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学生文学奖”是由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资助指导,《明道文艺社》主办,台中国立图书馆、环隆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又增加了拓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办的一项面对全台大、中学校学生的作文竞赛,从1982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至2010年5月已举办了二十八届。参赛对象为全台的大学(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专科、高中(包括中专)学生,2010年又增加了初中生,分为“大专”、“高中”、“国中”(即初中——编者)三大组,作文体裁“大专”组为小说、散文、新诗三类;“高中”组和“国中”(即初中—编者)组则为散文、新诗两类。参赛作品经过各类、各体裁的评审组初审、复审和决审三个程序,最后定下名次,分为第一、二、三名和佳作、优选五个等级,发给奖状和奖金。奖金因三类学生和各种体裁而异,如大专组的“小说奖”第一、二、三名和佳作奖、优选奖的奖金分别是8、6、4、1.5、1.5万元,“新诗奖”则分别为2、1.5、0.7、0.7万元。大专组的“散文奖”第一、二、三名和佳作奖的奖金分别是4、3、2、1万元,高中组的“散文奖”第一、二、三名和佳作奖的奖金则是3、2、、1.5、0.7万元,国中组的“小说奖”第一、二、三名和佳作奖的奖金分别是1.2、0.8、0.6、0.4万元。
各类别、各种体裁的评审委员皆由台湾的一些著名作家、学者和老师担任。如今年大专新诗组的决审组三位成员:
余光中: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曾任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为中山大学讲座教授,也是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文学评论家,在两岸三地出版创作和评论集七十多种。
向明:荣誉文学博士,曾任蓝星诗刊主编,台湾诗学季刊社社长,国际诗人笔会主席团成员。著有诗集《雨天书》、《阳光颗粒》、《生态静观》,散文集《甜咸酸梅》和诗话集《诗往诗来》、《我为诗狂》等。
黄维樑: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文系一级荣誉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曾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台湾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任教,香港作家协会主席。现为台湾佛光大学教授,中西诗学和中国现代文学专家,著有《中国诗学纵横论》、《怎样读新诗》、《香港文学初探》、《古诗今读》等专著。
大专小说组的决审组三位成员:
廖辉英:台湾大学中文系毕业,专业作家,电视台节目人,著有《今夜微雨》、《油蔴菜籽》、《不归路》、《相逢一笑宫前町》、《先说爱的人,怎么可以先放手》等作品六十多部,多次获奖。亦有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并获金马奖改编作品奖。
林黛嫚:世新大学硕士,曾任《中央日报》副刊组主任,现任全球华人文艺协会理事长,曾获全台学生文学奖,中山文艺奖等奖项。著有小说《也是闲愁》、《闲爱孤云》、《闲人免爱》、《今世精灵》、《平安》等,散文集《本城女子》、《时光迷宫》等。
蔡素芬: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任《自由时报》影艺中心副主任兼林荣三文化公益基金会执行长。曾多次获校园文学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联合报小说奖、中国文艺学会文艺奖章等奖项。著有《盐田儿女》、《橄榄树》、《台北车站》、《姐妹书》、《烛光盛宴》等。
大专散文组的决审组三位成员:
廖玉蕙:东吴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教授,曾获中国文艺学会文艺奖章、中文文艺创作奖、中兴文艺奖章及吴鲁芹文学奖。著有《纯真遗落》、《不信温柔唤不回》、《妩媚》、《文学盛宴》、《大食人间烟火》等散文集十余部,作品被选入台湾高中语文课本。
焦桐:戏剧编导、长期从事文学传播工作,现任“世华媒体集团”编委会顾问,中央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出版诗集《焦桐》、《咆哮都市》、《青春标本》、《完全壮阳食谱》;散文集《暴食江湖》、《台湾味道》、《在世界的边缘》、《我的房事》等二十多种。
张曼娟:东吴大学文学博士,现任东吴大学中文系教授,紫石作坊总策划,张曼娟小学堂创办人。曾获全台学生文学奖,教育部文艺创作小说奖、中兴文艺奖章等奖项。著有《海水正蓝》、《缘起不灭》、《喜欢》、《黄鱼听雷》、《天一亮,就出发》、《那些美好时光》等小说、散文集四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