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20-1921:作为罗素译员的赵元任
赵元任(后排左二)与罗素(前排右一)、布莱克(前排中)等 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三大学界名人杜威、罗素、泰戈尔到中国巡回演讲,这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件盛事,至今常被人提及。担任三位哲人主翻译的人同样声震宇内,分别为胡适、赵元任、徐志摩。他们在此间的翻译经历也很值得今人梳理,或许可以作为辅线寻访三位世界文化伟人在华的足迹......
-
〓 苏学士与王安石
人们总是希望天才能和天才相遇,并想象着他们相遇的情景。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记载了苏轼(1037-1101)和王安石(1021-1086)之间的三个故事。一为苏轼擅改菊花诗。苏轼拜访王安石未果,见到文几上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认为菊花并不落瓣,于是信手依韵续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
-
〓 徐小跃:传统文化的传扬者
徐小跃 资料图片 敦厚沉稳、谈吐不凡,精神抖擞又不失儒雅。初次见到徐小跃,记者感受到的是学者的风范。作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南京图书馆馆长、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徐小跃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 “没听过徐老师的课就是白上南大”“得遇徐老师,人生幸也”……这些是南大学生对徐......
-
〓 谦谦君子 卑自以牧——日记中所见朱自清先生的自省精神
朱自清先生是“五四”以来最为知名的学人之一,其《背影》《荷塘月色》等散文一直是中小学语文课本的保留篇目,影响了无数的青少年;他任教于清华大学达23年之久,担任过中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为老清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同时代人眼中,朱自清先生有“最完整的人格”(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见郭良夫编:《完美的人格——朱......
-
〓 夜读《长城》,怀想罗哲文先生
夜静了,灯下,手捧罗哲文先生的《长城》细细读来,他的音容笑貌再度浮现在眼前。 罗老离开我们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了,5月14日,将是他逝世3周年忌日。他心系长城,关心着《中国长城志》的编撰。2007年我们邀请罗老参加编辑体例座谈会。当时,他骑自行车摔伤了腿,行动不便,但听说是《中国长城志》的会议,一定要参加。会......
-
〓 瑞典汉学第二代杰出代表马悦然——海外汉学家见知录之十六
马悦然(Goran Malmqvist,1924——),斯德哥尔摩大学东方语言学院中文系汉学教授和系主任,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著名汉学家。是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诺贝尔奖评委中唯一深谙中国文化、精通汉语的汉学家。现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荣休讲座教授。马悦然教授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并于欧洲及澳洲的多所著名大学......
-
〓 “活字典”刘盼遂教授
20世纪50年代初,古老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里,聚集着多位非常著名的学者。他们的专业素养一流,为人却很低调,从来不会“炒作”,只知道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学生们受益匪浅。不幸的是,1957年忽然来了一场现在已是人所共知的“阳谋”;更不幸的是,来北京师大“领导”这场运动的一个大人物,是现在也已人所共知的“整人”能手,......
-
〓 纪念吴林伯先生诞辰100周年·赵仙泉:如何治学
武汉大学中文系已故教授吴林伯先生,是秉持“朴学”与“考据学”的当代重要学者之一。1984年9月10日,吴林伯先生召集我与方铭、陈桐生、陈洪波、曹耘、陶嘉珞六位新入学的研究生谈话,提出治学“十准则”“十注意”“八功夫”“五坚定”,作为我们这些研究生一生遵守的治学信条与规范。他的学术思想、治学原则与方法,至今仍然具有继承、......
-
〓 新闻人物·李修文:以诗入散文,藉诗写人生
因为一本新近出版的散文集《诗来见我》,作家李修文日前在北京东单附近的一家剧场内,接受记者采访。李修文少年成名,13岁时发表了自己第一篇小说,几年前成为湖北作协最年轻的主席。“对中国人而言,诗歌从来就不是诗人自己的事情,不是囿于书房一方斗室内的自我沉吟。诗关乎广大的世界和江湖,关乎诗与人怎样互文,以及中国人怎么相认。”李......
-
〓 六十多年后的祭祀——永志不忘饶家驹
核心提示 他是一位法国神父,名叫饶家驹。在中国,很多人都读过《拉贝日记》,知晓约翰·拉贝。而饶家驹,一位同样挽救过无数中国人生命的法国人,却一直默默无闻。 9月10日,柏林秋雨绵绵。在古朴凝重的长笛声中,圣湖公墓里举行了一场肃穆庄严的祭祀仪式,前来参加祭祀的有来自德国、法国、美国和中国的吊客。这里......
-
〓 十年寄哀思——怀念杨德炎先生
杨德炎(1945—2010)是活跃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卓有影响的出版家、文化活动家。曾先后担任驻前联邦德国和瑞士两国的文化一等秘书,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曾当选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曾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中国出版荣誉纪念章等称号。时常想起我们商务印书馆的杨德炎总经理,......
-
〓 安特生笔下的中西关系:中国和欧洲的“纠缠史”
瑞典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1874-1960)于1914年应北洋政府的邀请,来华担任农商部矿政顾问,主要在刚刚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中,与担任所长的地质学家丁文江(1887-1936)一起组织地质调查,特别是寻找铁矿和煤矿。1916年以后,安特生转而专注于古生物化石的收......
-
〓 大家·同心同行·梅兰芳:爱国要切实去做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京剧表演艺术家。提起京剧大师梅兰芳,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若说到梅兰芳还是一位中国共产党党员,相信很多人会是一脸茫然,甚至愕然。梅兰芳确实是一名共产党员,虽然他的党龄只有两年多。梅兰芳一生严于律己、追求完美,不仅在台上而且在台下抒写下壮丽辉煌的人生......
-
〓 林散之与佛之缘
1972年圆霖法师画散之老人像 林散之老人一生广结墨缘,与各界人士均有交往。除了幼时结交的“松竹梅三友”许朴庵、邵子退二老外,还有对佛学有着较深研究的全椒张汝舟教授,以及佛教界、文艺界人士。佛教界如赵朴初、邓西亭居士和圆霖、圆徹法师。从交往的诗文中,可以反映出佛学思想,在林散老心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9......
-
〓 从江湖到庙堂 盅惑当权者的“大师”
提要: 当王林大师的江湖骗术被揭穿后,”大师”这个久违了的名词,再次热起来。大师们的把戏其实很简单,他们先把魔术用谎言包装成令人称奇的法术,取得几位官员、商人、戏子们追捧,再用名人的力量搭建起一个沟通各色人等的场域。往好了说,这里就是连接庙堂与江湖的润滑剂;往坏了说,这里就是官商勾结,权色......
-
〓 “翻译的东西对别人有点用,就很安慰”——访何高济
何高济/肖帅帅摄有一位翻译家,他的作品,由于知识的专业性,鲜为人知;他在翻译中,由于查阅资料,遍览群书,自己因而也成为了这个领域的研究者。他就是何高济先生。何高济1933年出生于四川,父亲何北衡是四川现代著名政治人物。而对于何高济来说,“政治”也从未远离过他的生活。 西语毕业,却与历史结缘何高济于20世纪50年代......
-
〓 新中国故宫事业的开拓者吴仲超——半生戎马半文博
吴仲超是故宫博物院建院后的第三任院长,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院长。在故宫工作的30年里,吴仲超继往开来、锐意探索,领导故宫博物院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他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奠定了新中国故宫博物院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基础;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为故宫博物院贡献了全部心力;他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将毕生所藏捐献给了故宫博物院;他光......
-
〓 寻访“二道桥”、“马大人”——祖父钱宾四先生在北平的寓所
一、据《师友杂忆》资料排定 2015年春节期间,父母亲从老家苏州来我北京的小家过年,初四日,在家闲话,忆及父亲幼时在北京的岁月,遂将祖父之《师友杂忆》取出再读,将书中关于在北平所住地方的零星记录,一一摘抄,连缀起来。整理出1930年秋到1937年冬(祖母及家眷延至1939年)之八年间,祖父在北平先后住过的......
-
〓 走近文艺家·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
80岁的他,是画家,也是作家。有文学创作冲动的时候,他就到书房去写;有了用绘画表达的欲望,他就走进画室。对他而言,这是一个甜蜜而幸福的往返——绘画更私人化,是一种个人的心灵感受,一种排遣,一种抒发;文学更多承担了对生活的思考、对社会的责任。 前些日子,冯骥才刚过完80岁生日。他觉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大河,有时候在......
-
〓 人生之乐,莫如自适其适——从张廷玉看传统儒者的幸福观
张廷玉(1672—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大学士张英次子,清代名臣、著名史学家。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钦选翰林院庶吉士。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清史稿》称:“终清世,汉大臣配享太庙......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