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本一瞥——《四千年农夫》第一章
我们由美国的西雅图出发去中国的上海,经由北线航行,于2月19日到达日本横滨,3月1日到达上海。此次航行的目的就是了解沿途国家土地耕作以及作物种植的一些情况,并且亲自或者通过翻译与当 Jc,9的农民、园丁和果农进行交流。我们煞费苦心,在一季的不同休耕时间里对同一块地或同一个地区进行多次考察,以便知晓文化或者是耕作方式相同......
-
〓 杨联陞(1914-1990)
杨联陞(1914-1990),字莲生,生于河北保定,原籍浙江绍兴。他过继给他伯父,伯父是盐务官员,退休后以吃瓦片为生。他在保定上初级中学,成绩优异。当时缪钺先生因家庭困难,考取北大而不能入学在保定志存中学教课,杨联陞不在他的班上,与缪钺之弟同班。缪钺听说杨成绩很好,为人忠厚,后就把妹妹缪鉁(宛君)嫁给他。多年后,缪、杨......
-
〓 《家产继承史论》修订本前言、目录、结语
《家产继承史论》修订本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总 序 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外学者对经济史的具体界定还存有分歧和争议,但无论如何界定,经济史在本质上总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一门科学。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研究内容决定了经......
-
〓 新世纪以来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热点问题述略
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学者们的努力下、特别是各沿海相关省市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不断深入,其中一些问题逐渐成为学者们争论的热点。对于这些热点问题的探讨,可能各自的角度各不一样,得出的结论也可能大相径庭,但对于深化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都具有一定的意义。这些热点主要......
-
〓 水稻与中国传统社会晚期的政治、经济、技术与环境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水稻是明清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食物依赖,唐宋以来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由水稻作为主体的农业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美洲作物传入中国以后,没有改变水稻在其中所占的主体地位。作者认为,水稻对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包括正面和负面两个方面,涉及经济结构、技术进步、环境变化、文化特征等多个方面......
-
〓 《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4日第392期 作者:本报记者 郝日虹 浏览: 54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绘制疫灾历史地图不仅需要地理学、气候学、环境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涉及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内容......
-
〓 寨市:始建于三国的千年古镇
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城向南18公里,便是老县城寨市镇所在地。寨市建城史长达1800余年,留下了安平观铁钟、仰高亭碑、虎谿书院章程碑等一批珍贵文物。近代以来,这里又成为革命战争的重要场所,至今仍留有邓小平征战绥宁指挥所等旧址。天地崇拜盛行 比起新县城长铺镇的喧闹与现代,这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千年古镇更显古朴祥和。老人们坐在......
-
〓 感谢部委领导为北京市青少年儿童建立有机食品基地
为了孩子们的健康,应当优先供应无农药残留、不使用化肥、无转基因的“有机农业”食品,还是应当有意供应“化学农业、转基因农业”高农药残留农食品、转基因食品?北京市一百多万大学、中学、小学学生及幼儿园、托儿所儿童,优先供应无转基因的“有机农业”食品,有无生产基地?事实对此给予最好的回答:《南方周末》2011年5月5日《“低调......
-
〓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目录
《休休室治史文稿补编》,傅衣凌著,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5月目录一秦汉的豪族……………………………………………………………………………………………………………(1)二论中国的生产方式与农民……………………………………………………………………………………………(15)三辽代奥姑考——母系社会遗迹之追寻……………………......
-
〓 “松土保墒”实验成果——《制度性干旱》附文
2007年04月,笔者进行了“松土保墒”实验。一、裸地实验实验用地南北长15米,东西宽12米;面积180平方米;属“壤土”型;实验采用烘干、称重法。1、实验前测得:土壤干容重=1.28田间持水量=26.60%2、4月26日,按50m3/亩的常规灌溉,对实验田施水75mm漫灌。(管接水表度量13.50m3)3、4月29日......
-
〓 岩画与岩画研究
【核心提示】岩画是史前无文字时期人类活动的遗留物,距今或许几千年,或许几万年,它的存在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史前人类的证据。把岩画仅仅作为艺术形式,在今天看来有失偏颇,岩画是史前人类用艺术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综合体,是我们了解早期祖先活动的一扇窗口,是记载早期人类生产生活的历史书。岩画是史前无文字时期人类活动的遗留物,距今......
-
〓 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绪论第一节
绪论蒙古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自形成以来就是以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并曾经凭借其游牧经济的优势建立了蒙古汗国,为建立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和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自清代之后,蒙古族游牧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转变为半牧半农经济以至部分地区基本变成了农业经济区。因此,有必要就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过程进行研......
-
〓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译者的话、目录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冀朝鼎著 朱诗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译者的话《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是冀朝鼎同志的遗著,早在三十年代用英文写成。作者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发展过程的阐释,提出了我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的概念。作者广征博引中外群书,特......
-
〓 15-16世纪欧洲集市的转变
——以尼德兰集市为例
内容提要:在中世纪欧洲商业复兴的背景下,城市的政策是促进集市繁荣并向交易所转变的重要原因。城市当局保障各地商人享有平等的经商权利,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并使之不断完善,在生活和宗教活动等方面提供方便,以此吸引国内和外国商人。近代领土国家和中央政府的形成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制度的成熟。地方政府和法庭为商业发展制定的政策较国家政策......
-
〓 《唐宋帝国与运河》节略
《经济与政治之间──中国经济史专题研究》第一篇
【说明】《唐宋帝国与运河》是先师全汉升院士在1944年出版的代表作,在中国经济史学界具有非常重要地位。谨将逾十万言之原书节略为二万余字,供研究中国经济史及唐宋史的同道参考。第一章 绪论 隋炀帝因为要游幸江都而开凿的运河,完成不久之后,由于历史上其它因素的影响,在此后的六百多年内变为唐宋帝国的大动脉。这一条动脉的......
-
〓 大唐帝国的崩溃与运河——《唐宋帝国与运河》第六章
第六章大唐帝国的崩溃与运河宪宗元和年间以后,运河对于南北的连系又渐渐由密切变为松懈,其后更完全失却它的作用。在唐末运河不能把军事政治重心与经济重心连系起来的形势下,大唐帝国遂跟着本身力量的丧失而整个崩溃下来。宪宗死,穆宗立。穆宗长庆二年(822—823),久已停止的汴州军乱又再死灰复燃[1];在过去不像汴州那样常常叛变......
-
〓 [宋元时期]客户: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农——《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
第二章“户”与家庭经济阶层第三节客户:租地租牛而耕的佃农宋代的客户从官府征派税役的角度而言,是无资产无赋税负担的民户;从租佃关系看则大都属于佃农雇农,以至于有“佃客”连称的习惯。佃农,自战国秦汉以来就是指“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自己没有土地,需要租地而耕的农民。[1]在宋代,他们在租地的同时又加上了租牛,以至于当时称......
-
〓 [宋元时期]主户:有田产的农家——《中国家庭史》第三卷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章“户”与家庭经济阶层第二节主户:有田产的农家观察宋元时期乡村农家经济阶层的分布情况,看看富裕人家、维持温饱的中等人家、连温饱都难维持的贫穷人家各占多大比例,一个比较现成而又相对准确的角度,是从户等制度入手。户等制度是户籍制度的分支,为了按各家的财产多少有差别地征派不同的税役,把各个家庭划分为不同的户等的时候,需要......
-
〓 “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演变研究——《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第一章
一、一种研究范式的分析:人地关系演变的“三阶段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与规律,长期以来一直是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各个学科均逐步形成或正在形成有关人地关系研究的某些“范式”(或“范型”,paradigm)或“共识”。人们......
-
〓 “世界史”研究要以现实关怀为指向
作为历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史有其特殊之处。在国外,“世界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角度”,它强调对整个人类历史的横向观察,着重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影响与互动,因此与“全球史”、“整体史”有相近的含义。但在中国,“世界史”却有其特定意义,它专指“中国之外的历史”,也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地区的历史。这样一......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