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方现代民主社会欠下沉重生态债务
3月15日运动已经表明西方现代民主社会欠下了深重的债务。同时现代民主面对一项对政治生态隐蔽的债务,它扩大在空间(跨国的相关性)、时间(跨世代的相关性)和整个自然界(中心生物和物种间的相关性)为扩大个人的自主权和集体的团结斗争中的隐蔽债务。特别是这种民主不习惯于在它的进程中把某些方面结合起来,除了扩大我们团结的范围,为了......
-
〓 “水利周期”与“王朝周期”:农田水利的兴废与王朝兴衰之间的关系
——《江汉论坛》2011年第8期环境变化与社会变迁笔谈之一
【作者简介】鲁西奇,男,1965年生,江苏东海人,历史学博士,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厦门,361005。冀朝鼎在其名著《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曾经谈到水利与政治的关系,指出:发展水利事业或者说建设水利工程,在中国,实质上是国家的一种职能,其目的在于增加农业产量以及为运输,特别是为漕运创......
-
〓 《中国家庭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目录
《中国家庭史·隋唐五代时期》,张国刚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作者简介:张国刚,l956年生,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历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唐史学会会长,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南开大学、中国......
-
〓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及其特点(上)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专题研究》第三章(上)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简称“人地关系”) 及其演变有其显明的区域特点。[1]近十余年来,以一批中青年为主体的研究者对此作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总的说来,现有研究分别在两个领域进行:在历史学领域,一般侧重于经济开发史研究,也涉及经济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但因多为分阶段研究,对长时段......
-
〓 吴江行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我今年又有机会回访故乡江苏省吴江县。屈指算来,离我1981年三访江村正好十年。这十年故乡的变化真大。十年前吴江有名的七大镇正从冷冷清清的衰落景象里抬起头来,一股生气引起了我的注意,启发我作出调查研究小城镇的倡议。从那年起,我每年都回乡考察,江村的老乡提醒我今年是第15次访问了。这十年里我看着这一带农......
-
〓 关中古都与自然环境
关中是指西起宝鸡、东到渭河中下游地区,这里南有秦岭,北有北山山脉,渭河流域低而平坦,河床甚宽,河水长期冲积泛滥,形成肥沃的平原,号称“八百里秦川”。关中是目前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和建都朝代最多的地区。作为都城的时间已超过1000年,建都的王朝政权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余个。正因如此......
-
〓 论草原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文化交流大通道,千百年来,围绕着这条大通道,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碰撞、融合、升华,对人类文明的产生,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贸通道的雅称,以丝绸贸易为商品流通标识。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有4条:其一为“沙漠丝绸之路”,从洛阳......
-
〓 定位“古昆仑山”
摘要:利用高分辨率地图,依托中科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的研究成果等,结合《山海经》中的具体描述,成功确认“赤水、洋水、黑水、弱水、青水、氾天之水”等的当代位置和名称,从而完成了“古昆仑山”的准确定位,破解了“寻找古昆仑山”这一困扰中国学者两千三百多年之久的一个伪命题。关键词:古昆仑山;山海经;定位Abstra......
-
〓 《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目录
《早期奴隶制社会比较研究》,胡庆钧廖学盛 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目录前言……………………………………………………………………………………………………………………胡庆钧(1)第一编综合研究第一章奴隶占有制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胡庆钧周用宜(3)第二章从......
-
〓 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民生活——对开弦弓村的再调查
1.引言1939年出版了一本费孝通用英语写的书,题目是《中国农民的生活》。【1】此书原系作者在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叙述作者1936年对中国的一个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的结果。布·马林诺斯基教授在序言中称赞该书说,这将是人类学理论和实地调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他引用了E·丹尼森·罗斯(E.Denison Ross)爵士......
-
〓 “水车丛谈”写作缘起(附目录)——水车起源和发展丛谈(一)
《水车起源与发展丛谈(上辑)》提要水车出现和推广在水利发展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它是依靠轮轴转动工作的排灌机具,包括翻车、筒车、井车等不同类型。东汉毕岚创制翻车的说法未必正确。翻车的起源于何时何地,尚需继续探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翻车是在宫廷、城市和乡村、民间双线发展的。唐代太和年间中央政府征调江南水车匠在关中地区推广翻......
-
〓 《濒海之地:南海贸易与中外关系史研究》叶显恩序
中国学术界,历来注重农耕经济的研究,海洋经济研究明显地滞后。这无疑是受制于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中国是一个半大陆半海洋的国家。中国既有大陆性的传统,即具有注重农耕,实施官僚政治和皇权专制的特点的农耕经济;又有海洋性的传统,即重视商业,富有冒险进取精神的海洋经济。这两种经济在中国既有交叉发展,又有先后发展的过程。大陆农耕经......
-
〓 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重要贡献(上)
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民族共同体,也是从古到今逐渐凝聚成的一个精神大系统。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大系中,在中华文化琳琅满目的鲜活内容中,少数民族文化所占的比例远远超出他们的人口比例。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贡献千百年来,少数民族群众将汉族文化或外国文化与本族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更富浓厚意蕴的民族文化......
-
〓 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还是不发展?
史料多了,证明经济发展的史料不难找,反证经济不发展的史料也随处可得。在古代王朝政治体制下,在发展的同时,并存或隐含着不发展的因素,从来没有出现过所谓理想的发展状态,制约经济正常发展的祸患始终消除不掉。查看一下“文革”结束后开展的“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问题再讨论”,或许后人觉得甚为可笑。那时为了批判和深挖“封建专制主义”......
-
〓 试论明代土地、赋役问题症结之所在
——《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第九章
一明朝,也如其他的朝代一样,是由于统治者和统治集团的更替而划定的一个历史段落。但即便在这人为的段落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因素,仍然起着规律性的作用,使这一人为段落具有自己的特点。那么,明朝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明朝社会经济的衍变,应该是“洪武政令”对整个社会各个方面所加的强制,以及这种强制在洪熙、宣......
-
〓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目录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满志敏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作者简介满志敏:男,教授,博导。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工作,在所工作期间,在职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地理系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地理系作访问学者。1992......
-
〓 论草原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人类历史上最长的文化交流大通道,千百年来,围绕着这条大通道,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的历史事件,东西方文化以此为纽带碰撞、融合、升华,对人类文明的产生,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贸通道的雅称,以丝绸贸易为商品流通标识。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有4条:其一为“沙漠丝绸之路”,从洛阳......
-
〓 中国古代为何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制度
研究欧洲共济会以及犹太金融集团的历史,可以解决中国历史中的一个著名斯芬克斯之谜——为什么中国古代社会早有市场经济而未能发育出资本主义制度。早在先秦,中国已经形成规模可观的市场体系和制度。(参看《管子》及《史记·货殖列传》)在汉、唐、宋、元、明时代,中国的商业市场曾经是全世界最庞大的市场经济,但是中国没有发育出近代的资本......
-
〓 中国人的“国民性”及观念的现代化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Chinese Peopl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nception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天下观、伦理观、义利观等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达到前人没有达到的理性高度——在我们国家,不断有人讨论一个问题,即中国人的“国民性”。也......
-
〓 中国古代花卉饮食考略
我国花卉栽培至少有七千多年的历史【1】,几乎贯穿了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全过程。自古至今,花卉始终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美化了庭院居室。因此,学界对古代花卉的起源、引种栽培、新品种培育、花期控制及园艺古籍等方面的研究颇多,而对花卉的另一种重要用途——食用,则研究很少。我国历史时期......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