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去经典”何以化大众
不让进(漫画) 徐鹏飞用流行时文和快餐阅读代替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已经成为今天必须正视的文化现象新学期开学之际,传来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材删除了鲁迅《风筝》的消息。“去鲁”是近年来新编教材的旧话题了,但是,依然引起公众的关注。为何要“去鲁”呢?综合教材编辑、出版方和一些受访教师的言论,理由有两点:......
-
〓 关注学术不端:学术不能成为功利的奴隶
据说,学术界在西方被取名为“学院”(Academy),源自古雅典城外的一个圣所。此地是以传说中的英雄Akademos命名。在这种满植物的学人聚集地,古希腊大思想家、哲学家、构建了《理想国》和《法律篇》的柏拉图曾高谈阔论并启发他的追随者。这些不拘形式的聚会成为人所共知的学院。学术殿堂曾是令人景仰的圣殿。不仅因为它位居高等......
-
〓 大家手笔:“天人合一”的时代价值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根深蒂固的传统,是天道内涵的展示。一般来说,道作为一个整体,称作易道;分解地说,道分为天道、地道、人道。《周易·系辞》中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讲的就是这三道。天人合一,说的是天道与人道的一致性。这一思想不但对我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有积极意义,而且对我们今天立身行事也......
-
〓 华夏文明:中国古代的“士”与知识分子
冯谖弹铗图 (资料图片)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崛起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这批优秀之士不仅有知识、有技能,而且关心民瘼,热爱国家,有仁者之心。这样的士相当于今天的知识分子,但是其范畴要更宽广。孔孟二圣对于士的论述不断建构和充实着士的精神价值,不仅对知识分子,而且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应该认真分析、......
-
〓 猴年何处观猴景
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也称猴年。有趣的是,大自然鬼斧神功般造就了一些石“猴”景观。猴年时节,有机会观赏一下各地的石“猴”景观,别有一番情趣。猴石山遗址在吉林省吉林市北郊孤家子北2公里的山岗上,有一石状若猕猴蹲坐,远远望去,静中有动,似动实静,令人啧啧称奇。神农架猴子石在湖北大神农架正西偏北约12公里,海拔2967米,......
-
〓 古韵流芳:清乾隆掐丝珐琅云龙纹香亭
在明清两代的皇宫、园林、别墅的各正殿明间,都会有一组独特的陈设,即以宝座为中心,后有屏风,左右各陈设甪端、香筒等。这种陈设格局象征皇权的至高无上。北京故宫的中和殿、乾清宫、永寿宫、养心殿、养性殿等均有此陈设。东西六宫的正殿明间,虽也设有此中陈设,但住在本宫的皇后、嫔妃们除了生日或年中重大节日接受本宫奴婢朝贺时可......
-
〓 风清气朗时四海共明月:佳句欣赏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唐)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忆扬州 徐凝(唐) 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望月怀远 张九龄(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
〓 丁帆:知识分子该如何反思
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精神应该成为每一个知识分子所坚守的价值立场! 近三十年来我一直关注着知识分子自身的思想启蒙问题,我总是怀疑五四运动是在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思想尚未发育健全的时候就匆匆忙忙上阵去打扫封建主义的战场,难免会使许多倒地的封建僵尸每每适时复活,使一些原就是彷徨者的“战士”借封建主义的尸体还魂,而更......
-
〓 品茶忆人
坐在写作的电脑前,端起一杯刚刚沏好的淡黄色茉莉花茶,品上一小口,闭目凝思,回味那淡中有浓,浓中有淡的茶香、花香,以及和茶有关的人,瞬间,一些往事如云,涌在心头挥之不去。 前些日子是老舍先生的忌日,这茶自然地让我想起了他。品茶是舒先生毕生的嗜好,他说:“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还说:“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
-
〓 干部谈读书:择善书而读
“奋飞还得读良书”,最好的办法是择善书而读。先读一些经典著作,用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打好底子,等有了足够的免疫力,再去读史阅世现在读书门槛低了,往往容易忘记,所谓“书山有路、开卷有益”,这些鼓舞人心的话背后还刻着“勤、苦”二字。鲁迅也说过,读书“并不见得高尚,有时还很苦痛,很可怜”。“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并不是忽悠......
-
〓 雅趣说字:“秋”从蟋蟀来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有朋友给我发来《秋之最——致好友》的微信: 什么季节最忙?是秋天,“多事之秋”岂不最忙; 什么季节最公平?是秋天,“平分秋色”,可算公平; 什么季节最简单?是秋天,“一叶而知秋”; 什么季节最长?是秋天,“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煎熬是漫长的; 什么季节最爽?是秋天,......
-
〓 民俗雅绎:风雅中秋
中国人早就注意到月到中秋有超乎平常之明,并产生心灵的感应。周人会在中秋举行仪式,以祭月迎寒。至魏晋以后,中国人兴赏月,唐人更是流行。也是从唐开始,中国人有了中秋节,千年既久,到现在已经成了传统和习惯,祭月也演化成为赏月,这标志着人从对月之崇拜发展到对月之审美。 祖父所主导的一次中秋节,留在了我儿时的记忆中......
-
〓 科技杂谈:“布鞋院士”想念你!
■人们缅怀、敬重“布鞋院士”李小文,除了欣赏其率真、自然的个性之外,更重要的恐怕是景仰其所展现的超脱于世俗功利、自在自觉的求真求知境界1月10日是“布鞋院士”李小文辞世一周年祭日,许多网友自发在科学网上刊文追忆、缅怀。去年的追悼会上,师友、学生之外,不少素不相识的敬慕者也前往送行,悼念人群蜿蜒300多米。多数人知道李小......
-
〓 陈鲁民:“牛人”的开场白
课堂上的刘文典 辜鸿铭(高旭奇画)曾有那么一帮“牛人”老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讲啥啥出彩,就连上课开场白也各有千秋,特立独行,见秉性,见风格,脍炙人口,令人难以忘怀。清华国学四大导师之一的梁启超,上课的第一句话是:“兄弟我是没什么学问的。”然后,稍微顿了顿,等大家的议论声小了点,眼睛往天花板上看着,又悠悠地补充:“......
-
〓 光明论坛·温故:莫用三爷,废职亡家
近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剖析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原因时,特别指出了家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家风败坏往往是领导干部走向严重违纪违法的重要原因。不少领导干部不仅在前台大搞权钱交易,还纵容家属在幕后收钱敛财,子......
-
〓 王玉堂:西瓜趣话
西瓜是夏令消暑佳品,历来为人们所喜爱,留下了不少有关西瓜的趣话。 南宋诗人范成大《西瓜园》云:“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葡萄苜蓿夸。”文天祥写有《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真是不乏英雄气概。元代诗人方夔《食西瓜》诗更是绘声绘色,留下“缕缕花衫......
-
〓 名家谈学科:我们为何要打造“中国学”学科
新建于未名湖北岸镜春园的北京大学人文学苑建筑古典,风景优雅,日前已成为北大文史哲学者的新办公地。荟萃于此的中国一流人文学者,使北大发展“中国学”学科成为可能。图:北大人文学苑一角;在研讨交流后合影留念的人群中总是不乏大家,前排左七为汤一介先生。 本报记者 王庆环摄 编者按 2014年5月5日,北京大学宣布正......
-
〓 我与国学网
我是在2002年时,学习《楚辞》。由于《楚辞》中有许多生字,不懂的语名,我查了很多资料。后来上网查一查,刚开始查的是一个四库全书网站,而后才查到国学网。我那时年轻,十分好学,正在打国学的基础。读了一些如:四大名著,《史记》,《楚辞》之类的书,对于没有读到的书,特别感兴趣,正如孔子所说,学犹如追也。对于读书十分迫切,热爱......
-
〓 雅趣说字:山
山 这是一个象形字。这个字的上半部分,像山峰的样子;这个字的下半部分,像岩穴的样子。...
-
〓 李鸣生:我的高考梦
我的高考梦不是美梦,而是噩梦,且梦得早,醒得晚。 我的第一次高考梦是1973年。 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唯一的梦想,就是报考四川大学中文系。我认为只有考上中文系,才能当作家。就在我积极准备报考并有足够把握考上时,中央文件下来了,该文件规定,应届高中毕业生必须下乡两年以上才能参加高考,而且还必须获得贫下......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