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乡村里,那些灯光从未熄灭—部分“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获得者回访
编者按“用真挚的情感真实记录乡村教师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品格。”2011年6月17日,由光明日报社、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大型系列公益活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启动,以农村中小学教师为特定对象,通过深入寻找、发掘、宣传有代表性的、高素质的乡村教师,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当年教师节来临之际,石兰松、张桂梅、......
-
〓 忆何兹全师最后的日子
我们的恩师、著名的历史学家何兹全先生离我们远去了。虽然事先已有预感,但我至今仍难以接受这个残忍的现实。大年初一我去给先生拜年时,看先生病情已沉重,初二病势转危。尽管我们祈盼奇迹的发生,然而先生还是抛下我们走了。这些天,我在痛苦中回忆起先生最后日子的点点滴滴,更体会到先生高尚的情操和人格的光辉。2006年,先生、师母的惟......
-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忠诚捍卫者与无私奉献者——潘梓年哲学思想研究
潘梓年又名宰木、定思、弱水、任庵,1893年1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38年负责创办《新华日报》,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即中国社会科学院前身)第一任学部副主任(主持学部常务工作),也是哲学研究所的第一任所长,筹备创办了学术杂志《哲学研究》。潘梓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是我......
-
〓 河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长华委员:高校经费使用还要进一步简政放权
2015年的《依法科学监管高校专项经费的建议》,2016年的《在高校科研经费中体现劳动价值的建议》,2017年的《对地方高校经费使用和预算管理进一步简政放权的建议》——连续3年,河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王长华委员都将目光聚焦于高校经费使用。“年年提案虽相似,岁岁感受大不同。”作为中国诗经学会会长,王长华委员用自己最擅长的方......
-
〓 陈梦家和他的朋友们
陈梦家先生的人生阅历极为丰富。他在人生旅途中的各个阶段的人际关系和朋友亦不相同。陈梦家出身于一个祖辈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他的父亲陈金镛先生是一个爱国的基督教神职人员,母亲出身牧师家庭,为虔诚的基督教徒。因此,在他的师友中,不乏信奉基督教者。因自幼与家人一起准时早晚祷告和礼拜,诵读基督教赞美诗和听牧师宣讲圣经故事,自童年起......
-
〓 格鲁津斯基:所有人都是全球交流交融的参与者
“历史不是明确无疑与单向度的,也不是片面与始终如一的。格鲁津斯基是最早论证这一结论的先驱之一。他通过考察全球各个地区如何相互接触、碰撞与融合,试图从全球范围内来看待世界,赋予了‘融合’与‘文化运动’等概念以生命”。这是在济南召开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给首届“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学奖”获得者——法国历史学......
-
〓 独臂多面手叶廷芳
叶廷芳(1936年11月23日—2021年9月27日)去世一年了。他是残疾人,独臂。可是他有多方面的业绩,是为多面手。他是中国社科院外文所德语文学专家,还有建筑方面的专著,等等等等,方面很多,他的影响不是我能了解的。叶廷芳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他做了一件关系重大的事,就是在政协和几十位委员一起提出建议,修改计划......
-
〓 清华四大导师说国学(其一)
20世纪20年代初,留美预备学校出身的清华为减弱自身“洋奴学校”的印迹,决定成立国学研究院,邀请在中国学术文化方面学养精深,“稔悉欧美日本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又具科学治学的学者入清华执教。由此,被誉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的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走上三尺讲台,著书立说,传承国学。梁启超:我中华文......
-
〓 慧瓒禅师的宗系和思想
北朝及乎隋世,禅风大盛,名德辈出,达摩游化江洛,稠实见崇周齐,更有慧文慧思之徒,由北至南,衡岭台崖,皆扇其风,此诸禅系,皆门庭拥盛,代有龙象,名闻当世,德垂后时,今日治禅学者,无不嘉叹称美,咀嚼品味,而独立其间、颇怀时誉的慧瓒一系则与时俱化,逮乎近世,言者几希。今不辞庸陋,略加考辨,使乎先贤之志不堕于地。据《续高僧传·......
-
〓 叶嘉莹先生与两套六十七年前的散曲
叶嘉莹诵读宗志黄散曲《南吕·一枝花》 资料图片1943年,叶嘉莹(二排右一)和辅仁大学同学与老师顾随(前排坐者)合影叶嘉莹保存的宗志黄散曲《钟馗捉鬼》剪报叶嘉莹保存的宗志黄散曲《南吕·一枝花》剪报 2015年4月13日,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举办第五届“海棠雅集”,因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本次雅集以“乡......
-
〓 德艺兼修立身 传道授业为任——我印象中的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
今年是戏曲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诞辰120周年。作为20世纪我国戏曲界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中国古典昆剧向现代昆剧转型过程中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俞振飞究竟为中国昆剧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壹 在他身上洋溢着戏曲表演艺术家的人格风采 余生也晚,与俞振飞先生生前交集仅有两次,一次是听他的学术讲座,一次是看他的舞台演出。 198......
-
〓 陈梦家的稿费及珍藏古家具
1930年代的陈梦家、赵萝蕤夫妇 陈梦家、赵萝蕤夫妇捐赠湖州市博物馆的明清古家具 德清县委宣传部供图 浙江省湖州市博物馆从2013年起辟出专馆,展出“馆藏明清古家具”,黄花梨嵌影木面夹头榫带屉板小平头案、黄花梨夹头榫画案、黄花梨嵌影木面夹头榫酒桌,一件件做工精致、品相完美的古家具精品让观众大饱眼福,流连忘......
-
〓 沉痛悼念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国学大师姚奠中先生逝世
据新华社电,国学大师、著名教育家、书法家姚奠中先生于12月27日5点50分在山西太原逝世。姚奠中,1913年生,山西省稷山县人。1935年,姚奠中受教于章太炎先生,研习国学,是章太炎先生七位研究生中最年轻的一位。抗战爆发后,他辗转江苏、安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各高校任教。1951年,他回到山西,任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
-
〓 贾文忠与全形拓
贾文忠正在制作全形拓 贾树摄/光明图片在农历鸡年到来之际,青铜器修复鉴定专家、全形拓传承人贾文忠推出青铜器全形拓《鸡年大吉》,文物界泰斗谢辰生为拓片题词(下图)。至此,十二生肖“聚齐”了。全形拓,又称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是一种以墨拓为主要手段,辅以线描、绘画、剪纸等技法,把器物原貌复制到纸上的一种技艺。全形拓的对象......
-
〓 走近文艺家·吴为山:为历史塑像 为时代铸魂
他是一位卓越的雕塑艺术家,用一双温厚的双手塑出一个个有温度的灵魂,并以自己的雕塑作品为纽带,架起了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完成一尊雕塑作品,是求艺,更是问道。他说:“在我老去的时候,回望我的人生,再看看堆积成山的雕塑,那就是我的生命轨迹,是我的自塑像。” 他是一座山。积土为山,风雨兴焉。几十年在艺术领域的创作,早......
-
〓 世间已无谢无量
谢无量 武昌东湖长天楼上的楼名匾额,共有两块,一块比较新的,容易识别,一看就是大家熟悉的“毛体字”,是后人从毛泽东手迹中的集字。而挂在二楼正中央,朝向湖水的那块匾额,比较古旧了,也没有任何署名,一般人都不知道这字体娟秀的“长天楼”三个字出自何人之手。每次我陪外地来的文化界客人登楼,都会故意先卖个关子,考问一下客人......
-
〓 钱存训:穿过一个世纪的坚实脚步
70年前的信纸早已发脆,30年前的照片也已泛黄,唯有他的著述,一版又一版,不断更新。4月9日,学者钱存训以106岁高龄离世。日前,“穿过一个世纪的脚步——钱存训先生纪念展”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展览通过档案、信札、照片、手稿以及钱存训生前的多种著作,再现了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名誉馆长钱存训的生命......
-
〓 非遗“老手艺” 遇上“新匠人”—走近让非遗焕发青春活力的年轻人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守护非遗】 让经典流行于当下,而非束之于高阁,是传承的要义。 对于非遗,人们曾一度担心它们脱不下“古老、稀缺”的标签,与现代生活失去联结,尤其是脱离青年一代的视野。但现在,大家惊喜地发现,非遗这门“老手艺”,遇上了一群“新匠人”,碰撞出迷人的火花—— 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苦学技艺,成......
-
〓 蔡元培与清末《中学修身教科书》
蔡元培 提要:编研一体,学术立社,此则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具有出版资质的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单位坚守60多年之信念。2010年12月,人教社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终获批准(课题批号:10&ZD095),数百名编辑人员与国内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学者共预其事。廓清百年教科书发......
-
〓 落花化泥不消息——李叔同出家
1918年春节期间,李叔同是在虎跑寺度过的。他拜了悟和尚为师,成为其在家弟子,取名演音,号弘一。过了半年多,在农历七月十三日那天,正式出家,时年39岁。 此前李叔同身体状况非常不好,神经衰弱严重,已经到虎跑寺去尝试过“断食”。1916年12月,好友夏丏尊向他介绍了日本杂志上关于断食疗法的文章,说是有利于调......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