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执守与拓展——关于当代高等书法教育体系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文革”十年之后,书坛凋零,懂书法的行家寥寥无几,但同时又因为开放的形势,人们的视野突然扩大,形形色色的洋东西涌进中国。不少书法界的朋友不甘寂寞,竞趋新异,各种各样的姿态层出不穷,风生水起。旧弊未除,新弊复作。对这一突然冒出来的热潮,老先生们尤其是陆维钊、沙孟海两位老先生,内心非常着急......
-
〓 程水金:《尚书·酒诰》绎文
《酒诰》是周公平定武庚管蔡之乱后,封康叔于殷都旧地妹乡对卫国君臣颁布禁酒令的诰辞。诰文充分体现了周公宽以治民、严以治吏以及怀柔殷遗、尊重民俗的治理智慧,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上古政学经典。由于历来注家将原文“妹土嗣尔”一句,或因袭伪孔安国《尚书传》读成“妹土嗣尔股肱”,解为“妹土之民,当竭其股肱之力,相承不绝以为此纯一之德,......
-
〓 莫其康:郑板桥与吴敬梓为何不相往来?
郑板桥与吴敬梓是同时代人,一生历经清康、雍、乾三朝。郑板桥,兴化人,生于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十月二十五日(1693年11月22日),卒于乾隆三十年乙酉十二月十二日(1766年1月22日),享年73岁。许多著述,尤其是《辞海》关于郑燮的词条以及党明放先生所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的《郑板桥年谱》等工具类书籍,都将郑......
-
〓 治史心语:利用州县档案拓展法制史研究
在清代法制史的研究中,州县档案与正史、方志、族谱、官箴书、日记等史料相比,有其独特的价值。充分利用州县档案不只是法律史研究的一个努力方向,亦会是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若善加利用,可以使研究者获得更加鲜活的文本,进而有可能得出更加贴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正史一类的历史资料多是政治权力与意识形态的宣示,它不一定是......
-
〓 历代著名家教选介(八):李鸿章家书
李鸿章家书李鸿章(1823-1901)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仪叟,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其先祖本姓许,从江西湖口迁至安徽省庐州府合肥县。李鸿章的八世祖许迎溪将次子慎所过继给姻亲李心庄。李家到李鸿章高祖时,终于勤俭致富,有田二顷。父亲李文安(1801-1855)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与曾国藩同榜。道光三年......
-
〓 项目论坛:简帛思想记忆与当代中国文化的新开展
记得帕斯卡尔曾经说过,思想形成人的伟大。我想说的是,思想也形成民族的伟大。在思想中,哲学和形而上学是其中深奥的部分,它们深深地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命运,难怪黑格尔会这样说:“一个有文化的民族竟没有形而上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各方面都装饰得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有人说,中国只有思想,没有哲学;也有人说,中国只有......
-
〓 苏东坡淮河之咏考述
——经典名篇故地新考之二十六
我行日夜向江海,枫叶芦花秋兴长。长淮忽迷天远近,青山久与船低昂。寿州已见白石塔,短棹未转黄茆冈。波平风软望不到,故人久立烟苍茫。这首诗的诗题叫《出颖口初见淮山,是日至寿州》,作者苏轼。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聸,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佑年间进士,历任凤翔府节度判官、直史......
-
〓 国学博士论坛:《金縢》与“金縢”故事
曹娜,女,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2013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清华简与〈尚书〉研究》。博士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晁福林通讯评委: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杜勇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王晖《尚书·金縢》记载了周武王克商后生病,周公以璧、圭祷告于先王,愿以身代武王,并将祷辞置于金縢之匮,而后武王病愈。及至武王去世,成王听信谗言怀......
-
〓 《孝经》:承接伟大的文化传统
1 词语仍然沿用,诠释却不相同。同样的汉字,古今观念理解差异之大,问题之普遍,称之为文化代沟、文化断崖,毫不为过。曾见学者引用“刷刷筷子洗洗碗”歌词作为劝孝的范例,细思之,子女“回家看看”,吃父母一顿饭,父母似餐厅老板兼大厨,子女只是白食客兼服务员而已。孔子因为“犬马能养”而否定单纯的“能养”为尽孝,而现......
-
〓 春秋政治精英的人文建树
春秋时期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杰出政治精英,这些“在位君子”们立德、立言、立功,创造了一个思想活跃,意气风发,新论纷呈的“轴心时代”,留下了丰富而又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遗产。本文这里将专门谈谈其间富有启蒙和突破性意义的哲思,以纪念和致敬于春秋的智者们。吉凶由人 迷信天命鬼神,是三代以来流行的文化传统,以为天地间有个至上......
-
〓 最近五年以来美国《古代中国》上的学术成果
《剑桥中国史》主编Denis Twitchett在该通史第一辑——《秦汉史》的序言中说明:《剑桥中国史》之所以从秦汉时开始而略掉先秦时代,是因为在60年代当他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开始筹备这一项目时,中国先秦史学正处在一种过渡阶段当中。经过四十年的考古学发展之后,学术界已经承认,先秦时代的传统史学观念需要基本的改正。可是,据......
-
〓 早期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的中国志士
用来装日本侵华材料的蓝色布兜,上面用丝线绣有“TRUTH”字样。资料图片编者按:“九君子”是中国十四年抗战初期战斗在辽沈地区的进步知识分子群体,也是较早站在国际联合反法西斯斗争前线的青年才俊。“九一八”事变后,他们有组织、有计划、有策略、有成效地以国际法规则和人类和平理念面向国际社会揭露和抵制日本侵略,在中国抗战史和世......
-
〓 中国近代学人对日本侵略性的观察与思考
近代中国,一批曾游历日本或有世界眼光的学人,在惊叹日本发展迅速的同时,对其日渐暴露的侵略本性亦有所洞察。在黄遵宪、李大钊、辜鸿铭、鲁迅、郭沫若、胡适、林语堂、郁达夫、周作人等人的论述中,对日本人的天皇信仰、尚武倾向、扩张野心等多有涉及。 日本系东亚岛国,物资匮乏,却“不甘处岛国之境”,妄想以政教合一、万世......
-
〓 国学漫谈:“称名”与“正名”
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孔子忧虑的根源在于其“名不称”。要“称名”有三种途径:“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孔子感叹自己“道不行矣”,认为自己治世立功的理想和抱负终究......
-
〓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既表现出暖湿联姻、干冷相配的特色,同时也表现出暖湿与干冷交替出现的波动式变化过程。这种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同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天时地利、冷暖干湿的自然气候因素,已经限定了人类本能和自我创造的先决条件。人类在创造文明, 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正确而充分地认识自己和......
-
〓 论一百年来中国画的两个转型期
中国是艺术大国,中国画的隆盛与衍变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就与历史行程的比较而言,可说一代有一代的国画风貌,正如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样;一定历史时期如果没有另外的画种、画风、画学相互激荡,占据主流地位的画种、画学内部,便会分裂、内耗、乃至自蔽。更何况一个大时代的来临!中国画的转型与20世纪的时代大变革风云际会。 ......
-
〓 贯穿于魏晋南北朝史的诸多发展周期
本期主持:楼劲(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 本期主题: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基本特点与新发展近年中古史研究的重要事态之一,是魏晋南北朝史研究的新见迭出和新人辈出,其影响上及秦汉史,下至隋唐史各领域,关系到中国古代前后期转折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在考虑其之所以活跃的原因,展望其近期继续发展的态势时,有三个方面或应引起特别注意:......
-
〓 “道法自然”的人性论解读
学者们一般认为,“道法自然”的本义就是道效法它自己的样子,如任继愈《老子绎读》、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等。王中江先生则两次在《光明日报·国学》版撰文(《“道”何以要“法”“自然”》《老子的“道法自然”》)指出:这一解释没有注意到老子所说的“自然”只是“万物”和“百姓”的属性与活动方式,并且缺乏更深的哲学意义。“道法自......
-
〓 吴振武:谈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谈这个题目之前,先要说说什么是“古文字”,什么是“出土文献”。 “古文字”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主要指秦始皇统一文字以前的古代汉字,时间范围大体就是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汉字,因无字书记载,每个字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字,是需要古文字学家作出考释的。而秦统一以后,汉字进入了易识的隶书阶段,加之东汉许慎写了一部收有......
-
〓 墨子:让爱的思想破土而出的第一人
作为“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墨子执着于破旧立新,建立一套符合小生产者、手工业者利益的新体制、新秩序。为此他自立门户,聚徒讲学,且热衷游说,不输儒者,故有“孔席不暖,墨突不黔”之说。墨子“有坚定的主义,有具体的政治主张”(顾颉刚《古史辨自序》),归纳起来有十项,或称“十论”。即“兼爱”“非攻”“天志”“明鬼”“尚贤”“尚......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