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农民须“在场”:近代乡村教育改革的镜鉴
“乡村”是“农村”的代名词。作为一个以农立国的社会,乡村和农民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体,农民子弟自然是乡村教育的主体,这是不言自明的。然而,在近代中国乡村教育改革中,农民却缺席了,而且这种情况延续了很长时间。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
-
〓 海洋与古希腊文明
十六世纪欧洲人的航海罗盘公元前6世纪雅典人的船 编者按:欧洲古代文明是在大海中孕育出来的。在过去的500多年中,一个又一个欧洲强国先后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主角:16世纪有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有“海上马车夫”荷兰,19世纪有“日不落帝国”英国。纵观历史,可以发现,这些国家既是世界大国,更是海洋强国......
-
〓 北方游牧文化浸染下的唐诗
从军行中国从历史上看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国度。在古代广袤的北方草原上,数千年来一直活跃着多个游牧民族政权。他们无论南下还是西迁,都会给中原乃至世界带来震荡,由此影响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和进程。刘迎胜教授认为:“中国南方民族一般只形成分散的、实力有限的地域性集团,很少对中国历史的全局发生影响。而北方草原民族则不同,他们常常形......
-
〓 章学诚“切人事”说的思想贡献
迄今为止,有关章学诚的研究,都以“六经皆史”为其标志性学术贡献。然而,众所周知,“六经皆史”说并非章学诚首创。虽然此说与彼说语境不同,内涵不一,但以此作为章学诚的独到思想贡献,似仍值得商榷。其实,细读章学诚丰硕学说,可以发现,其理论重心最后落实在“切人事”的论说上,这才是他最具创见的思想贡献。“六经皆史”的“史”是什么......
-
〓 中国,西方的“他者”或并非“他者”
就普通的观点来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近代,异己的西方,凭借其坚船利炮以及其背后的文化、制度,打乱了中国发展的道路,中国被迫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求独立、发展而不得不向西方学习,由“师夷长技”到“变法”,再到“德先生”和“赛先生”,由“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全盘西化”,可惜学生没有超过老师,反而总......
-
〓 仁义之道——中国传统社会之信仰
近几十年来,中国人的信仰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受一些外来学说的影响,有人认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信仰的国度之一,还有人据此对中国的未来作出悲观的判断。揆诸史实,说中国历史上没有西方基督教式的宗教信仰则可,断言中国古代没有自己的信仰则实在令人不敢苟同。除了宗教信仰,还有文化信仰,是对某种文化价值的体认、信奉和遵循......
-
〓 中国文学与武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可行性初探
内容提要:本论文从跨学科的基本问题切入,首先理清武术与武学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结合对中国文学与武学的对照与探究,将武学总结为一门研究武术的学问。然后阐述了武学与文学的相关可比性。并说明武学与文学具有共同的“文心”与“诗心”的跨学科联系,得出文学与武学跨学科研究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的结论。关键词:跨学科;武术;武学;文学;可比......
-
〓 读史札记:唐代文人廉政思想的现代意义
唐代的繁荣与大力倡导廉洁政治息息相关,修纂《唐律疏议》,对官吏贪污贿赂作了严密规定,从而与官吏铨选、考课、监察制度一起,构成了行之有效的廉政机制。一批廉洁奉公的士大夫文人应时而生,比如盛唐的卢怀慎、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中唐中兴时期的杜黄裳、钱徽、白居易、韦夏卿等。他们以社稷为重,崇德尚俭,勤政为民,并对廉洁从政多有思......
-
〓 高本汉:一个瑞典人对中国学界的重大影响
高本汉(Bernhard·Karlgren,1889—1978年)不仅是19世纪以来瑞典最杰出的学者,也是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汉学家。高本汉以毕生精力研治中国文化,尤其致力于汉语音韵训话的探究。他花费数十年时间,根据古代韵书、韵图和现代汉语方言,以及日本、越南、朝鲜诸国语言中汉语借词的译音,重新构拟了以唐代长安方言......
-
〓 留住“读书的声音”——关于中华吟诵传承与推广的调研与思考
图1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地区分布(人数)图2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年龄分布图3 直接采录吟诵传人的私塾学习情况(人数)图4 吟诵影音的文体分布情况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吟诵是汉诗文的传统读法,自古读书皆吟诵,以前所谓“读书声”,今天称为“吟诵”。千年以来,吟诵在学堂里和文人之间代代相传。而近百年来随着教育......
-
〓 深度关度:摆正“教学中心地位”高校必须彻底去行政化
CFP 编者按 教学是高校的正业和本业,这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但它又那么沉重,因为现实留给人们的印象是,教学压根儿就没在高校占据中心位置,而且越是重点大学,教学就越靠边儿站。本文作者从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创收轻教学、重外延建设轻内涵发展”等问题中抽离出来,从学术与行政的关系这一视角进行考察和探......
-
〓 读史札记:18世纪中国被忽视的忧患意识
《乾隆南巡图卷》(局部) 18世纪中国的康乾盛世,特别是1759年清朝统一新疆后出现的“全盛”局面,无论是在疆域版图上,还是在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统治能力、文化繁荣程度上,都远远超越前代,创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繁荣昌盛的奇迹,正如时人所谓“轹古凌今,遘史册罕逢之盛世”(于敏中:《素余堂集》卷25,《贺平定西域表》)。而......
-
〓 朱熹楚辞研究的转型意义
在楚辞学史上,洪兴祖的《楚辞补注》继承汉唐以来楚辞学的研究路径,注重对文字、音韵的诠释,而朱熹的《楚辞集注》则把重点放在义理的阐发上,开辟了一条研究的新路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楚辞集注》“大旨在以灵均寓放逐宗臣之感,以宋玉《招魂》抒故旧之悲耳,固不必于笺释音叶之间规规争其得失矣”,这个总结是准确的。朱熹楚辞学......
-
〓 专家论坛:唐宋时期经济增长的大国效应
唐朝繁荣的海运场景。资料图片唐宋时期(公元618~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世界大国经济发展的典范。这一时期中国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由此形成庞大的市场规模、产业规模和经济规模。这些规模因素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从而表现出明显的大国效应。初始条件:人口众多和土地辽阔从唐宋时期的初始状况看,人口众多和......
-
〓 夜市经济: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经济形态
图为明代绘画《海内奇观·杭州北关夜市图》。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明万历时期杭州武林门外灯火通明、通宵达旦、热闹非凡的夜市景象。 日入为夜,买卖之所为市。夜市与“日市”相对,是指从黄昏到黎明时间段的商品劳务交易活动。秦汉以来的古代中国社会严格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规律,就城市商业和市场而言,市场是封闭性的,日......
-
〓 清代州县讼案和基层的司法运作——以黄岩诉讼档案为研究中心
摘要:近年发现并整理出版的浙江黄岩县诉讼档案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基层司法运作的风貌。一方面,档案表明,尽管《大清律例》对违法行为明文规定给予惩处,但这些法律在基层社会很少甚至没有得到遵照、执行;另一方面,尽管调解被认为是清代法律的重要传统,但许多案件表明,基层的调解纠纷并不总是有效。知县强制大部分当事人自行理处纠纷,但......
-
〓 论衡学苑:从儒学认识今人精神历史来由
习近平同志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孔子、研究儒学,是认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认识当今中国人精神世界历史来由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我们对儒学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把握儒学的发展历程和对今人精神的深刻影响。儒家是春......
-
〓 一家之言:“礼仪之邦”抑或“礼义之邦”考论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化不仅绵延流长,而且博大深厚,从而以独树一帜的鲜明特色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而论其底蕴,礼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涵,甚至被视为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或表征。钱穆先生认为,礼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中国的核心思想就是‘礼’”。柳诒徵先生在《国史要义》中也强......
-
〓 宋人绝句鉴赏之五
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晚号半山,谥号“文”,世称王文公,自号临川先生。晚年封荆国公,世称临川先生又称王荆公,江西临川盐阜岭(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杰出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宋仁......
-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十五)
2014·4——2014·6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2分出版时间:2014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马王堆《辟兵图》研究(黄儒宣) 武功、武学、武艺、武侠:明代士人的习武风尚与异类交游(王鸿泰) 长江图上的线索: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历史变迁(陈熙远) 2、《人社东华》电子......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