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港台国学类学术会议信息(五十五)
2015·8——2015·1、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時間:2015年8月4日至5日(週二至週三)地點: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思源文博基金聯 絡 人:阮小姐,Tel: +886-2-2361-9132#402;E-mail:cljuan@ncl.edu.tw連結網......
-
〓 大道和生学
20年前,我到北京参加“孔子诞辰2545周年纪念与国际学术讨论会”,并在会上发表《“和为贵”新论——儒家与现代化》一文,明确地提出了“和生学”,受到出席会议的代表们广泛关注。大致同时,先后有冯友兰先生提出“仇必和而解”,张岱年先生提出“兼和”,张立文先生提出“和合学”等,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风气。......
-
〓 台湾文史类学会简介之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
作者简介:陈友冰:安徽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安徽大学、台湾大学客座教授。台湾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会”,是全台文学研究成立时间较早、规模最大、与会人员最多的一个研究会。它成立于1979年4月29日,两年举行一次年会和换届改选。第一任和续任会长为黄永武教授。最盛时会员人数达230多人。学会的主要工作一是与高校合作,每年举行一......
-
〓 读史札记:徽商的教子与嫁女
教子、嫁女,人之常事。但不同的人由于价值观不同,教子与嫁女的做法就会千差万别。近来检阅有关史籍,发现几条徽商教子嫁女的材料,很有意思,读来也颇能发人深思。 清代嘉庆年间的许仁,字静夫,号耕余,徽州歙县人。他从小聪颖好学,因家境贫苦,只得弃儒经商。许仁贾而好儒,经商之余,仍然孜孜不倦地读书,“夜执卷吟哦,每......
-
〓 栗谷经学思想研究
一“经学”是由考订、研究、传授、发明儒家所推崇的几部上古典籍而成立、发展起来的。相传孔子删定“六经”,即:《诗》、《书》、《易》、《礼》(《仪礼》)、《春秋》、《乐》,始有“经”目。先秦诸儒,如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以及荀卿等,传授、发明“六经”思想,开“经学”之先河。至汉代,经学昌明,名家辈出,从而发......
-
〓 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孙中山先生为当时中国的积贫积弱痛心疾首,第......
-
〓 曹山本寂禅师的禅法思想
内容提要:曹山本寂为曹洞宗的创建者之一,他发展并完善了由洞山良价开创的曹洞宗基本理论。本文对曹山的五位君臣、五相偈、三种堕等理论及其机缘语句进行了具体的解释,指出对自由的极端追求才是曹洞宗的真精神,而这一精神是建立在以自性为唯一真宰的基础之上的。这一特征与南岳一系十分接近,表明直到曹山时期,曹洞宗仍然未改属青原。关键词......
-
〓 裘锡圭: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
郭店竹简清华简上博藏楚竹书银雀山汉墓竹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根据学界已有的认识和研究成果,简单谈谈出土文献与古典学重建的关系。我国学术界使用“古典学”这个词,是晚近的事,大家对它的理解恐怕并不一致。我所理解的“古典学”,系指对于蕴含着中华文明源头的先秦典籍的整理和研究。我们过去虽然没有用“古典学”这个名称,但是实......
-
〓 方勇:再论“新子学”
自半年前我在《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新子学”构想》一文以来,学术界对“新子学”的讨论一直很活跃。诸多研究领域的学者从不同角度阐发了精到的看法,令我深受鼓舞。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我对“新子学”的内涵做了新的思考。现拟对部分问题作进一步阐述,以期引起更深层的讨论,深化对“新子学”发展问题的理解。“新子学”的深......
-
〓 荆培运:典史探微
时民间无积聚,贼(对黄巢起义军的贬称)掠人为粮,生投于碓硙,并骨食之,号给粮处曰“舂磨寨”。 ——《资治通鉴》卷225 我们无意用历史的苦难来为现实的弊端辩护,制造庸人的恐惧,吓阻对社会的改革。我们只想概略地展示,在长达3000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民能吃饱肚子安枕无忧的日子,不过300年! “成......
-
〓 国学漫谈:《大清会典》的形成
清朝享国268年,其行政体系、法律制度等方面都达到了古代中国的高峰,而这些制度也进一步对其长治久安提供了保障,其中《大清会典》的编纂,就是清朝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清代官方事务,无论案件审理还是行政处置,均讲究于法有据。其中前者以大清律例及各类地区律例为基准,而后者则以会典与部院则例为准绳。关于会典,目前存世有康熙、雍正......
-
〓 孝与廉
一 孝与廉首先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两个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亲祖的伦理义务与伦理行为的称谓。而廉则是官员克己奉公、廉洁不贪的道德义务与品德。这是分别处理家庭家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道德。从中国道德德目的演变发展来看,孝出现地比较早,最初在周代,孝作为一种观念与美德已经大行于天下。孝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
-
〓 《古诗十九首》与党锢之祸
《古诗十九首》论者多谓为东汉末的作品,其思想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写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一类写中下层知识分子的失志伤时之感。前一类内容相对单纯,后一类则较为复杂,涉及若干方面。如一般文学史指出的,有仕宦失意,荣名盼早;人生易逝,及时行乐;知音难觅,世态炎凉等等。在这一类作品中,悲叹人生,谈论死亡是一个突出......
-
〓 试论《易经》六十四卦画的历法功能——兼对陶寺镇古观象台遗址发掘报告的一点质疑
二千多年来,人们对《易经》的研究从未间断过。对《易经》六十四卦画、三百八十四卦爻的意义也有多种推测和诠释。众说纷纭之中,就有清代学者章学诚主张的“六经皆史”一说。他认为《易经》“为王者改制之钜典,事与治历明时相表里”、“大挠未造甲子以前,羲农即以卦画为历象,所谓天人合于一也”。章学诚承继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六经皆史”,......
-
〓 玄高从学佛陀跋陀罗的一桩公案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玄高是否曾经从学佛陀跋陀罗(觉贤)一案的破解,对于佛陀跋陀罗离开长安与到达建康的时间、鸠摩罗什的卒年、法显回国后的经历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解答,纠正了前人的某些缺失,提出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假说。关键词:玄高;觉贤;鸠摩罗什;禅玄高(402-444)是否从学佛陀跋陀罗(359-429),是中国禅学史......
-
〓 四十年来中国大陆对外国佛教研究综述
佛教产生于印度,于一世纪时传入中国。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就引起了士大夫和佛教僧人的兴趣,于是译经注疏,探究义理一直不绝,开邕了中国人对外国佛教研究的事业,经两晋南北朝诸家的努力隋唐时期达到了高峰。与此同时,还有不少僧人和佛教徒为了寻求真谛,西行印度,朝圣求法,他们将沿途所见,缀以成书,撰成《佛国记》、《大唐西域记》等著名......
-
〓 宋人绝句清赏之二十
三衢道中 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曾几(1085–1166)字吉甫、志甫,号茶山居士,谥号文清。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其父曾准,刻苦好学,才华横溢,与理学家周敦颐为友,曾任集庆军节度推官,蓝田知县。曾几长兄弼、次......
-
〓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东西方文化的两朵瑰丽之花
位于伦敦泰晤士河畔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一座专为欣赏、研究莎士比亚及其同时代优秀剧作家作品的剧场,是在17世纪剧院原址附近重建的,并恢复了原剧院的风格原貌。剧院为露天设计,观众可以站在舞台前观赏。莎士比亚环球剧院外观 饶 翔摄上海昆剧团《紫钗记》剧照【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②——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
-
〓 中国诗歌中的“鸡鸣”情结
中国诗歌是一套由众多意象组接而成的复系统。由于文化、文学等因素的积淀,每一个意象都具有其特定的意指。中国诗歌又是以抒情为主, 所以意象的运用也便表达出一定的情感。“ 鸡鸣” 就是这样一种典型的以声传情的意象。雄鸡为司晨之禽, 其鸣能够报晓。在“欢娱嫌夜短” 的欢爱男女的眼中, 报晓之鸡便成了可憎之物。南朝乐府《读曲歌》......
-
〓 量子力学与李白诗歌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诗人和文学家。《春夜宴桃李园序》是李白的散文名篇。在春光明媚的夜晚,李白与诸从弟聚会赋诗。李白撰写诗序。该诗序神思灵动,文字优美,句无虚设,全篇仅百余字,请大家共赏。 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