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解析清华简《尹诰》,以补证“误读”说
作者简介:陆建初83届云大中文系。著书《尚书史诗考》、《古陶瓷识鉴讲义》、《江小鹣传》、《智巧与美的形观》等。余之前文《清华简〈尹诰〉出于误读》,尝言该《尹诰》纪伊尹谋夏之事,发生于伐夏之前,然则密谋不可诰天下,伐夏前商族为诸侯亦无由制王诰,尤其《尹诰》之文意与诰制绝无相干云云。但前文于清华简《尹诰》文本尚未细析。推《......
-
〓 高步瀛交游考
【摘要】高步瀛先生是民国时期著名学者,立身廉直,淡泊自守,生平交游颇广,与吴汝纶、严范孙、陈援庵、余嘉锡、程金造、顾学颉等人交游。考其交游情况有助于了解高先生生平、著述、思想以及文学史、经学史上的地位。本文拟分前辈宿儒、至交好友、往日同僚、学生弟子四个方面考察其交游情况。【关键词】高步瀛;交游;生平;考证高步瀛(187......
-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抗战时期边疆研究的特点与趋势
西南联大校门 资料图片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各界对边疆问题的关注也因形势的严峻、学术力量的空前集中而得以增强,边疆研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总体而言,主要表现如下:一、对边疆现实问题的研究加强 抗战前,中国学术界研究边疆问题大致采取两种路径:一是以顾颉刚为首的禹贡学......
-
〓 哲学概念三解
内容摘要:人们通常将“哲学”定义为“爱智慧”或“智慧的朋友”。显而易见,这样一种界定过于宽泛而失之具体。要准确而具体地把握什么是哲学,需要先明确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的问题,即人为什么要热爱和追寻智慧?二是“是什么”的问题,即“哲学”作为一种智慧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三是“怎么样”的问题,即“哲学原型”是什么?在这......
-
〓 《诗经·卫风·氓》“靡有朝矣”训诂商榷
【内容摘要】《氓》是《诗经·卫风》中的名篇,但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其中“靡有朝矣”的理解可谓纷繁。文章综合运用古代汉语语法、文字、音韵、训诂与古文献资料,比较互证的办法,考释了“靡有朝矣”一词的含义,对以前的训诂成说提出了质疑,认为“朝”通“调”。“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即早起晚睡,从未改变。【关 键 词】诗经;氓;靡有朝......
-
〓 国学博士论坛:论《恒先》的万物生成论
周耿,男,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讲师,2011年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毕业。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先秦道家人性论研究》。 博士导师:湖南大学教授张松辉 通讯评委:清华大学教授曹 峰 北京大学教授王中江 上博简《恒先》是一篇极有价值的道家类地下文献,学......
-
〓 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
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青州佛像的研究状况,着重研究了青州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的宁福寺、七级寺、广固南寺、兴国寺、白苟寺、张河间寺、成买寺、孙泰寺、大业寺;实地考察了龙兴寺造像、云门山石窟、驼山石窟、稷山造像、尧王山造像、广福寺地宫造像及胶南市大珠山三处小石窟,从而扩大了青州佛像研究的视野,并究其底蕴。一、考察之缘起 ......
-
〓 大陆地区博士论文丛刊
本丛书共一百册,系为我国文史哲类的博士论文,囊括了我国各名校博士生研究心血,举凡语文、历史、社会科学、哲学、宗教、艺 术类等专书均涵其中,是中华道统传承过程中一部重要历史巨献,具有庞大 的学术参考价值。并对两岸文化交流及了解起重要作用。(本丛书未曾於台湾以外地区出版)001 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002 魏晋南朝江......
-
〓 故事中的蛇
率然西方山中有蛇,头尾差大,有色五彩。人物触之者,中头则尾至,中尾则头至,中腰则头尾并至,名曰“率然”。会稽常山,最多此蛇。《孙子兵法》曰“将之三军,势如率然也”(出《神异经》)蛇丘东海有蛇丘,地险,多渐洳,众蛇居之,无人民,蛇或人头而蛇身。(出《方中记》)昆仑巨蛇昆仑西北有山,周回三万里,巨蛇绕之,得三周,蛇为长九万......
-
〓 台湾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一)
一、《汉学研究》29卷2期(2011年6月)【重写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新论】“重写文学史”导论──“经典性”重构与中国文学之新诠释(王瑷玲)《千载佳句》文本空间的建构及其意义(曹淑娟)从“搜奇猎异”到“休明之化”──由朱之蕃看晚明中韩使节文化书写的世界图像(廖肇亨)中西合璧的小说新体──清初耶稣会士马若瑟着〈梦美土记〉......
-
〓 古埃及、中国神话中蛇形象的比较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古埃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蛇的形象的问题。首先将两个神话系统中的蛇形象分成四类,然后在类别的基础上作了比较,发现它们的异同,并从宗教、传统思维等方面追溯其品类一一对应的原委,从神话的产生时代来解释两种神话中蛇神形象的不同的原因。【关键词】蛇;神话;古埃及;古中国【作者简介】曹萱(1979-)女,四川......
-
〓 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叶嘉莹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1945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国文系,自1954年开始,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其间先后被聘为台湾大学专任教授、台湾淡江大学及辅仁大学兼任教授,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90年被授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称号,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现担任......
-
〓 略谈北京钟楼的声学价值
重建于乾隆年间的北京钟楼有“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的声学效应,可使皇家“以时出治”,全城百姓“作息以时”。这种声学效应的形成是钟和楼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对钟楼声学效应的探讨,学界多从钟声的强度来分析其声音传远性,未能深入分析钟与钟楼自身的声学特性,更未涉及楼与钟的声学互动。古人以为“声与政通,硕大庞洪”,......
-
〓 三论“新子学”
学术创新是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积极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元典精神,解决当代文化发展中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根本上讲,“新子学”所关心的正是传统文化研究如何创新的问题。2012年10月,我们在《“新子学”构想》中全面论述了对当代诸子学发展的看法。2013年9月,又通过《再论“新子学”》集中探讨了“子学精神”。......
-
〓 胡适的朱熹研究
胡适早年未曾见他发表过有关朱熹的研究文字。在离开大陆后,自1950年至1961年间,据胡颂平编著的《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和胡适纪念馆编集的《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等材料的记载,胡适先生撰写了有关朱熹研究的论文、笔记和资料摘录等共计八篇,即:Δ朱子与经商(1950.1.5摘记卡片)Δ朱子语类的历史(1950.1.8......
-
〓 《论语》“忠”“恕”本义考
【内容提要】《论语》流传广而影响巨,但其中体现重要思想之“忠”、“恕”二字却始终未得确解,本文从文字学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诠释,与历来注释不同,对《说文解字》亦提出不同看法。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孔子思想以及《论语》之相关内容将有重要启发。【关 键 词】《论语》;忠;恕【作者简介】毕宝魁,男,1952年生,辽宁铁岭人,现为辽宁大......
-
〓 中原根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意义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原地处我国中心地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要传承弘扬中原文化,充分保护和科学利用全球华人根亲文化资源;培育具有中原风貌、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打造文化创新发展区。”如何发掘包括根文化......
-
〓 清代布衣诗人张晋
张晋(1764—1819)是清乾隆嘉庆年间享誉三晋的布衣诗人,原名张光晋,字隽三,山西阳城人。其父系清代著名数学家、藏书家张敦仁的族叔张树佳,张树佳为乾隆年间拔贡,曾任夏县、榆社教谕和潞安府教授,是一个岁俸不足以生活、身后不余一钱的学官。张晋出生于贫寒读书人家庭,弱冠应童子试,府院县皆第一,时有“小三元”之美誉。中秀才......
-
〓 四首回乡诗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五
有这样几首小诗,他们的题材相类,抒发的情感也相似。一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1】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另一是苏轼的两首诗:【2】《逍遥堂别子由》别期渐近不堪闻, 风雨萧萧......
-
〓 今天如何吟唱古典诗词
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艺术特点可以清楚地看到: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在艺术审美层面的有机结合,是人类通过有声语言表达自身情感体验最自然的艺术形式。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诗经》三百零五篇,孔子用琴、瑟等来伴奏、歌唱,也用来教育学生。《墨子·公孟》中“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