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怒火……窜出”应为“怒火……蹿出”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如春也没法附和张腊梅对父母的亵渎,怒火腾地从胸腔里窜出,烧得脸通红。”请问其中的“窜”用得是否妥当?谢谢!河南读者 武承铭 武承铭读者:例句中“怒火腾地从胸腔里窜出”,是说猛然间心里非常生气。表示这个意思时,人们常用“蹿(cuān)火”。在《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中,有“蹿火”一词。......
-
〓 二典
“以大道之行”为五帝时也。然帝号同天,名所莫加,优而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故後代措庙立主,尊之曰“皇”,生者莫敢称焉。而士庶祖父称曰“皇”者,以取美名,可以通称故也。案《左传》上有“三坟五典”,不言坟是三皇之书,典是五帝之书。孔知然者,案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推此二典而上,则五帝当五典,......
-
〓 湘鄂赣皖四省图书馆联盟系列活动:历史文化名人解读屈原四人谈
方志远孟泽安德义钱斌屈原 资料图片 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等。 孟泽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系教授,著有《中国历史狂士》《无我有我之境》《两歧的诗学》《王国维、鲁迅诗学......
-
〓 寒食已随云影杳 祭祖无妨踏青游
清明杏花盛开柳树成荫踏青清明寒食节,江南有吃青团的习俗。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是个“跨界”的异数——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气温上升,草木普遍现青,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寒冷,春播繁忙。古时距清明节气一两天的时候有一个寒食节(冬至后第105日)。宋代之后,寒食节吃冷食、扫墓等习俗......
-
〓 说“传胪”
一甲传胪砚台二甲传胪插屏 古时,殿试公布名次之日,皇帝至殿宣布,传于阶下,谓之传胪,为唱名之意。清代科考,进士一甲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明代则三甲第一名也可称为传胪——在不严格的说法里,状元、榜眼、探花甚至也可以传胪包括之。 古代中国,科举是天下读书人进身的正道。由此催生出各种与科考寓意相......
-
〓 画中“十八描”
十八描,是指中国人物画中衣纹的十八种线条描绘方法,在唐代以前就散见于各类书籍当中。然而到了明朝,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汪阿玉的《珊瑚网画法》和邹德中的《绘事指蒙》才正式将历代衣服描法归类为十八种。所有描法的名称,大都依线条的形状,也就是象形的方法来命名。现择其要者简述于下: 高古游丝描:此是最古老的工笔人......
-
〓 何谓备榜
即“副榜”,科举考试中除正式录取外,另取若干名张榜公布时所用的附加榜示。元朝实行科举制度以后,国学生岁贡制度也部分被纳入科举考试体系。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当时所贡生员,“每大比选士,与天下士同试于礼部,策于殿廷,又增至备榜而加选择焉”。“举人下第者,悉授以路府学正及书院山长;又增取乡试备榜,亦授以郡学录及......
-
〓 “关家山水”的雄壮描绘
关山行旅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关仝(五代后梁)唐宋之交的五代,时局动荡,政权更迭,但山水画却发展显著,地位突出。无论选材还是技法,相比晋唐绘画都有巨大飞跃,山水不再以人物画的背景存在,而是被作为生息的环境细致描绘。这一时期,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四大家出现,创立了北方雄健峻岭和江南秀丽山川两大山水画体系,成为中国山......
-
〓 处世和而厚 生平直且勤
此联选自苏州拙政园绣绮亭西柱的行书对联。这是一副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格言联。上联说为人处世要温和厚道。“处世”,指生活在人世间。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木本》:“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处和、处顺也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面。汉·焦赣《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南朝·宋·谢......
-
〓 中国古代的姓、氏、名、字、号
一、姓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
〓 《诗经》的经典地位与现代价值——张中宇教授在重庆师范大学的演讲
演讲人:张中宇 演讲地点:重庆师范大学 演讲时间:2016年5月《诗经》之《七月》《诗经》之《鸿雁》●从《诗经》选诗经周初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时间跨度来看,《诗经》无疑经过了历代多次编集的不断积累才最终成书,但孔子很可能是《诗经》最后的编定、校定者。●周代诗人们对历史进步的高度敏感,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非分明的价值判......
-
〓 现代三圣:梁漱溟、熊十力与马一浮——武大郭齐勇教授在北师大的演讲
■演讲人:郭齐勇 ■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新图书馆 ■时间:2015年3月郭齐勇 湖北武汉人,1947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及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主席。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会长,现为ISCP副执行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是国家级教学名师。著作有......
-
〓 三藏
《西游记》第十二回说道:玄奘法师正与众僧讲经说法,那菩萨在下拍着宝台厉声高叫道:“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玄奘闻言,心中大喜,翻身跳下台来,向菩萨讨教。菩萨道:“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于是勾引得玄奘翻山越岭、艰苦......
-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四诊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出自《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
〓 价值认知关键在于人心——王蒙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时间:2014年9月3日 地点:国家图书馆 嘉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王蒙王蒙,祖籍河北省南皮县,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多部小说以及评论、诗歌、散文,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风风雨雨与精神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
-
〓 历史文化名人解读之曹操四人谈:四种曹操——如何处乱世?
演讲人: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等。 我们所知道的曹操实际上有四种。 第一种,是由戏曲脸谱化的曹操,是大白脸、大奸臣。过去,戏曲的影响力太大了。大众知道一个历史人物,往往是通过戏曲来接受的......
-
〓 马陵之战——减灶诱敌,设伏聚歼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
-
〓 骊山之祸——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
中国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在位时,各种社会矛盾急剧尖锐化,政局不稳,地震、旱灾屡次发生。幽王变本加厉地加重剥削,任用贪财好利善于逢迎的虢石父主持朝政,引起国人怨愤。又听信宠妃褒姒的谗言,废掉王后申后及太子宜臼(申后之子),立褒姒为后,立褒姒之子伯服为太子。申后与宜臼逃回申国。周幽王为博取褒姒一笑,出重金下令群臣献计。有个叫......
-
〓 什么是会典?
会典之名始见于明代,意思是“典章会要”。会典是大多属当代官修断代式政书,以职官为纲,记录中央与地方官职制度沿革;会典着重记述法令典章,而不详备史实。现存的会典有:《唐六典》、《元典章》、《明会典》、《清会典》。历代第一部会典为《唐六典》,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召修,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六......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