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最完整的“十三经”
图为十三经局部,字上的磨痕清晰可见。李 斌摄 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 “十三经”指的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包括《周易》、《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
-
〓 南宗山水的典范之作
潇湘图卷 董源(五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五代画家董源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他的作品被视为中国绘画史的一个转折点。在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论”中,王维和董源被奉为南宗文人绘画鼻祖。藏于北京故宫的这幅《潇湘图》,则是董源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与董源同时代的山水画家多表现北方雄伟壮丽之景,此画则描绘了江南秀润多姿的......
-
〓 春秋三传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据说为孔子所作。“春秋”一词,本是东周列国史官所撰编年史的通称。传说孔子写《春秋》的目的就是要原始察终,见盛观衰,惩恶扬善,拨乱反正。为达到这个目的,孔子在写作时非常讲究遣词造句,这就是后人说的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所以古人特别重视《春秋》。汉代为《春秋》立官学,列为“五经”之一。阐述......
-
〓 古人夏天如何纳凉
纳凉图 李可染作盛夏来临,炎热难耐,不开空调实在难以入睡。在没有空调、冰箱、电风扇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消夏纳凉的呢?闲暇之余,学习古人的消夏纳凉,能从中探究到消夏的奥妙与乐趣。古人爱玩,尤其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戏,常常会有大人和小孩一起游泳、戏水的欢闹场面。明代李时珍说,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而暑天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
-
〓 南唐文人的逸趣生活
勘书图 王齐翰 现收藏于南京大学王齐翰是五代南唐画家,后主李煜时期为翰林院侍诏。擅画人物、佛道、山水,尤工人物,画法细密严谨。其画作留存甚少,这件《勘书图》,是目前所见较为可靠的王齐翰作品。“勘书”,即“校书”,是指对图书刊物的文字、图画和内容进行校订更正工作。这幅画上因有徽宗墨题“勘书图,王齐翰妙笔”,即据此定名。此......
-
〓 走近毛泽东——山东社会科学院唐洲雁院长的演讲
唐洲雁上图为1959年毛泽东在庐山含鄱口。两个文稿分别为《浪淘沙·北戴河》《七律·和周世钊同志》资料图片红军长征路线图 资料图片主讲人:唐洲雁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在历史的旷野中,毛泽东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正是这一不断延伸的历史时段,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长的审视距离。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也就益发引起人们......
-
〓 “祛除”与“去除”的不同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如何祛除水合物当中的泥团,挡住了霍尔曼抵达成功巅峰的脚步。”其中的“祛除”用得是否妥当?请您解答一下。谢谢!北京读者 黄意超 黄意超读者:“祛除”一般用于疾病、疑虑、邪祟。例如:(1)这种中成药能够祛除胃寒、胃痛,帮助恢复胃肠正常功能。(2)吃了刘大夫开的两剂汤药,祛除了风寒,我觉得好多了。(3)......
-
〓 御窑:彰显千年工匠精神——阎崇年研究员在中央电视台的演讲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著名历史学家。主要著作有:专著《努尔哈赤传》《清朝开国史》《古都北京》(中、英、法、德文本)《康熙帝大传》等,论文集有《燕步集》《燕史集》《袁崇焕研究论集》《满学论集》《清史论集》《阎崇年自选集》,今年出版25卷本《阎崇年集》等。宋代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瓶元青花鬼谷子......
-
〓 瓷画上娃娃为何都“大头”
婴戏图是历代瓷绘艺人都喜欢的题材。唐铜官窑瓷绘上有持莲童子,宋金磁州窑瓷画上的婴戏题材更为丰富,有童子钓鱼、赶鸭、放风筝等。明青花瓷器中,有庭院婴戏和郊外婴戏。永乐、宣德时期,孩童圆脸、前额大;空白期(指明代正统至景泰时期,官窑停烧,民窑产量很少,有些文献称黑暗期)到成化时期,小孩前额有飘起的刘海;晚明时期,孩......
-
〓 “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本书中写道:“这东西既不是买的,更不是别人送的。”请问您,这种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樊庆庆樊庆庆读者:“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是把两种说法混到了一起,是不妥当的。其中一种说法是“既不是……也不是”。例如:(1)狗不理包子既不是北京的,也不是上海的。(2)小王既不是湖南人,也不是河南人。“既不是……也不......
-
〓 “红楼”祭花神 “三国”煮青梅
芒种时节,浙江云和县梯田开犁节。光明网发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剧照,祭花神场景。贵州省东南一带,每年芒种时期有“打泥巴仗”的节日。(资料图片)水煮青梅(资料图片)芒种是个物候类节气,指的是有芒的小麦、大麦等夏熟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子、玉米等开始播种,因此进入夏收夏播的大忙时期,有时也称“忙种”。农谚有言:芒种不种......
-
〓 十大传世名帖之——《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馆藏《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cm,横33.6cm,世称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任太常博士,太子率更令,后长期担任弘文馆学士,主编类书、教授书法。他与虞世南、禇遂......
-
〓 汉冶萍公司:中国近代工业的光荣与梦想—周积明教授在湖北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周积明 演讲地点:湖北大学 演讲时间:2017年6月 周积明 1949年出生,湖北大学教授,中国社会史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冶萍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清代思想文化、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兼事中国文化史、近代社会史研究。著有《文化视野下的四库全书总目》《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
-
〓 农历马年为何“闰九月”?
新华社天津2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在人们美好的新年祝福声中,农历马年开始了。很多人都知道马年是个闰年,有个“闰九月”。那么,马年为何是“闰九月”呢?天文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马年农历九月没有“中气”所致。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我国农历规定大月......
-
〓 千年窑火 雅俗共赏
和谐 钟琨廷作 覃晓明摄华贵瓶 周秋余 陈子媚作 覃晓明摄广西钦州坭兴陶日前在北京国中陶瓷艺术馆集中亮相。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陶”,质地细腻、坚硬结实、音质铿锵,其特色“窑变”变化多端而不雷同。走进展厅,就如同走进厚重的历史中去探寻坭兴陶的源头。一件件出自大师之手的坭兴陶......
-
〓 东西南北把月拜 粘雀嘴来吃秋菜
祭月秋分立蛋喝秋汤汤圆虽好,不宜多食。“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是个天文类节气。分是平分,秋季90天的中分点,平分秋季。秋分之后,冬眠的动物开始做准备。此时,人类则有很多民俗活动,来为这个节气赋予更多意义。秋祭月:中秋节由此而来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
-
〓 什么是“国学”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泛指传统的中华文化与学术。它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诸多方面。“国学”这个名词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是 “西学东渐”改良之风正值炽。张之洞、魏源等人为了与西学相对,提出“中学”这一概念,并主张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 什么是会要?
会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国家制度、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为主要收辑内容的一种史书。由于会要内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历史数据较为丰富,可以弥补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最早编成的会要是《唐会要》,由五代王溥(922年~982年)撰着,宋清两朝代也开始有类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机构最多,有史馆、编修院、国史院、实录院、日历所、......
-
〓 宋徽宗咋就没看懂?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张择端画像开栏语:全国各地博物馆作为最主要的收藏机构,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最为完备的收藏序列和典藏精品。对于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读者都希望能够一睹风采、一探究竟。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镇馆之宝”栏目,展示全国各大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藏品,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镇馆之宝”的震撼......
-
〓 明末陈老莲水浒叶子初刻本的新发现
陈老莲(1598—1652)名洪绶,字章侯,号老莲、小净名等,浙江诸暨人。青年时受业于刘宗周、黄道周。画才天授,尤以画人物见长。陈老莲所画《水浒叶子》,是极负盛名的版画杰作,绘、刻均达到了极致。画出来的水浒人物形象逼真,各具性格,豪气满怀,呼之欲出。 上世纪70年代末,羊城王贵忱馆长(时任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