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元代契约文书的刊布与研究综述
在中国古代社会,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财产关系甚至一些身份关系经常以契约的形式来缔结,从而使得契约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形态之一。现存元代契约文书的类型,涉及买卖契约、典卖契约、交换契约、借贷契约、租佃契约、雇佣契约、租赁契约、合伙契约、婚姻契约、析产文约、收养契约、解纷文约等。按刊布时间来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
-
〓 集安麻线高句丽碑碑文补释
吉林集安麻线高句丽碑的发现,已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限于各方面条件特别是资料匮乏,反响虽很热烈,但因外界掌握的可靠资料并不多,有深度的研究尚未见报。为给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此碑提供必要条件,兹不揣浅陋,拿出这一碑文补释文本,未遑臻备,抛砖引玉。一、此碑研究述略2012年11月4日至6日,集安市文物局根据国家和省主管部门的......
-
〓 《学术月刊》2013年第2-3期目录
《学术月刊》2013年2月号(总第525期)目录对话与交锋哲学的死亡与复活——从马克思、恩格斯反哲学的立场看“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兴起…………王金福(5)哲学本性与“部门哲学”、“应用哲学”的合法性——以“城市哲学”为例兼与王金福教授商榷……………………………………………陈忠(13)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
-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1期目录
宏观经济研究清代前期经济运行概述(方行)投资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变迁的回顾与展望——兼及增长方式转变(1950-2010)(董志凯)论中国经济转型的阶段性与目标转换(瞿商)专题论文春秋末年晋国六卿田制和税制再研究——以临沂银雀山汉简《吴问》篇为中心(冯小红、刘书增)秦汉乡里赋税制度和赋税征收(张信通)唐代中原藩镇两税“上......
-
〓 《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1期目录
·专题论文·张荫桓、翁同龢与戊戌年康有为进用之关系 马忠文(4)辛亥革命时期的省制纠结 关晓红(29)从党权政治角度看孙中山晚年的司法思想与实践 ......
-
〓 “长城之父”探源:探访天下第一古长城——楚长城之二
“长城之父”探源本报记者 唐红丽 文/图 楚方城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修建最早的长城,也是建筑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一条长城,可谓“长城之父”,楚长城为楚国向外发展提供了保障,是楚国争霸中原与对外扩张的军事基地。 楚,又称荆、荆楚,原是西周时的小国,初建都丹阳(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
〓 清华简:学术史研究新贡献
清华简是在2008年夏天入藏的,其整理报告《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于2010年底出版,第二辑目前尚在编写中。这两辑报告共收简10篇,而整批简初步估计有60多篇,因此现在想准确评说这批简对古代学术史研究有怎样的价值,实在是为时尚早。但即使只就这头两辑来说,已经可以看到清华简在这方面的重要性,这里试谈几个问题。首先是......
-
〓 从“虎穴仙女之地”到关角西王母石室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带是多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共融的地区。西王母、二郎神与贡曼杰姆、格萨尔等神祇间存在交融、渗透,有的甚至可能是同一个形象在不同民族中的不同表述。“虎穴仙女之地”郎木寺“郎木寺的全称‘达仓郎木’在藏语是‘虎穴仙女’的意思。”甘肃省藏学研究所所长丹曲告诉记者。这个解释令人意外而惊诧。7月中旬,记者在甘肃省......
-
〓 陶器串起世界文明史
美国《考古学》杂志在岁末评出了2012年十大考古发现,危地马拉玛雅神庙太阳神面具,德国迄今最古老的罗马遗址,苏格兰发现的3000年前的木乃伊等西方考古学家一直热衷的考古类型入选并不奇怪,而中国江西仙人洞遗址出土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陶器也赫然名列其中,则显示了考古学界对于陶器起源的重新关注。陶器的发明,被公认为人类......
-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收获
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科技部决定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作为“十五”科技攻关项目。这一项目从2001年预研究启动,到2008年底第二阶段结束,经历了探源工程预研究、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华文明是世界六大文明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揭示中华......
-
〓 马非百论《管子·轻重》的一批信函
近期为写《〈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研究述评》一文搜集资料,承岳父叶世昌示以马非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前期写给他的一批信函,读后觉得很有价值。近期为写《〈管子·轻重〉经济思想研究述评》一文搜集资料,承岳父叶世昌示以马非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前期写给他的一批信函,读后觉得很有价值。在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 2012年11月28......
-
〓 8000年前“江苏人”的田园生活:种稻打鱼捏泥塑
泗洪县梅花镇,秋收后的农田,看不到头。农民翻过的地方,偶有陶片露出来。陶片都是8000多年前的。农田的所在地,正是顺山集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专家,发掘了遗址的一部分,找到了遥远的古村落。8000多年前的先民们不仅过上了定居生活,还用上了灶,吃上了米饭,甚至还玩起了泥塑。这个考古发现,引起了全国顶尖专家们的关注。11......
-
〓 李学勤等:考古发现与先秦、秦汉典籍文化
【核心提示】出土简帛中的文学作品,无论是在体裁的流变,题材取舍等方面,都为文学史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新的气象,弥补了以往缺失的一些重要缺环。刘跃进(文学研究所):先秦、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及有关典籍的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厚的成果,也遗留了不少问题。二十世纪的考古发现,......
-
〓 中国青铜技术对东亚的影响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三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湖北郧县发现10万年前手斧
湖北郧县发现10万年前手斧 2012年12月2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4日第396期 作者:明海英 浏览: 56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图1为考古发掘现场、图2为出土的手斧;冯小波/供图本报讯(记者明海英)12月20日,记者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获悉,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湖北库......
-
〓 人类用火史可追溯至100万年前
旺德韦克洞穴内的考古发掘区域4月2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了科学家对南非旺德韦克洞穴遗址沉积物的最新分析成果。研究表明,人类最早控制和使用火的时间不是原来认为的79万年前,而是可以追溯到更早的100万年前。旺德韦克(南非荷兰语中意为“奇迹”)是非洲中南部卡拉哈里沙漠边缘的一个洞穴,洞内经过200万年漫长时间累积......
-
〓 敦煌遗书整理的回顾与展望
敦煌遗书蕴含世界四大文化、六大宗教的丰富信息公元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中国北方陷入动荡。而在遥远的中国西北,道士王圆籙在静谧的敦煌莫高窟发现了一个藏匿千年之久的密室——敦煌藏经洞。藏经洞藏有汉文、藏文、回鹘文、粟特文、梵文、于阗文、吐火罗文等各种文字的古代遗书数万件,还有佛画幡幢等各种文物。遗书中,以汉文、藏文遗......
-
〓 《海洋史研究》第2辑目录、后记
目 录专题论文“亚洲海峡历史”导言……………………………………………………普塔克/3亚洲海峡的地理、功能和类型………………………普塔克(Roderich Ptak)/5The Formation of the Strait of Hormuz……………Ralph Kauz(廉亚明)/23海峡之门:红海港口与亚丁湾......
-
〓 西周最大池渠遗存在陕发现
日前,记者从周原博物馆了解到,考古人员对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云塘村和召陈村发现的一个池渠遗迹进行了为期3年的勘探,推断该遗迹为西周时期最大的池渠遗存。云塘村池苑遗址呈不规则圆形,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8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在池苑东侧发现了一条长1669米的水渠,渠深2米多,渠面横断面宽约2米,窄处不足1米。虽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