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鲍勃·迪伦获诺奖是文学的自我开拓
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摇滚、民谣艺术家鲍勃·迪伦。颁奖词说:“鲍勃·迪伦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值得深思的是,瑞典文学院给鲍勃·迪伦获奖的理由,并不是音乐层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而是因为他给“歌曲带来诗意的表达方式”。鲍勃·迪伦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他的作品对世界文化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他“诗......
-
〓 学科走向:深究中国科技史的应用价值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受中医历史文献的启发,而中医学史正是中国科技史的一个分支。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史的应用价值。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这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深刻认识......
-
〓 文化评析:“钱烧阿房宫”淹没真历史
保护历史文化遗址是为了留存文化记忆,但“钱烧阿房宫”的遗址保护,除了假古董、商业地产的一地鸡毛,实在看不出对文化传承有什么推动力。 日前,陕西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和北京首创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累计投入380亿元再造阿房宫,计划先建占地2.3平方公里的“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再以此为核心,打造占地面积12.5......
-
〓 思考者说:当一匹被鞭打的马
耕柱子是墨子的门徒。一天,墨子授课时,一只小鸟停在窗外的柳树上婉转鸣啼,弟子们纷纷向外张望,耕柱子也随之瞅了一眼。事后,墨子却单独严厉地责骂了他。耕柱子感到很难过,觉得受到很大的委屈,抱怨说:“我犯的错误并不比别人多,却遭到老师这样严厉责难。”墨子听到之后,问他:“假如你要驾驭马和羊上太行山,你会选择鞭打马还是......
-
〓 愚蠢学研究
在美国,心理学研究克了许多新杈,其中一个小杈是愚蠢学研究。我听到这个资讯欣欣然,想像这个学术机构挂着一个闪光的铜牌:愚蠢学研究中心。而他们的名片上印着:愚蠢学博士、愚蠢学协会理事与学科带头人。我觉得早就应该开展愚蠢学研究,吾国大学也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如果说哲学——有一度被称为聪明学——是研究人类怎样避免愚蠢的话,愚蠢......
-
〓 五月的哀思——痛悼王富仁先生
2017年5月6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竹厅门前挤满了人。有青年学生、中青年教师,也有耄耋老人——83岁的王得后先生,七旬以上的钱理群、赵园、吴福辉、温儒敏先生,已过六旬的孙郁、孟繁华、王培元先生……这些顶尖学人都怀着悲痛的心情,向王富仁先生做最后的告别。竹厅门前的横幅是:“沉痛悼念王富仁先生”。两边的挽联是:“文章千古事......
-
〓 警惕影视创作中的“语言空转”
影视创作是现代文艺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视作品不但有娱乐、教育的作用,也担负着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使命。影视剧中的语言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容易流传,这更要求影视工作者保持审慎、端正的态度进行艺术创作。影视圈最新潮的发言据说是这样的:“九千岁极难取悦。他们看得透融梗、撞梗,戳得穿抠像、倒模。但只要九千岁站定CP,那些IP就有......
-
〓 艺粹赏析:春梦迢遥《牡丹亭》
牡丹亭伴读 油画 杜璞(中国嘉德供图) 汤显祖是与莎士比亚并世的戏剧名家,他的四部传奇剧作“临川四梦”通过纷繁多彩的梦境,展现精彩别样的人生,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高。汤显祖对这部作品也甚为满意,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王思任:《批点玉茗堂牡丹亭词叙》)。 《牡丹亭》传达出一种人文......
-
〓 人生三昧:无比虚弱的强大
在北京潘家园古玩玉器书画市场,真品与赝品比翼齐飞,各有各的消费人群。赝品中,上至宋徽宗石涛张择端,下至启功范增陈逸飞,低仿数十元一幅,高仿数百元甚至数千元一幅。 一天,一位频被高仿的大师去该市场查看自己被仿的画。单从画面效果看,那些赝品跟大师真迹已难分伯仲,甚至一些传神的细节,比大师原画处理得更加细致到位......
-
〓 “残山剩水”亦堪怜:古采石场遗迹保护开发亟须“中央军”
天下第一石——云骨 胡一峰摄 不久前,笔者游览了浙江绍兴的柯岩风景区。这里是古代采石遗址,三国以来就是有名的采石场,经过历代开山采石,形成了石壁、石宕等众多自然景观,最有名的是有“天下第一石”之称的“云骨”。据传,这块巨石历经百年开凿而成,是古代石匠采石的高度度量标尺。它高30余米,底围直径仅4米,远观似一朵长柄......
-
〓 张贺:如何扭转申遗被动
韩国暖炕申遗又一次走在了中国的前面。从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到2013年韩国泡菜申遗成功,几乎每一次韩国申遗都会在中国引发关注。毕竟,历史上中华文化曾对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我们的端午节、泡菜和火炕,不论是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还是多样性、丰富性都不逊于任何邻国。别人能够申遗成功,理论上我们自然......
-
〓 潘春华:夏虫情趣
夏天是昆虫欢唱的季节,有的虫儿虽然生命短暂,“夏虫不可语以冰”,但它足以点缀夏季,丰富人间情趣。 蝉声特别能打动诗人的心扉,“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剪不断,还在树枝间”,这是一种意境。躺在南山的绿阴下,望着荫亭的古槐,蝉声正在欢噪,像海潮般冲击你的耳鼓,这又是一种意境。 捕蝉是过去那个年代男孩......
-
〓 网络文学接续古典“文脉”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英雄志》、《诛仙》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网络文学的文化基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
-
〓 影视不能美化盗墓!
最近听闻两个消息,内心五味杂陈。 一则是官方证实,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中央决定要举行阅兵等一系列盛大纪念活动,并在抗战胜利纪念日前集中开放一批战争纪念地和纪念设施。听后颇觉激动,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另一个则是,影视圈传出今年各方热捧盗墓类题材,看着各主创团队宣传造势,花样百出,明星大腕在镜头前摆出各种......
-
〓 一家之言:校长要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带头人
2014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规定了基础教育各学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目标与任务。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
-
〓 写给高考的儿子
紧张的高考正在进行中。这是一位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作家母亲写给今年高考的儿子的一封信,在切切絮语中是慈母对孩子的叮咛和对人生的思考。据说,为不打扰忙碌备考的孩子,母亲还没有把信交给孩子,只是在自己的同学朋友圈里传阅。今刊登此文,并祝福所有的学子,和他们未来的有无限可能性的人生。——编者 儿子,今年3月31......
-
〓 读书论世:“掩卷而思”与“废书而叹”
一如不同的人有各异的性格,不同的书也有专属于自己的风格;因此,读不同的书,就应该有不同的读法。以此立论,想要真正读懂司马迁的《史记》,就需要带着强烈的情感。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说到读史书的基本方法时,一定会强调秉持客观、理性、超脱、冷静的基本立场,不宜带上过多的读者个人的情感在内——无疑这是必需的,历史学严谨立说的传统训......
-
〓 光明论坛·温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014年11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按照中国的节气,两天前刚刚立冬。秋冬之交是个多彩的季节。‘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银杏的黄,枫叶的红,给北京这座古都增添了色彩。”每到秋季,人们总是习惯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类的词语作为开场白。久而久之,这类用语便流于寻......
-
〓 新春喜庆中国红
CFP 中国人过年,当“红”不让。大江南北,处处是耀眼的中国红。千百年来,中国红成为中华民族在庆典里的主色调。中国红,是三原色中的大红色——是太阳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火的颜色。红色吉祥,红色辟邪,这种观念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中华民族视红色为平安、吉祥、喜庆、尊贵、热烈的象征,寄寓百事顺遂,逢凶化吉的心愿,绵......
-
〓 诗说节气:惊蛰
民间有谚语云:“春雷响,万物长”、“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这均为惊蛰节气的特征。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三个节气。在公历每年3月5日至3月7日之间。其意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者,藏也。 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