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慎用量词“幅”和“副”
时下混用量词“幅”和“副”的现象频现报刊,以讹传讹,贻误广大读者。譬如某报特刊赫然刊登着标题《一幅对联减烦恼》,曾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的文中亦有“那是怎样的一副动人的景象”。 这里的“一幅对联”当用量词“副”,而“一副动人的景象”当用量词“幅”。岂可混用? “副”为量词时,在使用上有所限制。“副”......
-
〓 北宋五子
北宋易学,流派丛生,新义迭呈。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号称北宋“五子”,他们既是著名的哲学家,又是著名的易学家。周敦颐像周敦颐(1017—1073),北宋哲学家。原名敦实,字茂叔,后避宋英宗讳改名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晚年建书堂于江西庐山莲花峰下,命名濂溪书堂,故后人又称濂溪先生。曾官郴州郴县令、大理寺......
-
〓 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指北宋后期在苏轼提携下而知名于时的四位诗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苏轼作为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盛誉,黄、秦、晁、张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宋史·黄庭坚传》记载:“(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同时也是苏轼最先将四人的名字并提,“如黄......
-
〓 世袭制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使社会形成稳固的血缘家庭。世袭制概念在这种社会状态下很容易被普遍群众接受。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
-
〓 中国救助流浪儿童政策沿革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恤孤养老慈善机构诞生在唐代。武周时期佛教兴盛,长安、洛阳及地方各道、州的佛寺住持经营悲田养病坊,收养孤寡老人和流浪儿童。朝廷对佛寺的善举给予经济资助,这种机制发展了百余年。唐武宗会昌废佛,令僧尼还俗,并没收寺院财产,悲田养病坊一度废弛。 宋代是中国古代最重视慈幼事业的王朝,救助流......
-
〓 “即使”之后要有“也”
杜老师:某媒体说:“年底总结,即使发现问题,只能作为教训留到来年汲取。”这个句子读起来有些别扭,请您解释一下问题在哪里。谢谢!湖北读者 阎和友阎和友读者:1、“即使”是连词,用来表示一种假设关系。使用“即使”时,后一分句常用“也”来与之呼应。例如:(1)即使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能骄傲自满。(2)即使你当时在场,......
-
〓 王学
…子命之始立学也。故《王制》云“天子命之教,然後为学”是也。知非天子始立学者,以此下文云“有国故则否”,是广记诸侯之国,故知此始立学者,据诸侯也。但天子立虞夏殷周四代之学,若诸侯正立时王一代之学,有大学小学耳。其所习经业,皆於时王学中。其乡学为庠,故《乡饮酒义》曰:“迎宾于庠门之外。”注云:“庠,乡学也。”......
-
〓 “笔”的雅称
笔是文房四宝之一,许多文化行为的名称都和笔相关。 提笔撰文、写诗、作画叫“命笔”、“涉笔”;文章的开头叫“起笔”;自己写成的文字叫“亲笔”;受人之托写的文字叫“嘱笔”;集体讨论,由一人或数人动手写叫“执笔”;写作时中断或停止叫“辍笔”;文章的韵味和风格叫“文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尝试性的写作叫“试......
-
〓 “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对吗
杜老师:某媒体中有篇文章的标题是《明清徽州家谱的特点及其价值》,请问其中的“及其”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谢厢东 谢厢东读者:“及其”中的“及”是连词,“其”是代词。“及其”中的“其”指代“及其”之前的词语,这个词语紧挨着“及其”。例如:(1)鲁迅及其著作,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对象。(2)该公司及其负责人均被告上......
-
〓 “纪录生活”应为“记录生活”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唐人用诗歌来表达思想、纪录生活并自我抒情。”请问其中的“纪录”用得是否妥当?谢谢!陕西读者 孟明思 孟明思读者:例句“唐人用诗歌来表达思想、纪录生活……”是说,唐代人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诗歌把自己的生活记下来。表达这个意思宜写“记录生活”。“记录”有“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情写下来”的意思。例......
-
〓 情满黄土星满天
合阳面花艺人的作品陕西省合阳县地处关中平原和渭北高原的结合部,土地肥沃,小麦优质高产。合阳县洽川被称为中国爱情诗之源。据考证,《诗经》开篇之作的《关雎》,最早就流传于洽川。《诗经》305篇有30多篇与洽川有关。合阳农耕文化流传深远,底蕴厚重;民间艺术兴旺发达,其中,面花就是生活艺术的浓缩。面花,是用面粉和水捏制而成的民......
-
〓 若得三山安乐法 不须更觅玉函方
选自宋·陆游《秋思》诗之六,载《剑南诗稿》卷七十七。上句“三山”,在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城西九里鉴湖中。嘉兴山阴县志云:“陆放翁宅,在三山,地名西村,宋宝谟阁待制陆游所居。”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春,言官论游“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罢归,归途经玉山,五月返至山阴,始定居三山。“安乐法”,此指诗作......
-
〓 秀润笔墨下的北方烟岚气象
层岩丛林图 巨然(五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巨然是五代宋初的僧人画家,擅绘烟岚晓景,技法师董源而更雄秀奇艺,趋于成熟,在画史上与董源并称“董巨”。南唐降宋后,巨然随后主李煜来到开封,故其擅长用南方笔墨绘写北方自然。《层岩丛树图》就是一幅描绘大雨过后山峦林间烟岚气象的作品。山峰从画面左下角侧入取势,层岩叠嶂,幽淡峭拔,......
-
〓 霜打柿子不裂嘴 鸭子萝卜宜进补
霜降进补鸭肉红柿挂树白萝卜块霜降赏菊作为一个水汽类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其意思很好理解,只是要说明一点,就是这个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露水遇到寒气凝结而成的。此时,黄河流域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一片银色冰晶。民间称“霜杀百草”,各类秋作物结束生长,树叶枯黄掉落,过冬的小虫封严洞口准备过冬。在这个秋凉显著的节气,......
-
〓 光明讲坛·艾朗诺:宋代文人对书法的新态度——以苏轼为例
艾朗诺邂逅帖 苏轼获见帖 苏轼演讲人:艾朗诺 演讲地点: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演讲时间:2017年4月苏轼对书法是很热情的,他所写的书法题跋,有很多内容是体现书法家的生活或个性,也有一些内容体现着他与书法家的关系,有的内容与书法本身关系不大。不管怎么样,他题跋中的文字经常充满个人的感受,富有感情,回忆,遗憾,或盼......
-
〓 《清明上河图》的文化效应——程民生教授在河南大学文学院的演讲
演讲人:程民生 演讲地点:河南大学文学院 演讲时间:2017年7月虹桥段城门段程民生 1956年生,河南开封人,历史学博士。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国宋史研究会原副会长,河南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史,兼治中国文化史和中国经济史。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宋代地域经济》《宋代地域文化》《神......
-
〓 谁家舟子采莲归
胡金龙在做花灯品字亭灯 张庆中摄灯彩又称花灯、彩灯。古时宫廷和寺院“燃灯表佛”,即用精巧庄严的灯具祭祀神祇。而在车马喧嚣、人烟浓滚的市井,店铺林立张灯结彩,商贾云集,借灯火招揽生意;巨富与显贵门前搭设山棚彩楼,以灯之绚烂争奇斗胜;庶民百姓手提彩灯,以灯之精巧竞相游乐嬉戏。私宅院落之中,亦有能人巧妇,堆锦叠架,待吉日上......
-
〓 解开《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密码——访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资料图片 “明本”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时间上淡化了清明节这......
-
〓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教授的演讲
陈来,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著名哲学史家。时间:2014年6月9日 地点:甘肃兰州 主讲人:陈来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 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
-
〓 何谓五服——至远至近,至疏至亲
所谓五服,是指《仪礼·丧服》篇中所制定的五等丧服,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每一等都对应有一定的居丧时间。死者的亲属根据与死者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而穿用不同规格的丧服,以示对死者的哀悼。斩衰,最重的一等丧服,以最粗的生麻布做成,衣缘袖口皆不缝边,简陋粗恶,犹如刀割斧斩,故称斩衰。服斩衰者还须手握一根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