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学小知识:状元是怎么来的
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别的呢?原来唐朝的科举考试结束后,要由主考官将录取档案交到门下省,再由门下省写成状子,呈报给皇帝恩准,这份状子里的头名当时叫“状头”。这本是朝廷官员在完成例行公事时使用的专用术语。后来人们觉得“状头”太不雅,于是改称“状元”了。科举考试选状元开......
-
〓 亮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之谜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护膊2014年岁杪,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丝绸之路》展异常火爆。其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膊引起观众极大兴趣。这件蜀地织锦护膊,为国家一级文物,被列入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时光倒流。1995年10月,中国—日本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在清......
-
〓 读《渌江逐梦》|黄耀红:爱是江月的常主
【《渌江逐梦》,李文金/著,北方文艺出版社,2022年1月。】读到李文金先生的《渌江逐梦》,纯属因文结缘。壬寅早春,从未谋面的李先生约我们至其府上作一夕宴饮。高堂华屋,芝兰生春;二三书友,灯下微醺。其时,文学与还乡,亦如沙沙细雨濡湿的夜色。李文金人如其名,文质彬彬,金声玉振。他戴一副金边眼镜,着一身传统汉服,双目顾盼,......
-
〓 三皇五帝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八说,五帝有六说。具体三皇是谁,五帝是谁,存在多种说法。基本上,无论是按照史书......
-
〓 雕虫小技其实是“神技”
河北满城汉墓,刘胜壶上的鸟虫书按照《成语辞典》的解释,“雕虫小技”是指微不足道的技能。语出《隋书·李德林传》:“至如经国大体,是贾生、晁初之俦;雕虫小技,殆相如、子云之辈。”所以,千百年来,人们常用“雕虫小技”来自谦。其实,这是一种旷古绝今的“神技”呢!“雕虫小技”中的“虫”,指的不是昆虫,而是一种书法——“虫书”。“......
-
〓 古籍普查新发现:宋台州公使库刻本扬子法言的新发现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辽宁图书馆藏《扬子法言》宋刻本一书,此书即为宋台州公使库刻三子(《文子》《扬子法言》《荀子》)其中之一。 北宋国子监曾刻三子,至熙宁年间刻成,后经战乱,北宋旧版散毁。南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唐仲友在台州重刊三子,以北宋熙宁本为祖本,并在版式规制等方面一“视熙宁之故”,台州本三......
-
〓 国学小常识:什么是公卷通榜
公卷通榜,是隋、唐五代及宋朝初年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所谓“公卷通榜”乃是指的“公卷”与“通榜”两个内容。公卷,是指考生于考前将平日所做诗文送至朝廷中的硕学名儒手里,经他们传阅评判,在评审圈中打响知名度。这样,考生在未考之时,就已有了一定的客观地位,不必再经过考试,一经公众推荐,即可任用。比如李白当官就不是考的。......
-
〓 清乾隆御制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
此方白玉交龙钮“自强不息”宝玺,制于乾隆五十四年十月至十二月,见《内务府造办处活计档》,乃当时制作的八套组宝之一件,为庆次年乾隆帝八十万寿所特制,是主宝“八征耄念之宝”的副宝。此玺玉质凝润莹白,纯腻细致,交龙钮精雕细琢,非超凡之工不能成。龙首刻画细致,圆眼长须,龙嘴齐平,阴刻鳞纹,神态威猛张扬,给人以威严大气、......
-
〓 什么是会要?
会要,是以某一朝代的国家制度、历史地理、风俗民情等为主要收辑内容的一种史书。由于会要内容涉及典章制度,其所保存的原始历史数据较为丰富,可以弥补二十四史的志、表之不足。最早编成的会要是《唐会要》,由五代王溥(922年~982年)撰着,宋清两朝代也开始有类似作品,宋代的修史机构最多,有史馆、编修院、国史院、实录院、日历所、......
-
〓 什么是“大一统”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2022年推出的新著,2023年3月25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组织新书研读会,邀请了邓小南、侯旭东、李零、刘志伟、唐晓峰、王明珂、王铭铭、朱苏力、赵汀阳等知名学者,与杨念群教授一起讨论不同学术视野下的“大一统”。本文系发言整理稿......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冯承素摹兰亭序卷》(唐)
资料图片 《冯承素摹兰亭序卷》,唐代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厘米,横69.9厘米。此本用楮纸两幅拼接,纸质光洁精细。因卷首有唐中宗李显神龙年号小印,故称“神龙本”。后纸明项元汴题记:“唐中宗朝冯承素奉勅摹晋右军将军王羲之兰亭禊帖”,遂定为冯承素摹本。 拓展阅读 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在《古书画......
-
〓 知味斋:中国烹饪探源
彩绘凤鸟双连漆杯(中国古代酒器)春夜宴桃李园图 胡应祥(民国)(嘉德四季第39期拍卖会展品,将于9月22日举槌。中国嘉德供图)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即“煮熟到适当程度”。“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思就是“烧煮熟食物”。但是......
-
〓 故宫人最喜爱的文物:金瓯永固杯(清)
资料图片 清代制造,金质,高12.5厘米,足高5厘米,口径8厘米。杯直口,圆体,鼎式,三足。杯身錾满缠枝宝相花纹,花芯以珍珠及红、蓝宝石等镶嵌而成。两侧有夔龙形耳,龙头上分别嵌饰大珍珠。三足呈象首式,象鼻卷曲为足尖,象牙纤细,镂空于旁。外口边錾刻回纹一周,并于一面中部錾刻篆书阳文“金瓯永固”铭,另一面錾刻“乾隆年......
-
〓 “化装师”不宜写成“化妆师”
《光明日报》曾刊发《追求唯美与诗境》一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她与北影制片厂的化妆师王希忠协商一致,主角,神仙精怪,帝王将相都需要造型……”句中“化妆师”应为“化装师”。 “化装”指演戏时装扮,有时也指为了某种原因装扮。如: (1)演员已经化装好了,正在等待上场。 (2)他化装成外地游客去了解......
-
〓 撷趣:古今琴弦知多少
越南的独弦琴只有一根弦,右手弹,左手控制弦的松紧,松则音低,紧则音高,能演奏出优美的琴声。 两根弦的琴有很多:二胡,从西域传来故称“胡琴”;京胡、京二胡、中胡、大胡、板胡都是两根弦;蒙古族的马头琴也是两根弦,不过琴弓不是卡在两根弦之间,而是在弦外平拉。 中国传统弹拨乐器“三弦”,顾名思义有三根弦。 ......
-
〓 什么是经学家?
经学家专门指称阐释、批注、研究与宣传儒家经书的学者,官方的经学家通常具有博士、助教之类的官职,但在历史上出名的人物通常是民间学者。西汉从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书的地位渐渐提高。通晓儒家经典的儒生能够获得高官显位,所以“经学自汉元、成至后汉,为极盛时代。”出现了一大批阐释、研究儒家经典的学者,称之为“经学家”。如马融、......
-
〓 古代的冷饮
天气越来越热,雪糕、冰激凌等冷冻冰镇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那么,没有电器的古代,人们是怎样吃到冰冻食品的呢?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奴隶社会,我国就有了储藏食品的“冰鉴”,在《周礼》中就有冰鉴储藏食品的记载:“祭祀供冰鉴。”《诗经》中也有奴隶冬季凿冰储藏,供贵族夏季食用的记载。周朝的时候,官府还设置了专门负......
-
〓 守护民间美术 传承文化根脉
皮影表演 韩业庭摄/光明图片威风凛凛的龙头蜈蚣风筝、憨态可掬的彩塑娃娃、精致绝伦的剪纸窗花……为期一个月的“国风有形——中国美术馆虎年迎春民间美术精品展”近日落下帷幕。这次展览展出的年画、剪纸、皮影、彩塑、风筝等民间美术作品,展现了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与风俗。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
-
〓 吴昊谈虎|从猛兽到瑞兽 我们该如何认识虎?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虎图像的文化意象“虎”这个动物神的建立,是在自然生态的对抗中,人的认识不断接近却又无法达到“自在之物”时,无助中求助于自然的结果。由此,虎神系的建立,经历了人化到人格化的过程。我们发现,以虎造型为代表的瑞兽图像在人类文明当中跨越了文化和时光的“不变量”比较,反观文化史中的虎图像的发展,连同一整套与崇虎......
-
〓 记一副对联 学十点知识
著名教师章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曾自编一副包含十个知识点的对联给学生,并让学生自己翻阅工具书或上网查找对联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库存、拓宽了学习视野,还使学生养成勤于查阅、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其对联是:读三苏、诵三曹、研三袁、探三玄,志求三乐;温四史、展四库、惜四孟、度四美,心美四君。此联一气呵成,读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