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湘鄂赣皖四省图书馆联盟系列活动:历史文化名人解读屈原四人谈
方志远孟泽安德义钱斌屈原 资料图片 方志远 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著有《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江右商帮》等。 孟泽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比较文学系教授,著有《中国历史狂士》《无我有我之境》《两歧的诗学》《王国维、鲁迅诗学......
-
〓 马陵之战——减灶诱敌,设伏聚歼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伐韩,包围韩都新郑(今属河南省)。韩昭侯求救于齐。齐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经曲阜、亢父(今山东济宁),由定陶进入魏境,矛头直指与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黄(今河南民权)。庞涓闻讯,忙弃韩而回。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预魏国的大事,乃起倾国之兵迎击齐军,仍以庞涓为将,太子申为......
-
〓 画中“十八描”
十八描,是指中国人物画中衣纹的十八种线条描绘方法,在唐代以前就散见于各类书籍当中。然而到了明朝,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汪阿玉的《珊瑚网画法》和邹德中的《绘事指蒙》才正式将历代衣服描法归类为十八种。所有描法的名称,大都依线条的形状,也就是象形的方法来命名。现择其要者简述于下: 高古游丝描:此是最古老的工笔人......
-
〓 莫将“冒顿”读“mo dn”
一字多音、音随义转,是汉字的特点之一。例如,战国时期有个叫“嫪毒”的人,如果呼唤他,就不能叫他“妙独”或“烙独”,而应该叫“烙矮”,即“lo li”。在这里,“毒”字念“i”,而不念“d”。还有“月氏”,它是古代穿梭于敦煌、祁连之间的一个游牧民族,称“月支”。这里的“氏”,要读“支”的音,即“zhī”,而不能读“shì......
-
〓 “化装师”不宜写成“化妆师”
《光明日报》曾刊发《追求唯美与诗境》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与北影制片厂的化妆师王希忠协商一致,主角,神仙精怪,帝王将相都需要造型……”句中“化妆师”应为“化装师”。 “化装”指演戏时装扮,有时也指为了某种原因装扮。如: (1)演员已经化装好了,正在等待上场。 (2)他化装成外地游客去了解......
-
〓 经典阅读与人文情境——南京大学许结教授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演讲人:许结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演讲时间:2016年3月许结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赋学会会长、《中国赋学》主编、《辞赋》编委会主任、《中华辞赋》顾问。曾受聘为韩国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并受邀在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淡江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海外高校作......
-
〓 西藏博物馆发现元至元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大都刻本《释量论》
西藏博物馆普查申报的元刻藏文译本《释量论》,是个十分耀眼的亮点。此书也译作《量释论》《量评释》,又称《广释量论本颂》,是印度因明学史上的重要著作。作者是因明学大师法称,译者是俄·罗丹西绕。由忽必烈第三帝师达玛巴拉发愿、皇室出资开版雕造于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第一任帝师是八思巴,第二任帝师是八思巴的同父异母弟仁钦......
-
〓 律藏初分卷第三
国图收藏敦煌遗书,始于1909年清学部在罗振玉等学者的呼吁下下令将敦煌藏经洞劫余经卷解京。此后,通过政府调拨、社会各界捐赠与本馆采购等途径,馆藏不断丰富充实,目前藏量达一万六千余号。其中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一件,即为西凉建初十二年(417)十二月二十七日抄写的《律藏初分卷第三》。所谓律藏,即佛教戒律类著作的总称。这个卷子......
-
〓 古人如何计时
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懂得计时的国家。大约商朝后期,中国就出现了把一昼夜分为100等分的百刻计时制,而且历朝历代沿用不衰,一直到清末才废止。因为出现了百刻计时制,因此中国古代便拥有了统一的计时标准。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先人的一个伟大创举。 有了计时标准,古人都发明了哪些计时器呢? 日晷 日晷,本义是指太阳的......
-
〓 何谓两榜?何谓放榜?
何谓两榜 科举考试中,举人试和进士试各为一榜,合称为两榜。由举人而考中进士,称“甲榜”。甲与乙对立而言,取中举人称乙榜,也称为一榜。两榜之称,开始于唐朝。当时的进士会试,分为甲、乙两科,也就是后来所谓的“两榜”。元朝在举行的为数不多的科举考试中也分为左、右两榜。元朝统治者将当时天下的人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
-
〓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中医四诊就是指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脉四种诊法。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出自《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望诊,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中医通过大量的医疗实践,逐渐认识到机体外部,特别是面部、舌质、舌苔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
-
〓 价值认知关键在于人心——王蒙先生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时间:2014年9月3日 地点:国家图书馆 嘉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王蒙王蒙,祖籍河北省南皮县,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活动变人形》《这边风景》等多部小说以及评论、诗歌、散文,作品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风风雨雨与精神历程。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
-
〓 文学中的隐性价值——席慕蓉在南开大学的演讲
席慕蓉资料图片 主讲人:席慕蓉 时间:2014年5月 地点:南开大学 开场白:南开大学校长龚克 你把忧伤画在眼角,我将流浪抹上额头;你用思念添几缕白发,我让岁月雕刻我憔悴的手。然后在街角我们擦身而过,漠然地不再相识……啊,亲爱的朋友!请别错怪那韶光改人容颜看,我们自己才是那个化妆师!这是席老师的诗,下......
-
〓 建窑黑釉酱斑碗
根据不同历史时期主要贸易商品的差异,“海上丝绸之路”又有“陶瓷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白银之路”等不同称呼。宋代,“海上丝绸之路”逐步走向高峰,随之也带动了中华茶文化对世界的深远影响。两宋社会崇尚幽雅之风,上至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下至民间百工,饮茶品茗成为举国上下的风尚,如宋王安石的《议茶法》中所写“茶之为用,......
-
〓 易学流派
易学源于《易经》之学,简称“易学”。易学是古人在观察天文、气象等自然现象中,发现的一整套认识、分析和处理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早期,有关易学的经典有《连山》、《归藏》、《周易》,人称三易,后来由于《连山》和《归藏》的失散,仅《周易》得以完整流传下来,但是,易学的范围是包括对“三易”的研究。易学在经历了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中,......
-
〓 中华流传十大吉祥图解
一、图案:狮子滚绣球解题:狮,哺乳纲猫科动物。雄狮壮硕雄健,颈有鬣。我国古代工艺中的狮纹样,是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提炼并加以图案化的结果,较真狮英武而活泼。绣球是用丝织品仿绣球花制作的圆球。古代视绣球为吉祥喜庆之品。据《汉书·礼乐志》,汉代民间流行「狮舞」,两人合扮一狮,一人持彩球逗之,上下翻腾跳跃,活泼有趣。「狮子滚绣......
-
〓 四声八病
——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
诗歌的声律、病犯说是南朝齐时沈约等人最早开始研究的。《南史·陆厥传》云: “时盛为文章,吴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彀。汝南周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将平上去入为四声。以此制韵,有平头、上尾、蜂腰、鹤膝。五字之中音韵悉异,两句之内,角徵不同,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四声:指平、上、去、入四声,对......
-
〓 《丝绸之路》展珍品背后的故事
封泥 展览中有一件比矿泉水瓶盖还要小的文物,其重要性却无与伦比。这件长2.2厘米、厚0.4厘米的方形泥块,就是出土于张骞墓的一块封泥。张骞作为开拓丝绸之路者,其墓葬备受后世关注。陕西城固县有一座墓传为张骞墓,但地面残留文物都是清代人建立的,到底这座馒头状的土堆是不是张骞墓,无法确定。这座墓历史上被多次盗掘,193......
-
〓 “词典”、“辞典”、“辞书”的不同
杜老师:请问“词典”、“辞典”、“辞书”有什么不同。谢谢!上海读者丁凯旋丁凯旋:“词典”是指语词类工具书。例如:(1)这本成语词典是我新买的。(2)孩子开始学英语了,我今天上街给他买一本英汉词典。(3)这本谚语词典是上海一家出版社出版的。(4)我平时查阅最多的是《现代汉语词典》。(5)他买的《成语大词典》中,有不少彩色......
-
〓 “对”跟“对于”的用法
杜老师:我写文章时,有时分辨不清该用“对”还是该用“对于”,请您解释一下。谢谢!吉林读者 英汉芝 英汉芝读者:“对”有形容词、动词和介词3种用法。用作形容词时,是“正确”的意思。例如:“你的意见很对”。用作动词时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表“对待”或“对抗”。例如:(1)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表“对待”)(2)他用大砍刀对鬼......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