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阐释学的“生活儒学”
“生活”与“儒学”都是两个大概念,各自俱微言大义的深度和纷纭复杂的广泛理解,但这两者是可以相互阐释的:以儒学来阐释生活,生活就是中国文化的现实;以生活阐释来儒学,儒学就得到了现代性。这种阐释也使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既能吸收西方学术理论的既有成就,也能发挥中国学术自身的特征。黄玉顺先生的“生活儒学”所做的工作,正是这样一种......
-
〓 华夏文明资源与甘肃地域文化特征
玉门关遗址 甘肃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巴蜀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文化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地域特征。地域性特征 甘肃在古时为雍、梁二州之地,春秋时属秦和西戎,秦置陇西郡,西部属月氏,汉时为凉州,元属甘肃和陕西行省,取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首字......
-
〓 从《西厢记》看古代戏曲“凡例”的出版意识
凡例亦称例言、发凡,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中称“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后世把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叫凡例,多放在书的正文之前。凡例在体制上较为短小,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编选原则说明,其中时不时地闪现出编者、预期读者等诸多相关的出版意识,尤其是明......
-
〓 中华元典精神——评《子藏》第二批成果发布
2010年3月,我受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主任方勇教授之邀,参加了《子藏》工程论证会,由此与《子藏》结缘。作为超大型古籍文献整理工程,《子藏》求全求精,旨在搜天下之遗籍,极百家之大观,于诸子学说之衍续、中华经典之传承,功莫大焉。2011年12月16日,《子藏》首批成果《子藏·道家部·庄子卷》在北京人民大会......
-
〓 《尚书孔传》的出现时间
【摘要】学者多以为《尚书孔传》始出于东晋梅赜献书,时在公元317或318年,但皇甫谧《帝王世纪》数引此书。皇甫谧生于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至西晋泰始初撰《帝王世纪》,在公元265年或稍晚,足见此书于魏晋间业已存在。对于列入《十三经》的《尚书孔传》,宋以来历代学者作了许多辩难,尤其是清儒各家所取得的成绩昭著,为世......
-
〓 慈孝文化公开课第一讲:把根留住——孝与中华文化
在中华民族文化出现复兴曙光,全民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弘扬之际,重新审视孝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觉、自信、自强,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看来,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根本与命脉。如果把传统文化比做一棵大树,那么,孝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根是树的存在之本。树没有根了,失去了本,就难以存......
-
〓 汉魏南北朝乐府清赏之二
郊庙歌辞汉代乐府分为四品:一是太守乐,二是雅颂乐,三是黄门鼓吹乐,四是短箫铙歌乐。其中一、二两品是雅乐,由太乐署掌管;第三、四品是俗乐,由黄门乐署掌管。北宋郭茂倩在编《乐府诗集》时,把一、二类统称为郊庙歌辞。我们今天能见到的郊庙歌辞有两种:一是《安世房中歌》十七章,据说是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汉王室在祭祀祖先时演奏,为庙......
-
〓 东方文化与现代生活
一近年来,探讨东方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浓厚兴趣,成为世界学术界、思想界、宗教界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近几百年来,西方一直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西方文化因而也就在世界上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十九世纪以来,由于当时的东方国家大多处于落后、贫弱的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国......
-
〓 韩国现当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历程及学术特征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被日本统治长达五十年之久的朝鲜获得独立。五年后,朝鲜战争爆发,1953年中朝双方与联合国军在板门店签约,以纬度38度线为界分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两个国家。从地缘政治和执政党性质来看,中国与朝鲜之间是“同志加兄弟”,但从文化传承来看,韩国更多的保留了中国文化传统,对中国古典文的研......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八)
2015·3—2015·91、《汉学研究通讯》第34卷第3期时间:2015年8月出版单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内容简介:【汉学人物】百五人瑞,钱存训先生一生行述(许倬云)钱存训教授著述编年(潘铭燊)钱存训先生年表(钱孝文)【研究机构】新加坡中华语言文化研究的重镇——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简介(张英豪)【会议报导】全......
-
〓 由“真我”到“良知”——牟宗三关于“良知”本体的建构
内容摘要:现代新儒家作为一个阵营,其重要特征之一是重视本体论建构。牟宗三由海德格尔的“基本存有论”入手,通过讨论康德关于“我”的含义,区分了以“真我”为核心的“三个我”。进而,他将“真我”与“良知”相沟通,最终确立起“良知”的本体地位,为其“道德形上学”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关键词:牟宗三;“真我”;“良知”;本体作者简介......
-
〓 《列子》考论
【内容摘要】人多以考据来论《列子》之真伪,然亦众说纷纭混乱难辨。我以为,人之思想乃发于心,其深浅如何非人力所能为,观思想即是观其人,其思真则其人真,其思假则其人假,此不能蒙混于人。且人之思想有来龙亦有去脉,前世与后代,其中亦有痕迹可寻。故以思想考《列子》胜于考据。《列子》一书其思不伪,而其故事则较为纷杂。就其思想而言,......
-
〓 古史新辨
治三代以上的古史首要就在把握“华夷之辨”——也就是作为征服氏族的华夏族与土著居民之间的种族区隔。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中东地区。1张骞通西域一个附带的使命就是寻访中华文明之西方根源——他在给汉武帝的报告中说“安息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2很明显,甘肃弱水在汉人看来仅是东晋南朝“侨州郡”一类的地名......
-
〓 2010年全台学生文学奖
“全台学生文学奖”是由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资助指导,《明道文艺社》主办,台中国立图书馆、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又增加了拓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办的一项面对全台大、中学校学生的作文竞赛,从198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至2010年5月已举办了二十八届。参赛对象为全台的大学(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专科、高......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八):李鸿章家书
李鸿章家书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仪叟,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1855)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与曾国藩同榜。道光三年......
-
〓 世界文化视野中的楚美术
内容提要:楚美术是我国上古时期具有南方文化品格的艺术事象。作为上古时期楚人奇异而丰富的美术创造,它以其卓尔不群的创造姿态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开创了世界上古美学的新视界。本文试图将这一重要美术现象放在上古世界文化视野中去观照,从本土艺术的南北分流的考察和上古艺术的东西对比研究中,发绛其独创一格的创造精神。关键词:楚美术/艺......
-
〓 “功成不受爵”与“终然不受赏”——试论左思、李白的功成身退诗
《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之说,这是中国古人对创作原因的一种论述,诗歌被看作是作者胸中志向的一种表露。我在读《李白诗选》时发现其中有许多表示“功成身退”意愿的句子,而在李白之前约四百年的左思也曾咏出了“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等诗句。李白是盛唐的伟大诗人,左思是西晋的重要作家,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咏出了这些相似的诗......
-
〓 《天机馀锦》成书新考
摘要:台北中央图书馆明篮格抄本《天机馀锦》的发现,是近年词学界和古籍整理界的一项重要成果。王兆鹏先生对《天机馀锦》做了很深入的研究,对全书做了系统的点校和整理,并对其成书做了细致的考辩。但我觉得先生根据抄本把《天机馀锦》定为明人编选作品的说法并不能成立,而认为《天机馀锦》应当为元初人所编辑,这篇文章从明清两代征引《天机......
-
〓 粉壁为空天——李白诗与敦煌壁画对水墨之变的反映
图①为敦煌莫高窟第320窟《飞天》壁画图②为第217窟《青绿山水图》壁画。均由敦煌研究院供图唐代之前绘画作品多施染色彩,唐代水墨绘画渐渐盛行并且在唐末宋元发展壮大,逐渐取代色彩绘画的主流地位。五代画论家荆浩《笔法记》云:“夫随类赋彩,自古有能,如水晕墨章,兴我唐代。”唐代有大量色彩丰富、鲜艳明润的绘画作品,在颜料的使用......
-
〓 李翔海: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研究
进入21世纪,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与“国学热”的兴起相伴随,中国哲学的研究进一步走向繁荣。通过“读秀”学术搜索检索发现,自2000年至2013年出版的书籍中,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归入作为哲学二级学科的“中国哲学”类别中的学术著作已超过13000种。本文拟选取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个热点问题作出概要的叙述,以期从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