此信念的巴金先生,创作年轮与人生周期几近等长,最好地诠释了作家两个字眼背后的分量。代表作《家》从1931年在《时报》连载,1933年开明初版,到1980年一共改了八次。90岁后,《家书》和《巴金书简——致王仰晨》两本书信集相继出版,分别收集了与夫人萧珊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的300多封......
-
〓 《三国演义》的最初写定者应是南方人
编者按“文学遗产”曾经是本报经营多年的一个版面,在广大读者和作者中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跨入新世纪之际,久违的“文学遗产”将以栏目的形式重新与读者见面。衷心希望专家学者赐稿赐教,衷心希望重新获得读者的喜爱。国家图书馆珍藏的明代黄正甫刊本《三国志传》,乃今所见明清时期《三国演义》的所有刻本中的最早刻本。这个版本上自始至终......
-
〓 今日谈:让清明触动年轻的心
清明节怎么过?从媒体调查的情况看,选择回乡祭祖的年轻人似乎不多。还有人表示,对清明节的含义不是很清楚,感觉就是放假出门郊游。面对这样的理解,长辈倒也不用过于焦虑。首先,清明扫墓更多的还是祭奠父母,如今绝大多数80后、90后的父辈都还健在,自然这方面的意识不够强;再者,其实古人过清明也不只是扫墓祭祖,很多年轻人同样把它当......
-
〓 人民时评:别让“帽子”遮蔽科学的眼睛
一些地方按照类似实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方式招徕人才,而这些人才究竟按照何种科学的评价体系予以界定,却越来越少有人关注“过多的人才计划可能会耽误科研”“不要再人为创造不平等了,让学者们静下心来做学术吧”!日前,本报刊发的《人才“帽子”那么多究竟效果怎样》,在科技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 据粗略统计,各部门和各省市的“人才计划......
-
〓 评论员随笔:文化场馆别唱“空城计”
最近,有媒体报道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花大价钱建了一个农家书屋,村民们满心欢喜,前往借阅。却发现,近千册藏书中,竟有不少是讲怎样种甘蔗的。要知道,这个村子地处北方,甘蔗根本不适宜在当地生长。于是,书屋唱起了“空城计”。“不中看,也不中用”,村民的议论,道出了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类似的尴尬,不在少数。比如,有......
-
〓 汪桂海:怎样读《汉书》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汉书》是继《史记》之后问世的又一部史学巨著,与《史记》齐名,并称“《史》《汉》”,又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在古代典籍中,《汉书》具有与经书同等的地位。 一、了解作者身世与成书经过《汉书》之成,历经数......
-
〓 人才史话:才华是如何毁掉许攸的
资料图片三国人才辈出,奇才怪才也不少。可惜的是,他们的人生结局大多不妙,以至于“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何以如此呢?原因很多,但有一条是公认的,那就是恃才傲物,目空一切。仅以曹营为例,如果说杨修死于聪明过头,孔融死于傲慢偏激,祢衡死于口舌之快,那么许攸则死于狂妄无礼。在三国众多谋士中,南阳人许攸极富才华和战略......
-
〓 2015印象·陈尚君:寂寞使学术更加庄严
题目套用了一首流行歌曲。恰好昨天微信传来郑诗亮先生多年前介绍我的文字,用《高手总是寂寞的》为题,觉得要有一回应。但也为难,自认寂寞则有自诩高手之嫌,否定寂寞则有负雅意。想来想去,还是先自承寂寞是学人应该享受的待遇,只是我自己做得很不合格:这几年从微博玩到微信,整天东张西望,说三道四,是自己不甘落寞;校内校外都还......
-
〓 愿“国耻日”激发奋进的力量
在新的时代,让我们重拾抗战精神,拿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去完成抗战先贤们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每年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会拉响防空警报。对中国人来说,这一天就是国耻日。警报声中,忙于生活的人们,借以回望民族的沉重历史,可以在深切思考之中获得启示与力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这样描绘“记忆”——它往往把最重要......
-
〓 新闻随笔:清明踏青的纪念和记忆
如果能在图画书里找到一种宁静、再现一种回归,那该是静好岁月的写真吧。如果把这一切告诉孩子,带他们做一次纸上旅行,也真是美好。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北方,捂了一冬的厚实棉衣,终于可以脱下来了。光秃了小半年的花草树木,在仲春与暮春之交,终于见绿了。孩子大人的那份欣喜与兴奋,真是无法言说。于是,吃香椿咬春,去郊野踏青,真恨不能......
-
〓 琴、琴家、琴曲、琴文化
2000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在巴黎郑重宣布,中国的古琴成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琴——博大精深古琴,通常简称为“琴”。常用的琴一般为七根弦,因此人们习称为“七弦琴”。琴在古代又有很多别称,如:“玉琴”、“谣琴......
-
〓 纵横:上学“混日子”该敲警钟
“本科不努力,毕业成专科。”近日,华中科技大学的一项学业新规引发热议。有人力挺,认为学业警示非常必要,给“学渣”另一种选择也足够人性化;有人质疑,学业不能救济,对学生过于宽容,必然拉低人才培育质量;还有人为专科打抱不平,觉得这背后的逻辑是一种学位歧视……尽管说什么的都有,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举措戳中了时下大学教育的一个......
-
〓 写出野草的精、气、神——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赏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唐代进士考试很重要的一关是诗歌创作,诗题是官方给定的,题前例加“赋得”二字,意为“得”到某个给定的题目,故“赋”此诗。有志参加进士考试的读书人,平日往往模拟此类诗题进行创作训练,以期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白居易此诗,便是他青少......
-
〓 理解了春节,就理解了中国人
节日是什么?节日是传统。除少数国家之外,传统在现代化大潮冲击之下日趋弱化乃至衰落,是后发展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近年来,圣诞节、情人节乃至愚人节在中国大行其道,年轻人趋之若鹜,一时间引发了大量争议。有人说,这是西方的文化入侵。但我认为,这未免言重了。只要看看年轻人是如何过这些所谓的“洋节”就明白,这不过是追新逐异的时髦心......
-
〓 多保真文物少立假古建
如今住在城市的所谓新区,最大的缺憾就是看不到当地的文物,要看也只能去博物馆新馆,如果想看那些仍存在我们生活当中的文物,恐怕就必须去旧城,有时候去旧城看到的也只是经过翻修改造甚至拆毁重建的“一条街”或者一小片“老城区”。记得有一次去山东某城市出差,我住在新区,巍峨的机关大厦、宽阔的八车道再加大片的草坪,这种地方很难说是城......
-
〓 丝路花语:西安的文化范儿
14日,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西安成为第一站,这座中国西北城市一时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莫迪此次将中国之行的首站定在西安,一是因为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印时曾邀请莫迪前往他的家乡西安看看,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西安这座城市在中印两国文明交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有着7000多年的文明史。周、秦、汉、隋、唐等......
-
〓 辣评:城市“不缺钱”管理别缺位
近日,有媒体报道,武汉市江岸区“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建成4年门庭冷落,于是新挂“汉口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招牌,招标1500余万元用于部分重建。报道说,“吉庆民俗街文化中心”一楼为旅游接待厅,因平时不使用,现在已断电;二楼、三楼分别为剧场和演艺厅,一场免费电影常常只有几个人光顾;四楼为非遗项目工作室及民俗工艺展示厅,偶尔......
-
〓 新闻随笔:秋日惹情思
立秋这天,多在八月七、八两日,农历如果不是闰月,按干支纪日的方法,这两天恰为“庚辛日”。庚辛二字,也有讲究,庚谐音意为更,辛谐音意为新,从这个时候起,“万物皆肃然改更,秀实新成也”。也就是说,立秋之后,物候渐渐收敛消寂,作物的果实开始成熟。农历通常以一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则一入农历七月,就可以算是进......
-
〓 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民本篇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典出:《尚书·五子之歌》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释义: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大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