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漫谈:从道不从君
“从道不从君”这句千古以来曾激励过无数文人士子抱持独立个性与品格的口号,出自《荀子·臣道》。作为口号,这句话挑战君主政治,倡导体制外独立人格。其精神,是对充溢着民本主义思想元素的古老政治教条的承传和发挥。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口号和精神既非荀子的发明,也不是荀子的本意。 生活在战国末的荀子一方面接过了孟子......
-
〓 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以后的禅宗研究
本世纪下半叶,禅宗热又在中国大地兴起。这股禅宗热的浪潮,与过去相比,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来势凶猛,持续时间长。这次在中国大陆兴起的禅宗热,是以出版界开始掀起的,当时一些出版社曾经出版了有关禅宗的读物,它们一经出现后,就迅速流行开来,于是各个出版社都嘱意这方面的读物,加速了禅宗读物的流行,以至成为当代出版界中,......
-
〓 《离骚序》“露才扬己”作者考辨
《楚辞补注》载班固《离骚序》说屈原“露才扬己”,“谓之兼《诗》风雅,而与日月争光,过矣”。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后叙》说:“孝章即位,深弘道艺,而班固、贾逵复以所见改易前疑,各作《离骚经章句》……而班固谓之露才扬己(洪兴祖补曰‘一作班、贾’)。”可知洪兴祖所见版本有“班、贾谓之露才扬己”。考《离骚后叙》,王逸谓刘安《离骚......
-
〓 特别关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整理经过及其学术价值
图1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 编者按 2014年10月16日,来自海内外的20多位甲骨文研究一线的专家学者,齐聚旅顺博物馆,出席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与旅博共同举办的《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首发式暨国际学术研讨会。这一重要成果的推出引起历史学、古文字学等领域学者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
〓 试论柳永词的传播及其词史地位
【内容摘要】柳永是两宋著名词人之一,他的创作成果颇丰,影响深远。传播是柳永词走向读者和受众的重要环节。首先,柳永具有文学与音乐的双重才能,又常流连妓院教坊,为歌妓们填词歌唱,歌妓的演唱是柳词走向受众的重要因素,歌妓在勾栏瓦肆或茶坊酒馆里为市民大众们演唱,使柳词得以广泛传播到各个阶层,以一种动态的方式活化了柳词的存在方式......
-
〓 《五帝本纪》的文化功能
《五帝本纪》是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年—约前86年)撰写的《史记》的第一篇(卷),在我国政治史、民族史与思想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司马迁面对当时百家称“黄帝”而文辞不雅驯,通过实地考察,对传闻“五帝”现象进行重新思考和研究,反映了卓著的史学眼光与时代意识。《五帝本纪》中的“五帝”分别是“黄帝、颛顼、......
-
〓 孔子相鲁析疑
《论语》资料图片孔子曾一度在鲁国代行卿相之职,这在《史记》等典籍中有明确记载。但清代以来,包括毛奇龄、江永、崔述和蒋伯潜等经学家和著名学者,不断对此提出质疑。概括起来,一是认为春秋之时无以“相”名官者;二是孔子作为异姓平民不可能代季孙摄行相国之事;三是《孔子世家》所言“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时间上......
-
〓 李觏:“康国济民”的草根大儒
李觏塑像 李觏(1009—1059,觏,音gòu),北宋江西建昌军长山人,自幼虽家境贫寒,但敏而好学,涉猎广泛,长怀“康国济民”之志。科举失意后,遂放弃仕进,“市里无人识古音,抱琴归去隐山林”,一意“闭门求取圣贤心”,倾力兴学授业,名噪东南。李觏以教育立身,以著文立世,道德学问为士人楷模,终成“一代名儒,后学之师......
-
〓 刘梦溪:陈宝箴系慈禧密旨赐死新证
关于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的死因,自1983年宗九奇先生在《文史资料选辑》上著文,公布近人戴明震的父亲远传翁(字普之)《文录》的一条记载:“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年)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名闳炯)率兵弁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崝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
-
〓 研究心得:明代科举功名群体的历史作用
明代士子中乡试者可获举人功名,中会试并应殿试者可分别获一、二、三甲进士功名,二、三甲进士中馆选者可获庶吉士功名。上述功名皆可终生拥有,并享有相应的任官资格及待遇,由此形成了明代举人、进士、庶吉士三大科举功名群体。举人群体是明代出现的规模最大的科举功名群体,总数有103000余人,宣德以后生存于世的举人大致经常在1300......
-
〓 中国历史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
《复兴高级中学教科书·本国史》下册,吕思勉编著,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 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
-
〓 王维禅诗的圆融境界
研究“诗佛”王维禅诗的文章,蔚为大观。论者在阐释王维禅诗境界时大多集中在论述观色悟空、以动显静的禅意,认为王维禅诗表达了色相俱泯、万法皆空的禅境,读之令人身世两忘、万念俱寂。这些成果令人受益良多,美中不足的是多执于一端,论述王维禅诗观色悟空、以动显静时鲜有抉发空中蕴色、静中含动的一面。笔者不揣谫陋,从体证佛教哲学的空性......
-
〓 面向世界的儒学:儒学的三个阶段
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国儒学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先秦时期,即通常所谓“原始儒学阶段”,这是儒学创立与形成时期。在这一时期,孔子儒家主张“修己安人”和“仁政”“德治”,强调“正名”,带有明显的“德性色彩”。二是秦汉以来以至近代,这是“帝制中国时代”,是儒学走向民间,与社会密切结合的时期,可称之为“儒学发展阶......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一
奉召作花蕊夫人君王城头树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人是男儿!花蕊夫人,五代时后蜀国主孟昶的宠妃,徐姓(宋代陈师道《后山诗话》和清代吴之振、吕留良《宋诗钞》均说姓费),青城(故治在今四川省灌县东南)。因姿色娇柔,状如花蕊而得此雅号:“意花不足以拟其色,似花蕊翾(xuan)轻也”(吴曾《能改斋漫录》)。后......
-
〓 晚清三大军政集团的“环链关系”说略
所谓“晚清三大军政集团”,是指由曾国藩开创的湘系集团、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以及后起的袁世凯北洋集团(以下以“湘”“淮”“袁”简称之)。三者是对当时朝政、社会乃至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的群体势力,其间交错勾连,发展嬗变,承续更替,可以“三环链”喻指。本文就其“环链关系”略呈浅见。 就三者的形成而言,“湘”“......
-
〓 明清时期《水浒传》禁毁情况考论
【内容提要】《水浒传》在流传过程中,曾受到过统治阶层一再地贬斥和禁毁,这对于小说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自明代崇祯以后直到清末,《水浒传》一直处于被禁的状态之中。《水浒传》的“诲盗”作用和功能,是《水浒传》遭到禁毁的重要原因。朝廷的禁毁政策虽然一直沿续,但禁毁严厉程度和效果却在不同的时间或在不同的地域呈现出巨大差异。就时......
-
〓 道与文——“文以载道”理念的实践价值
编者按文以载道,或曰文以明道,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它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化及至形成鲜明的民族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但20世纪在西方文学观念的冲击下,这一命题饱受批判。在批判中,文学的社会责任渐被淡漠。在我们的文学传统面对全球化挑战的时候,在我们既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学特色,又要放眼世界、汲取时代精神的大背景下,如......
-
〓 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清乾隆,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一对),高19.5cm据《周礼》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其就作为重要礼器用于祭祀,但这类器型经过宋代的复古,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发展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故宫所藏的“清乾隆掐丝珐琅天鸡尊”,器型为一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天鸡是瑞兽,天鸡负尊......
-
〓 国学漫谈:百年浙东学派研究误区拾零
全祖望在《宋元学案》中称“庆历之际,学统四起”,慧眼独具地点出北宋以降学术日趋明显的地域化形态。而在群星璀璨的近世地域学术流派中,浙东学派的思想与活力的表现似乎更胜一筹,广受瞩目。近代以来,对浙东学派的关注有增无减,涌现出前所未有的研究成果。但在欣欣繁盛之时,大量的错读、误解也随之俱来。这些误区既破坏了浙东学派的历史复......
-
〓 《楚辞》的图像化进程
明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图》(局部) 资料图片编者按 文学与绘画的关系,是一个老话题,但作为学术研究的热点,则是近十年的事。文学与绘画从诞生之日起,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然而源近而流远,也是自然之理。在文学史和绘画史上,二者的关系又十分复杂。绘画通过造型、色彩、线条、节奏、韵律、光影等,表情达意;而文学则主要通过语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