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某著名历史人物题材的剧本研讨会,研讨会现场有国内资深编剧、知名电影报刊和杂志主编、知名高校电影电视系教授等电影界的专家学者,另外,还邀请到了一名相关历史专家“列席会议”。
研讨会按照议程逐步推进,每位电影界的专家学者都在安排好的10分钟内完成了规定动作:对影片的剧情冲突、人物设定、特效制作等提出了意见建议。然而,当主持人将时间交给那位历史学教授时,研讨会的气氛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教授开场的一句“我觉得这个剧本还很粗糙,对相关历史事实的把握颠三倒四”,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傻了眼。“他不懂‘剧情需要’吧?”身边的人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接下来,这位“死较真”的历史教授引述了大量历史记录,甚至还有专门查阅的史料档案,历数了剧本的史实错讹和常识错误。这一过程,花费了大约20分钟,却没有一个人打断他,看得出来,大家都很尴尬。
究竟是“剧情需要”更重要,还是敬畏历史更可取?
眼前的一幕,不禁让笔者想到了近年来拍摄的大量古装历史剧和抗战剧,其中一部分为追求眼球效应、剧情冲突而歪曲甚至捏造史实,传达出了一种畸形的“历史”,塑造了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史观。尤其是那些“抗日神剧”,几乎主导了观众的思考方式:说起鬼子就是“哟西哟西、八格牙路”,说起抗日英雄就是千里眼顺风耳、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在不少观众大呼过瘾、片方赚得盆满钵满之时,有人不禁调侃:鬼子不是败给了抗日英雄,而是败给了中国的影视剧市场。“嬉笑之怒,甚于裂眦”,玩笑之中的无奈和痛楚,让人甚感悲怆。
然而,当批评的矛头指向这些历史神剧时,有人却说,影视剧开头赫然标注着“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说好的“纯属虚构”,信以为真就是观众自己的不是了。这样的逻辑是荒谬的。作为面向全体公众播映的历史题材影视剧,有责任和义务尊重历史、规范内容、以正视听。否则,抛弃文化担当和引领示范职责,肆意演绎加工,必然会对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产生误导,更会破坏文化生态,甚至危及文化的未来。
这绝非危言耸听。费孝通曾提出“文化自觉”,他说:“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试想,若不断给人尤其是未成年人传递和强化错误信息,让他对过去的记忆和认识是混乱的,那他现在对事物的认知必是“自觉性”错讹的,那么,缺乏“自知之明”的他以怎样的姿态迈向未来,其情其状,不言而喻。所以,一旦任由类似“横店史观”横行无阻、混淆视听,必然影响到我们文化的健康发展。
说回到那次剧本研讨会。20分钟的“死较真”后,历史学教授摘下老花镜,揉了揉双眼,温情地说:“恳请大家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他的脸上,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