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黛玉的燕窝粥
说起黛玉的病,薛宝钗认为,食谷者生,黛玉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看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于是,宝钗主张: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因而大胆向黛玉建议,“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
〓 略谈庾信的两首诗
南北朝时期的大作家庾信(字子山,513~581)的成就首先在他的辞赋,一篇《哀江南赋》,浩浩荡荡,把他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感慨哀伤全都融化进去,千古传诵;《枯树赋》篇幅虽小,容量很大,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还产生过强烈的影响,这在文学生活史上是非常罕见的。庾信也能诗,亦颇有名篇,兹选取两首最短的来略谈几句,以见其思想艺......
-
〓 港台主要汉学出版物近期目录(二十八)
2015·3—2015·91、《汉学研究通讯》第34卷第3期时间:2015年8月出版单位:台北:汉学研究中心内容简介:【汉学人物】百五人瑞,钱存训先生一生行述(许倬云)钱存训教授著述编年(潘铭燊)钱存训先生年表(钱孝文)【研究机构】新加坡中华语言文化研究的重镇——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简介(张英豪)【会议报导】全......
-
〓 “顾颉刚研究”应更多地纳入到学术史范畴中去
学术气候在近二十年来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93年到2013年,人们的心情更平静了,情绪更少了,不趋极端了,意识形态色彩更淡了。当《文史哲》杂志2006年初开办“疑古与释古”专栏时,不止一个作者谈到同一个问题:批评“走出疑古时代”主张的文章发不出来,尤其是在北京发不出来。而拒绝支持“疑古”的声音,也就意味着轻视乃......
-
〓 张海明:荆轲刺秦故事最早见于何书?
荆轲刺秦的故事在中国几可谓家喻户晓,魏晋以降,题咏、改编之作络绎不绝,不仅有诗词文赋,还进入到小说、戏曲领域;二十世纪以来,戏剧、影视以之为题材者亦不鲜见,但荆轲刺秦故事最早见于何书,却是一个不易回答的问题。迄今为止,有关此问题的答案至少有三种:一是认为始见于刘向所编之《战国策》,即《燕策》三中的“燕太子丹质于......
-
〓 国学研究的两个薄弱点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以及它们两者之间如何实现一体化,这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对第一个问题的研究,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有了近一个世纪的探索,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虽然早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开始,显著成果是“新儒学”的研究,真正的破题还是近些年......
-
〓 语文:“考什么”与“怎么考”——以2013年语文高考试卷为例
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公众对高考的以及试卷的讨论还在热烈进行,尤其是语文和作文。语文为什么考、考什么和怎么考?也就是高考的目的、内容与策略其实有必要梳理一下。 为什么考:语文高考的三项目标 综观2013年全国18套语文试卷可以看出,语文高考有以下三项目标: 适合高校需求,科学选拔人......
-
〓 国学博士论坛:君主论之中西比较
——以真德秀《大学衍义》与马基雅维利《君主论》为例 夏福英,女,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012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帝王之学”视域下之〈大学衍义〉研究》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 姜广辉 通讯评委:武汉大学教授 吴根友 厦门大学教授 谢晓东 真德秀(1178—1235),南宋思想家和政治家,所......
-
〓 刘峰:表人流行新词语试析
资料图片 在近几年的流行新词语中,反映社会多元人群的新词语逐渐增多,其在语言结构、语义表达、产生机制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些表人流行新词语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折射了当前社会现实和大众心理诉求,有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表人流行新词语不仅满足了当前社会指称各类人群精细化的需求,而且丰富了现代汉语表人词汇系统,是当......
-
〓 张岂之:侯外庐先生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特色与贡献
侯外庐先生 侯外庐(1903—1987)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中国思想史家、教育家,与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诸学者并称为史学界“五老”。侯外庐先生将中国思想史置于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基础上,开创了享誉学林的侯外庐学派,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侯外庐论中国历史的独特道......
-
〓 论老子的生命哲学思想
提要:老子在他的书中阐释了一种生命哲学的思想,我将对这种思想的论证分析分为三部分:首先,是生命主体存在中强者与弱者和谐关系的建立,以及这种关系建立的原始性基础;其次,是生命自我存在中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的和谐性,以及在这里所体现的宇宙开放性;最后,是从东西方哲学的比较中说明东方哲学建立的根本方法。关键词:强者;弱者;生命......
-
〓 学科走向:大国地位的确立与中国抗战史研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涌现出大量学术成果。总结这些学术成果我们会发现,随着中国成为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大国地位的确立为视角,我国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不断出现新成果。尽管在世界......
-
〓 国学漫谈:从道不从君
“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独立人格。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承传和发挥。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 生活在战国末的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
-
〓 相良马总论
马有驽骥,善相者乃能别其类。相有能否,善学者乃能造其微。今夫,或赤,或黄、或黑、或苍,蚁聚、虫集,旅走,丛立,四散惝怳,开合万状。而善相者,掉手飞靡,指毛命物,其质之可取者,牧、畜、攻、教,殆无遗质,自非由外以知内,由粗以及精,又安能始于形器之近,终遂臻于天机之妙哉。今列相法于其后,以俟能者云。【相头】马头欲得高峻如削......
-
〓 来自传统的精神滋养
现代生活与传统文明之间如何对接,是世界各国在现代化道路上面临的一个共同考验。在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契合、相互启发,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我们所身处的二十一世纪,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面貌不断进步的时代,也是中国坚持改革扩大开放、与世界融合度更加深化的时期。全球化格局下的现代进程......
-
〓 专家视点:近世畿辅文化的特质及价值
图为《畿辅通志》中关于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市)的记载(局部) 资料图片 古代中国大体上是政治主导型社会,皇权所在地既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而,围绕京城的特殊行政区域——畿辅,在文化上也展现出与其他地域不同的特殊面貌。畿辅以京城为中心,随着王朝的更替,其地理空间会呈现历时变化,但其所承担的诸如京官供给、京......
-
〓 郭店楚简儒家文献研究的参考坐标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村的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墓葬中(考古学界命名为郭店一号墓),出土了一批竹简。经过古文字专家的整理识读,楚简图版及释文已于1998年年5 月由文物出版社发行,书名定为《郭店楚墓竹简》。《郭店楚墓竹简》有道家著作两种四篇,即《老子》三篇、《太一生水》一篇;有儒家著作(简称“儒简”)十一......
-
〓 “形学”与晚清以来书法观念的转变
【核心提示】“形学”的书法观念一经形成,对书法艺术的发展即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当一种外在形态普遍流行并为人们充分熟识后,由于审美距离的拉近,人们可能被迫寻求其他有异于常态的书迹面貌来加以替代。在“馆阁书”之外,最先是清代中叶秦小篆、汉隶风格的盛行,之后是临摹北朝碑版的“碑学”兴起,甲骨文、金文、古隶、汉简、楚文字等也相继......
-
〓 《离骚序》“露才扬己”作者考辨
《楚辞补注》载班固《离骚序》说屈原“露才扬己”,“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后叙》说:“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逵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离骚经章句》……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洪兴祖补曰‘一作班、贾’)。”可知洪兴祖所见版本有“班、贾谓之露才扬己”。考《离骚后叙》,王逸谓刘安《离骚......
-
〓 儒家义利观:义以为上
重“德”是中华文化深厚绵长的传统。由此,中华民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高度注重克己修身的自觉。这在集中讨论道德与利益关系的儒家义利之辨中得到鲜明体现。义利之辨是儒学的核心论题之一,也是近代以来受误解最多的问题之一。时至今日,不仅对其完整内涵的阐释不充分,而且将其基本精神归结为义利对立、认为儒家义利之辨提倡“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