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半半”谈
近读白居易诗,其间有《中隐》一首,最能体现老诗翁晚年返璞归真闲澹高远的心境:“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喧嚣。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不劳心与力,又免饥与寒。终岁无公事,随月有俸钱。君若好登临,城南有秋山。君若爱游荡,城东有春园。君若欲一醉,时出赴宾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欢言。君......
-
〓 文化评析:地方戏曲发展须培养新一代名角
地方戏曲应认真总结大师们的成名之路,吸收其中可以借鉴的内容,着力培养新时期的名演员,让新一代的名角来传承前辈的艺术追求,使地方戏曲能够不断地保持和孕育新的艺术生命。日前,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组委会宣布了新一届白玉兰奖各奖项提名演员和剧组名单,引人注目的是,退出舞台久已的三位越剧艺术大家徐玉兰、傅全香和王文娟获得终身......
-
〓 金台随感:安心与风骨
去年八月,有幸去一处万亩荷花荡一游。“莲叶何田田”“映日荷花别样红”,场景宏阔壮观自不必说。古人爱莲,有《爱莲说》,爱其出污泥而不染,爱其高洁之志。莲不光是高洁君子的镜像,其丰富的美学价值和食用价值也征服了广大爱莲者的心。我也是亦步亦趋。但是就我个人微不足道的趣味而言,我独爱莲蓬。当荷花在盈盈碧色的荷叶中绚丽绽放的时候......
-
〓 纵横:共享书店是有益探索
日前,合肥新华书店三孝口店开启了共享书店经营模式,这家因被写进2017年山东高考作文题而成为“网红”的24小时书店又一次吸引了舆论的关注。读者在线支付99元押金即可享受单次扫码借阅总价低于150元的两本图书,在10天之内归还;还可以在此APP中展示自己的藏书,记录图书评价并以书会友。书非借不能读也。共享书店模式引入了图......
-
〓 书界观察:摒弃“伪校点”“伪注解”
日前首届宋云彬古籍整理奖揭晓,点校本《史记》修订本、《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和《杜甫全集校注》获得图书奖。在近十几年出版的古籍整理著作中,这三种书的体量不算特别大,整理难度却着实不小。其难度,既源自文献文本的复杂,也在于今天的整理本如何超越前贤。《史记》位列正史之首,历代不乏笺释研究者,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点校本《......
-
〓 文化评析:“京昆混搭”值得借鉴
据媒体报道,从7月25日开始,由台北新剧团带来的三部经典大戏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续演出。对于戏曲观众来说,这三部戏的曲目并不陌生,即《长生殿》《赵匡胤》和《宝莲神灯》。但是,这三部戏却不大好按传统的剧种类别来归类,《长生殿》和《赵匡胤》都是著名的昆曲经典,但这次的演出本却有不少京剧唱段,成为一种“京昆混搭”。《宝莲神灯......
-
〓 名家看景:沧海月
从码头河上的前进桥折向东南,穿过朝阳园艺场果林间的便道,就看到了右前方的李白塑像。正是油桃和大白杏成熟的时候,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带着清甜气息的果香,不由人不心生旁骛想入非非。到太白涧来,这是最好的季节。太白涧是连云港花果山附近的一处名胜风景,景区内不仅沟壑纵横,曲径通幽,自然风景美不胜收,而且还因大诗人李白在这里的遗迹而......
-
〓 争鸣与探讨:“草根”看学术
像我这样的人,大概是不太适宜到光明日报高等教育版上来奢谈学术的,因为对于高居殿堂的学术来说,咱只是一草根。只是因为平时爱读点孔孟,读点马列主义,所以读了近日《光明日报》上刊载的刘振天《我们怎么看待所谓的“垃圾学术”》、秦春华《到底是“学术”,还是“垃圾”——与刘振天先生商榷》、朱文通《应该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术垃......
-
〓 几首思乡诗的继承和创新
——古典诗文比较之一
思乡,是中国古代诗人反复咏歌的一个主题,也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精美华章。稍有一点一中文学常识的人,谁不知道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及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就像一些伟大的创造发明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取得的一样,这些精美的思乡诗之间也有着延续和拓展、继承和创新。这种关系,在上面三首思乡名篇中表现得......
-
〓 光明时评:跪拜的孝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悖
日前,上海某民办高校举办“孝敬文化节”,800多名学生集体在父母面前下拜磕头,在父母的头上拔下一根白头发,永远留念。在场的学生和家长泪流满面,被媒体称为“场面感人”。 800多人一齐跪拜,这样的场面真的从电视荧屏来到了现实中。在古代中国,天、地、君、亲、师皆可拜,跪拜就意味着以牺牲尊严的方式,去表达对处于......
-
〓 古籍整理出版大家谈:新《书目答问》的第一篇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古籍整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3年以前的成果,已经编成了《新中国古籍整理图书总目录》一书,是一部768页的巨著。近十年来,又有日新月异的变化,数量上更有惊人的发展。然而读者面临浩如烟海的古书,却不知道从何读起、选择什么版本,有一种望而却步的困惑。 十几年前,著......
-
〓 文化评析:“叶兆言叫板莫言”的营销绑架
书的腰封再“妖”,也不能不尊重作家的意志,也不能夸张和扭曲原书的本意,也不能吆喝成“买椟还珠”的本末倒置,更不能成为一种营销绑架。 眼球经济下,“文化新闻”酷爱选择刺眼的角度,比如“叶兆言新书腰封叫板莫言”。仔细玩味这个标题,有暧昧的意味:叶兆言和新书腰封谁在叫板莫言呢?如果是后者,应该是书商的创意,与作......
-
〓 文化评析:书店能否在商场里复兴
几乎沦为小众的书店正重新回到公众的视线,对一座城市而言,对生活在城市中的公众来说,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现在,实体书店正日渐被高端商场青睐,无论是北上广这类一线城市,还是沈阳、贵阳等二线城市,“书店+商业”的模式开始风行。当然,很多书店已经不再只是卖书,而是兼有销售咖啡、创意文化等产品,还会不时举办文化沙龙、签售、创意展......
-
〓 智海观澜:夏日炎炎话蚊趣
炎夏之时,人们对蚊子深恶痛绝。可是,在我国文化中却不时看到蚊子的身影,说来也别有一番趣味: 蚊谜 在谜苑中,有的谜面中含有“蚊”字,如谜面为“蚊子停眼皮上”,打一古人名(谜底:张飞);而有的谜底与“蚊”有关,如谜面为:“小小飞贼,武器是针,抽别人血,养自己身”,打昆虫名(谜底:蚊子);谜面为:“长脚小儿童......
-
〓 干部谈读书:在经典中开拓思想绿洲
翻阅经典,就像翻阅生命台历,撕走的是岁月、留下的是绚丽清风驱散雾霾,好雨泽被苍生,经典支撑人生信念与梦想。翻开《共产党宣言》,发黄的纸页仍然依稀散发着淡淡墨香,那般的亲切平易、和蔼近人。再一次“聆听”这些阐幽发微的远见、精辟入里的论证,一种高山仰止的敬意和故交相逢的暖意油然而生。正是这部旷世经典改写了历史、改变了世界、......
-
〓 高校教师考核要回归教育根本
“讲好一门课能折算成几篇论文?”“科研是自留地,教学是公家田”——据《中国青年报》1月5日报道,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周鼎近日在一篇《自白书》中痛陈了现在高校教学、科研、职称评审中的种种弊病,戳中了高校“青椒”(青年教师)的痛点,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也让高校“教学和科研孰轻孰重”这个老问题又一次进入公众视野......
-
〓 巧变语序出新意
语序,语言中词语结合的先后次序。它的变动会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新意,读之往往妙趣横生。 清朝重臣曾国藩带兵讨伐太平天国,初期屡战屡败,皇帝很不满意。一日,师爷写奏折“屡战屡败,速发援兵”,他看后大笔一挥,改为“屡败屡战,速发援兵”。皇帝看后不仅发了援兵,而且还对其顽强作战之精神大为赞赏。 1949年9......
-
〓 大地漫笔:读《礼记》说文明
《礼记·曲礼上》中有一句话:“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行路要走在道路的一侧,不要占中行走;站立要站在门的一侧,不要立在门的正中。原意是根据长幼尊卑原则,对小辈提出的要求,但剔除其尊卑等级观念,这样的要求在今天看来已是人们的一种文明习惯。《礼记》中有关礼的记述,描写的都是距今至少两千年之前的事情。早在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
-
〓 草木有本心——读《沈鹏草书张九龄感遇诗四首》
图一图二中国是诗的国度。心有所感,借物寓意,吟咏成诗,是中国人代代相传、文人皆能的文化传统。风骨、情怀和意趣的世代积淀,历经岁月的涤濯,成就了中华美学的特质,充盈着中国书画的艺术境界,也涵濡着中国人的人生。40岁以后自觉投身诗词、书法创作的沈鹏先生,定能体会此中真味。作为书坛名宿,他一脉文心向诗境,发表有古典诗词创作逾......
-
〓 智海观澜:穿越千年的游戏
华夏民族的先人们不仅勤劳善良,而且聪明智慧,不但贡献出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也创造了许多怡情益智的游戏。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雄,崇尚精骑善射的武士精神。以角逐射术为特点的投壶,成了广受欢迎的游戏。投壶最初源于礼仪,郑玄所注《礼记正义》说:“投壶者,主人与客燕饮,讲论才艺之礼也。”当时,成人男子以善射为......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