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五)
2015·9——2015·1、东洋史研究第74卷第2号时间:2015年9月出版单位:京都:东洋史研究会内容简介:【论说】北周侍卫考——游牧官制との关系をめぐって(会田大辅)河西と代北——九世纪前半の唐北边藩鎭と游牧兵(村井恭子)直睿思殿と承受官——北宋末の宦官官职(藤本猛)首都の地位を夺われた南京——『洪武京城图志』研......
-
〓 宋人绝句鉴赏之六
江上王安石江上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晚年退居江宁城东门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之间的“半山园”,饱览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咏物摹景的即兴小诗,往往诗意清新,构思新颍,字句洗练,艺术上达到一种炉火纯青的地步,被后人称为半山体(安石晚年自称半山老人,号其居室为半山堂),颇受两宋一些诗人......
-
〓 以史为鉴:学者的良知与担当
(一)我在《孔子学刊》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发表一篇长文《古文尚书真伪与病态学术——与房德邻、姜广辉、钱宗武三位先生商榷》(后文简称《古文尚书真伪》)。收到刊物后,我发现其中存在一处疏漏。于是给主编杨朝明先生发邮件告知此事。杨先生建议我写一篇文章(发表在孔子研究院网站上),一是介绍这篇长文的写作大意,二是向......
-
〓 畲族民歌与畲族文化
畲族对歌会 2006年5月20日,畲族民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族人自称“山哈”,“山子”“山地人”,意思是山里的客人。畲族人口较少,散居在闽东、浙南、皖东南、赣东、黔东南、粤东、湘东南等地的山腰和坡地,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胡适说:“过去种种,上......
-
〓 解决史学的公众本位问题公众史学:与公众相关联的史学体系
推动史学普及,使史学走向公众,一直是史学界思考的问题。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兴起了公共史学。这种公共史学是指在公共领域应用的实用史学,主要涉及三大领域:博物馆、历史遗址、历史剧制作等与史学关系密切的领域;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制定等公共领域;家族、公司等私人领域。美国公共史学其实仍是史家本位,强调史学的应用服务,目的是在......
-
〓 陈虎:倒影回声话屈原
又到端午节。看罢杨雨新著《魂兮归来——听杨雨讲屈原》,眼前浮现的是,一位清癯飘逸的风雨夜行人,在这传统的节日里永恒而坚定地走着。两千多年来,作为中华民族之魂,屈原是一个常说常新、永远也说不尽的话题。 从汉代开始,历朝历代无数的读者和学者,被屈原那神奇瑰丽的文字所征服,被他深厚而浪漫的内心情感所感动,试图深......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十)
2014·3—2014·121、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の世界:一九二〇、三〇年代上海のリアリティ出版时间:2014年10月作者:城山拓也 著出版单位:东京:勉诚出版内容简介:序章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研究の可能性第一章张资平と憧れの近代―『资平小说集』と『资平自选集』第二章刘吶鴎の出版事业―第一线书店から水沫书店までの歩み第三......
-
〓 孙中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强国梦
——孙中山的儒学观与传统道德继承论
我国以孔孟儒家学说为主流的文化形成传统,与社会教育、道德行为、个人前途紧密结合,在独尊儒术的两千余年间,潜移默化,规范了世代国人的思想道德。传统文化的功能及其影响力,绝对不可小觑。近代以来,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批儒士出身、笃信程朱理学、热心经世的带兵官,之所以能铲除洋不洋土不土的洪杨“拜上帝”会(拜上帝教),其宣之于众的......
-
〓 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
大地湾遗址出土陶器大地湾遗址出土陶器 中华民族是多元的,华夏文明是多源的。甘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资源宝库,其文化资源绵延不绝,成为华夏文明起源和繁荣发展的重要见证和典型标志之一。有关伏羲的神话、传世资料与考古发现的互证为探索华夏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伏羲是“人文始祖”,由于有丰富的远古神话和文献记载,伏羲文......
-
〓 史海钩沉:隋炀帝与中国古代自然灾害防治
2013年扬州隋炀帝墓的发现又一次引起人们对这位争议颇多的封建帝王的关注。自隋朝灭亡以降,古今学者大都将隋炀帝简单地视为荒淫暴虐的典型。近年来,有关隋炀帝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一些学者开始摆脱简单化倾向,对隋炀帝统一中国、营建东都与开凿大运河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订和评价。实际上,在防治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国......
-
〓 《琵琶行》:“瑟瑟”还是“索索”
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为其贬谪江州后所作,该诗写人写己,道出宦海浮沉的悲凉,可以说是千古名篇。收入中学课本后,更是被现代人传诵。其中开篇“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中“瑟瑟”一词,古来大多训为萧瑟。明代杨慎始有新解,他在《丹铅总录》中举出白居易其他诗中用“瑟瑟”的句子,如《莫江曲》“一道残阳照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 论二十世纪西方小说人物的自我形态
寻找自我是一个极为古老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以“认识你自己”作为人类探索知识的最高境界。然而,人们曾经在神性的光环中迷失了自我,在英雄的庇护下舍弃了自我。到了二十世纪初,随着尼采的一声呐喊“上帝死了”,西方人在强烈的阵痛中体验到了“被抛弃到自身之上”以后的自由和苦恼。在这个神性趋于失落、英雄时代走向完结的不幸时......
-
〓 史海钩沉:“僮”在宋时就是民族称谓
早在五十年代,壮族学者黄现璠教授就指出:“僮”(壮族旧称)是南宋时的民族称谓。后来,他在1988年出版的《壮族通史》中说明“壮(僮)旧史书作‘僮’或‘撞’”时,曾引用“(南宋)淳祐间,宜州丁壮有:土丁、民丁、保丁、义丁、效丁、撞丁,共九千余人,而撞丁可用”一说。该史料源自南宋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李曾伯淳祐年间所上......
-
〓 清:玄学语境中的美
“清”,是中国古典美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清”其所指涉的中国美学经验在学理上还需要进一步地厘清和敞开。 玄学美学中的“清”源于道家。老子云:“天得一以清”(《道德经·三十九》),指天因“得一”而清,也就是天得了道而显得清澈澄明。《庄子集释·天地》(卷五):“夫道,渊乎其居也,漻乎其清也。”其后疏曰:“......
-
〓 面向世界的儒学:第二次启蒙
近代西方第一次启蒙运动摆脱了神学,解放了自我,抬高了理性,因而促进了科学与民主,推动了世界现代化事业。同时,信仰和道德被贬抑,资本释放了贪欲,自我成为新的上帝,理性成为双刃剑,人沦落为金钱、权力、野心的奴隶。虽然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剧,而利益集团仍然迷恋弱肉强食和斗争哲学,世界很不太平,面临诸多危险。因此有识......
-
〓 历史透视:国外近代地图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冲击
一国地图绘制的精细和地图学的发达,是国家进步和民族自信的表现。国民不知边界四维则不知开拓进取,政府不明“版籍”“图册”则不明守土保民之责任所在。一国“版籍”“图册”的丰富和完备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其粗疏和散失则标志着国之衰亡。而追求天文地理的精细图示,可以促进一国实学的发展,培养国民科学、严谨、务实的学风。一......
-
〓 守伦理重修养讲规矩古代家训中的官德教育
加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官德教育,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水平,可以从中国古代传统官德教育中吸取智慧。自古至今,中华民族都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中积累了丰富的家庭官德教育经验。家训是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也可以称之为家规、家范、家法、庭训和庭诰等。家训是长辈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和训示,也包括兄妹......
-
〓 高应乾及其《白鹤梁观石鱼》诗的时代考断
内容提要:通过反复审读原诗,并且广泛查证原始文献和相关记载,本文认为,晚清以来《八琼室金石补正》、同治《涪州志》、《全宋诗》、《宋代蜀诗辑存》诸书相沿已久、均作宋人宋诗加以收录的高应乾及其《白鹤梁观石鱼》一诗,实为清人清诗。关键词:高应乾;《白鹤梁观石鱼》;时代高应乾诗,今存一首,题为《白鹤梁观石鱼》:“访胜及春游,双......
-
〓 中国历史分期新论
【摘要】五形态说形成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作为大陆史学指导思想长达60多年,至今其问题逐渐显现:一是分期标准的简单化、公式化和绝对化;二是集中于生产方式和阶级斗争,对历史缺乏深入具体的分析和全面系统的概括,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范式与现代社会观念相差较远,不符合......
-
〓 荀子的名辩思想及与文学思想的关联
【内容摘要】《荀子》中的“言”与“辩”、“名”等词指语言活动及其成果,与后世“文章”和“文学”形态接近。所以名辩思想虽然并不是纯粹的文学思辨,但可以作为元文学理论直通荀子文学思想。考察荀子“言辩”和“正名”观点,可以看出他的名辩思想并不具备纯粹的名理思辨特征,而主要是要给言说强加了一种礼学规范;言辩的核心是“正道辩奸”......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