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霜打柿子不裂嘴 鸭子萝卜宜进补
霜降进补鸭肉红柿挂树白萝卜块霜降赏菊作为一个水汽类节气,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其意思很好理解,只是要说明一点,就是这个霜不是从天上降下来的,而是露水遇到寒气凝结而成的。此时,黄河流域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一片银色冰晶。民间称“霜杀百草”,各类秋作物结束生长,树叶枯黄掉落,过冬的小虫封严洞口准备过冬。在这个秋凉显著的节气,......
-
〓 黄花红叶守重阳——重阳节·老年节·父亲节
演讲人:李汉秋 时间:九月十八日 地点:广州七大传统节日论坛李汉秋 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中国《儒林外史》学会会长、中国关汉卿研究会副会长,第七届至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一方面致力于推进道德建设,另一方面致力于建设中华节日体系。2004年起就以全国政协提......
-
〓 何谓五服——至远至近,至疏至亲
所谓五服,是指《仪礼·丧服》篇中所制定的五等丧服,由重至轻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每一等都对应有一定的居丧时间。死者的亲属根据与死者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而穿用不同规格的丧服,以示对死者的哀悼。斩衰,最重的一等丧服,以最粗的生麻布做成,衣缘袖口皆不缝边,简陋粗恶,犹如刀割斧斩,故称斩衰。服斩衰者还须手握一根苴......
-
〓 新乐府运动——文章合为时而著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时期的一场诗歌革新运动,兴起于贞元、元和年间,以白居易、元稹为主要的倡导者。新乐府运动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国运衰微,各种矛盾加剧。一些关心国运的有志之士殷勤地关注现实政治,希望国家能再度繁荣。因此他们放弃了盛唐的理想主义,而走向现实主义,以反映现实生活、关注民生、强调文学的社会功......
-
〓 光明讲坛·艾朗诺:宋代文人对书法的新态度——以苏轼为例
艾朗诺邂逅帖 苏轼获见帖 苏轼演讲人:艾朗诺 演讲地点: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演讲时间:2017年4月苏轼对书法是很热情的,他所写的书法题跋,有很多内容是体现书法家的生活或个性,也有一些内容体现着他与书法家的关系,有的内容与书法本身关系不大。不管怎么样,他题跋中的文字经常充满个人的感受,富有感情,回忆,遗憾,或盼......
-
〓 文化交流与中华文明的形成——社科院学部委员王巍研究员在兰州的演讲
演 讲 人:王 巍演讲时间:2016年8月演讲地点:兰州市酒钢大厦 王巍 1954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2年初毕业于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分别于1990年和1996年获日本九州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双博士学位。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美洲考古学会终身外籍院士。 现为中......
-
〓 晚明社会转型的历史思考——商传研究员在浙江义乌商城讲坛的演讲
商传1945年生,河北保定清苑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从事明史、社会史文化研究。1993年获国务院政府津贴。主要著作有《永乐皇帝》《明代文化史》《走进晚明》及论文《明初商屯质疑》《关于明代民屯的几个问题》《〈明太祖实录〉三修本评价问题》等,参与并主持《中国历史大辞典》(明史卷),《中国通......
-
〓 辟山开道成一家——韩愈诗风变革的美学意义
演讲人:蒋 寅 时间:5月20日 地点:南京大学蒋寅 1959年生,江苏南京人。1988年于南京大学研究生院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3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文学评论》编委。著有《大历诗风》《王渔洋事迹征略》《清诗话考》等。 韩愈 选自......
-
〓 中国梦·名家讲坛:教育梦,在路上
主讲人:钟秉林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1951年7月出生,北京市人,留英博士。现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曾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 中国梦也是教育梦。教育本身就承载着梦想与希望。“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有力支撑。而要使“教育梦”实现,关键还是去实践,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不断前行。我的教育......
-
〓 何谓两榜?何谓放榜?
何谓两榜 科举考试中,举人试和进士试各为一榜,合称为两榜。由举人而考中进士,称“甲榜”。甲与乙对立而言,取中举人称乙榜,也称为一榜。两榜之称,开始于唐朝。当时的进士会试,分为甲、乙两科,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两榜”。元朝在举行的为数不多的科举考试中也分为左、右两榜。元朝统治者将当时天下的人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
-
〓 郑学
…。咸言先儒多阙,郑氏道备。自来经师未有若郑君之盛者也。然而木铎行教,卒入河海而逃;兰陵传经,无救焚坑之祸;郑学虽盛,而汉学终衰。《三国志》董昭上疏陈末流之弊云:“窃见当今年少,不复以学问为本,专更以交游为业。国士不以孝弟清修为首…失;自是学者略知所归。”盖以汉时经有数家,家有数说,学者莫知所从......
-
〓 寒食已随云影杳 祭祖无妨踏青游
清明杏花盛开柳树成荫踏青清明寒食节,江南有吃青团的习俗。二十四节气里,清明是个“跨界”的异数——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时节,麦长三节。”此时气温上升,草木普遍现青,百花盛开,春意盎然。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寒冷,春播繁忙。古时距清明节气一两天的时候有一个寒食节(冬至后第105日)。宋代之后,寒食节吃冷食、扫墓等习俗......
-
〓 四声八病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
-
〓 “少数几个……国家”的后面宜加“之一”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C919的惊艳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请问,在“国家”之后省去“之一”妥当吗?请您解释一下。谢谢!河北读者 李法卿李法卿读者:“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的国家”的说法是不妥当的。此说法使得句子的主干就成了“我国成为少数几个国家”这显然在逻辑上、......
-
〓 汉字的历史发展和现实观照——厦门大学李如龙教授的演讲
1936年生,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福建省语言学会会长。(李如龙提供)“龙”字的演变 (李如龙提供)■演讲人:李如龙 ■地点:厦门大学颂恩楼 ■时间:2014年11月10日编者按 从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挂牌至......
-
〓 解开《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密码——访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余辉
“宋本”《清明上河图》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射箭的城垛也没有,甚至连虚设的城防都没有,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这些细节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朝初期已日渐衰败的军事实力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资料图片 “明本”和“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在时间上淡化了清明节这......
-
〓 守护敦煌艺术宝藏,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的演讲
樊锦诗 汉族,女,浙江省杭州市人,1938年生。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自1963年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院坚持工作5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主要致力石窟考古、石窟科学保护和管理。第45窟西壁龛内北侧 菩萨(盛唐)第二七五窟西壁 弥勒菩萨(北凉) ■演讲人:樊锦诗 ■地点:敦煌市莫高窟九层楼前广场 ......
-
〓 汉赋四大家
汉赋四大家指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都有代表性的名篇传世,在当时及后世文坛影响深远,文誉其名。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
-
〓 二典
“以大道之行”为五帝时也。然帝号同天,名所莫加,优而称“皇”者,以“皇”是美大之名,言大於帝也。故後代措庙立主,尊之曰“皇”,生者莫敢称焉。而士庶祖父称曰“皇”者,以取美名,可以通称故也。案《左传》上有“三坟五典”,不言坟是三皇之书,典是五帝之书。孔知然者,案今《尧典》、《舜典》是二帝二典,推此二典而上,则五帝当五典,......
-
〓 水车动起来,苦菜吃起来
小满之日苦菜秀小满是个物候类节气。二十四节气大都可以顾名思义,但是小满却有些令人费解。事实上,小满是指麦类等夏熟作物灌浆乳熟,子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比如农谚有言:“小满不满,麦有一险。”另外,小满亦可指水田的水已盈满。这主要体现在南方地区的农谚里,比如“小满不满,干断田坎”,比如“小满不满,芒种不管”。......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