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刘道玉: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大学
编者按: 本版5月8日刊登的文章《学术,“近亲繁殖”还是“远缘杂交”?》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不少读者来信来电反馈读后感受。今日本版择选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先生所撰文章,以使读者对这个话题有更深入的认识。教师是大学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样水平的教师队伍,就会有什么样水准的大学。我国当今教师队伍的状况如何,存在哪......
-
〓 全球化语境下的儒家文明
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大焦虑是自我身份认同与全球一体化、同质化的冲突与张力所带来的困惑。面对全球化不可逆之时代大潮,生活于浩瀚宇宙、一个淡蓝色球体上的人们都会问:我是谁?我、你、他有什么不同?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
-
〓 徐志摩诗译清照词
徐志摩手迹刚才向花担买得一枝春花,新鲜得很。泪珠般的朝露,还未干呢!恐怕那个人会笑我“没有春花长得好看”。我要戴起来,定要他说出我好看还是花好看。这位女子的心情,真个世代都会有,长久不会变的。真是一首单纯有趣的诗。可我要说,这是一首翻译诗,你一定会觉着翻译得浑成;假若说,原作是一首古代的词作,你或许会感到惊奇。初读到这......
-
〓 “放下”的智慧
当下,我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大幅改善,然而,收入增加,一些人的快乐并没有增加、幸福并没有增加。相反的,却是烦恼增加、痛苦增加。现代社会紧张、忙碌、浮躁,面对来自工作、生活的压力,有人选择逃避,甚至放弃生命。如何寻回失落的幸福快乐,佛家有一首偈语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靴踏遍岭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
-
〓 人民要论:中国建筑要有文化自信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城市建筑成就举世瞩目,人民大会堂等北京十大建筑堪称经典之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一批现代建筑充满时代气息、美轮美奂。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进程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奇葩建筑”,不断冲击社会公众的审美底线,引发人们强烈吐槽。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由来已久......
-
〓 从《西厢记》看古代戏曲“凡例”的出版意识
凡例亦称例言、发凡,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中称“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书之旧章。仲尼从而修之,以成一经之通体。”后世把说明著作内容和编纂体例的文字叫凡例,多放在书的正文之前。凡例在体制上较为短小,往往是提纲挈领式的编选原则说明,其中时不时地闪现出编者、预期读者等诸多相关的出版意识,尤其是明......
-
〓 唐宦官专权与皇权、藩镇及士人集团之关系
唐中后期,在经历了“开天盛世”的繁荣之后,这个已经拥有近两个世纪历史的王朝走向了衰败。当今史学界普遍认为唐王朝中后期面临的主要问题无非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财政社会等等一系列危机。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我认为唐中后期的一系列的政治问题的出现,其最终的纠缠点正在于宦官专权。首先不妨从这段著名......
-
〓 “柔韧”的生存与“刚性”的毁灭——“男旦”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原因初论
内容摘要:戏曲艺术中“男旦”现象的产生,绝非某种单一社会心理原因引起的,而是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特殊的民族文化心理以及由其形成的特殊而复杂的社会精神变革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艺术现象。“男旦”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必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完成自己的“特殊”的使命,并最终走向历史为其划定的归宿。关键词:戏曲艺术;男旦;男权意识......
-
〓 姜广辉:应重新评价荀子的历史地位
最近三十年,我觉得学术界对荀子的研究有所忽视,有所冷落。我认为,研究荀子,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经学史的方向,一个是哲学史的方向。以前中国没有哲学史,都是从经学、文化上看待荀子。刚才陈来教授谈了近年国内外关于荀子学术研究的动态,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很重要:荀子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其政治儒学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
〓 杨丹荷:尧舜禹儒家典范时代与孔子的政治理想
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斯(1883-1969)认为,公元前五百年前后的上下数百年间是人类文化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在文化上是“超越的突破”的时期,为人类此后至今的文化奠定了基本框架,而“轴心时代”之前的人类文化则是“缺乏觉醒意识”的蒙昧文化。这个看法被一些中国学者接受,例如,陈来教授的《古代伦理与宗教——儒......
-
〓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研究中需正视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就必然面临着一个同中国本土文化相遇和融合的问题,而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它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联系,构成了其中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同儒学传统在事实上早已发生了融合,但迄今尚缺乏学理上的阐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上的中国化进程......
-
〓 琴心素语
古琴音乐具有深沉含蓄、潇洒飘逸的风格特点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最擅长以“虚”、“远”来营造一种空灵的美感。追求内在的神韵和意境,表面上看似极简约、散漫。古琴表现力特别丰富,运用不同的弹奏手法,可以发挥出很多艺术表现的特色,它的散音(空弦音)嘹亮、浑厚,宏如铜钟;泛音透明如珠,丰富多采,由于音区不同而有异。高音区轻清松脆......
-
〓 胡适禅宗史研究平议
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胡适禅宗史研究的历程,并详细地评论了他在发掘和整理禅宗新史料、弄清初期禅宗史上的一些重要史实等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从而认为,胡适在禅宗史研究中虽有不少主观武断和谬误之处,但从总体上来看,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以非信仰者的立场,用思想史的眼光,历史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禅宗史的学者。他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今天......
-
〓 《三国志演义》成书年代考
《三国志演义》的诞生,宣告了通俗小说占据中国古代文学舞台中心位置时代的来临。一般认为,《三国志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然而,这一结论并没有扎实的文献基础作为支撑。直到今天,人们既没有发现《三国志演义》在元末明初流传的任何版本(稿本、抄本或刊本),没有发现元末明初有任何人记载或谈论过《三国志演义》,也不见有《三国志......
-
〓 “功成不受爵”与“终然不受赏”——试论左思、李白的功成身退诗
《尚书•尧典》有“诗言志,歌永言”之说,这是中国古人对创作原因的一种论述,诗歌被看作是作者胸中志向的一种表露。我在读《李白诗选》时发现其中有许多表示“功成身退”意愿的句子,而在李白之前约四百年的左思也曾咏出了“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等诗句。李白是盛唐的伟大诗人,左思是西晋的重要作家,是什么原因使他们咏出了这些相似的诗......
-
〓 区域社会史:明末与晚清中原寨堡之差异
凌駉可谓生不逢时。他于大明王朝灭亡的前一年(崇祯癸未年)中进士,旋被授兵部职方主事,随李建泰去进行一场注定要失败的征讨。虽然李建泰很快便降于保定,但凌駉却是一个不肯轻易服输的人,他浴血苦战,身负十余创。失败后,辗转至临清,得商人相助,募集乡勇,一举收复这一运河重镇。正当凌駉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形势逆转,清军沿运......
-
〓 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及其汉学研究
在西方的汉学研究机构中,那不勒斯东方大学(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的历史最为悠久。在西方的汉学研究机构中,好不勒斯东方大学(In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的历史最为悠久。其前身是意大利传教士Matteo Ripa建立的中国学院(Colle......
-
〓 国学漫谈:三百年来误注出处的一则引文
清人刘淇名著《助字辨略》和近人杨树达先生名著《词诠》等书中有这样一则引文:“伏铭私荷,不任下情。”其引文出处注为:“谢朓《谢左传启》。”笔者先是在《词诠》卷5“任”字条(如见2004年7月中华书局北京第2版第14次印刷的版本第259页)中发现出处有疑惑,后来才追溯到《助字辨略》卷2“任”字条(如见中华书局200......
-
〓 董仲舒背离民本思想了吗?——由2014年江苏高考历史题引发的思考
2014年高考江苏历史卷第1题是关于董仲舒思想的一道选择题。原题如下: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
〓 黄香生平疑点考
内容摘要:从黄香的上疏言事中得知,黄香出生于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史事证明黄香的卒年不是延平元年,而是延光元年;黄香救灾有功,反而被免职,是“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与官场腐败共同作祟的结果;黄香逝世后归葬家乡江夏安陆源口,就是今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一带。关键词:黄香;生年;卒年;天人感应;源口作者简介:彭斌武(1939—),湖......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