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光明时评:让青年教师有份体面的收入
历史证明,任何对青年教师的轻薄都是“极其愚蠢的”。关注、关心青年教师的生存状况,让他们更有尊严、更体面,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责任。 《光明日报》7月15日刊发文章关注“高校青年教师生存状况”,很具现实针对性。 高校青年教师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代表,是国家重要的人才梯队,身系一个国家的发展后劲、一个民族......
-
〓 让阅读回归为享受
前两天,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两度提及阅读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在以经济、环保、外交等硬话题为主的总理记者招待会上,这种情形并不多见。实际上,从全社会来看,我们的全民阅读量长期低迷。形不成氛围,究竟是什么原因?说到底,是对阅读的认知、需求发生了扭曲。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看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享用。......
-
〓 读书管见:读书如登山
深秋登黔灵山“瞰筑亭”,天高云淡,凉风习习,眼底尽收筑城美景,顿觉“山高人为峰”,慨叹孔夫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由是想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读书岂不如登山?山脚、山腰、山顶风景各异,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持登顶的毅力,饱览无限风光。读书之初,如登山上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我上大学第一堂写作课,老......
-
〓 关于孔子“和而不同”的再思考
笔者发表了小文《“和而不同”辨析》(载《人民日报》2012年7月5日第7版)之后,引发了一些读者的兴趣及讨论,这里就相关问题略作进一步说明与阐发,不当之处尚请批评指正。一、“和而不同”的“和”与“和实生物”的“和”不是一回事。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的“和”字,应当说与《论语·学而》篇中“礼之用,和为贵”的“和”涵义相同......
-
〓 提高研究能力开启研究新局大数据使社科研究不再“望数兴叹”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握大数据迅猛发展的趋势,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毫无疑问,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为社会科学研究打开了“另一扇窗子”。但是,目前社会科学领域对大数据的运用还存在一定分歧:支持者认为大数据将显著提升社科研究能力和水平;反对者则担忧大数据的运用会削弱社科研究中的伦理、价值等基本要素......
-
〓 时事点评:香港中大校长致辞为何走红
多年以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准会想起,校长沈祖尧在毕业典礼上念诵毕业致辞的那个遥远的上午:“今天,你们毕业了。我祈求你们离校后,都能过着不负此生的生活……我相信,一所大学的价值,不能用毕业生的工资来判断,而应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我盼望中大毕业生能恪守道德,做好本分,不要为了个人利益,埋没良知......
-
〓 蔡邕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主以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憘。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邦乡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
-
〓 大家手笔·许嘉璐:中华文化的根在农耕文化
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的先民,恐怕和其他地区的许多民族一样有着大略相同的发展路径,先是采集狩猎,再是游牧和畜牧,然后过渡到畜牧和农耕,并且萌芽了手工业。说到根,中华文化的根主要在农耕文化。在中华大地上,农耕时代很长。这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是人和大自然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时代。也正是在农耕时代,人类开始有了些闲暇和冥......
-
〓 坚持梦想绽放人生——北京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侯光明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今天一定是难忘的一天!谢谢同学们送给我的纪念册,让我一起回望了过去的四年时光,带着这满满的一本记忆,你们将离开母校,踏上新的征程。 四年前,数以万计的学生想来电影学院寻梦,但四年后的今天只有523人真正实现了梦想,你们中的每一人都是这幸运的1/523。对于学校来说,大家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四年的精雕细......
-
〓 光明论坛:读经典须贯穿的三条原则
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读“四书五经”这些传统经典?如何规范和引导青少年读经典?对此,笔者认为至少有三条原则格外重要,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更是如此:首要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人性原则。学习经典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人的自觉和人的完善,这一点应该很清楚。很多人在灌输读经典目的时还以“培育圣贤”为目标,但大多数人对“圣贤”一词已很陌生......
-
〓 登上国学船扬起理想之帆
2009年,结识了国学网。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我试着去了解,去思考。同时有一个直接的原因:是随着我新浪博客在时间上的延伸,我关注到博友们对国学都有较好的了解,那我也有必要加强国学学习了。从心理角度上来讲,结识国学网的情缘是儿时的情结。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每位国民无不要受其影响。蒙学、儒学、佛学、释......
-
〓 张恩华:怀缅夏志清先生
夏志清先生90华诞合影,右一为作者 去岁11月11日,收到夏师母王洞女士的电子邮件,说夏先生最近身体欠佳,住院治疗后在疗养院康复。我看到他两个月前在美国中文网的访谈视频,观点犀利,妙语连珠,一如往昔,觉得夏先生会和两年前生病住院一样,慢慢恢复到昔日的精神矍铄、神智清明。尽管如此想,我还是马上给师母回信说待12月初......
-
〓 哥贝克力石阵与石峁古城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上海市合作举办了“世界考古上海论坛”,这是世界考古学界首次会聚中国,将中国考古与世界考古放在一起研讨。国际专家委员会对近几年中国与世界的多项重大田野考古进行了评审,确定了世界十大重要考古发现。在这十项发现中,土耳其的哥贝克力石阵与中国陕西的石峁古城,毫无疑问是让中外学者最为震撼的。 ......
-
〓 屈骚精神与楚文化
绪论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中国爱国士大夫的典范。他的巨大影响,已经超越了时代与国界,播撒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屈原是值得纪念的。不仅因为他具有与国人的中庸性格迥异的执着人格;不肯与奸党权贵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更因为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发展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图一:屈原像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评价屈原和他的作品:......
-
〓 从三首古诗看星象学
《光明日报》“科技天地”版2013年12月23日《让“伪科学”露出真容》中说:“天上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它们的位置和运动、变化,都绝对不可能影响到地球上的人或者事情”,这句话用来说明“不会认可星座决定性格和命运”有一定道理。但这句话也不太严谨。因为从星象学上来看,恒星和行星的位置和运动,都极大地影响到地球上的人或......
-
〓 诗说节气: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今年夏至日为6月22日。《恪遵宪度抄本》有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是说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故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
-
〓 盛世思维史学智慧——看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
近日,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出品、中国社会科学院监制的百集大型电视系列纪录片《中国通史》在CCTV6黄金时段再度七集连播。如果说,年初首轮试播从《诸葛亮治蜀》到《炀帝功过》的七集让观众感到新颖别致,那么此次包括汉末三国到东晋门阀百年乱世和唐太宗、武则天、唐明皇三朝治世在内的第二轮七集精选,则让人看到了史学的智慧......
-
〓 习俗相沿数千年拜年:相互表达美好祝愿
宋代已用名片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即承放飞帖之用。 宋岁朝图:这幅宋人绘的岁朝图,重在显示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主人送往迎来,家中设酒待客,儿童在园内燃放鞭炮烟花,大门上贴着门神,构成了浓厚的节日气氛。 民国春节拜年祭祖。正月初一清早,穿戴一新的晚辈要给家中的长辈(如父母、祖父母等)叩首......
-
〓 专家学者评论·刘海峰专栏:高考还能改变命运吗?
近几年,围绕高考出现纷繁复杂的现象。一方面,有不少学生弃考,或者录取后不去高校报到,以及选择参加“洋高考”出国读大学。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一些类似衡水二中高考百日冲刺誓师大会那样,对高考极度重视的震撼场面。 恢复高考后相当长的时期,考上大学等于直接从农村跨进象牙塔,“知识改变命运”,既是勉励广大青少年努力......
-
〓 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之道
近年来,《成语英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最爱中国字》等电视节目将“传统文化”作为素材进行开发,形成了不少较好的创意。在近些年国内电视行业迷恋境外引进节目模式的背景下,这不仅是一种独特的传媒景观,也是中国电视节目原创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对“中国电视缺乏创新力”论断的有力回应。 但是,电视产品在......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