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戏曲原型及其双重品性
内容提要:初始形态的戏曲艺术具有“娱人”和“娱神”的双重功能,这一双重功能取决于形成戏曲的“成人游戏”和“宗教仪礼”两个基本原型。戏曲初始形态“娱神”和“娱人”两条功能线索的发展并非是平行的,而是在发展、演变中不断地交融、会合,共同促进了戏曲的成熟并融进了戏曲的成熟形态,形成了戏曲作为“宗教仪礼”和“成人游戏”的双重品......
-
〓 气候变迁与中华文明
摘要: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既表现出暖湿联姻、干冷相配的特色,同时也表现出暖湿与干冷交替出现的波动式变化过程。这种自然生态环境,对不同时期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天时地利、冷暖干湿的自然气候因素,已经限定了人类本能和自我创造的先决条件。人类在创造文明, 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正确而充分地认识自己和......
-
〓 张玉华:“崇俭节用”的当代价值
“崇俭节用”消费思想源于先秦,历代思想家都曾提出过相当深刻的见解。薪火相继,代代传承,“崇俭节用”思想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消费思想的主流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道德实践。继承和弘扬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理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将“崇俭节用”作为个人生存乃至国家治理的法......
-
〓 读史札记:《周易》的人生智慧漫谈
被奉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事简而意深”,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智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故《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张居正对《周易》爱不释手,“座中置一帙常玩之”,并宣称“至圣人涉世妙用,全在此书”。《周易》的人生智慧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自强不息”的人生之道 对天地、自然的......
-
〓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在时空中穿越
编者按【高峰耸古今 星光耀中西——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今年是汤显祖逝世400周年,本版发表这组论文,以表达对汤显祖的敬意和纪念。《在时空中穿越》指出,柳、杜二人梦境的安排,附带着作者对于舞台形象与诗意符号的铺排机心,充分显示了汤显祖在艺术哲理方面的超前意识与不世天才。《还魂故事的创造性转化》一......
-
〓 日韩近期汉学出版物(六)
1、中国研究集刊第56号时间:2013年6月出版单位:大阪:大阪大学中国学会内容简介:【特集一学会时评】先秦~秦汉时代(近藤浩之·西信康)三国六朝~隋唐代(佐野大介)宋~明代(吾妻重二)清~现代(横久保义洋)【特集二中国出土文献研究】上博楚简『举治王天下』の古圣王伝承(汤浅邦弘)清华简『楚居』の划线·墨线の配列(竹田健......
-
〓 学科走向:大国地位的确立与中国抗战史研究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国开展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学术界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涌现出大量学术成果。总结这些学术成果我们会发现,随着中国成为对世界作出重大贡献的大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大国地位的确立为视角,我国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都不断出现新成果。尽管在世界......
-
〓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勘正
《论语·微子》第七章:“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
-
〓 万方多难的悲歌和浮想联翩的期待——李、杜的两首诗登岳阳楼诗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十五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与杜甫,这一对中国诗坛的双子星座都曾先后登过岳阳楼,时间都在秋季,也都留下了......
-
〓 青年文化论坛:低俗语是语言生态的雾霾
●造成低俗语泛滥的原因是什么?●当下低俗语的传播有哪些新特点?●低俗语与社会文化之间有何关系?自生态学理念引入社会科学领域,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现象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反映大众心态、折射社会心理,并与社会保持着动态平衡。当前,我们的语言生态系统中出现了一类格调低下、内涵庸俗的词语,如“叫兽”“......
-
〓 三篇《六国论》比较
——古典诗文比较之二
战国后期,山东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函谷关西的秦国, 当时无论是内在力量还是外表声势,六国都大大超过偏于西隅的秦国,但其结局恰恰是六国纵散约败,一个个被秦国蚕食鲸吞。公元前221年,嬴政终于横扫六合,登上始皇帝的宝座。这一引人注目的历史现象,一直引起历代学者的深思,纷纷探究其中的原因,力图对此作出正确的......
-
〓 也谈“董永故事”的源流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文献记载中的董永故事和牛郎织女传说,分析董永故事系汉代人编造的神话,此神话为远古牛郎织女传说的演变。关键词:汉画;董永故事;牛郎织女;源流作者简介:刘辉,1965年生,男,汉族,宿州市萧县人,年生于安徽萧县农村;原为萧县煤球厂临时工,后自谋生计。皖北的萧县汉墓多,汉画像石遗存的数量大,常见散落于山坡,......
-
〓 蒙古族民间说唱底稿的信息化探索
【内容提要】流行于民间的俗文学作品,自古以来被称为是不登“大雅之堂”之作。然而近年,在我国各地,各民族中此类的文学作品已开始备受人们所关注;对于俗文学作品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亦是更有发展之势。本文中,就蒙古族民间说唱文学形式-胡仁乌力格尔(Hurinuliger)及其在说唱底稿的搜集与保存方面,结合实地调查,做一个分析与......
-
〓 国学博士论坛:古代蒙学教材的因与革
王海波,男,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1级博士生。本文出自其博士论文《蒙学教材与文学教育》。 博士导师:曲阜师范大学 单承彬 通讯评委: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 于建福 北京大学教授 张广保 古代蒙学教材的兴替过程,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蒙学教材并不受古代政府管理,在自发的状态下产生了数量较多的教材,......
-
〓 委员论坛:弘扬文化传统要讲辩证法
CFPCFP9月1日上午,南京夫子庙小学370名一年级新生在夫子庙举行“开笔礼”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开始新学期的第一课。CFP 前不久,我参加了以“人文精神与生态意识”为主题的“嵩山论坛”。 这个论坛的倡办,与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及其批准的《中原经济区规划》有关。国务院要......
-
〓 让美的力量蓬勃生长
渴望美,需求美,呼唤美,这是人之天性。然而,在现实生活里,我们难免遇到一些“不美”现象的侵袭——空气不够清新,流水不再澄澈,吃进口中的食物不能全然放心,甚至会遭遇不少丑陋之人、卑下之事……因此,很有必要回顾历史长河中哲人们对于美的论述。马克思指出:“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英国文学家劳伦斯说:“人......
-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互性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笔者认为,相对于西方文化强调主体自我价值的特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强调从不同主体的相互性视角思考和处理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而......
-
〓 禄利诱因下西晋士人人格冲突范型的文本关照
——对读石崇的《王明君辞》和《楚妃叹》
摘要:《楚妃叹》和《王明君辞》是石崇仕宦前后两个时期的代表作品。诗中分别对其早期仕进中得意时心生“身名俱泰”的理想和晚年仕途挫折时的抑郁不平而致的归隐之念都予以了折射。这种于乱世中汲汲功名下的亦隐亦宦的焦灼终其一生。而对钱财的极度噬敛与挥霍中,以石崇为代表的西晋士人却很好地找到了一味麻醉、调和自己的药剂。人格冲突亦在禄......
-
〓 国学争鸣:科学理性地认识中国文学
方铭教授在对话中的一些观点,在笔者看来,似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概念的认识。方铭教授在对话中说:“按照20世纪以来我们所引进的西方文学学科观念,‘六经’除《诗经》以外都不属于文学,全部战国诸子也不属于文学,最多只能算有所谓的‘文学因素’。”“这种现象,不但限制了学者的研究范围,更重要的是破......
-
〓 先秦两汉哲学世界观与认识论、方法论的表现
《周易》是殷周春秋时代的哲学经典,它的世界观是奴隶制巫术礼教“以德配天”的天命观,它的认识论与方法论是阴阳八卦图式。“六十四”卦即是“究天人之际”的六十四类天人之道变化的一般规律,借所反映的事物本质与现象,以作为探究天人之际的吉凶祸福、帮助人们把握天道与人道的变化规律,赖以巩固与加强奴隶制“礼治”的统治。所以《周易》的......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