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宋变革中的道德至上倾向——唐宋变革笔谈(五)
作者简介:严耀中,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200444)“由唐朝中期开始的社会变革,到……宋朝完全定型”【1】。确实在唐、宋之间,社会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如农业生产的品类与手段、经济制度、群体结构、行政体系等等。其变化的强度虽比不上春秋战国那个时候,但已是秦横扫六合以后最引人注目的了【2】。那么,这个变革会......
-
〓 生态史学:用“过程”来理解生态学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摘要:贫民和富民都是历史不可或缺的“剧作者”和“剧中人”。历史“不能只写一面”,富民问题无疑属于宋史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富民包括大富、中富和小富,他们并非一概“为富不仁”。既不能“见富民就骂”,也不能“见富民就捧”。在小富者当中,以勤劳致富者居多。两头小,中间大,“豪横”或“长者”都不......
-
〓 宋代排水工程“福寿沟”的营造
福寿沟之所以能够历经千年而功能正常,是因为历代官府都很重视这一水利工程,而且市民参与修缮的积极性也很高。清代同治八年,知府魏瀛就以“民修官助”的方式,成功地组织官民对福寿沟进行了一次彻底维修,并且绘制了《福寿沟图》,“以便观览由委,寻源旁沟可得”,其功劳惠及今人。赣州,位于江西省的南部,地处赣江的上游。赣州城始建于汉高......
-
〓 辽代幽云地区土地买卖的几个问题——以辽代石刻资料为中心
【内容提要】今天可以看到的辽代石刻文献中保留了有关辽代土地买卖的相关材料,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到辽代的土地买卖活动主要集中在封建经济比较发达的幽云地区,尤其幽州地区是一个最为活跃的中心。辽代幽云地区土地买卖的盛行和随之而来土地兼并,促成了辽代庶族地主势力的发展,乃至对辽金社会经济、政治势力的构成产生影响。【关键词】辽代;......
-
〓 星占、历法与宋夏关系
【作者简介】韦兵(1969—),男,四川成都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内容提要】天文历法在宋与西夏的军事冲突、交聘往来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认为异常天象是上天意志的表达,这种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双方的军事决策与军事行动;历法颁赐是治权实现的重要标志,接受或拒绝宋的颁历是西夏承认或否认宋统治权力及衡量宋夏关系的一个重要......
-
〓 略论南宋时期江西梯田的发展
熊四华,男,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学。梯田作为一种新兴的土地利用方式,它的出现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农业技术的成熟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农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南宋时期是梯田发展的重要时期,它在南方山区的发展缓和了当时人地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学界专门对南宋梯田进行的......
-
〓 简论胡三省的宋室情怀与文化情结
此文为本科毕业论文,未公开发表,请勿转载摘要:胡三省在《通鉴音注》一书中透露出一股强烈的宋室情怀。对宋王朝称谓的亲切和对宋朝地名的沿用,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对宋王朝的深切怀念,而其义不臣元、隐居著书、对宋氏灭亡进行深刻的反思,可以看作是胡三省宋室情怀的最高展露。在这股情怀的背后,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情结的延续和反映。胡三省本此......
-
〓 宋代广州的国内外贸易(上)
一、概说(1)宋以前广州贸易的发展中国历代的政治都市,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地点往往变迁。在古代,商业都市差不多全在内地,如长安(长安所以成为都市,当然以政治的意义为重,但靠政治吃饭的人多半有钱,而秦、汉政策又常徙天下富豪于长安,故为满足这些购买力的大消费者而发展的商业也很有可观。《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记有“长安富贾”......
-
〓 宋史研究创新的瓶颈、激励与组织
【核心提示】明清史很多重要问题要追溯到宋代,关心明清史的学者从学术脉络上与宋史密不可分,包括像民族、宗族、地方社会等问题,包括一些重大的议题,包括习用的词汇,不少从宋代出现或使用。明清史的研究,一方面从宋代的材料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还给宋史研究很多刺激,这种刺激也带动了宋史新材料的开辟。制度史研究是宋史研究的......
-
〓 宋元时期吴淞江流域的稻作生态与水稻土形成
【内容提要】北宋初期,吴淞江流域仍有许多圩田内存在着大量的休耕地与不得耕种的积水田,水稻土的脱潜与剖面发育较慢。到了后期,吴淞江流域的水环境和农作技术都在推动着水稻土剖面的完全形成。宋初的丰水环境出现了变化,吴淞江的淤塞使这一地区的旱田化作用增加,脱潜化程度加强。与此同时,农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搁稻、施肥、翻青和开沟技......
-
〓 金代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基本规律
【内容摘要】金代所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水、旱、蝗虫、地震、风、冰冻霜雪寒、饥馑等。这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其鲜明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点,并且呈现出灾害越来越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和数灾并发的规律性特征,而且还表现出逐步蔓延、不断扩大的趋势.金代自然灾害之所以频繁发生,既有自然的客观原因,也有金朝相关部门的治理不力、不作为等人......
-
〓 古契丹族与特有的骑射武功共兴衰
公元l0世纪及以前,世居今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两岸大草原上的古契丹族人,以牧放羊马、猎取野兽为主要生业。行路代步、山林打猎、出兵征战,都时刻离不开乘马,马是契丹人赖以生存的主要工具。因而骑术高超或低劣,则成为每个契丹人能力强弱的体现;娴熟而高超地操弓搭箭的射艺武功。又是契丹勇士的重要标志。骑射武功高强的契丹铁骑雄居......
-
〓 辽、金、元的经史翻译与历史认同思想
作者简介:吴凤霞,廊坊师范学院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河北廊坊065000)辽、金、元时期,以少数民族文字翻译汉文经史是少数民族史学发展的具体表现之一。值得重视的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以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翻译的经史著作,不仅丰富了史书的表现形式,也促进了多民族统一国家历史认同思想的发展。一辽代以契丹文翻译的史书见于记载的有......
-
〓 金代的解盐经济
摘要:金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继契丹族之后由女真族建立的一个封建王朝,它统治中国淮河以北广大地区长达100多年。自金太宗天会五年(1127)正月金军攻取河东,解州盐池即归金朝统辖。金初,解州盐池的生产仍实行集工捞采的原始方法,进行粗放劳动,产销由政府垄断。到蔡松年任户部尚书时才恢复了北宋范祥的钞引法,改官运官销为商运商销......
-
〓 辽代奥姑考——母系社会遗迹之追寻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之三“奥姑”一词,当未读到本文之前,我想,许有一些的读者怀着疑问,这到底弄什么玄虚呢?现在且先转过来说说我写本文的动机。三四年前,余读《汉书·地理志》载“齐襄公时,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日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极饶兴味,当时即推断为母系社会之遗迹,颇思类辑域中关于此种的记......
-
〓 从多元历史视野宏观中国现代化问题:蒙古西征与人类文明
【摘要】文章分析马克·尔文对于有关近代和近代早期中国现代化困难的各种理论的批驳,并指出11—12世纪以还中国人口的增长是中国本土“早期现代化/本土性的现代化”发展放缓的一个基本因素。与此同样重要但常被人忽略的是第13—14世纪蒙元政权对中国文化传统的巨大冲击,引致两千多年来一直作为中国“文化一社会一政治精英”(儒生/士......
-
〓 宋元合伙制的发展——《中国古代合伙制初探》第三章
第三章宋元合伙制的发展学术界关注宋元时期的合伙制问题较早的是日本学者宫崎市定,其《合本组织的发达》一文[1]对宋元以后工商业高利贷经营中的合本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勾画。日野開三郎、草野靖撰写了《关于唐宋时代的合本》一文,重点探讨的是宋代的“合本”问题[2]。其后今堀诚二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中国古代及近代合伙制问题,其中对宋代合......
-
〓 唐宋城市经济社会变迁的思考
绪论在唐宋转型期,土地关系、阶级关系、商品经济、社会结构等变化及其相互影响都是极为深刻的。做为社会载体的城市,作为城市代表的都城,唐和宋比较,虽然城市变革尚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但无论是城市类型、职能、空间分布、人口结构和数量、城市网络体系、人口文化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的趋势加快,人口向大城市......
-
〓 序章(二·上)
二宋代社会和长江下游地区1.社会动态为了将地域这一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联系起来予以考察,不妨概略地展望一下宋代关于社会全貌认识的一般动态。在中华帝国二千年来的历史中,宋代成为把这中分为前、后两期的分水岭。在官僚制的帝国这一范畴内考察这种分界时,从农业、商业开始直到政治、社会、文化层面剥离,乃至产生重新组合,这一中国固有的历......
-
〓 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研究辽、夏、金、元史的一个巨大障碍,乃是有关它们史料的散漫性。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作阻断破坏了两宋国家统一大业的夏、辽与金,不再仅仅是音乐正剧里的几段不和谐的变奏或插曲,而都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正面的主角,由它们来贯穿从唐到元的中国史进程。这条另辟蹊径的讲述路线,为我们刻画出一段很不一样的中国史,感觉似乎有点陌生,但细想却......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