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清乾隆,铜鎏金嵌宝石天鸡摆件 (一对),高19.5cm据《周礼》记载,早在商周时期,其就作为重要礼器用于祭祀,但这类器型经过宋代的复古,直到明清时期才真正发展成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故宫所藏的“清乾隆掐丝珐琅天鸡尊”,器型为一天鸡作立身翘首状,背负螭耳尊,足登镂空双轮,长尾下垂,内侧立一铜镀金小天鸡。天鸡是瑞兽,天鸡负尊......
-
〓 中国文学与武学的跨学科研究之可行性初探
内容提要:本论文从跨学科的基本问题切入,首先理清武术与武学的区别与联系,然后结合对中国文学与武学的对照与探究,将武学总结为一门研究武术的学问。然后阐述了武学与文学的相关可比性。并说明武学与文学具有共同的“文心”与“诗心”的跨学科联系,得出文学与武学跨学科研究不仅可行而且必要的结论。关键词:跨学科;武术;武学;文学;可比......
-
〓 张京华:湘学的源头与湖南的贡献
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初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影响整个东亚五国近千年的宋明理学的开山人物,是继屈原之后,王夫之、曾国藩之前,湖南本土人杰中的佼佼者。周敦颐是湖南永州道县人,宋代为道州营道县营乐里,世称“濂溪故里”。周敦颐本人又曾在今湖南境内任桂阳县令、永州通判、邵州知州、郴州知府,至今......
-
〓 阳明心学的主体性之维
主体性一般指人的自我意识及人的主动、能动、自主、自由和创造等特性,它既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据,又是其所具有的性质。人的主体性自觉有个漫长的渐进过程,生当明朝中叶的王阳明,适逢社会新旧转型的大时代,他创立的心学体系以建构人的道德主体性为旨归,其主要范畴和命题均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一、“心即理”的价值主体正德初,阳明因冒犯阉党......
-
〓 《春秋》与殷墟甲骨文
《诗》《书》《礼》《易》《春秋》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献,记载着商周两代的重大事件、典章制度、诗歌礼仪、社会生活,堪称华夏民族的“圣经”,汉唐以来被儒家奉为经典。其中,《春秋》是东周时代的鲁史,也是我国保存至今的第一部史书。自战国至清代,学者一直为《春秋》及其三传(《左氏》《公羊》《谷梁》)作注疏,训诂字句,阐释......
-
〓 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
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讨论了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问题。特别指出今天中国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应当将自己文化中的一些合理的东西输送出去,以有利于人类社会之发展、进步。今日中国文化实际上是在五、六千年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吸收各民族、各国家、各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共同体。而在这漫长......
-
〓 敦煌语言文学文献:探源寻迹话今用
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景云二年(711)赐沙州刺史能昌仁敕》局部清末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六万多件敦煌遗书,其中包括数量浩繁的语言文学文献资料。举其要者,语言方面如失传已久的《切韵》系韵书,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字样学著作《正名要录》,我国最早的民间俗语词词典《字宝》,最早的名物词词典《俗务要名林》;文学方面如我国最早的词......
-
〓 《论语》别解七则
“学而时习之” 作为《论语》的首章,“学而时习之”历来为注家所重视。钱穆先生《论语新解》云:“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这个说......
-
〓 萧放:一年之计在于春
杨柳青年画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生命勃发的季节,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我们从冬至开始描画着梅花消寒图,吟诵着数九的歌谣,经历小寒大寒节气的苦寒之后,终于迎来立春节气。春天是充满神性与灵性的季节,人与万物的生命都离不开“春”的促动。春天一年中习俗信仰与仪式表演最集中。迎春由于立春是春天到来的标志时间,中国传统社会一向重视......
-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文化问题一直萦绕于国人的心头。这根源于在经济全球化这个舞台,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日益成为民族走向世界的突出标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个民族如何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展示给世界?又如何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接受他者文化?如何在文化的交互激荡中既守护住自己的传统又拥有创造的活力?这些问题归结......
-
〓 海德堡大学汉学系
一、历史在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隶属于东方学和古代文化研究学院的汉学系,是一个年轻的系科。它的古代汉学专业建立于1962年秋冬学期。根据德国的大学体制,教授是一切教学和行政活动的中心。任何一个系科专业的建立,均以教授职位的设置为标志。主任教授(C 4级)为当然的系主任。海德堡大学汉学系的首位主任教授......
-
〓 以传统为本体以西学为方法——由“士绅”“名流”“精英”称谓谈起
近年来,随着对中国传统社会稳定延续之自发社会根源研究的深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士”,特别是明清时期的所谓“士绅”“绅衿”“乡绅”等阶层越来越引起中外学者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在相关译著及论著中,因研究者或译者的不同理解,这一阶层被冠以“绅士”“士绅”“乡绅”“名流”“精英”等不同的称谓,并经常混用,对其层次的划分与定位......
-
〓 国学博士论坛:诸葛亮的暂隐选择及影响
蒋波,男,湘潭大学历史系讲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 博士导师:西北大学教授 余华青 通讯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子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瑞全 “仕”或“隐”是古代士人的两种主要人生选择,同时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他......
-
〓 出船山记
导言 王船山思想博大精深,论述别开生面,堪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媲美,亦如侯外庐先生所说,可以与费尔巴哈“并辉千秋”。 湖南作为船山的家乡、船山思想的发源地,一直注重研究和传播船山思想,并与民族复兴、国家图强的时代呼声紧密结合,为传承、发展、创新湖湘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船山学的研究在全......
-
〓 论一百年来中国画的两个转型期
中国是艺术大国,中国画的隆盛与衍变是中国文化艺术史上最壮观的一幕:就与历史行程的比较而言,可说一代有一代的国画风貌,正如一代有一代的学术一样;一定历史时期如果没有另外的画种、画风、画学相互激荡,占据主流地位的画种、画学内部,便会分裂、内耗、乃至自蔽。更何况一个大时代的来临!中国画的转型与20世纪的时代大变革风云际会。 ......
-
〓 古琴艺术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表现
一琴,亦谓“七弦琴”,俗称“古琴”。据古籍记载,相传古琴的创制者是远古时期的神农、伏羲、尧、舜等。甲骨文中,音乐的“乐”字就是以丝弦张附在木器上的象形。这说明早在甲骨文产生以前,人们就使用了琴、瑟之类的乐器。我国现有最古老的文集《尚书》中,介绍当时的演奏方式是“搏拊琴瑟以咏”(《尚书·益稷》),即击器打着节拍,以琴瑟伴......
-
〓 牟宗三西方哲学“三系论”
内容提要:一般来讲,西方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对垒与双线并行发展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基本面貌。然而,牟宗三在这“一般”之中发现了“特别”。他不赞成这种“两系统说”,而以莱布尼兹为核心提出了“三系论”。以此“三系论”为根据,牟宗三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哲学的特征、精彩及不足。对牟宗三的......
-
〓 国学博士论坛:君统、宗统与家国关系
博士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彭永捷 通讯评委: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沈长云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钱 杭 与现代社会国与家在概念与功能上的简单二分不同,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基本社会单位的。家族比家庭复杂得多,它除了兼有家庭的功能之外,还具有家庭所没有的事业性质,承担着家庭所不能担负的社会功能,比家庭更强调延续性,等等。古......
-
〓 从生殖崇拜看《野有死麇》本义
摘要:《野有死麇》以歌谣的方式记录了先秦社会崇拜生殖神的文化背景,及在此掩饰下男女野合以求子嗣的活动。歌词描绘极似民间残留“棒槌会”的过程,考证“白茅、怀春”等关键词,知诗为反映生殖崇拜的民间歌谣无疑。关键词:《野有死麇》;白茅;怀春;生殖民俗《野有死麇》的题旨,历来有很多中说法,主要有三个体系:一是以礼教传统释义,如......
-
〓 简论儒家生命伦理学“四原则”
文摘:儒学能否复兴的关键取决于其理论的解释力,对现实的建构力,以及其对西方文化的比较优势等三大方面。本文尝试的是在生命伦理学和医学领域中探讨儒学的解释与建构力,以及其比较优势。(1):“由大量相互冲突的初始原则构成的”西方生命伦理学,当其被拿来并原封不动地进入中国临床医学,且成为中国临床伦理活动的指导原则时,必会引发诸......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