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博士论坛:诸葛亮的暂隐选择及影响
蒋波,男,湘潭大学历史系讲师,2012年博士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秦汉时期的隐逸现象及相关问题研究》。 博士导师:西北大学教授 余华青 通讯评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王子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邓瑞全 “仕”或“隐”是古代士人的两种主要人生选择,同时由于实际情况的变化,他......
-
〓 山人现象与中晚明文学的娱乐化
内容提要:本文立足于中晚明这个特殊时期,把山人现象作为一个突出的问题提出来具体阐述,意在研究山人现象与中晚明时期文学娱乐化倾向的关系。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山人现象在中晚明时期特别突出,并分析中晚明时期文学的娱乐化倾向;第二部分阐述受中晚明时期文学的娱乐化的影响,山人表现出顺应时代潮流的生存方式;第三部分为小结......
-
〓 刘梦溪:如何评价儒学的历史地位
百年中国,再没有其他学说像儒家思想这样,经历了如此长时间的反复跌宕和严峻拷问。 蔡元培先生是何等样人,中国现代教育泰斗的称谓,他比任何人都当之无愧。但他不赞成读经,致使被请来与之共襄民国初立之教部的马一浮离他而去。当然不伤友情,十五年后蔡先生出掌北京大学,又礼聘马先生担任文科学长。马先生的回复是:“礼有来......
-
〓 信史与史传文学的异同——从“三国”的“史”与“文”说起
自明清以来,大众对于国史最熟悉的段落,大概是“三国”;最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可能是“桃园结义”“三顾茅庐”“赤壁大战”;最倾注爱憎情感的历史人物,大约为刘备、诸葛亮、曹操。这可以称之为“三国文化效应”,而引发此种效应主要得力于元末明初罗贯中所写的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既不像《东周列国志》那样对史事作忠实的通......
-
〓 港台主要汉学杂志近期目录(十五)
2014·4——2014·61、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5本第2分出版时间:2014年6月出版单位: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容简介:马王堆《辟兵图》研究(黄儒宣) 武功、武学、武艺、武侠:明代士人的习武风尚与异类交游(王鸿泰) 长江图上的线索: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历史变迁(陈熙远) 2、《人社东华》电子......
-
〓 经籍训诂札记二则
【摘要】:《庄子·秋水》是中国文学经典中的名篇,文章运用古代汉语之文字、音韵、训诂之法考释了《秋水》篇中“规规”的确切含义。既对成玄英的训诂成说提出了质疑,又对清人王先谦的训释做了申补。《论语》流传至今,有关其著作达千种之多,可谓“汗牛充栋”。但对《论语·微子》“何德之衰”的训诂不尽一致,且存在一些疑问。文章结合具体的......
-
〓 《史记》与中国文明
历史上的华夏民族很可能来自遥远的西亚——“四海之内”最早当指两河流域或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状况,而象“神州”、“天子”、“神明华胄”一类的观念亦与希伯来文化若合符节。这支神秘的民族将太阴历、青铜器制作工艺以及一种杂糅祖先崇拜的原始一神教带到了东亚,其迁徙路线由上古寻根文学《穆天子传》可以推知大概。周人集华夏文化之大成,与犹......
-
〓 荆培运:《孙子兵法》的再利用
历史上,《孙子兵法》作为“东方兵学圣典”,曾培育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如韩信、曹操、杜预、李靖、岳飞、刘基等,都是孙子的忠实信徒和得意门生。也有一些人,本来很会打仗,却从没读过《孙子兵法》甚至没有读过书,等读过了,反而不会打了。这没有什么奇怪的,《孙子兵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一部“把话说绝了”的战略学著作,不是战术......
-
〓 “道法自然”的人性论解读
学者们一般认为,“道法自然”的本义就是道效法它自己的样子,如任继愈《老子绎读》、张松辉《老子译注与解析》等。王中江先生则两次在《光明日报·国学》版撰文(《“道”何以要“法”“自然”》《老子的“道法自然”》)指出:这一解释没有注意到老子所说的“自然”只是“万物”和“百姓”的属性与活动方式,并且缺乏更深的哲学意义。“道法自......
-
〓 早期中国山水画空间意识发展浅探
艺术中空间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都受其相应时代的美学思想的制约,反映出一定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远古先民在陶器纹饰中表现出了活泼严峻或开放流动的空间转换;夏商青铜饕餮则寓神秘、狞厉的空间氛围于强弱、高低、节奏变化的线条中;“庭院深深深几许”的古建筑将有机整体的空间转化为平面铺展的时间进程,以求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楚汉艺术把空......
-
〓 牟宗三西方哲学“三系论”
内容提要:一般来讲,西方哲学史大致可以分为大陆唯理论与英国经验论两个系统,这两个系统的对垒与双线并行发展构成了西方哲学发展史的基本面貌。然而,牟宗三在这“一般”之中发现了“特别”。他不赞成这种“两系统说”,而以莱布尼兹为核心提出了“三系论”。以此“三系论”为根据,牟宗三进一步分析了西方哲学的特征、精彩及不足。对牟宗三的......
-
〓 浙学的独特价值
图为马一浮(号蠲叟)书法:集曹子建句:绿萝缘玉树;灵液飞素波。 资料图片一在色彩纷呈的地域文化研究中,“浙学”在省域文化研究中独树一帜。山东的齐鲁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湖南的湖湘文化、陕西的三秦文化、安徽的徽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多侧重“文化”的展示,而浙江更关注浙学思想的发掘,更强调浙江学术思想的一脉相承及其独特性。那......
-
〓 万方多难的悲歌和浮想联翩的期待——李、杜的两首诗登岳阳楼诗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与杜甫,这一对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都曾先后登过岳阳楼,时间都在秋季,也都留下了......
-
〓 热点研究:中华文化的“传统”与“自信”
无论是否按照“轴心文明”的观点看,古典的华夏文明都是一种自足的文明形态。在现代世界,今日的中华文明仍是一种独特的文明形态。仅从主流的哲学形上思维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三大明显特征: 其一,与基督教的一神论文化传统相比,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元真实的“气机”世界里寻找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途径,在人的世界里寻找解决人......
-
〓 《水浒传》主题新探
“主题”一词的含义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我国古代文论中,虽然没有关于长篇叙事作品的“主题”的概念,但却有李渔“立主脑”的提法: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传奇亦然。一本戏中,有无数人名,究竟俱属陪宾;原其初心,止为一人而设,即此一人之身,自始至终,悲欢离合中具无限情由,无穷关目,究竟具属衍文......
-
〓 “辩证之美”与“散点透视”——北大简《老子》再辨伪
南京大学李开教授《关于北大简〈老子〉的辨伪》的商榷文章,就竹简辨伪与汉字书法等问题,提出了若干值得注意的意见。现就商榷中提出的三方面问题,试作回应与澄清如下。 简长与竹简形制辨伪李开先生正确地指出郭店楚墓竹简多长短不一的现象,对我《北大简〈老子〉辨伪》一文的形制辨伪之说,作出了必要补充。作伪与辨伪,向来有着多种层......
-
〓 《金史》中的服饰史料
《金史》是关于金朝的纪传体史书,元脱脱等奉敕修撰。全书一百三十五卷,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记述了从女真族的兴起到金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后附《金国语解》1卷。《金史》纂修始于元世祖忽必烈时期。中统二年(1261),议修辽、金二史。灭宋后,又议修辽、金、宋三史。但终因体例无法确定而不能成书。元顺......
-
〓 从诸葛亮的隐士心态看三顾茅庐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诸葛亮是一位积极入世的儒家士大夫形象,但出山之前的诸葛亮明显具有疏离政治的隐士心态,认识了这一点,有关“三顾茅庐”的一些争议与困惑便可基本得到澄清。【关 键 词】诸葛亮;隐士;三顾茅庐【作者简介】王猛,文学博士,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三顾茅庐”成为礼贤下士的代名词,实与《三国演义》的敷衍之功有......
-
〓 国学系列公开课·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
战国时代,齐国统治者在都城临淄创设的稷下学宫,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集教育、政治、学术功能于一体的“高等教育”大学堂,是战国时代的思想文化中心;是诸子百家争鸣,促进各派融合、发展,培育、创生新学派的文化沃土;是博士制度的先声,学术大师的摇篮;它兼容并包、独立自由的学术精神是中国也是世界的珍贵精神文化遗产。前空往劫 ......
-
〓 先秦儒学是一种宗教信仰体系吗?——兼关于儒学五大概念的辨析
内容提要:关于儒学是不是宗教的问题,学术界争论已久,笔者认为,不同历史阶段以及执行不同社会功能的“儒”是不同的,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应指明具体的儒学形态和具体的宗教定义。为一种学说定性必须考察它的本体论依据,本文以先秦的儒家文本为研究对象,确认“天”、“道”、“命”、“上帝”、“仁”为先秦儒学著作中一以贯之的基本概念,具......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