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大传世名帖之——《仲尼梦奠帖》
欧阳询《仲尼梦奠帖》(现藏于辽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馆藏《仲尼梦奠帖》,纸本,纵25.5cm,横33.6cm,世称中华第一楷书,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为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所作。欧阳询(557~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曾任太常博士,太子率更令,后长期担任弘文馆学士,主编类书、教授书法。他与虞世南、禇遂......
-
〓 各地中秋风俗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中秋不仅可以赏月、尝月饼、品桂花酒,各地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不过不管怎么过,这些风俗都寄寓了人们阖家团圆、平安喜乐的美好心愿。博饼:相传,中秋博饼的创始人是郑成功。当年,他为一解士兵们的思乡之情、鼓舞士气而发明此游戏。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为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博饼时,桌上放置一个瓷碗,每人......
-
〓 什么是杂家?
杂家,列于诸子中,是很鲜明的一派,因为它是战国末至汉初兼采各家之学的综合学派。《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将其列为九流之一。战国末期,经过激烈的社会变革,封建制国家纷纷出现,新兴地主阶级便要求在政治上、思想上的统一。在这种呼声下,学术思想上出现了把各派思想想融合为一的杂家,杂家的产生,大体上反映了战国末学术文化融合的趋势。......
-
〓 为什么说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
所谓五千年文明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向下推算出来的。据古书记载,黄帝时代发明了文字、舟车、衣裳、宫室等等。司马迁写《史记》时,看到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中有关黄帝的内容很多,但是当时的学者往往不相信。司马迁于是“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所到之处,当地长老向他提到黄帝、尧、舜留下......
-
〓 古人的“吃伏”与“晒伏”
闲翻史书,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古人无论迎接隆重节日,还是面临寒热变换的节气,皆从“吃”开始,然后用新的形式或符号去发展节日、节气内涵。就连怎么度过酷热难耐、胃口顿失的伏天,古人也先用“吃”来壮胆。最热的暑天称“伏天”,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史记·秦纪六》云:“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以狗御蛊。”也就是说,260......
-
〓 东西方文化巨擘汤显祖与莎士比亚
汤显祖 莎士比亚 图片由演讲者提供上世纪初,日本著名戏曲史家青木正儿在他自称续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的《中国近世戏曲史》中,首次在国际视野中将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显祖之诞生,先于英国莎士比亚十四年,后莎氏逝世一年而卒(此处有误,当是同年而逝——引者注),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奇也……汤显祖不仅于戏曲上表现其伟大......
-
〓 慎用量词“幅”和“副”
时下混用量词“幅”和“副”的现象频现报刊,以讹传讹,贻误广大读者。譬如某报特刊赫然刊登着标题《一幅对联减烦恼》,曾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家的文中亦有“那是怎样的一副动人的景象”。 这里的“一幅对联”当用量词“副”,而“一副动人的景象”当用量词“幅”。岂可混用? “副”为量词时,在使用上有所限制。“副”......
-
〓 “少数几个……国家”的后面宜加“之一”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C919的惊艳亮相,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研发制造大型客机能力的国家……”请问,在“国家”之后省去“之一”妥当吗?请您解释一下。谢谢!河北读者 李法卿李法卿读者:“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的国家”的说法是不妥当的。此说法使得句子的主干就成了“我国成为少数几个国家”这显然在逻辑上、......
-
〓 “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本书中写道:“这东西既不是买的,更不是别人送的。”请问您,这种说法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樊庆庆樊庆庆读者:“既不是……更不是”的说法是把两种说法混到了一起,是不妥当的。其中一种说法是“既不是……也不是”。例如:(1)狗不理包子既不是北京的,也不是上海的。(2)小王既不是湖南人,也不是河南人。“既不是……也不......
-
〓 砚上汉风
从汉代起,人们对这种研磨工具就不再叫研磨器,而改称砚了。汉之前,汉字书写以朱砂书、漆书、墨书并举,所用之研磨器,无典籍与系统的考古发掘实物可考。故夏商周秦虽有研磨器可用,然砚制基本延续史前研磨器。尤为重要的是,秦以前的研磨器基本是古人就地取材,选择自然、适用的石块为研磨器,没有在原石基础上进行加工或刻制纹饰。因此目前只......
-
〓 二十四史的内涵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下迄......
-
〓 中秋节俗·赏月拜月·燃灯观潮
月亮:赏月拜月上古时期,祭月是皇家的祭祀仪式。到了隋唐以后,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中秋赏月拜月,男性期望“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性盼着“貌似嫦娥,圆如洁月”,有美满姻缘。在古人意识里,月亮给人......
-
〓 神鸡一叫天下清 品茶不忘仓颉敬
“雨生百谷”,谷雨是降水类节气。“谷雨不下,庄稼怕”,雨量充足而及时,农作物就能茁壮生长。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这个时候,冬小麦进入孕穗抽穗期,养蚕进入关键时刻,茶农忙于采摘、加工茶叶。于是相关的习俗就形成了:灭虫杀蝎、敬祭仓颉、赏花品茶等。谷雨帖,禁蝎符害虫是农家大敌。谷雨期间,民间流行禁杀五毒的习俗。谷雨以后气温......
-
〓 “拣”跟“捡”的用法
杜老师:某媒体说:“有时就等不见皂荚果落,就拣起地上的石头或土块往树上扔……每次我都把拣到的皂荚果拿回家,放在搓衣板旁边……”其中两个“拣”字的使用是否妥当?请您解释一下。谢谢!韩国留学生李善娟李善娟同学:“拣”有“挑选”之意。例如:(1) 他从这些棍子里拣了一根最长的,带了回去。(2)小刘从盘子里拣了一个最大的茶叶蛋......
-
〓 “令人匪夷所思”说法不妥
杜老师:某媒体刊文说:“整个舞台空灵且诗意,充满时尚感,出神入化,令人匪夷所思。”请问其中“令人匪夷所思”的说法是否妥当?谢谢!湖北读者 孟申晨孟申晨读者:“匪夷所思”出自《周易》的“涣有丘,匪夷所思”,意思是因为不平坦而有所顾虑。后来,人们用“匪夷所思”来表示“超乎寻常,不是一般人依据常情所能想象得到的。”这个成语常......
-
〓 “飞花令”与中国古代酒令文化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日前落幕,年仅16岁的上海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不负众望,连闯三关,成功夺冠。《中国诗词大会》开播以来,无数网友在电视机前跟着选手答题,在微博、微信上热烈讨论,引发了人们对古诗词记忆空前高涨的参与度。其中,最受观众热捧的环节无疑是“飞花令”。选手来到舞台中间,轮流背诵含有关键字的诗句。气质沉......
-
〓 中国画的笔墨问题——潘公凯教授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6号的演讲
演讲人:潘公凯 演讲地点:北京大学燕南园56号 演讲时间:2016年5月潘公凯 我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建筑与城市设计专家、教授、博导,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馆员、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评审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美学散步文......
-
〓 “怦然泪下”的写法不妥
杜老师:某媒体中说:“主人公开朗、自强、感恩的心态令很多观众深受触动,怦然泪下。”请问其中的“怦然泪下”用得是否妥当。谢谢!北京读者 武沁园 武沁园读者:“怦”是拟声词,用来形容心跳的声音。例如:(1)小刘吓得心里怦怦直跳。(2)见到这些考试的老师,他有些紧张,心怦怦跳了起来。(3)终于找到了寻觅许久的资料,小李激动得......
-
〓 南唐山水中的“举案齐眉”
高士图卫 贤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举案齐眉”本是一段历史故事,指的是汉代隐士梁鸿与妻子孟光相敬相爱的生活。这则佳话被南唐画家卫贤转入画中,用图像的形式予以呈现。这便是现藏于北京故宫的《高士图》。卫贤是南唐后主李煜朝的宫廷画家,擅画宫室楼阁、人物山村等题材,素有“唐以来第一能手”之称。这幅《高士图》上本无画家款识,因画......
-
〓 苏轼的艺术人生智慧——周裕锴教授在四川大学的演讲
苏轼书法苏轼画像周裕锴 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古典文献学等专业博士生导师。■演讲人:周裕锴 ■地点:四川大学 ■时间:2015年4月 非常荣幸地受到光明讲坛的邀请,给大家讲讲我心目中的文化巨人——苏轼。 苏轼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产生巨人的时代,是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公元十一世纪中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