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博物馆经营要摆脱“施教思维”
                如果博物馆一味把自己视为教育者而非服务者,面孔难免呆板,眼光惯于俯视,态度一贯冷漠,这样只能拒人于千里之外。    前些日子,一位到沈阳采访全运会的记者告诉笔者,全运会期间,辽宁省博物馆展出了众多难得一见的文物精品,并请省内多所高校的老师到馆,以志愿者的身份向观众进行义务讲解。可惜的是,馆内观者寥寥,冷清的现场......
        
 
                - 
            〓 新闻随笔:“站着讲课”的教授值得尊崇
            耄耋之年的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章竹君迎来了80岁生日,他给本科生上的课却愈显常青。“短短几秒钟,几十个名额全没了。”“只要他一开讲,就算学文学的,也改学化学了。”章老师的魅力,来自于他渊博深厚的学养,更来自于他那扎实老派的教学功夫。教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功夫。没有谁天生就是一名好教师,章老师高龄如许还能成为“网红”教师,......
        
 
                - 
            〓 鲍勃·迪伦作品:换岗
            十六年,十六面旗帜战场飘扬,牧人却在哭泣。绝望的男女分离,只在落叶下展翅。命运呼唤,我走出阴影,市场上商贾与盗贼渴求权力,我那最后一笔生意也就作罢。她的香馨似她降生的草场,仲夏夜,高塔下。冷血的月,远处,静候的首领注视着庆典将他的想法传给心爱的侍女黑色的娇面美得溢于言表。首领倒下,却仍相信他的爱会有所回报。他们剃了她的......
        
 
                - 
            〓 尽物性,赞天地之化育——传统身心安顿之道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
            【“传统文化与生态文明”微讲坛】  《中庸》有言:“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对“尽物性”一词的解释历来多有争议,朱熹释为“知之无不明而处之无不当”,即能很好地认识并处理好与自然物的关系,可谓一语中的。认识自然、珍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基于此来实现人们的身心安顿之道,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智慧。我国传统的身心安......
        
 
                - 
            〓 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之道
                近年来,《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最爱中国字》等电视节目将“传统文化”作为素材进行开发,形成了不少较好的创意。在近些年国内电视行业迷恋境外引进节目模式的背景下,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传媒景观,也是中国电视节目原创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对“中国电视缺乏创新力”论断的有力回应。    但是,电视产品在......
        
 
                - 
            〓 大家手笔:“天人合一”的时代价值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根深蒂固的传统,是天道内涵的展示。一般来说,道作为一个整体,称作易道;分解地说,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周易·系辞》中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讲的就是这三道。天人合一,说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这一思想不但对我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立身行事也......
        
 
                - 
            〓 品味古籍:《聊斋志异》好在哪儿
            清初诗坛盟主、朝廷显贵王士祯为《聊斋志异》题过一首诗:“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他甚至欲以500两黄金购《聊斋志异》手稿而不得。蒲松龄出身低微,家世清寒,科举失意,潦倒落魄,“门庭之凄寂,则冷淡如僧;笔墨之耕耘,则萧条似钵”,但就是在“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寒冷凝冰”(......
        
 
                - 
            〓 光明谈:留下一口乡音
            据报道,目前苏州已有近400名“苏州话辅导师”,他们深入学校、社区、企业,教市民说苏州话,传承地方历史文化。当地还推出了“吴韵传承”等项目,鼓励企业、社区开展苏州话培训。普通话是工作、生活的标准语言,同时,方言也有它独特的文化意义。方言是地方文化的听觉载体,一个独特的词语,就能在同乡人中传递默契。在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方......
        
 
                - 
            〓 今日谈:假日照见“书香中国”
            国家图书馆内座无虚席,回字形阅览区里书籍浩瀚,少长咸集;四川省图书馆里处处是人,书架旁、走廊上、自习室里,有的人甚至席地而坐品味书香……国庆假期,全国许多图书馆都迎来了读者高峰,人们的阅读热情让这个黄金周书香充盈。“与其去景点看人山人海,不如在阅读中畅游书山学海”“假期中每天陪孩子读两小时的书,也算是一份有意义的节日礼......
        
 
                - 
            〓 高深:过平民的暮年
                我国已悄然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怎样愉悦地度过晚岁,特别是官员退休后应当怎样过好平常的日子?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    据说王安石晚年定居金陵,经常与一位姓张的老人在街头相遇,彼此闲聊,海阔天空,谈得很是尽兴。一日,姓张的老人对王安石说:“相公,你为官多年,与我等仅有一字之别。我被人唤作‘张公’,而您则被人唤作......
        
 
                - 
            〓 沈兴耕:让春节“符号”更加丰富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辛卯兔年春节,渐渐向我们走来!一场热热闹闹、欢乐祥和的全民族的文化大戏,正徐徐拉开帷幕……过春节,民间也叫过年,对于华夏各族儿女来说,是一件隆重而神圣的大事、盛事、喜事。可是,现在不满意的声音,抱怨的声音,似乎也在增多,最典型的就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
        
 
                - 
            〓 曹保明:除夕,到底该不该放假?
                今年除夕不再放假,引发了社会的关注。    除夕放不放假首先要看为什么。记得在六年前,除夕是不休的,但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除夕应该休,所以才把它列入法定假日。    我认为这是对的。首先它是对传统的尊重。春节和“年”,过的是传统,而除夕才是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年”。这是因为年有着久远而深厚的来历。年,其实是农耕时......
        
 
                - 
            〓 专项收藏出成果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经历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史前的人类岩画,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河姆渡文化的玉琮,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秦汉唐的青铜器,东西两汉的书法文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唐宋元明清的书画陶瓷、木器杂项……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历史遗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
        
 
                - 
            〓 文明参观破解博物馆“拍照纠结”
            不损害文物、不妨碍他人,遵章守纪、文明拍照,若能如此,保护文物与允许拍照的关系,也就不会是鱼与熊掌不可得兼了。博物馆能否拍照,一直以来都是见仁见智的话题。日前,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北京故宫鼓励在不伤害文物的前提下拍照,让观众尽量多地带走文物信息。而在海峡对岸的台北故宫,9月起亦试行解除禁令开放摄影......
        
 
                - 
            〓 辣评:保护文物“行胜于言”
            近日,清华大学大礼堂草坪前的日晷被人刻字。日晷是1920级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的重要纪念物,其底座上还镌刻着清华大学的校风——“行胜于言”。四个大字与醒目的刻痕形成鲜明对比,令人心痛。而更让人心痛的是,此事未平,同属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的“二校门”竟然也被人刻字。类似问题频频发生,缺乏社会公德、文明素质低下显然是主要原因。......
        
 
                - 
            〓 真伪之间看智慧
                生活中和学术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为某件事的真伪而争论得面红耳赤。很多情况下,争论者都认为自己所说的是真理,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古人云,智者不惑。那么,有智慧的人是如何看待真伪的呢?    因为真伪问题而产生争论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很多时候除了客观现实之外,关键在于思维方式。智慧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
        
 
                - 
            〓 信息化时代的文化传承
                在信息化时代以前,文化主要以理想文化(以典籍、图书为主)、物质文化(以物质产品和自然文化景观为主)、生活文化(以人类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和文化价值体系及各类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为主)三种主要文化类型而得以传承。但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知识获取对以上三种文化类型的依赖程度都在不断降低,伴随着数字生活的数字文化的传播能力迅......
        
 
                - 
            〓 光明时评:“论文查重几乎都不达标”尴尬了谁
            近年来,涉及高校学术不端的消息频遭曝光,但仍屡禁不止。日前,福建福州一高校财会系的应届毕业生就被爆出“论文查重几乎都未达标准”,以至于校方勒令所有学生返校,接受专门指导。该校一名负责人回应称,毕业阶段,多数学生在外实习,故有“返校”一说,至于查重未通过的现象,他认为“很正常”。但凡经历过高校论文写作者,对“论文查重”都......
        
 
                -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六)
            红木书桌抽屉的金丝楠阴沉木屉板    这两年被商家炒得最厉害的,就是楠木。楠木多被称为金丝楠,非常好听的名字。和它的名字一样,楠木的确拥有良好的木性和美丽的外表。除此之外,还有风光的历史和“显赫”的身世。    但楠木毕竟是软木,不在红木之列。楠木最适用于建筑,虽有“软木之王”的美称,但毕竟较多担当“干粗活儿”的角色,......
        
 
                - 
            〓 丝绸之路艺术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正在改变亚欧和东非地区的经济格局,给包括中国在内的众多国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以往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所不同,“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地缘优势,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丝绸之路,既是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商业贸易路线,也是东西方之间进行政......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