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岩:姚黄魏紫俱零凋——红木家具今古谈(连载九)
明式黄花梨南官帽椅清式紫檀拐子纹扶手椅 在杂谈了红木的上述话题之后,下面就开始谈谈传统家具吧。如果想把中国传统家具艺术的伟大成就表述清楚,就必须重点讨论中国家具艺术的最高峰“明式家具”和与“明式家具”双峰并峙的“清式家具”。因为中国家具艺术最杰出、最经典、最具影响力的代表,就是明式黄花梨家具和清式紫檀家具。 ......
-
〓 文化评析: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更懂文学吗?
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日前揭晓,加拿大作家艾丽斯·芒罗获此殊荣。尽管艾丽斯·芒罗是目前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但中国读者对她还十分陌生。 其实,国内的媒体对诺贝尔奖一直不乏关注,特别是去年莫言得到诺贝尔文学奖后,这种关注已如房价般难以遏制。今年国庆期间,莫言老家每日涌入游客超万人,村外公路堵车两公里,......
-
〓 史书,当以真实示天下
历史,是人类的行程,记录这一行程的是史书。凡是有人类、有文字的地方,就有史书的存在,因为人人都有一份历史的情怀,正如赤子来到世界都渴望认识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代代相传的社会血脉,任何风浪都打不断,冲不垮,即使国破家亡,只要有人在,史书就会延续。在世界各国中,中国将史书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成为传统文化中最有权威性的学问。写史......
-
〓 文化类节目如何做“文章”
近两年的电视荧屏上,相继涌现的一批原创文化类节目成为一道新景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最美是中华》等立足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接地气的节目形态,让传统的文化类节目变得更好听、更好看,实现了传承文化、涵养心灵的传播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央视近期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以“走心”的节目设置......
-
〓 “四有”与“四不”——写给弱冠的《中华读书报》
真没想到,写着写着,我竟然成了《中华读书报》的“铁杆作者”。这可不是自吹自擂的,该报1994年7月6日创刊,两个月后我就开始发文章。到今天为止,总共“露”了68回“脸”。平均每年3.4篇,以我的写作速度,这就算是非常频密的了。 说实在话,当初王小琪和红娟来我家聊天,谈办读书报的设想,我只是漫而应之,并不怎......
-
〓 道德的真义:目中有人心中有他
道德是实现文化强国举措的生力军和先遣队。这一角色要求道德必须切实地走进社会生活,而“目中有人,心中有他”这一道德真义的确立,就是道德贴近生活的惟一现实枢机。 立足当下,来自社会道德滑坡转向道德冷漠的严酷事实,催人深思道德建设实践功效的问题。无法否认的是:道德的现实效应与预期之间存在二律背反。造成这一现实的......
-
〓 平凡却又非凡——《诗经》关于马的解析
自古以来,有关于“马”的成语多为褒义词。如:马到成功、一马当先、万马奔腾……马是人们较为喜欢的动物之一。 在《诗经》中,马较其他动物而言出现的频率很高,尤其是在“小雅”中。据统计,关于马的称谓词就有50多个,使用的次数就有91次。可见,在古时候,马在人们的心中是有一定分量的。为什么古人会如此倾心于马呢? 在古代,马是一......
-
〓 蒋春光:年来了
冬天是缓慢的。它的灰色的身躯庞大臃肿,在大地和天空之间踯躅着,不肯前行。山间雾霭重重,田野一片沉寂。田里的水,堰塘的水,因为少雨,都长了苔,蒙了垢,呈现出灰白的颜色。植物仿佛停止了生长,茎叶老得发黑。村庄隐藏在竹林里,静悄悄的,鸟声零落,鸡打盹,狗酣眠。人呢,几乎不见影子。整个大地,只有寒风在呼啸穿行。 ......
-
〓 太白词与《红楼梦》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红楼梦》俞平伯校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一上面的两首词,一般都题为李......
-
〓 见仁见智:“焐热”我们的母语文化时尚
央视第二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启动“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每周节目中精选推出一个“冰封词汇”,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进行广泛传播,激发亿万人学习和分享这个“冰封词汇”的文化含义和使用价值。于是“葳蕤”和“搴芳”这两个冷僻的古文字词,被年轻人所追捧,成了流行用语、一种时尚文化,耐人寻味。 我们知道,我们有深......
-
〓 在一棵槐树下过端午
农历五月的天宇与田野,风致到底是不同了。草木像是挣脱了缰绳的小兽,撒欢疯长,天气也逐渐热了,吃过早间的第一碗皮蛋瘦肉粥,额头微微冒汗。早些年在乡间,正是麦香四溢的好景象,走街串巷有卖粽郎的叫卖声,端午就要到了。故乡的老屋前有棵大槐树,每到端午前后,树冠葳蕤夸张,我喜欢坐在树下过端午。槐树就是好,槐,可不就是“怀”吗?每......
-
〓 国学一世未了情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国学网的初识,用这句古语,恐怕再适合不过了。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天地,一个弥漫着古老而神秘气息的世界。这里到处飘散着诗词歌赋的馥郁,芳香而不俗艳,清幽而不寂寥,一切都是淡淡的。一字一词,一诗一画,都是那么令人陶醉。靠近它,就没有了世俗的杂念,只想静静享受一个人的孤单,享......
-
〓 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三重境界
1929年,冯友兰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题为《一件清华当作的事情》的文章,其中写道:“在德国学术刚发达的时候,有一个人说,要想叫德国学术发达,非叫学术说德国话不可。我们想叫现代学术在中国发达,也非叫现代学术说中国话不可。”“叫现代学术说中国话”这一说法,留下了很大的阐释空间,包含着中国学术国际化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
-
〓 文化评析:图书馆,请择善而藏
百里挑一,择善而藏,让读者不仅能看书,更能看好书,“片纸只字皆有益于思想”是图书馆水准和价值的最重要体现。如果读者入馆最容易读到的是厚黑和骗术,馆长们何以安心? 如果你是首都图书馆的老读者,会发现该馆大半中文书在书目检索系统里被标上“图书加工中”“不提供阅览”。馆员说:“由于书库容量有限,2008年以前的......
-
〓 消费观察:文化产品应内化中国元素
盘点今年暑期档的中国电影市场,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难以忽视——它以19.79亿元的总票房刷新了中国单片票房纪录。长城、武隆天坑等中国元素以及17个密集出现的中国品牌被认为是该片在中国市场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原因。近年来,中国元素频繁出现在好莱坞大片中,并助其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红遍全球的《花木兰》《功......
-
〓 光明时评:本省大学录取“夺刀少年”是最佳结局
据《光明日报》7月7日报道,备受社会关注的江西省宜春市“夺刀少年”柳艳兵、易政勇因伤被特批参加单独高考之事有了结果:这两位见义勇为者分别被南昌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录取。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已表示,将对柳艳兵、易政勇两位考生给予免除学杂费等一系列照顾措施。 两位“夺刀少年”的壮举无疑是社会正能量。不过,此事......
-
〓 点将台·老鲍谭古:被扭曲的道德
《论语·公冶长》: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说:“甜蜜花巧的话语,奉承讨好的脸色,过分做足的恭敬,左丘明以之为耻,我孔丘也以之为耻。隐藏起怨恨,假装和他友善要好,左丘明以之为耻,我孔丘也以之为耻。” 在这里,孔子列举了三种人格......
-
〓 光明论坛·温故: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
-
〓 腊八节食粥
腊八节原来是古代庆祝丰收酬谢祖宗的祭祀活动,后来在唐宋时期演变成为释迦牟尼得道的吉日,佛家称之为“佛成道日”。相传释迦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名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后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于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所以在腊八这一天,许多佛寺都会熬粥布施,吸引着一大批渴望沐浴佛的光辉行......
-
〓 月缺霜浓话桂树
桂花双寿 齐白石/作 中国嘉德供图历史上的老成都具有以木芙蓉为核心,呈现“东桂西梅、南松北竹”的植物生态格局。某日,与巴蜀笑星魏奉明摆老龙门阵时,他偶然提到成都“五桂桥”地名的来历,人们如今常见金桂、银桂、丹桂,其实成都以前还有粉桂和罕见的墨桂,因此才有“五桂桥”的老地名。提到桥,在“围城四十八(华里)、穿城九(华)里......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