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留给心灵一点空白
王阳明的弟子欧阳德曾经问过王阳明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寻常意思多忙,有事固忙,无事亦忙,何也?”欧阳德意识到,使内心凝定是很难做到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意多处于烦乱的状态,有事的时候固然忙,无事的时候也忙。他寻求王阳明,是想得到一个答案。“忙”是一种现实的存在,事务繁杂,使人投入其中,身体得不到休息,是一种忙;而心烦意乱......
-
〓 见仁见智:“只剩平庸,文化就很危险”的警示
著名作家王蒙近日在上海戏剧学院“曲学讲堂”讲座上谈到了当下文化艺术的发展问题。创作的包容化、内容的海量化和传播的便捷化,使得传播和市场在文艺在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点击率高、票房高、销量好,在大众中的影响就大,如今大家都非常重视这个东西,我们的文化生活正逐步走向大众化、民主化和消费化。“今天我们正面临着一个......
-
〓 干部谈读书:读书让心地“宽绰洁净”
人若不读书,闲来生是非,遇事易浮躁,处逆境不快乐,处顺境也不快乐“凡喜怒哀乐、劳苦恐惧之事,只以五官四肢应之,中间有方寸之地,常时空空洞洞、朗朗惺惺,决不令之入,所以此地常觉宽绰洁净。”这段话大意是说,人生难免各种境遇,从容应对就是了,不为得失沉浮所困,保持心地清净敞亮。这便是清康熙朝重臣张英所谓“安心之法”。“一纸书......
-
〓 金台论道:“鲁奖”为何惹质疑
从几个月前的“跑奖”传闻,到“打油诗”《将进茶——周啸天诗词选》的获奖,再到作家阿来的零票落选,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自评选至公布结果一直备受质疑。有人说:“鲁迅文学奖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在摇摇欲坠。”有人说:“鲁迅文学奖折射文坛乱象”。还有人说:“鲁迅文学奖已经成为利益分配的筹码,奖给谁都不重要。”但是,仔细审视和分析这些批评......
-
〓 集邮撷趣:邮票上的“两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纪念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我国邮政多次为人大、政协会议发行纪念邮票。1949年9月21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宣布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8日,我国发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纪念邮票,全套4枚同图,图案为天安门城......
-
〓 陈晓临:开发新的年俗文化
春节临近,天南地北的游子们苦战春运回家过年。他们匆忙、疲惫,但最终却以与家人团圆来体验着浓浓的亲情和年味。但对更多的城里人而言,春节只是又一长假而已,体验不到过年的喜悦,因而有人抱怨年味越来越淡。这背后,折射的其实是一种文化焦虑。笔者认为,在新世纪,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很多已对人们失去了吸引力,应该开发新的年俗文......
-
〓 金台论道·关注传统文化系列谈⑨:老话很管用
听某文艺界人士讲过这么一个故事。大山里的奶奶常给他念叨,“柴要左右交错搭起来,这样火才旺;人要忠心,火要空心”“挑水时,水一定要满,满罐不荡;学本领不能半途而废,养德行也要实实在在”。奶奶还会讲杨家将、关云长,也讲秦桧……他说,“文盲”奶奶心中有很多老辈的老话,然后经过日日月月,再一一教给后辈。而当后辈怀揣着这样的老话......
-
〓 求同存异:别再让奇葩翻译贻笑大方
我们并不缺少能够准确翻译标识的人,而是缺少一颗认真认真负责的心以及对待“翻译”二字应有的严肃态度。 五一小长假来了,出行游玩成为不少人的假期选择。当游客们欣赏美景的时候,一些景区的“奇葩翻译”也引发了网友的围观,成为旅游新闻中的花絮。近日就有媒体报道,西安一处景区将唐代“药王”孙思邈的英文翻成了“毒枭”(......
-
〓 辣评:图书漂流还须适应国情
最近,英国明星艾玛·沃特森在伦敦地铁故意丢书并号召乘客带回家阅读,引发轰动效应,“地铁丢书大作战”因此成为中外网络上的热门话题。在这个手机阅读、浅阅读大行其道的时代,由明星参与阅读推广,提升大众的阅读意识,是多方共赢的大好事。但同样的活动在中国却显得有些水土不服。丢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地铁上的书不少留在了座位上而无人捡取......
-
〓 人民论坛:走进每一位受难者的世界
第三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一些来自国外的消息引人注目:加拿大安大略省议会二读通过议案,意在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纪念日”;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物理学家郑洪以大屠杀幸存者的真实经历为题材,历经10年创作的《南京不哭》问世;南京大屠杀史实展第一次走进法国,名为《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的展览,突出......
-
〓 名家看两会·单霁翔:展品“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到故宫博物院工作以后,我更加关心故宫文化遗产保护和故宫博物院的发展。博物馆怎样才能让观众喜爱呢?我想,最重要的是要将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人们的知识财富,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融入百姓生活。2015年,故宫博物院举办“石渠宝笈特展”期间,观众每天早......
-
〓 方成带我办画展
武大郎开店——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漫画)方 成方老,是我们对96岁高龄、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漫画家方成先生的尊称。 作为晚辈的我早在1985年有缘和方老一起创办《漫画月刊》杂志,开办漫画大专班,与先生朝夕相处,先生的画品人品对我影响甚远。当年在人民日报宿舍楼不足九平方米的方家多功能厅里,方老亲自......
-
〓 别失去对历史的沉思
国之公祭,民之所愿。第三个国家公祭日,南京通过降下半旗、奏唱国歌、鸣笛致哀等仪式进行祭奠。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近“哭墙”献花,在“万人坑”遗址边默哀;越来越多的网友刷新着微博和朋友圈,开展网络祭奠……30万死难者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国家公祭,更需国人铭记。对79年前的那段历史灾难的记忆与讲述,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多。有的地方记......
-
〓 怀念资华筠先生
2014年岁末,惊闻资华筠先生驾鹤西去,我内心万分悲痛。近年来一直关注着先生的病情,每去看望她老人家,总是被她的乐观与坚毅所感动。资华筠先生是我国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舞蹈理论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拓者和有力的推动者,她的离开,是舞蹈界、“非遗”界乃至文化界的重大损失。第一次听到“资华筠”这个名字,是43年......
-
〓 文化评析:高校周边,请留下更多书店
据媒体报道,中国传媒大学西门外民营书店“一个书吧”日前正式停业。而在这之前,有记者走访北大、清华、北师大等首都高校校内及周边的实体书店,发现短短几年时间,它们中近半数从高校的“文化版图”中黯然消失。在最应该有浓厚读书氛围的地方,实体书店纷纷倒闭,有一些现实的原因。受制于经济能力,大学生一般青睐成本更低的读书渠道,如网络......
-
〓 我们为什么喜欢猴
猴年以来,有关猴的新闻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了猴的高人气。早在去年暑期,动画片《大圣归来》就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纪录;新发行的第四轮猴年邮票,大版的价格从38.4元暴涨到了1100元,升值近28倍;春晚的猴年吉祥物图案,引发全民讨论的热潮;猴年甚至刺激了人们的生育愿望,有媒体预计2016年“猴宝宝”将扎堆出生。为什么我......
-
〓 代表委员手记·迟子建:边地朗读者
前年冬初,我与十几位黑龙江作家同行,从哈尔滨出发,去黑河、孙武边境沿线采访。每到一地,都有一场盛宴等待着我,那就是与基层文学爱好者的座谈会。这些作者中既有文联和政府机关职员、教师,也有个体工商业者和农民。虽说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但谈起文学,却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的成员,其乐融融。常常是谈到动情处,他们会即兴朗读自己喜欢的......
-
〓 文化评析:多些“悦借”的巧心思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不过,碎片化的读屏时代,逼着大家到图书馆去借书读,似乎也不是件容易事。现在,足不出户、点下鼠标就能购物与收货,脑洞大开的网友们早就幻想着:图书馆借书也能这样在网上操作,然后在家坐等送书上门。这份想象,在浙江杭州化为创新满满的现实。从本月起,杭州图书馆推出“悦借”服务——借助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
-
〓 寄语青年:勤于读书乐于奉献勇于担当敢于成功
CFP顾泉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原高级记者、摄影师兼编导,上海市百老德育讲师团讲师。图为顾泉雄在放映电影。 同学们,21世纪中叶这个阶段,你们正是年富力强的国家栋梁,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在你们身上,你们这一代年轻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祖国和人民对你们寄予深切期望。我是一个退休老人,和你们爷爷、奶奶、外公......
-
〓 且说收藏:这石头像什么
现在人欣赏石头,大多重象形,很多人张口就说,看,这石头像什么?是外形像阿猫阿狗,还是花纹图案像字形或者人形?大家于此津津乐道,相互标榜,既可以获得惊奇赞赏,也能够收益丰厚。大江南北,无论新兴的内蒙古戈壁玛瑙、广西红水河各种奇石,还是传统的太湖石、灵璧石,甚至完全与象形无关的砚石、印章石,也都一拥而入。这在审美上多少有点......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