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丹书铁券:皇帝颁发的免死金牌
“铁券”,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民间俗称“免死牌”。其制法为熔铁铸瓦,状如蒸笼,断而为二,形如板瓦,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受券人与朝廷各执一半。“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合称“丹书铁契”;梁时用银字填字,即“银券”;隋时用金填字,亦称“金券”、“金书”,所以后世称“铁券”为“......
-
〓 宗法制
概述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
〓 漫话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上元佳节,是中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亦是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起源于汉代,但对其起源形式,存在着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说法是,汉武帝采纳方士谬忌的奏请,在甘泉宫中设立“泰一神祀”,从正月十五黄昏开始,通宵达旦地在灯火中祭祀,从此形成了......
-
〓 传承传统文化、展示礼乐文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开幕
因嘉定孔庙修缮之故,今天(9月23日)下午,“天地礼合 儒行双城”2023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在现厂在线新经济产业园创意大道开幕。开幕式以“三礼”冠、婚、祭为主脉,以“三艺”舞、歌、诵为主打,构成“冠·日出东方”“婚·凤鸣九天”“祭·返本报始”三大篇章。由冠而婚,由婚而祭,三个篇章由一个短片开启,沪台双方活态呈现了冠笄礼、......
-
〓 什么是“大一统”
《“天命”如何转移:清朝“大一统”观的形成与实践》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杨念群教授2022年推出的新著,2023年3月25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组织新书研读会,邀请了邓小南、侯旭东、李零、刘志伟、唐晓峰、王明珂、王铭铭、朱苏力、赵汀阳等知名学者,与杨念群教授一起讨论不同学术视野下的“大一统”。本文系发言整理稿......
-
〓 国学小常识:锁院是怎么回事
这是科举制度盛行时代的一种特有的考官回避制度。由于科举考试主要根据考生的考试成绩决定是否被录取以及名次的先后,并进一步决定该考生一生的生活轨迹,这就要求科举考试必须做到最基本的公开、公正、公平。为了防止徇私舞弊,历代都规定了各种考试规则,锁院以防请托,就是历史上实施的一种防止科举考试中发生徇私舞弊行为的有效方法......
-
〓 刘昌宇:秋的别称
秋季有三个月,分别称为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合称三秋。其中七月又称为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称为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称为晚秋、凉秋、暮秋。唐朝王勃《滕王阁序》就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按照五行之说,秋在五行中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汉书·五行志》:“金,西方,万物既成,杀气之......
-
〓 什么是20世纪中国档案界“四大发现”?
20世纪中国档案界有轰动世界的“四大发现”: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河南安阳甲骨档案、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经卷档案和居延汉简。(一)北京故宫内阁大库档案清代内阁在故宫东南角,文华殿之南,是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清内阁大库,隶属内阁。在内阁的大学士、协办大学士下,设有典籍厅、满本房、汉本房等机构。其中典籍厅掌管内阁大库红......
-
〓 格律诗词与自由诗词相对 根本区别在讲不讲格律
格律诗词是个适合与自由诗词相对举的名称,二者的根本区别是讲不讲格律。在数千年中华文化中发育成熟的格律诗词,近百年来被称为“旧体诗词”。它有五大格律要素——篇制、句式、平仄、对仗、押韵。二十世纪以来兴起的自由体诗歌,国人习惯称之为“新诗”。这是相对于“旧体诗词”而言的。新诗不讲究格律,形式完全自由随意。然而新、旧之称,是......
-
〓 家训与家风国际研讨会举行
以“弘扬中国传统家训文化、培育当代优秀家风”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家训文化与优秀家风建设”国际研讨会近日在徐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近9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代表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建设的思想,中华传统家训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时代价值,以及家训教化与优秀家风培育、青少年品德养成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
-
〓 清康熙豇豆红釉团螭纹太白尊
本品小口微撇,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承矮圈足,窄小整齐,外壁满施豇豆红釉,腹部刻团螭龙暗纹三组,图案紧凑自然。圈足内施白釉,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款字书写遒劲有力,青花发色深沉。 太白尊又名“鸡罩尊”,为康熙时期官窑典型器形,规格基本一致。《匋雅》中有云“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具备,惟红......
-
〓 葛兆光:对中国文化的最大曲解,是刻意窄化或者盲目自大
大家都知道,从晚清以来,一直到现在,关于中国文化的讨论是非常多的,从林则徐、魏源“睁开眼睛看世界”,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我们一直在讨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今天还要来讨论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有以下几个特别的考虑,先向大家“从实招来”。第一,我们过去对中国文化的讨论,或者给中国文化的界......
-
〓 节气里的韵味中国:秋深叶落已立冬
立冬是入冬后第一个节气,标志着闭蓄冬藏、万物休养的开始。所谓“冬藏”,在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述得十分具体生动,“是月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宫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食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民以食为天,物藏孕育着冬的到来。 古人基于长期生活实践观察,将立冬分为三......
-
〓 知味斋:重阳饮食考
饮菊花酒图王弘力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古人将九看作阳数,两阳相重,故称“重阳”。重阳正值暮秋时节,处在寒露与霜降之间,我国大部地区“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古人认为此时登高秋游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孙思邈《千金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
-
〓 田氏代齐——收买民心,礼崩乐坏
在公元前545年,田完四世孙田桓子,联合鲍氏以及大族栾氏、高氏合力在齐灭了当国的庆氏。之后田氏、鲍氏又共灭栾、高二氏。田桓子继而讨好公族与国人:「凡公子、公孙之无禄者,私分之邑。国之贫均孤寡者,私与之粟」,从而取得了公族与国人的支持。至齐景公时,公室腐败,剥削沉重。田桓子之子田乞,即田僖子,采取了一些争取民心的有效措施......
-
〓 对话孔子第74代孙、探访最“古老”学校:儒家思想如何影响今天的世界?
探访尼山儒学圣境孔子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今年金秋时节,来自剑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学府的教授、叙利亚等国的国家博物馆馆长、各国驻华使节等齐聚孔子故乡——山东曲阜的尼山镇,在“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共叙儒家文化留给当今世界的宝贵财富。本期贵州茅台《近观中国》节目,我们邀请了喀麦隆小姐姐Grac......
-
〓 经学今古文之争
所谓今古文的“文”,是指记载经典所使用的文字。今文指的是汉代通行的隶书,古文则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古文字(“蝌蚪文”),即大篆或籀书。秦初,秦始皇为箝制人们思想,实行愚民政策,大搞“焚书坑儒”。当时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得以幸免。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将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
-
〓 二十四史的内涵
二十四史是中国历代官修的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等二十四部史书,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下迄......
-
〓 下笔千言就 天下可担当 殿试述略
清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二甲四名进士秦潮殿试卷(局部) 殿试,顾名思义,于皇宫大殿举行,且由皇帝亲自命题并主持之考试也;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等,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所施行的一系列考试中,属于最高级别的考试。 科举制度肇始于隋,成形于唐,定制于宋,集大成于明清。而殿试之制,则始于武则天。其于改大唐国号为大周之天授元......
-
〓 为什么说玄奘“西天取经”,是古丝绸之路上不朽的纪念碑?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上意义重大,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占有重要地位。回顾历史,我们会想到张骞......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