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见仁见智:图书畅销榜还有多少文化诚信
据报载,2013年即将结束,在图书出版界,各大书店、网络书店、读书网站、报刊等纷纷推出2013年的年度图书榜单,图书畅销榜、新书畅销榜、网络红书榜等等,可谓五花八门、形形色色。这正如多年前的音乐排行榜一般,变成了业内分蛋糕的盛宴。 对于大众读者来说,如此多的图书榜单,无疑让每一位“书虫”在挑选图书的过程中......
-
〓 古书中的“呵呵”
陆灏《听水读钞》中有篇《陈寅恪的“呵呵”》,说陈寅恪先生在《柳如是别传》中,不止一次用到“呵呵”二字,很有感慨:“陈寅恪给人的印象是个严肃古板的老学究,而在其史学著作中,居然出现‘呵呵’字样,可见他也不乏俏皮风趣。”《东方今报》副总编辑曹亚瑟先生曾撰文说:有网友查“呵呵”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人韦庄的“菩萨蛮”。他本人查遍......
-
〓 专项收藏出成果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经历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史前的人类岩画,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河姆渡文化的玉琮,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秦汉唐的青铜器,东西两汉的书法文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碑刻,唐宋元明清的书画陶瓷、木器杂项……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历史遗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力......
-
〓 “门里”曾经的一个“弱人”——“子歇”墓前漫想
不知什么时候也看上了《芈月传》,虽然早知道芈月与春申君黄歇半点关系也没有,但还是被其中两人的“爱”所吸引。趁元旦三天假,跑到古寿春的地盘上去看了“春申君黄歇墓”。 墓在今淮南市赖山集李一矿附近。车子拐到李一矿街道时,看到主街道就是“黄歇路”。问一对老夫妇,他们很熟悉地向东边指着,就在那边,车子再向前开了一......
-
〓 家风家教大家谈:从家训到乡约的中国式道德传承
梁漱溟先生认为,相对于西方的“个人本位的社会”而言,中国呈现出的是“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也就是说,始于家庭亲子血缘关系的伦理,涵盖了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并体现在道德文明的传承上。在我们中国人的家庭教育中,家中长辈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教给孩子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好的言传身教会令晚辈终身受益。 通过家教形成的......
-
〓 说“微”
每到春节期间,总能收到一条条祝福的短信。不过今年似乎有了些变化,在手机短信拜年之外,还出现了多种送祝福的方式:微博拜年、微信拜年……近日,中国移动发布春节期间移动通信统计数据表明,春节七天(除夕至初六),中国移动数据流量猛增,同比翻番,增长105%,远远超过短信、彩信的增长。这个春节,微博、微信风头正劲,刷新着现代人尤......
-
〓 李轩鹏:谁动了我们的“遗产”
“到此一游”走出国门、“盗墓笔记”电影开拍、名人捐赠古建筑……今年的“遗产大事件”就像冬天里的一把火,照亮了文化遗产,却并未让人感觉到那么温暖,而是沉重和忧虑。直面来自公众的误解和偏见,我们不禁要问,到底是谁动了以发现过去、正经补史、传承保护为目的的文化遗产事业?!低俗“观光”——轻率鲁莽、自命不凡 中国......
-
〓 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答禄家族的“成人”家训
太阳汗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其领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在如此辽阔的疆域里,不仅大江南北的汉族人士结束了百年分离,得以广泛而深入地交流,而且大量出身于漠北、西域的人士迁入中原,为中华民族注入新鲜血液。长城之外的移民虽多因征戍、经商而来,定居下来却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成为中华文明的皈依......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让大学与师生共发展
陈群 前些日子,遇到了一位刚刚从海外游学回来的学生。闲聊之际,问了他一个问题:“在你看来,国外的一流大学和中国的大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这位同学思索许久,很认真地回答我:“他们对于师生的关心和重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诚然,中国的大学发展到今天,早已不缺大楼。在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道路上,我们一直在......
-
〓 在纽约讲述秦汉文明
秦跪射俑 李晓宏摄西汉陶乐舞女俑 人民视觉秦始皇陵铜车马 人民视觉4月3日,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秦汉文明”特展甫一亮相,如同一个文化磁场,吸引观众的目光。来自中国32家博物馆,以金缕玉衣为代表的164件/组秦汉时期艺术珍品折射出的文化光辉,激活历史,接续现代。“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今天,就必须走近中国......
-
〓 学人论教:超越因材施教尚需深度变革
CFP 编者按 针对创新人才培养,本文作者对传统“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进行了大胆质疑,通过在本版2月10日发表的《因材施教能否回答“钱学森之问”》和3月31日发表的《培养创新人才还需超越因材施教》两篇文章,对因材施教难以承担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阐述。本文则是作者在前两篇的基础上,立足“超越因材施教”,对如何实现“超......
-
〓 雅意生活:清欢有味
苏轼在《浣溪沙》中说:“人生有味是清欢”。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香茶,品尝翡翠般的春蔬,人间最有味的莫过于这清淡之中的欢悦罢。 1845年3月底,一个叫梭罗的年轻人,孤身一人来到瓦尔登湖边的森林里,并亲手在湖边建造了一所小木屋,他在那里一边勤耕田地,自食其力,一边沉思冥想,进行创作。在《瓦尔......
-
〓 对以马克思主义治史的一些思考
几天前,我给张政烺师的夫人傅学霖先生通电话,随便说到我准备写此文。出乎我意料者,是傅先生表示强烈的赞成,赞成我宣传和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并且告诉我,说张先生在生前对马克思主义的研读非常认真和用功,以至他所藏的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单行本,封面都无例外地磨损。这也可纠正人们对张先生的一些误解,似乎张先生是只重考据之学。当然......
-
〓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慎重更换地名,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这种情感,是个人的,是家族的,更是地方的、民族的。诸多地名情感的滋生、蔓延与丰富,才构成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前不久,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特别强调了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点出了地名频繁更......
-
〓 悦读: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
-
〓 来点儿“逆潮流”阅读
过去的一周,读书成了热门话题。起因是世界读书日。朋友圈里流传一则段子:读书日,就是平时不读书的人跑出来瞎起哄。虽然是笑谈,却让大家都有种“中枪”的感觉。的确,如今几乎人人都感到读书越来越困难,即便是鼓足勇气拿起一本书,要坚持读完也非常不易。但有趣的是,也有人做出一番调查,得出的结论与我们的经验恰恰相反:我们现在的阅读量......
-
〓 刘菲:使用幽默、优美的网络语言
日前,一些网友因将网络热词转变成文言文而受到关注,如,将“女汉子”翻译成“安能辨我是雄雌”,将“缺爱”翻译成“寡人倍感爱之所失”,将“亲爱的”翻译成“卿卿我爱”,等等。虽然此举游戏的成分颇多,有的翻译也未必准确,但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发明和使用既幽默又优美的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具有生命周期短、变化迅速、在特定人......
-
〓 当代学术编辑力量的严重退化
当今的学术编辑与过去的学术编辑相比,无论在学术水平上,还是在编辑水平上,都似难相提并论。当今的学术期刊和出版社比过去不知多多少,但是优秀的编辑家却不知少多少。 过去,不少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编辑,既是优秀的编辑家也是出色的学问家。但是,近些年来,这种优秀的编辑人才越来越匮乏。很多学术期刊和出版社的编辑已很难......
-
〓 习得——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治理篇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习近平《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典出:《老子》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释义:做事,要在尚未发生以前就着手;治理国政,要在祸乱没有产生以前,就早做准备。中国的哲学是时间的哲学,主张在时间流中......
-
〓 你中意的语文书长什么样?(上)
新学年开始,不少师生发现拿到手的语文教科书“变脸”了。《天路》《蜗牛》等歌词进了一些小学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一些文章在消失,浙江一所高中的语文书中选入了八股文,上海教科书减少了古诗文分量……每一次增删,几乎都引来了争议。教科书会塑造并影响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样的改动需要有更多讨论来打底。你中意的语文教科书,是什么样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