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化评析:故宫追思何刚,不只温暖了捐赠者
6月22日,故宫博物院为一位农民举办了追思会。5月30日,54岁的河南农民何刚在一起工程事故中不幸遇难。故宫为何举办这次追思会?这需要从32年前说起。1985年,何刚在河南周口商水县固墙镇固墙村家中挖坑支石磨时,挖出了19件元代银器。尽管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但何刚很快意识到这可能是“国家文物”。于是,在时任村副支书刘红恩......
-
〓 光明时评:背《岳阳楼记》免门票值得学习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春节期间,湖南岳阳楼景区开展优惠活动,游客背诵出《岳阳楼记》可免费领取门票。一时间,景区之内书声琅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回响在景区,有六千多人成功领到门票。 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我国人文景点众多,世界遗产就多达43处。岳阳......
-
〓 青年观·勇做时代风尚引领者①:勉为真君子
价值多元时代,多元意味着自由,也容易迷惘,年轻人需要或春风化雨、或当头棒喝的提携。尽管有观点认为人类进入后喻时代,青年掌握着更多话语权,但在一些常识和基本价值方面,人类的传承仍然是深厚而沛然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从本期开始,周刊将约请在思想文化......
-
〓 书记校长心目中的大学:大学要真诚服务师生
郑吉春 北京交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管理学博士,研究员,北京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在华东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担任教学和管理工作,曾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委员兼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等职务。2010年4月任北京印刷学院党委书记。2013年4月起任北京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大学作为人才培......
-
〓 苏剑一:遗产保护需要更多“硬骨头”专家
前不久,在杭州举行第二届西湖世界文化遗产国际会议期间,四十多名曾参与西湖申遗工作的老干部、专家,通过联署签名的方式表达了对西湖保护现状的担忧。据杭州市发改委的批复,南屏山隧道项目将于年底前开挖,预计2015年完工。这些老干部、专家认为,该项目会破坏西湖景观的完整性,“如果有人一意孤行,我们就告到国务院、住建部,甚至到联......
-
〓 悦读:守得安静,才有精进
91岁的叶嘉莹女士曾表示:她喜欢多些安静的时间,多读些好书,多些静思,多些与先哲的神交。百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守静功力更是了得,她和钱钟书春节时一样专注学问,面对前来拜年的客人只透过门缝寒暄几句,没有让客人进屋,有些不近人情。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超常守静的功力,才铸成大美之作。“动静等观”。人的生命与动密不可分,生活中要有动态......
-
〓 半日闲谭:秋风袅袅秋虫鸣
秋天是虫的季节。蝉在林中“知了,知了”不停地叫着,仿佛已感到时光将尽,要抓住这最后的时刻释放出生命中最后的热情;田野未收割的豆地里,蝈蝈也伏在豆棵下“吱吱,吱吱”聒噪着,和树上的蝉声相应和。夜晚月朗星稀,凉风习习,蛐蛐、油蛉、纺织娘躲在一个角落里忘我地弹唱,时而独奏,时而合唱,直到月已西斜,夜色阑珊,仍迟迟不肯睡去,它......
-
〓 新评弹·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治愈“大师焦虑”得靠优化土壤
社会转型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却相对滞后,这样的“文化甩尾”带来了种种困惑,并在社会中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焦虑症候群”。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攻克转型期“文化甩尾”》系列评论,将视野锁定在文化、教育领域让人们困惑的诸多问题,辨析其存在的真伪、形成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力图从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为社会文化、......
-
〓 你所不知道的“女儿节”
今天是三七女生节,是女生们的特殊节日。在这天,女生们可以大胆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情,可以化妆、跳舞、逛街、聚会、享受美食,只要是能想到的事,就不要有犹豫。展现你们的风采,就从现在开始吧!在古代,也有属于女生的节日,不过不叫“女生节”,而是称为“女儿节”。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民间各个地区“女儿节”的快乐生活。瑶族女儿节每......
-
〓 年俗文化的“根脉”与“新芽”
节日文化如一条蜿蜒河流,自远古时代奔流而来,滋养着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民间传承文化,节日文化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但其根脉一直延伸至今,并且将伴随大众的生活实践萌发新芽,不断发展、传承下去。 百节年为首。在我们的众多岁时民俗中,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节日,莫过于春节了。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
-
〓 光明论坛·温故:物必先腐,而后虫生
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我们要警醒啊!”“物必先腐,而后虫生”,语......
-
〓 中国围棋史话(五):南朝时期:空前盛行的围棋
东晋之后,古代中国进入了南北朝时期(420—589)。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这期间,南方社会除东晋末和梁末有一些动乱外,其余时间都比较安宁,社会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南朝文化是两汉文化到西晋文化再到东晋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黄河流域中原文化向长江流域移植扩展的结果。它正好居于汉唐这两个古代文化极盛......
-
〓 癸巳蛇舞方寸缤纷
▲癸巳年生肖特种邮票▲己巳年生肖特种邮票▲辛巳年生肖特种邮票一套两枚 2013年是我国的农历癸巳年,即蛇年。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癸巳年》特种邮票,全套1枚,图案为身绘四季花卉,头尾向上,口吐金珠、尾顶灵芝,中间绕成两圈的一条红底彩色花蛇。金珠象征财运,灵芝寓意健康。蛇与金珠和灵芝组合的吉祥图案,加上象征一年的四......
-
〓 编辑札记:遥望,是为了超越
近年来,随着“民国热”的升温,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亦被看成是大师众多、高峰林立的学术黄金时代。毫无疑问,那是一代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危机、时代困境,面对西方文化冲击、社会转型的挑战所交出的不俗的答卷。那也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转化的关键性时期。当时的社会科学几乎是从西方直接或间接引进并建立的,甚至一些中国传统的学问,也是在采用......
-
〓 读有字书悟无字理
黄君璧绘《山居读书图》(局部),体现了诗意的阅读环境。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我想接着说:“什么是阅读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什么是现代学人的阅读新习惯?一言以蔽之,就是‘读书、阅网、观景’三结合。”世上的读物有三种:一是纸本书,指简册和帛书之后出现的......
-
〓 曹文轩:执教鞭者的浪漫
在社会里,有很多职业姿态是站立的,像是售货员、讲解员、门岗。他们各有风采。在我眼中,执教者的站姿最有滋味。这个站姿是有道具的,一手教鞭,一手粉笔或是书本,可以挺着脊背也可以微躬着,可以严肃也可以激情。尤其是那一杆教鞭,带领手臂、头颅、腰杆、双腿排列组合,游走成教师的仪态,像个指挥家,又像个牧羊人。 手执教鞭,直立......
-
〓 科技随笔:没有“扫地僧”的日子
如果李小文先生泉下有知,看到对他铺天盖地的报道,恐怕会说:你们写的是我吗? 据小文先生的朋友说,他从来没说过自己是什么开创者、先驱者,他从来都说自己不太好:当领导时说自己不太会管理,做科研时说还有很多问题没解决,当老师时怕自己口才不好学生不爱听。可偏偏在别人看来,这些工作他做得都不错。 小文先生说这......
-
〓 为何“陈寅恪热”持续不断——陈寅恪晚年诗答客问
高:你的新作从名字上看也是对陈寅恪诗歌的考释。我也见到一些地方说您对你的朋友胡文辉的《诗笺释》的今典部分不甚满意(胡文辉老师本人觉得今典比古典好注),那么你的新作中,对陈诗提出了哪些新的看法呢?你对胡文辉老师的著作做出了修正,还是更进一步的推进呢?答:我将要印出的是一册小书。《寻今典》是原来的名字,后来编辑认为......
-
〓 名家看两会·熊召政:让文化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文化”是今年两会关注的一大关键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种种推动文化发展的举措令我深感振奋。若干年前,一位大学校长告诉我,他想在其所在大学内建立国学院,征询我的意见。我回答: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来说,......
-
〓 阅读易入7大误区
古人云:天下第一等好事无非读书。但读书一事本来也是有规律可以遵循、有误区需要规避的。历史上嘲笑书呆子的事情屡见不鲜,就因为那样的读书人脱离了实际,走进了读书的误区,变成了“两脚书橱”。当今时代,几乎人人都能认字,阅读已成了全民盛事,但同时新的读书误区也在显现,本版略加归纳,给以剖析,希望引起广大读者的警醒。读图郭振宇读......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