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宋元时期吴淞江圩田区的耕作制与农田景观
【内容摘要】宋元时期,吴淞江两岸一度盛行大圩,大圩内实行着水稻休耕制。随着人口压力的增加,连作制后期开始盛行,农民收稻放水,冬季积水休闲。麦稻两熟或在高地,或在低地,其分布与水环境有关。麦稻与其它景物相配合,构成江南农田景观的基色。由于圩岸植树较多,树木与河道及作物相配合,也构成诗人笔下传统江南景观的特点。【关键词】吴......
-
〓 唐宋转折视野之下的赋役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包伟民,1956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帝制时期,赋役制度演变的轨迹比较清晰:唐代建中元年(780)推行新制,废止此前“以丁身为本”的租庸调制,改行“惟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新法[1],实可为其中关键性的转折。建中以后,从两宋到明清,赋役制度的种种变革,“都是在这一新的赋税原则范围内进行的,......
-
〓 金代的解盐经济
摘要:金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继契丹族之后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淮河以北广大地区长达100多年。自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正月金军攻取河东,解州盐池即归金朝统辖。金初,解州盐池的生产仍实行集工捞采的原始方法,进行粗放劳动,产销由政府垄断。到蔡松年任户部尚书时才恢复了北宋范祥的钞引法,改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
-
〓 辽代奥姑考——母系社会遗迹之追寻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之三“奥姑”一词,当未读到本文之前,我想,许有一些的读者怀着疑问,这到底弄什么玄虚呢?现在且先转过来说说我写本文的动机。三四年前,余读《汉书·地理志》载“齐襄公时,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日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极饶兴味,当时即推断为母系社会之遗迹,颇思类辑域中关于此种的记......
-
〓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
【作者简介】韦兵(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天文历法在宋与西夏的军事冲突、交聘往来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异常天象是上天意志的表达,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双方的军事决策与军事行动;历法颁赐是治权实现的重要标志,接受或拒绝宋的颁历是西夏承认或否认宋统治权力及衡量宋夏关系的一个重要......
-
〓 唐宋土地产权制度的变革及其效应
作者简介:林文勋(1966—),男,博士,云南曲靖人,云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唐宋史和中国商品经济史研究。一秦商鞅变法首次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产权,但在中唐以前,这种私有产权受多种限制,国家干预较强。在中古田制下,土地主要是一种等级的体现,是政治要素,没有取得纯粹经济意义,这一点我们从均田制中可......
-
〓 唐宋城市经济社会变迁的思考
绪论在唐宋转型期,土地关系、阶级关系、商品经济、社会结构等变化及其相互影响都是极为深刻的。做为社会载体的城市,作为城市代表的都城,唐和宋比较,虽然城市变革尚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无论是城市类型、职能、空间分布、人口结构和数量、城市网络体系、人口文化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趋势加快,人口向大城市......
-
〓 序章——宋代的社会经济和地域差异(一·下)
3.比较与区分地文、生态系统如本章前二节所描述的那样,在历史悠久、社会规模巨大的中国的社会史研究中,对其空间差异及推移的动态进行解释,一贯努力尝试有所突破。与近30年来的历史观念的变化相应的方法、手法、课题等方面的新问题层出不穷,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拓展。就研究所开拓的一般水平来看,历史学家应如何掌握差异的动态,进行推论和......
-
〓 序章——宋代的社会经济和地域差异(一·上)
一、考察的缘起——为何从空间说起1.绪言就经济史的一般课题而言,由于人们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活动结合在一起,因此需要知道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物质资源和服务?处理这个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发展变化的原因何在?这些和经济以外的人类活动又有什么样的关系?从横向和纵向时空两方面进行剖析,也许能概括其要点及解答上......
-
〓 唐宋时期武陵山区药材贸易初探
【摘要】具有“天然药库”之誉的武陵山区,唐宋时期的药材资源具有品种多、质量优良、资源富给、遍及全区和采集者众、产出不訾等亮点。武陵山区丰富的药材资源除少数区内消费外,便是经由农村市场再通过区域市场运销区外;而区域市场的药材贸易可得而言者主要有施州市、沅州市、辰州市和黔州市。区域药材市场的兴盛及域内外药材贸易的顺利进行,......
-
〓 《窦默神道碑》考释
邯钢集团邯宝钢铁有限公司,河北邯郸,056015【题解】《窦默神道碑》,全称《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窦公神道碑》,位于今邯郸市肥乡县·肥乡镇·城西村,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立。碑首饰龙纹,碑阳额题篆书“昭文馆大学士正议大夫窦公神道碑”3行15字;碑阴额题为楷书,字同。碑阳、碑阴均刻楷书24行,满行66字,总计约1......
-
〓 海上之盟前的宋朝与女真关系
【核心提示】重和元年(1118年)开始的宋金海上之盟,在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此后的历史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巨变:强劲崛起的金朝消灭了日益腐败的辽朝和北宋,历史格局大变。重和元年(1118年)开始的宋金海上之盟,在历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此后的历史发生了出人意料的巨变:强劲崛起的金朝消灭了日益腐败的辽朝和北宋,历史格......
-
〓 敦煌学和西夏学的关系及其研究展望
内容提要:敦煌是西夏时期的一个州,莫高窟在西夏有特殊地位,被誉为“圣宫”、“神山”,西夏洞窟与皇室有特殊关系。敦煌石室和黑水城皆出土了大量珍贵文书,分别成为敦煌学和西夏学的重要学术资料基础。两种文书内容丰富,类型相近。但在释读文献方面黑水城文献比敦煌石室文献落后约半个世纪,整理出版也滞后很多。西夏学应利用敦煌学研究的方......
-
〓 宋诗视阈中的两浙地区农副业生产透视
【作者简介】蒋东玲,女,文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马群燕,女,岱东远程教育中心经济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基金项目】2011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宋诗与宋代两浙地区经济民俗研究”(项目编号:JC1108)。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历来就有重农悯农、关注民生的传统,对于具有强烈社会责......
-
〓 对宋代“拦头”与市镇管理关系的思考
【内容摘要】拦头,自五代出现以来,在宋代发生了地位高低及所掌职事的变化。这些变化表现为拦头的设置从最初具有的临时性,后趋于固定化;由于拦头的职事与征税密切相关,故人员的选拔要经由转运使司的官员,客观体现出其身份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拦头工作的场所从府州县的商税院或商税务一级,逐渐向下发展,广置于镇,甚至活跃在比镇更低一级的......
-
〓 略论北宋黄河水患下的河北水环境变迁
【作者简介】郭志安(1973-),男,河北滦南人,副教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宋史研究【内容摘要】北宋时期,地处黄河下游地带的河北地区,在黄河水灾的不断冲击之下,其水文环境也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此期间,除了大量的湖泊被淤填或冲毁外,黄河水患的频繁发生,也对河北境内的水道运输造成了严重损毁。这种局面的长期发展,导致河北境......
-
〓 试述金代黑龙江流域的农业
【摘要】世居黑龙江流域的女真族,在建立金朝后,把发展农业作为军事扩张的基础,视其肇兴之地黑龙江流域金源内地为粮仓,特别重视黑龙江流域农业的发展。黑龙江流域出土大量全备的铁制农具,说明女真族已把黑龙江流域的农业生产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引进宋朝的先进农耕技术,农业生产力空前发展。土地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超过金以前任何一个......
-
〓 略论南宋时期江西梯田的发展
熊四华,男,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梯田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的出现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农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宋时期是梯田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南方山区的发展缓和了当时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学界专门对南宋梯田进行的......
-
〓 破解西夏文文献探寻神秘的西夏
【核心提示】对西夏社会文书的译释和研究,仅为开端,大量尚未解读的文书比比皆是,如未开发的沃土等待着拓荒、耕耘。西夏社会文书的解读,将有助于揭开神秘西夏的面纱。由于西夏未入“正史”,资料匮乏,面貌不清,被称为“神秘的西夏”。然而近二十年来,在中国各朝代中,西夏是新资料增加最多的王朝。《俄藏黑水城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
-
〓 关于元朝的国号、年代与疆域问题
近30年,我国的元史学科有了长足发展,各方面的专题研究日益深入。但与此相背戾的是,元朝史的一些基本观念在人们头脑中却仍存在着混乱现象。几位喜读历史书的各界朋友询问我有关元史的几个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是。元朝的历史究竟有多少年?有些历史书或历史年表写的是1271年到l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明军占领元大都),还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