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黄三杨庄水灾遗址与西汉黄河水患
【作者简介】程有为,男,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批准号为99BZS016)的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河南省内黄县三杨庄附近发现了汉代的聚落和农田遗存。经过考古工作者钻探和初步发掘,发现这些遗存均为汉代的庭院建筑和农田遗址,因黄河的一次大规模洪水泛滥......
-
〓 《学术月刊》2012年5月号目录
《学术月刊》2012年5月号目 录总第516期 学界视点“信仰”在中国:过去·现在·未来 (专题讨论) 20世纪中国的“信仰”选择及其影响 李向平(5) 信仰而不皈依:中国“一人多信”现象探源 ......
-
〓 红山文化首次发掘男女并穴墓取消中间隔离物
田家沟红山文化发掘现场。【核心提示】墓葬中的男性和女性都属于正常死亡的成年人,男性的死亡时间要早于女性,而入葬过程中有先后顺序,说明在红山文化晚期的家庭形态上存在着较为固定的配偶关系,这对于合理解释红山文化晚期家庭与家族的兴起与壮大有重要意义。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最近在辽宁省凌源市田家沟红山文化墓地群获重大发现,首次发......
-
〓 汉画像石是研究汉代历史的珍贵形象资料
——访国家博物馆考古部原主任信立祥
【核心提示】在汉代的考古资料中,汉画像石应该是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研究最深入的汉代美术考古资料。但汉画像石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由此,也一定能进一步推动汉代历史的研究。历史学家翦伯赞在《秦汉史》中对汉画像石的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除了古人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形象。”“......
-
〓 《古今农业》2011年全年目录
2011年第l期关于农业与文化的关系∕唐珂广西壮族的农事歌谣及其生存境况∕徐赣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结构变迁及其历史内涵∕叶明勇什么是农民,什么是土地——农民分化视野下的土地问题∕孙新华略论建国初期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农具推广工作∕范连生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村基层组织互动发展∕杨沛英土豆(马铃薯)取代水稻?∕游修龄宋代......
-
〓 大汉雄风今犹在汉画像石书汉史
【核心提示】根据学者的调查研究,中国汉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嘉祥、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四川、陕北等地及其周边。此外,河南新密、永城,北京丰台,浙江杭州,陕西邠县也有零星发现。汉画像石是如何被发现的?其艺术价值如何?蕴含着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信息?2012年岁末,记者踏上寻访汉画像石之旅。2012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
-
〓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2期目录
·纪念吴承明先生逝世一周年·关于传统经济的通信/[吴承明](3)纪念吴老/郭松义(20)纪念吴承明/丁长清(22)吴承明先生与中国经济史论坛——缅怀经济史界的智慧之星/李根蟠(24)洞晓与践行“包容”理念的睿智大师——缅怀吴承明先生/董志凯(26)良师难遇——回忆吴承明先生/李伯重(29)与时俱进,老当益壮——深切怀念......
-
〓 公文纸本:传世文献最后一座待开发的富矿
《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图片《宋人佚简》图片 近代以来,我国对典籍文献新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首先开始于考古出土新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世纪50年代以后特别是80年代以后又扩展到传世典籍文献新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开发。考古出土新文献的发掘、整理与研究的对象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近代考古新材料的“三大发现”或曰“四大发现”......
-
〓 清华简成果:《史记》中的烽火戏诸侯记载为戏说
核心提示:而在此次出版的清华简整理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没有了“烽火戏诸侯”的桥段,导致西周灭亡的战争则变成了由于周幽王主动进攻正宫王后父亲,之后对方联合少数民族将其打败。本文摘自《法制晚报》2012年1月12日A21版 作者:徐天 原题为:烽火戏诸侯 清华简称是戏说本报讯(记者徐天)昨天记者从清华大学获悉,......
-
〓 苏州虎丘发现跨越六大朝代古墓群
宋朝的象棋汉代的陶罐这里还将继续发掘一片超大型古墓群在苏州虎丘地区被发现,这是个跨越六大朝代的古墓群,最早可追溯至东汉早期,各个朝代的古墓层层重叠,蔚为壮观,在苏州考古史上极为罕见。目前考古人员正在现场清理发掘,已经出土了包括陶罐、瓷器、铜镜、金质发簪等品种繁多的珍贵文物。昨天,记者在考古专家的带领下探访这片超大型古......
-
〓 “文明探源”考古现轮廓
【核心提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对本报记者表示,经考古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源头已初现轮廓。良渚古城开掘现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其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一项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
-
〓 从红山文化看社会管理的起源
【作者简介】雷广臻,1957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现任辽宁省红山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玉器工艺组副组长,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学科评审组专家。雷广臻为当代中国红山文化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先后发表论文230篇,专......
-
〓 青铜的政治性消费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四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学术月刊》2012年6月号(总第517期)目录
对话与交锋现实关怀及其问题——对话中国文学理论未来之走向…………………………………………赵宪章曾军(5)西方的中国形象:源点还是盲点——对周宁“跨文化形象学”相关问题的质疑………………………周云龙(13)又一种“反西方中心的西方中心主义”——由答周云龙质疑引出的反思………………………………周宁(20)哲学关注论中庸——......
-
〓 龙年话龙:中国考古出土的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的记载和研究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龙的描述和记载,而中国考古发现中的龙,不仅揭开了龙的神秘面纱,展示了龙的实物形象,而且为解决学界十分关注的龙的起源、龙与中国文明的形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在距今8000—3000年间的中国史前和夏商时期,无论是长江、黄河流域......
-
〓 战国时期狗肉汤入选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战国时期食物狗肉汤和在新疆发现的小米面条入选美国《考古学》杂志近期评选了2011年度十大考古发现,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战国时期食物狗肉汤和在新疆发现的小米面条入选。同时入选的还有苏格兰埋葬的千年北欧海盗船、约旦南部发现的类似竞技场的1.2万年前新石器社区中心、玛雅神秘女统治者的墓室等等......
-
〓 《经济史》2010年年度总目录
第一期怎样寻求世界历史上先进变落后和落后变先进的根本原因——纪念新中国建立60周年庞卓恒(3)中国古代市民争取话语权的努力——对唐朝“罢市”的考察宁欣(13)“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葛金芳(18)王阳明巡抚南赣经费研究——以盐法为中心黄国信(33)1600—1840......
-
〓 蛇在中国的考古发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先生在浙江余杭遗址群的一块陶片上发现了刻画蛇纹。到了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盖上发现了蛇纹,在上海金山亭林遗址采集到一块陶片,上面饰有蛇纹。到了八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鼎的腹部和鼎盖上、两件贯耳壶上,以及一件陶豆上均发现了......
-
〓 考古发现2000年前新疆东天山已人口密集
新华网乌鲁木齐1月31日电(记者符晓波毛咏)刚刚完成考古发掘的新疆哈密亚尔古墓地上,密密麻麻满布古坟冢,而每一个墓穴中,又有至少二至十多人的骨骸。研究人员认为,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东天山的部分区域已经人口密集。 哈密亚尔墓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平缓戈壁滩上,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公布为哈密市第......
-
〓 “法与习俗”视野下的睡虎地秦简研究
——工藤元男与他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
【关键词】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简;日书;法制史;社会史【摘要】目前为止的睡虎地秦简研究,多将法律文书与占卜文书分开研究,割裂了其间的必然关联,工藤元男的《睡虎地秦简所见秦代国家与社会》从“法和习俗”两重视角,运用法制史与社会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睡虎地秦简作出了完整的、客观的考察。此书指出,秦对南郡坚持实施秦法,但同时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