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明代诗文与西北边镇
边镇,意谓边境地区的要塞重镇。明代以其政治形势的特殊性,对外边警不断,军费始终是国家财政支出重项。在诸多行边的身影中,驻边官员、入幕书记、逃难僧侣、谪戍迁客都曾在边镇留有数量可观、内容丰富的文学遗存,而奇异的自然景观、备边演武与战争场景、独特的民风民俗也使所产生的文学样貌极具特色,呈现出与明代其他地域迥然有别的文化......
-
〓 清华简关于战国时期“百科全书”的新发现
《五纪》建立了一套逻辑严谨的理论系统。很多内容前所未闻,有不少记载为进一步理解相关先秦历史传说和思想文化提供了重要密钥。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抢救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近2500枚,性质皆为古书。在过去的13年间,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的学者团队夜以继日对竹简进行编次修列,约以一年一辑的速度撰写的《清华大......
-
〓 今天如何理解鲁迅的“立人”思想
前段时间,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在央视热播,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剧中生动再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鲁迅等时代先驱人物的事迹,展示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觉醒”历程,在当今青年中“圈粉”无数。尤其是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历史场景在剧中得到了很好的艺术再现,让这位大家熟知的......
-
〓 南朝文人的“山居”生活
经先秦两汉的漫长发展,到了魏晋六朝,自然山水逐渐进入到文人墨客的笔下,成为兼具物质性和人文性的审美对象,并深刻影响了文士的生活方式。在南朝时期,“山居”成为当时颇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这不仅与南方不断得到开发有关,也反映了南朝文人亲近自然山水、追求个性独立的审美观念的新变。 据史料记载,南朝百余年间,文人“山居”......
-
〓 从三星堆到金沙:展现中国上古精神世界的知识图景
四川广汉三星堆新发现祭祀坑的考古发掘,让世人再次感受到中国考古学在新时代的巨大成就和感染力。与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共享盛名的,还有坐落在今成都市城西的金沙遗址。金沙遗址是三星堆文明的延续与发展,具有许多和三星堆文明相同的文化因素,共同形成了中国西南早期青铜文化的基本风貌。三星堆以其谲诡奇异的青铜面具与人像,高大的青铜神......
-
〓 看,动物考古的科技“武器”
动物考古学是考古学和古动物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科技手段的出现和日趋进步,让这一交叉学科逐渐成为学界热点——稳定同位素生物考古、古DNA研究等,让研究者能够通过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来揭示古代人们选择食物、狩猎、饲养家禽家畜等方面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概况。对于没有文字记载的史前遗址,动物考古能够为勾勒那时人类的生活场景提......
-
〓 地名中“洞”“峒”异读的前世今生
我国地名中多有含“洞”或“峒”者。如含“洞”的有山西洪洞县,湖南洞口县、湘西十八洞村等。含“峒”的有甘肃崆峒山、山东崆峒岛、广西防城港峒中镇等。在众多含“洞”“峒”的地名中,其读音出现了异读现象,如洪洞的“洞”读tóng,洞口的“洞”读dòng,崆峒山的“峒”读tóng,峒中的“峒”则读dòng。何以出现此种差异?这还......
-
〓 教育随想:从“君子不器”看教师发展
“君子不器”一语,出自《论语·为政篇》,意在阐明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阐明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应该仅仅只是一种可供使用的器具。在孔子心目中,“君子”乃为学而成德之人,即具有理想的人格、能够担当起治国安邦重任的人。一定意义上讲,教师即属此类。因教师亦是“弘毅”之士、“任重而道远”之人。......
-
〓 《洛阳伽蓝记》的都市书写
六朝时期,地志写作空前繁盛。与史书地理志崇尚实用不同,此时期的地志更加注重自然山水的描写和人文轶事的记述,具有地理与文学相互渗透融会的特点,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以下简称《伽蓝记》)堪称代表。《伽蓝记》虽以记为名,却以京都大赋及骈散结合等方式书写园林建筑之美和都市风情故事。同时,在记载伽蓝时参用志怪笔法,并于都市......
-
〓 浙东唐诗之路:一条诗歌型的文化线路
【守望家园】■这是一条以唐诗为纽带的文化线路■这是一个自然与人文相互融合的独特整体■这是一种历史与当代跨越时空的资源集合随着中国的丝绸之路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文化线路这个概念逐渐在中国普及。自1987年欧洲首次提出文化线路概念开始,阿曼的乳香之路、以色列内盖夫沙漠的香料之路等商贸和交通路线,西班牙圣地亚哥和日本纪伊山......
-
〓 汉字“三美”与园林美
汉字的神圣性以及汉字思维的诗意性、体悟性与审美性等特点,使汉字成为中华园林美不可或缺的美学元素。汉字是形、音、意紧密相连的集合体,具有萧启宏《汉字世界》总结的“字形藏理、字音通意、同形同宗、同音通意”的规律,所以,鲁迅先生称汉字形音意为“三美”。汉字首先是一个视觉符号,悦目是汉字独具的魅力。许慎《说文解字》所谈构字法中......
-
〓 现代公民道德如何可能——评《文史哲》公德私德问题的思想论战
公民道德水平是反映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近年来各种频发的恶性事件,如食品安全、医疗安全、豆腐渣工程等,无不暴露着当前中国的道德危机,以至有人发出了“互害型”社会的警告。这意味着现代公民道德建设已成为当前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文史哲》主编王学典教授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感的理论问题”,为此组织了......
-
〓 “四民”论转向与社会责任的主体建构
古代士、农、工、商“四民”之等级结构,赋予了士人相对于普通民众的社会优越性。儒家的“四民”论从观念上证说了这一现象的合理性,并将其根据归结为士人的道德优越性,单一性的社会责任主体结构由此得以建构。随着传统“四民”论的两次重大转向,社会责任的主体结构逐渐从差等的单一性趋向平等的多维性。传统“四民”论:单一性的社会责任主体......
-
〓 熟语中的“年味儿”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至今。以春节为话题的熟语作为大众语汇,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时期人们迎接春节、欢度春节的精神生活和民俗风情,强化了民众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承载了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忙年”春节......
-
〓 陈子昂作《座右铭》献疑
《座右铭》“事父尽孝敬”一文,现存最早的陈子昂集刻本明弘治四年杨澄刻本《陈伯玉文集》不收,今天所知明代的所有抄本、刻本陈集也都不收,直到清编《全唐文》才补进陈子昂的文章中,此后童养年先生的《全唐诗续补遗》卷一又补入陈子昂名下,题下小注说“《陈伯玉集》未收”“《文苑英华》七九〇《铭》”。中华书局1960年出版、上海古籍出......
-
〓 朱光潜人学思想视域下当代美学研究的新路径
著名美学家、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朱光潜晚年以维柯和马克思美学研究为突破口对自己美学思想的深刻反思与系统总结,充分体现出其美学思想与人生理想的高度统一:美或者审美活动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呈现为相互交融、彼此碰撞的动态过程;人亦如此,也是在如陶渊明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与“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人生样态中自......
-
〓 墓道里的文学幽光
地处甘肃西部的河西走廊,因其在丝绸之路咽喉要冲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不仅保存了诸如汉晋简牍、敦煌遗书和黑水城文书等大宗中古至近古的文献资料,而且还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为数众多的镇墓文、衣物疏和买地券等丧葬文书。这些中古时期的文字资料有着多方面的文献价值,近年来,学界利用它们进行宗教信仰、丧葬风俗......
-
〓 中国早期的文学史意识
一般认为,文学史意识的产生,始自欧洲,随后是日本,日本系受欧洲影响而生;而最早的中国文学史文本,乃问世于19世纪末的欧洲(德国),继而,日本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出版了多部中国文学史。对此,学界一般无异议。但港台学者黄维梁等曾提出,中国在南北朝时期已产生了文学史的早期短篇文本——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笔者认为,这一......
-
〓 以会通中西构建原创性哲学体系——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
【哲人追“思”④】2020年9月10日,教师节。百岁高龄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与世长辞。世纪老人以这样的告别方式,再次诠释了这位中国学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崇高风范。张世英先生是我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美学家和哲学教育家。在7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西方哲学(美学)史、德国哲学(美学)、中国哲学(......
-
〓 呵护汉字 传承文明
世界文字类型丰富多样,或古老,或年轻,或自源,或他源,其中汉字无疑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文字之一。汉字是几大古老文字中唯一毫不间断、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这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