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保护和发展:并非不可调和
漫画:朱慧卿绘近日,有关南宋皇城遗址上要建豪宅的新闻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沸沸扬扬的争论背后,分流成两种声音:学者们惋惜的声音——旧城改造、危改拆迁对文物的破坏太大了,是要豪宅,还是要文物;官员们不那么理直气壮的声音——楼盘在遗址保护区外,这块地不让用,那块地不让用,财政收入哪里来?古城保护与发展的争论在新中国至少有50......
-
〓 冯友兰:人生的四种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这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
-
〓 陈平原:关于“教”与“育”的思考
前些天接受专访,被问及是否“读书无用”,我当即回答:此乃伪命题。但如今谈大学生的读书热情,可就没那么乐观了。 长期在大学教书,且不时走南闯北,我深知中国大学的学术氛围不太理想。面对如此令人尴尬的话题,无论政治家、企业家、学问人、媒体人,还是众多学生家长,谁都能说上几句。比如,当下中国,大学校园里人满为患,......
-
〓 林颐:在书里避暑
夏天的傍晚,日头落得慢。吃过晚饭,先不急收拾,携一蒲扇,握一卷书,坐于楼前树荫下,小扇轻摇,闲书慢品,浮躁的心渐渐平和舒坦。我读书的这种习惯源自我的爷爷。小时候,一大家子住一块儿,堂屋前是个小天井。夏日午后,三四点钟,爷爷就开始用沁凉的井水一遍遍地冲刷天井的青石板。待晚饭过后,就把藤椅、凉床搬到了天井里。爷爷啜着清茶,......
-
〓 光明论坛:多管齐下讲好“中国故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孕育出的灿烂文化早已成为奉献给世界的宝贵财富,如《易经》所蕴含的和谐之道、儒学所闪烁的人本光芒、道家所充盈的无为智慧、法家的治国方略以及佛学的慈悲本质等等诸多文化体系汇聚起来的中华文明,对于塑造和实现中国梦乃至促进世界和平,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向世界精准地表述中华文明的精髄......
-
〓 多途径加快海外流失文物追回
据媒体报道,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时期秦国的金饰片已悉数回到祖国。这些文物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秦国早期墓葬遗址被非法盗掘、走私出境,后被法国收藏者购买并捐赠给了法国国立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次大堡子山文物能够回归,也得益于中法两国政府友好协商与合作。 追回海外流失文物可采取......
-
〓 百年来中国服饰流变之一:从“头”到“脚”的革命
清代明信片中的“小脚女人”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爆发了武装起义。 起义的第二天,身穿新军军服的革命军把原清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黎元洪从他的藏匿处拖出来革命。据传,就在当天他剪掉了辫子,或是“被”剪掉了辫子。无论辫子是剪还是被剪,这场革命似乎最先要割除的就是那根愚忠的辫子。 翌年2月12......
-
〓 非遗保护应有明确的价值尺度保护的是文化精华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越来越热。然而,不是所有文化遗产都是积极的文化遗产,都必须予以保护。我们要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是有利于当今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文化精华。从这个角度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其保护应该有明确的价值尺度。之所以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有明确的价值尺度,是因为当前其保护对象和范围......
-
〓 光明时评:从“黄冈神话”远去看教师流失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曾经缔造“高考神话”的湖北黄冈中学辉煌正在远去,尖子生和优秀教师大量流失,高考成绩的优势不复当年。不少当地老师认为,优秀教师流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由于地域经济差异和本地激励机制不到位,黄冈中学很多老师被大城市的学校挖走,高峰期一年要流失320人,该校“数学组总共也就30多个老师,前......
-
〓 文化评析:别混淆娱乐和文化的界限
在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名著《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是个正直的人,他有理想与激情,无奈的是,他沉醉在骑士小说的幻想中,想把传奇与现实生硬地嫁接,读者看着是喜剧,对他来说却是一个悲剧。 而现实中,这样的事竟然还真的有。随着电视剧《琅琊榜》的热播,竟然有多地声称电视剧里的“琅琊山”就在当地,并纷纷拿出了证据,有......
-
〓 浅论陶渊明与“酒”与“侠”的关系
陶潜生活于一个乱世。这个时代正值东晋末年到南朝刘宋初年,一场淝水之战后,东晋王朝偏安于中国的南部,朝廷对百姓百般剥削压迫,“今日劳扰,殆无三日休停,致残形剪发,要求复除。“这又是一个“易代”的时代,政治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烈,刘裕夺权,称帝号宋,东晋亡国。陶潜处在的这个时代,“孔融与汉末嵇康于魏末略同”。乱世的陶潜,悠然......
-
〓 环球走笔:别让母语丢失
语言之于人类,犹如开启文明与智慧的钥匙,其传承与保护本身就是一笔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帮助人们了解世界各民族母语文化,推动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今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对个体而言,母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言传身教或口口相承,习得的......
-
〓 用书法传递快乐
人都有梦想,而我的梦想,是和书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小时候,父亲对我说,写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念书首先就要写好字。这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萌芽了一颗种子,我要好好地写字,写到底,写出自己的脸面。小学的时候,大书法家王羲之为卖扇子的老奶奶写字的故事,让我开了窍:字要是写好了,不但能受人喜欢,还能助人为乐,这更坚定了我的书法之......
-
〓 1958年的元旦节
1958年,举国上下大跃进,上千人一个大食堂,大笼蒸馍,大锅熬汤,每到开饭时候,人多为患,乱得如同一窝蜂。 那一年,我虚岁八岁,父亲在人民公社工作,分到很远的一个地方驻队。母亲在一个社办里当工人,夜里十二点才能下班。家里只有我和两个弟弟。大弟六岁,二弟才两岁。每天去大食堂领饭,我均要拉着大弟,背着二弟,手......
-
〓 文化评析:为文物找到价值转换之道
近日,在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共同举办的媒体沙龙“遗产之桥”上,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燕海鸣表示:“应该允许社会资金在投入保护文物的同时,享有一定期限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进行‘适应性再利用’,即在不破坏文物建筑的原则上,允许改变原有用途,选择合理方案,为其再度找到吸引人的功能......
-
〓 《论语》绎义·践行“礼乐”的一个范本:《论语·乡党篇》发微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本篇可以看作是“立于礼”的一个范本。篇中所记载,皆为孔子本人平时举止、容色、神态、气度之类,但这些揖让举止,都是循“礼”而行,是“礼”的具体践行。许慎《说文解字》有云:“礼者,履也。”孔子在本篇中一举一动,正合乎“礼”的这一基本要求,是其对“礼”的身体力行,也是最直接、最形象的现......
-
〓 陈原:语言,该规范就要规范
如何看待网络语言,是近些年争论不休的话题,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广播电视节目和广告中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通知》,再次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引发了诸多不同意见。网络语言如井喷般出现,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新造语词不仅充斥网络,而且还影响到传统媒体和书刊,甚至成为许多年青一代的交往用语。其实,五花八门的网络......
-
〓 干部谈读书:从历史中寻找温情和敬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读历史,在思考后转化为自己的评价体系、考虑问题的视角,方能拓展我们思想的纵深度对历史书的最初兴趣,来源于小时候阅读镇上书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画册,里面豪气冲天、肝胆相照的盖世英雄,陪伴我度过了生活平淡的童年。细细品味近20年的阅读体验,大到文明更替、民族兴衰,小到史海钩沉、人物传记,是历史书......
-
〓 “无字书”中学问多
插图:郭红松一世间的书有两种,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1938年3月15日,毛泽东同志在抗大三大队毕业典礼上对学员们说:“社会是学校,一切在工作中学习。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他自己在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中,不仅视书本为生命,直到临终前还坚持阅读;同时也特别重视社会......
-
〓 文化评析:把好出版物文字质量关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近下发《关于“质量管理2016”辞书、教材教辅和地图类编校质量不合格出版物的通报》。通报显示,有19种出版物编校质量不合格,涉及16家出版单位。目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已依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相关出版单位下发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以警告的行政处罚,并要求相关出版单位在30日......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