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唐诗中的严陵濑
浙江桐庐的严陵濑,又称七里滩、七里濑等,相传为东汉人严子陵隐居垂钓之处,是唐代诗路中的重要山水文化意象。最早记录严子陵的文献是东汉的《东观汉记》,此后还有西晋皇甫谧《高士传》、东晋袁宏《后汉纪》,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严子陵形象最为丰满,对严陵濑、钓台皆有记录:“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少有高名,与......
-
〓 陶渊明的文学创新
思想上很有独特见解的陶渊明,在诗歌创作中也颇有创新,主要表现为两条:革新了题材,改换了笔墨。题材的革新主要表现在陶渊明引进了田园生活,为诗歌王国开辟了一片很大的领土;他又改造了赠答诗、咏史诗和玄言诗,多方面地焕然一新。在先前的民歌中,民间的歌手也曾歌咏过农耕生活,但远不充分,大约在他们的心目中这是非常普通的事情,没有必......
-
〓 蚩尤的史迹、形象及其历史演化
蚩尤是我国上古时代九黎部族的首领,与炎黄二帝同时。关于蚩尤的记载其实很早就见诸《尚书》《逸周书》等诸多先秦重要典籍中。其事迹主要有两类:一是与炎黄部族相攻伐,参与上古部族集团战争;二是冶金作兵,后世奉之为“兵主”。 《逸周书∙尝麦解》记“昔天之初,诞作二后,乃设建典,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司□......
-
〓 用心用情保护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民间文化生态的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2012年9月,全国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上所称的“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截至2023年3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已......
-
〓 三晋文化与法家起源
三晋是法家的发源地,因三晋否定礼,主张落实法治,以化解掉宗法制度所引发的弊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将法家分成了晋法家和齐法家。齐法家并不否定礼,主张:“法出于礼,礼出于治。治、礼,道也。万物待治、礼而后定。”(《管子·枢言》)齐法家除了肯定礼,还强调:“上以礼神明。”(《管子·君臣下》)将礼的......
-
〓 呵护汉字 传承文明
世界文字类型丰富多样,或古老,或年轻,或自源,或他源,其中汉字无疑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文字之一。汉字是几大古老文字中唯一毫不间断、一直沿用至今的文字,这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实施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传承弘扬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优秀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
-
〓 走进经典的阶梯——朱子《小学》的当代蒙学教育价值探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其内核之一则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一系列儒家经典。反思当前的蒙学教育实践,有一个现象耐人寻味,像《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等蒙学读物多为人们所熟悉,然而自民初以来,朱子辑录的《小学》这部在历史上流传甚广、影响深远的经典性启蒙读物,似乎被......
-
〓 史海钩沉:徽商与清末屯溪地区的疠疫防治
作为明清时期著名的儒商,徽商不仅在经营过程中,大都能按“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的道德规范来行事,而且在社会遭到重大灾难时,也能做到乐善好施、赈灾济困、扶危救难。他们设立善堂、善局等组织,捐资捐物,延医送药,成为明清时期地方救灾、疫情防控的一支重要力量。徽商积极参与地方救灾、防治疠疫的事例比比皆是,遗存的文献......
-
〓 《左传》语文教材功能刍议
中国古典诗文,历来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时期的教材编写者都精选了从先秦到近代堪称典范的诗文作品,或作为学习计划内的必学篇目,或作为自主学习的导读阅读篇目。入选的古代经典中,散文部分,史传散文是必选的。作为史传散文开山经典之一,《左传》的作品也是必选的。但是,就近几年中学语文教材选编的《左传》作品来看,情况并不令......
-
〓 《木兰辞》中“军书十二卷”新解——西夏军籍文书的启发
《木兰辞》是一首北朝叙事诗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子,替年迈父亲从军,女扮男装,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回朝后不愿为官,请求回家与家人团聚的生动故事。诗歌热情赞扬了木兰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保家卫国英勇无畏的精神,语言生动,脍炙人口,广为传唱,经久不衰。《木兰辞》作为优秀古典诗歌作品,历代专家做过很多注释和研究,在当代早已被选入中......
-
〓 以人为主体:中华文明知识体系的本质特征
●中华文明历时数千年而绵延不绝,比较它和世界上其他各种文明,包括那些早已中断的古老文明,就知识体系而言,中华文明所独具的以现实的人为主体的特质值得深入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学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他们用以现实的人为中心的一元世界取代了先前巫术下人神分裂的二元世界。●从《春秋》《左传》《世本》到《史记》,这些宏大严谨的......
-
〓 语言论坛:地名何以成为“话题王”
继央视“中国地名大会”把地名带火后,今年4月30日民政部又发布了“我所知道的地名故事”征集活动启事。紧接着,今年全国新高考II卷作文题,“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进____为题’(补充一个地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让地名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地名何以成为“话题王”?我们来说说古今地名......
-
〓 赵匡胤祖源浅谈
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对宋太祖赵匡胤的祖源有不同说法。大体分为两派,姑且称之为涿郡派和天水派。从某种意义讲,两派都对。问题在于:两者所说祖源不同。前者认为,涿郡赵氏乃湖北房陵赵王迁之后;后者则认为,涿郡赵氏乃甘肃天水赵公辅(代王嘉之子)之后。这是两支平行的祖源,即赵嘉与赵迁兄弟。因此这个问题的实质在于,祖籍为涿郡人的赵......
-
〓 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里的中国典籍
意大利罗马,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收藏有丰富的中国典籍,除了“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和“四库全书珍本初集”两种丛书外,据该馆编中文典籍目录所列的书目及刊刻时间,共收藏有16世纪末到20世纪初,也就是明中后期到民国时期的中国典籍五百多种,主要分为如下几类:一、明清通俗文学,其中又以明清白......
-
〓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体系的C位变动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价值问题是学术界、理论界、思想界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现象出现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独特的先锋角色所决定的,也与知识分子历史书写者的主体有关,而从根本上来看是现代化过程中知识分子的思想精英角色、政治精英角色的独特社会分工所决定的。所以分析研究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价值问题一......
-
〓 农耕文化与共同体建设
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农耕文化蕴含的伦理价值与生态智慧对社会的存续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产生于农耕文化的宗族,是整合乡村社会的基层组织。宗族是以血缘的亲疏关系聚集起来的地缘与血缘共同体,它构成了乡村社会结构的重要基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乡村共同体的内聚性、稳定性和连续性是中国社会凝聚与稳固的坚实基座,是中华文明绵延不......
-
〓 热点观察:“博物馆之城”应该怎样建
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老百姓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作为保藏、陈列自然历史标本、物质及精神文化珍品的机构,博物馆对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的《关于推......
-
〓 对学术热点的“冷思考”
“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年一度的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早已成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一大盛事。在辞旧迎新之际,系统回顾与总结一年来国内学界重点关注的现实焦点问题、深层理论问题,对于我们整体把握学术动态、及时追踪理论前沿、深切感受时代脉搏,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意义。历年评选出的十大学术热点,则清晰记录了中国学术成长的轨......
-
〓 诸人不去,我即去耳——鉴真东渡的传奇与文化遗产
3月27日至5月16日,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举办“鉴真和尚与戒律的历程”特别展。该展旨在缅怀日本佛教之恩人鉴真的遗德,展示自鉴真东渡到近代的漫长历史中佛教戒律在日本的发展历程。由奈良唐招提寺收藏的日本国宝“鉴真和尚坐像”,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肖像雕刻作品,借此展览之机在京都公开展出,距上次展出时隔45年。《续日本纪》《唐大......
-
〓 楚辞学极简史
自楚辞诞生以后,由于屈原本人的崇高人格和以身投江殉理想的伟大壮举,以及其所创作的诗歌的巨大艺术魅力,在当时和后代,形成了二股潮流:一股是在汉代形成小高潮、后代也有延续的文人模拟楚辞体式所创作的诗歌,即拟骚诗;另一股则是从西汉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末(直至现代)的研究屈原与楚辞的潮流,即楚辞学。从徐志啸教授对楚辞学四个发展阶......
版权所有 墨客网 Copyright©2021 moke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Email:fengleiid@163.com | 客服QQ:892670958