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生态演变与治理方略》前言
世纪之交,生态、环境恶化成为全球性最重大最急迫的问题,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国内外有识之士警呼: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将是21世纪最具爆炸性、灾难性的问题。”自20世纪后期,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对策和行动。中国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恶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无论是水土流失、植被毁坏、土地......
-
〓 《家产继承史论》修订本前言、目录、结语
《家产继承史论》修订本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总 序 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外学者对经济史的具体界定还存有分歧和争议,但无论如何界定,经济史在本质上总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一门科学。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研究内容决定了经......
-
〓 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稻作史》第一章(四)
第一章中国稻作的起源、传播与分化四、中国稻作起源与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在探索中国稻作起源与驯化稻的人的关系时,就必须追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的分布迁徙和稻作的关系,因为那是远在汉族形成之前的事。在语言学上所称的汉藏语系各族[1]的文化融合是华夏族或后来所称的汉族的民族组成的基础。这一形成过程最早始于新石器时期。北方在黄河南北......
-
〓 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非遗在变化冲击中境况堪忧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七千多公里,在中国有近四千公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被中外学者誉......
-
〓 秦岭栈道开画卷绝壁秀水刻诗篇:探寻古代山区“高速公路”之一
秦岭古栈道自西向东逶迤千里,沟通南北,宛如中国的血脉。“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记录了古代秦岭的陆路交通景象。如今,拂去岁月的尘埃,沉睡在萋萋荒草中的秦岭古栈道仍在诉说着沧桑的过往。秦岭古栈道,蜿蜒在秦岭山脉,贯通南北,被誉为中国古代山区的“高速公路”,见证了中国古代的战争、融合、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栈道”一词,最......
-
〓 中国水利事业与经济区划的地理基础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第二章
中国的各种地理条件造成了这样的事实:如果没有作为农业的完整组成部分的水利系统的发展,农业生产就决然达不到它曾经有过的高水平,也不可能出现由具有高度生产性的农业经济所带来的半封建中国的繁荣文化。K·A·威特福格尔(Wittfogel)详尽的论文,已经清楚地阐明过灌溉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意义,它使人信服地确认了这样一个事实:......
-
〓 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人历来认为自己是炎黄裔胄,黄帝是我们的人文始祖。究竟是不是那样,从来都不加以深究。可是进入近代以来,这个观念发生了动摇。当西方列强纷纷侵扰中国时,一些西方学者也忽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发生了兴趣。他们无视中国文明的整体特点,摭拾一鳞半爪随意比附,说什么中国文化乃至中国人种是西方起源的,一时间弄得有些中国人也糊里糊涂......
-
〓 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冶金术与古代东亚文明”丛谈之五
《中国社会科学报》编者的话: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史揭示的文明观突出了西方的地位。金属的认识、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发展至一定高度的产物。它不仅在极大程度上推动历史的进步,改写社会的面貌,也代表人们征服自然的非凡能力。古代中国以青铜冶铸为代表的冶金术起步较晚,但它在三代以降数千年的历史中日臻完善,后来居上。透过冶金术,人们......
-
〓 封建地主制经济的确立和运行
第一编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及其直接经营(1840年以前)讨论封建社会经济及其运行,首先得对封建社会的开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学术界有各种说法,据笔者所知至少包括以下说法:西周封建说,战国封建说,魏晋封建说,南北朝封建说,隋唐封建说乃至宋代封建说等。从学术的角度看,上述数种看法均有一定的......
-
〓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内容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社会生活史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内地,生活史的研究成果少得可怜。社会生活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上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社会生活史成绩突出,但是近来学者并不满意目前的研究现状,力求有所突破。社会生活史是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联接社会各部分的历史,生活史研究的最......
-
〓 《家产继承史论》修订本前言、目录、结语
《家产继承史论》修订本 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12月版《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丛书》总 序 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外学者对经济史的具体界定还存有分歧和争议,但无论如何界定,经济史在本质上总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一门科学。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研究内容决定了经......
-
〓 古典历史的基础:从国之人事到普通百姓的生活
【内容摘要】由于古代史料的性质和近代早期历史写作目的的影响,从古代到近代早期的西方,古代史基本为政治和军事史以及大人物所统治,社会经济与普通人遭到忽视。21世纪的古代史写作,大多将政治史排挤到相对次要的地位,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成为主要内容,其笔下的古代世界,着重古希腊罗马公民的社会生活以及影响公民生活的诸种政治和经济因......
-
〓 《中国稻作史》序言
《中国稻作史》(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游修龄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59年序言《中国稻作史》写写停停终于问世了。写这本书的缘起说来也是很偶然的,那是在1976年我参加了有关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与会的都是考古专家,因为遗址出土了大量稻谷,所以约我这个学农的参加。我也很惊讶于这么多的炭化稻谷出土,而且其年代早在7......
-
〓 农牧业变迁及其影响——《泾洛流域自然环境变迁研究》第七章第三节
历史时期泾洛流域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除自然原因外,人口的多寡影响土地承载力的变化,而人类要作用于自然环境,必须通过农牧业生产活动,毁林除草,引水灌溉,增肥耕耘,栽培作物,或在草原和水草肥美之地进行牧业活动。正是由于人们进行农牧业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土壤、小的微观地形、植被、水文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下从历史时......
-
〓 茶产业——《四千年农夫》第十四章
在中国和日本,茶叶种植是继桑蚕养殖之后又一伟大的行业。 在为人民谋福利方面,假使茶叶种植业没有超过桑蚕养殖业,也至少和桑蚕养殖业并驾齐驱。 毫无疑问,茶叶种植是在人们希望在饮用水中添加某种物质而使其变得可口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这三个国家里,饮用热水是很普遍的,并且大家都把它作为抵御致命细菌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人......
-
〓 《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中国疫灾历史地图集》促进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2012年12月14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4日第392期 作者:本报记者 郝日虹 浏览: 54 次 我要评论 字号:大中小 【核心提示】绘制疫灾历史地图不仅需要地理学、气候学、环境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知识,还涉及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内容......
-
〓 录像显示9-11时击中美国五角大楼系导弹而非飞机
据国外媒体8月30日报道,美国新闻工作者近日透露,一些泄露的录像显示,9-11事件发生当天,袭击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巡航导弹而不是飞机。美国资深新闻编辑戈登-达夫称:“一共有85个视频。29日又有另外一个视频被公布。虽然没有对这个视频进行严格检查,当它看起来很真实,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一枚巡航导弹从另外一个角度击中了五角......
-
〓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目录、后记
《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王建革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8月内容简介:《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内容简介:华北平原是我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农业基地,也是灾害频发、社会矛盾较尖锐的地区之一。考察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乡村的生态和社会变动,剖析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对了解当......
-
〓 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
【内容摘要】20世纪20年代末到40年代,社会生活史进入中国学者的视野。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内地,生活史的研究成果少得可怜。社会生活史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基本上是最近二十多年的事情。社会生活史成绩突出,但是近来学者并不满意目前的研究现状,力求有所突破。社会生活史是以人的生活为核心联接社会各部分的历史,生活史研究的最......
-
〓 自然主义的哈尼稻作及其可持续发展
自然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的哲学观点,它主张用严格的自然范畴来解释一切现象和价值,把自然看作是一切存在的最原初和最根本的源头。有自然主义的文学、自然主义的艺术、自然主义的政治学、自然主义的历史学、自然主义的社会学、自然主义的伦理学等。当然还有自然主义的农业。自然主义的农业主张适应自然,不要过多地干预自然,利用自然的生物循环......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