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晋陕豫民间文化的生成演变与价值发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在黄河流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晋陕豫民间文化孕育于黄河流域,涵括民众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精神文化的全部内容,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与农耕:晋陕豫民间文化产生发展的历史根脉 晋陕豫民间文化的生成发展是不断层累建构的过程,时间是考察文化产生发展的结构形式,呈现的......
-
〓 诗画山河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神山秀水,起伏盘桓,云蒸霞蔚,风物大观。千秋百代的诗人们登高望远,远赴山水的古老契约,让人心在山水的攀援中相会,塑成蔚为壮观的“诗画之路”。两千载绵延生长,山水诗画蔚为大观,成中华胸壑中的文化高峰。如今,生活在城市中的画者,如何面对山水?如何运用山水精神表现今人所感?如何延续“诗意”的活力?......
-
〓 揭开三星堆神秘面纱的三个观察维度
自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破土发掘以来,世人对三星堆青铜文明的关注热度再度火爆,各种猜测和解释更是让人眼花缭乱。人们之所以对三星堆感到神秘,正因为我们过去太习惯于用传统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观察它,用我们已知的“知识图谱”去对照这个未知的世界。迄今为止,三星堆这六个坑的考古发掘工作还在进行当中,我们不知道还会有多少新事......
-
〓 《十六国春秋》中的文学史料
一中国中古史上的所谓“十六国”,大部分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割据性政权,也有原先西晋的守边官吏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称霸于一方者。先是八王之乱把西晋政权完全搞糟了,原先已经逐步入迁中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少数民族势力先是被纷争的诸王所借用,后来他们乘乱占领地盘,此起彼伏,战乱频仍,各个割据政权之间互相恶战,又与在南方立足的东晋政权对......
-
〓 光明学术笔谈:清代直隶总督与辖区治理
直隶总督在清代诸多总督中政治地位最高,素称“八督之首、疆臣领袖”,之所以直隶总督有着如此高的地位,主要因为其辖区的特殊。皇帝通过直隶总督,将中央意志转换为具体政令,由直隶总督贯彻推行至基层社会。同时直隶总督根据直隶社会的需要,制定相应的举措和建议提交中央,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权力运行轨道,达到中央增强地方控制力的目的。清......
-
〓 “天生我材必有用”异文之我见
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不过,前几年,有人撰文指出,其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句,很可能出于后人修改,并非李白原作。文章是揣测之辞,但标题却是肯定的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不是李白诗句》。此论一出,网上迅速喧传,颇有些轰动效应。 文章举出两个证据,来否定“天......
-
〓 路名规划的数字赋能与文化内驱
“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也许,你也曾为这样雷同的地名而苦恼。路名雷同、高度相似等问题不仅对居民和游客出行造成不便,也会引发城市交通管理、文化建设、卫星定位和国防安全等方面的延伸性问题。 在城市发展智慧化时代,语言文字问题已超越语言本身,兼具城市规划的政策性、数据管理的技术性和文化传承的人文性等......
-
〓 汪曾祺:以日常说话的态度写小说
【追光·文学巨匠——纪念汪曾祺诞辰100周年】汪曾祺是个特别好的作家。特别好的作家特别值得后来的写作者学习。汪曾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不止一点两点。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即我们今天仍然应该向汪曾祺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这话说得别扭。拆开来说,就是汪曾祺是一个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的作家,而我们今天的写作者应该向......
-
〓 中国历史上的古籍整理工作
【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 古籍,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1年以前、反映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古典装订形式的书籍”(国家标准局《古籍著录规则》,1987年)。有字的商周甲骨、青铜器、石刻等都不具备“古典装订形式”,也没有流通功能,因而不能算作古籍。最早的古籍形式应该是简帛,此后有纸写本、刻本、活字本、......
-
〓 从百年考古学看中华文明独特文化基因
【特别关注·纪念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
-
〓 《将进酒》文本演进“三部曲”
《将进酒》是李白诗歌名篇,近些年经央视《经典咏流传》等现代传媒播扬,更是天下传诵,尽人皆知,其社会普及度几乎赶上了《静夜思》。然而,如同《静夜思》文本有宋本和以《唐诗三百首》为代表的后世流传本之别,《将进酒》的文本更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呈现三个阶段,我们称之为“三部曲”。1.敦煌写本唐诗残卷据徐俊《敦......
-
〓 韩信被杀后刘邦的心理活动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作为史家的开创性贡献不仅体现在发凡起例的著史方法,而且也表现在独出心裁的史实取舍标准,将心理书写纳入《史记》即是显著的典例:高祖十年(前197年)钜鹿郡守陈豨发动叛乱,刘邦御驾亲征期间,吕后用萧何之计,诱杀疑似内应陈豨的韩信。《淮阴侯列传》记刘邦对韩信之死的心理活动:“高......
-
〓 孟浩然的仕进之路
孟浩然(689—740)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受有唐一代科举入仕的影响,生平结交干谒权贵公卿,也曾参加科举考试,但终其一生几乎没有真正踏上仕途。和同时代许多仕宦诗人相比,他的仕进之路显得尤为坎坷。孟浩然仕进研究中有些问题历代争讼不绝,多无定论,笔者不揣浅陋,就两个重要的小问题粗陈鄙见,求教方家。孟浩然谒见的张丞相是......
-
〓 荀子论“学”
崇“学”重“教”是儒家的重要精神传统。儒家从其创始人孔子开始,即把“学”作为涵养德性,养成理想人格的重要途径。作为反映夫子言行、事迹和思想的主要经典著述,《论语》以“学而”开篇,或非参编之孔门弟子随意为之,实乃深明夫子崇“学”之心意使然。孔子之后,将儒家“学”论思想发展推向更高阶段的要数先秦儒学之总结者——荀子。《......
-
〓 痴情的翻译家 世界的《红楼梦》
《红楼梦》一共翻译成了多少语言?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共八种:满文、藏文、锡伯文、蒙文、维吾尔族文、哈萨克文、彝文和朝鲜文。在亚洲的传播中,如果把朝韩算成同一种语言,一共有七种,分别为日文、朝韩文、越南文、泰文、缅甸文、阿拉伯文和马来文。欧洲传播更为广泛,有罗马尼亚文、匈牙利文、希腊文、捷克文、斯洛伐克文、俄文、意大利文、......
-
〓 礼典仪式与《尧典》的文本结构
《尧典》在《尚书》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它包含了古老的历史信息,但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文献,是综合上古传说、信仰与仪式等材料创作而成的。古史茫茫,远古宏大的礼典作为仪式性结构凭借不断举行和展演,成为文化记忆传承下来,《尧典》即是以礼典仪式作为文本单元渐次展开的一篇经典文献。一 上古时期,祭政合一,政治首脑也是神权领......
-
〓 特别关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今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辛亥革命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撼动了反动统治秩序的根基,在中华大地上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共和制国家,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
〓 “神韵”进入诗学考源
关于“神韵”由何人首先引入诗论,学界有争议。在诸多持论中,大概有两个焦点:其一,钱钟书主张“严羽倡导神韵”;其二,王小舒主张“薛蕙是诗界‘神韵论’的首创者”。据本人考辨,在现在可见文献中,可以确定的是明人耿定向以“神韵”论诗为先出。在进入画品诗评之前,“神韵”与“气韵”是晋宋时代流行的人物鉴品词汇。《宋书·王敬弘传》载......
-
〓 治官与治国: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智慧
官员是治国理政的主体,其人事安排、组织结构和整体素养,不仅影响着国家治理的整体能力,而且关系到王朝的治乱兴衰。于此,毛泽东同志反观前史,一语道明:“我建议重读一下《资治通鉴》,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惩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
-
〓 朱子学何以会成为宋元以后的儒学主流
自南宋以来,迄止近代,从庙堂到江湖,儒学以朱子学一统天下。儒学流派众多,何以是朱子学?从宋元变革社会转型的历史脉络中考察,以下尝试给出简单的回答。 从地域而言,朱子学是江南儒学的主干。承继这样的客观现实,宋元易代之后,没有遭受战争重创的江南,朱子学更为发展,成为影响统一后全国的学问集散地。特别是元朝后来恢复的科举......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