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宋田宅交易法初探
南宋商品经济的兴旺昌盛,给民事法律制度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生机,一时间,民事法律规范的大量创制和普遍实施,前朝不可此拟。南宋田宅交易法律规范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史中占有显著地位。本文拟就南宋时期田宅交易法作如下探讨。一、南宋田宅买卖关系状况及法律调整南宋时,由于在土地问题上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官......
-
〓 北宋时期疫灾地理研究
【提要】北宋时期(960—1127年)有记载的疫灾年份59个,疫灾频度为35.1%。其疫灾多发生于春、夏季节,秋、冬季节较少发生。整个北宋时期,疫灾频度呈周期性波动上升趋势,除960—969年上接五代疫灾周期和1120—1129年下接南宋疫灾周期外,其余时间可以划分出3个波长为50年的波动周期,第一波(970—1019......
-
〓 略论北宋黄河水患下的河北水环境变迁
【作者简介】郭志安(1973-),男,河北滦南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宋史研究【内容摘要】北宋时期,地处黄河下游地带的河北地区,在黄河水灾的不断冲击之下,其水文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此期间,除了大量的湖泊被淤填或冲毁外,黄河水患的频繁发生,也对河北境内的水道运输造成了严重损毁。这种局面的长期发展,导致河北境......
-
〓 辽代的寺田及相关问题探究
【内容摘要】辽人崇佛,以“寺田”为核心要素的寺院经济非常发达。辽代寺院田地的来源,大致有继承、捐施和购买三种渠道;寺田的捐施、购买、占有、继承以及争端等,都有相关的法律文书,并刻石为证;寺田上的耕耘者,确为双重纳税的寺庄“二税户”;寺田和寺院园林中,种植着契丹辽地特有的各种粮蔬与果木;寺田“产品”的盈余,还催生了僧人的......
-
〓 宋代州县城市市制新议
【原文出处】《文史》(京),2011.第1辑.151—169【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211工程子课题阶段性成果。市场的发达,是唐宋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它有多方面的表现,例如城市市场繁荣与其形制的演变;城市人口“溢出”之后在城郭之外形成新的聚居区及其市场“草市”;随着小农的愈来愈被卷入交换经济,农村地区商业活动......
-
〓 街:城市社会的舞台——唐宋城市变革中的线形空间
古典戏剧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草民(或民妇)当街拦官轿(甚至是御驾)申诉,其场面之凄惨,围观群众无不恻然动容,从而引出一桩千古奇冤的大案。那么,我们要注意两个关键点,一是拦轿的地点往往选择城市最主要的街道,二是当街拦轿产生的社会效应的辐射力和穿透力,不仅成为街谈巷议的主要话题,甚至上动天听,直至历千百年演绎而久传不衰。......
-
〓 商业在唐宋变革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现代以来,宋代因其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所具有的关键性和突破性而受到重视。此外,唐宋时期的经济变化还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水路系统进一步扩大,为各地农村及城市经济的扩展提供了基础,区域劳动分工得以建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贸易量和贸易额。这一时期的商人设计出新的商业惯例、制度安排和合伙方式来拓......
-
〓 南宋绍兴地区的市镇与农村经济
姚培锋1陈国灿2裘珂雁31.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2.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3.嵊州市文化局【摘要】南宋时期,绍兴地区的市镇发展十分活跃,不仅工商业兴盛,而且市镇类型趋于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农村市场快速成长,形成了包括初级市场和中心市场在内的两级体系。随着农村家庭的消费和生产活动与市场发生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小农经济逐渐突破......
-
〓 《宋人佚简》中一件商税文书的释读
【内容提要】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王文公集》,乃是宋人用旧公文纸背面印刷而成。其原纸文书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以《宋人佚简》为书名用珂罗版精印全部公之于世。值得注意的是,在《宋人佚简》第5册中收录了一定数量的宋代酒务文书,这些文书多以申闻状的形式呈现,其内容都是关于舒州在城酒务的一些记录,例如造酒耗用物料、作匠工食钱、酒课向各......
-
〓 论西夏契约及其制度
【作者简介】赵彦龙,宁夏西吉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夏文书档案。【内容提要】新近出土、考释并公布的大量俄藏、英藏、国家图书馆藏的西夏契约文书,是一种真正的原始文献,对于研究西夏时期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借助于西夏法律和出土实物契约,本文主要探讨了三个方面的内容:西夏契约的种类,有买......
-
〓 《元代榷盐与社会》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晶莹剔透的盐粒始终联系着整个人类社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人类的体质因它的存在而变得强壮。一些政权也因其得以维系。自管仲施行榷盐始,国家的命运便与盐链接在一起。盐史的研究历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或研究盐政,或研究包括盐业产销在内的盐业经济,或从社会史的角度探究盐与社会的关系.取得了很......
-
〓 从律令制的演变看唐宋间的变革
前言律令与礼刑关系的研究,在《中国法制史》专书中多少都会触及,但是一般只由律或刑或法的角度入手,较少注意到「令」的问题,更遑论律与「令」,或律令与礼刑的关系。[1] 笔者以为从中国法制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时,宜格外注意春秋到战国、晋唐时期以及清末民初三个时段。春秋到战国,是礼崩与成文法典发生时期,成文法典从此以后逐渐......
-
〓 《清明上河图》中的驼队是胡商吗——兼谈宋朝境内骆驼的分布
【作者简介】程民生,河南大学宋代研究所教授。(开封475001)作为反映北宋开封市井风俗的故宫博物院藏本《清明上河图》,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中许多在古籍文字中看不到的珍贵具体形象资料,滋养着学术和艺术。画上的一支骆驼队,也引起了学者的普遍关注,并几乎已成定论:即该驼队属于西域客商,是宋代开封对外交流的标志。......
-
〓 公元1213年“汴京大疫”辨析
在中国医学史、疾病史及古代史等领域,有关公元1213年汴京发生死亡百万人大疫的说法[1],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许多论著中均提到了这次所谓的大疫,如:陈邦贤先生说:“金贞祐元年(公元1213年)九月,蒙古兵围汴,加以大疫,汴城人民死亡的百余万人。”[2]他在另一部颇有影响的书中写道:“(贞祐元年)(公元1213)(......
-
〓 论金代的禁榷制度
【作者简介】王德朋,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历史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沈阳110036)【内容提要】禁榷是金代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代的禁榷商品包括盐、酒、曲、茶、醋、香、矾、丹、锡、铁等10种。针对这些商品,政府成立了专门机构以加强管理,同时,通过制定法律来严厉打击走私活动,以维护国家对专卖商品的垄断......
-
〓 “何处不逢君”:宋元翻车在江淮流域及以南的空前普及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五)
【内容提要】宋元诗文有关水车的记载集中在长江下游江浙一带,又以翻车记载最多,筒车次之。有关记载表明,宋元是我国水车大发展的时期,但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地区各有特点。翻车在长江下游地区空前普及,成为农家必备的农具,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它轻巧灵活,能够在不同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下满足......
-
〓 元代大都地区的农牧矛盾与两都巡幸制度
摘要:元大都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包括农业和畜牧业,而元朝中央政府对大都地区的畜牧业经济尤为倚重,由此导致了该地区农业和畜牧业在地域分布和扩展上的对立关系。这种矛盾既体现在围绕禾稼而展开的人口衣食之源与牲畜饲料的直接冲突,又体现在以秋耕为焦点的衣食之源与饲料的潜在冲突。元代两都巡幸制度在最大限度地化解这种矛盾,该制度建立的经......
-
〓 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的利用与流动分析
【内容提要】由于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宋代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的利用已达到了“地尽其利”,“不遗余力”。但因人地矛盾加剧和农业技术进步,江南地区农业内部出现了大量富裕农村劳动力,从而产生了劳动力“溢出”现象。“溢出”的农村劳动力多“转为他业”,并表现为“候鸟式”、“风筝式”、“鱼跃式”三种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农村......
-
〓 宋代乡村“上户”的阶层属性
【内容摘要】从社会学的分层理论来看,宋代乡村主户五等户申的“上户”,就是学术界所说的“富民”。通过考察唐宋之际社会结构的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在有家产有特权的官户、有家产无特权的主户、无家产也无特权的客户三个阶层稳定下来以后,“富民”阶层的地位和作用便凸现出来了。【关键词】宋代;富民;阶层;户等;上户【作者简介】邢铁(19......
-
〓 辽代的奴隶考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四一、绪言“奴隶”在中国社会上有很悠久的历史,这是谁都不能否认的。我们从古籍上即常见有奴隶的记载。如:《书经·甘誓》:“予则孥戮汝。”《论语》:“箕子为之奴。”《周礼·秋官·司厉》:“男子入于罪隶,女子人于舂藁。”《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斐豹隶也,载于丹书。”此外,尚有臣妾、臣仆、童仆、臧、获、......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